郑永飞,1959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永飞于1978年至1985年在南京大学学习,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1993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至200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2002年至2014年任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郑永飞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永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
出生日期:1959年10月14日
毕业院校:德国哥廷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6年02月—1978年9月,郑永飞担任长丰县松棵小学附中民办教师。
1978年9月—1982年2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5年4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4月—1987年9月,担任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7年9月—1991年2月,就读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2月—1993年10月,担任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1993年10月—1994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教授。
1994年12月—1997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教授(期间:199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5年7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7年5月—2002年2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
2002年2月—2012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2005年3月,担任中科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9月—2012年5月,挂职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
2011年9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8月,任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20年6月,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馆长。
2021年3月,任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成员。
2023年1月,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主要成就
郑永飞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郑永飞在造山带变质过程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矿物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成果。首创应用增量方法对固体矿物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进行定量理论计算,首次将超高压变质岩地球化学异常与大陆俯冲带变质化学动力学相结合,成功地将稳定同位素示踪拓展到化学地球动力学这一科学前沿领域。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显示,郑永飞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部分论文已经被《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SCI刊物他人引用达8000余次(ISI论文引用排名榜进入世界地球科学家前50名)。
1)Fluidregimeincontinentalsubductionzones:petrologicalinsightsfromultrahigh-pressuremetamorphicrocks-JournaloftheGeologicalSociety-200907-166:763-782
2)Geochemistryofcontinentalsubduction-zonefluids.-Earth,PlanetsandSpace-201410-66:93
3)Chemicalgeodynamicsofcontinentalsubduction-zonemetamorphism:InsightsfromstudiesoftheChineseContinentalScientificDrilling(CCSD)coresamples-Tectonophysics-200909-475:327-358
4)IntroductiontotectonicsofChina-GondwanaResearch-201303-23:1189-1206
5)ZirconU-PbageandOisotopeevidenceforNeoproterozoiclow-18OmagmatismduringsupercontinentalriftinginSouthChina:implicationsforthesnowballEarthevent-AmericanJournalofScience-200808-308:484-516
6)Metamorphicchemicalgeodynamicsincontinentalsubductionzones-ChemicalGeology-201210-328:5-48
7)Riftmeltingofjuvenilearc-derivedcrust:geochemicalevidencefromNeoproterozoicvolcanicandgraniticrocksintheJiangnanOrogen,SouthChina-PrecambrianResearch-200804-163:351-383
8)Partialmelting,fluidsupercriticalityandelementmobilityinultrahigh-pressuremetamorphicrocksduringcontinentalcollision-Earth-ScienceReviews,-201108-107:342-374
9)TectonicdrivingofNeoproterozoicglaciations:Evidencefromextremeoxygenisotopesignatureofmeteoricwateringranite-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200708-256:196-210
10)ContrastingzirconHfandOisotopesinthetwoepisodesofNeoproterozoicgranitoidsinSouthChina:implicationsforgrowthandreworkingofcontinentalcrust-Lithos-200705-96:127-150.
承担项目
郑永飞曾主持完成若干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首席科学家(2009—2013),国家973项目“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首席科学家(2015—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群体项目“大陆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2010—2015)和重大项目“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2016—2020)负责人。
科研成果奖励
郑永飞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郑永飞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进展》《化学地球动力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等多门课程。
编著教材
由郑永飞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化学地球动力学》,均被教育部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参考教材。
学生培养
除了承担着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外,郑永飞还指导着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他指导学生很投入,从选题到阅读文献、实验设计、结果分析、论文写作,每个环节都与学生一起讨论,论文认真修改。讲课时,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常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比方”来解释特殊科学规律。
郑永飞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郑永飞执着探索学习方法,掌握解题窍门,在阅读中打下牢固文学基础,使得他在传道授业、从事科学研究时都游刃有余。(《中国青年报》评)
郑永飞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通达,他懂科学,懂教育,还懂经济。(《人民政协报》评)
郑永飞语言干净利落,表情轻松自然,举手投足间透着勤勉与自信。他总是迎难而上,独辟蹊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推进自己的研究。(《科学时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