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根,1964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蔡荣根1985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3月被选为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会士;2019年7月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2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蔡荣根的研究领域是引力理论和宇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黑洞物理,引力的基本性质,超弦理论和宇宙学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荣根
外文名:Rong-GenCai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64年9月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人物经历
1981年至1985年,蔡荣根在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物理系攻读本科。
1985年至1987年,就读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
1995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7月至199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1997年7月至1999年7月,在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理论物理中心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1999年9月至2001年8月,在日本大阪大学物理系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8月22日至9月2日,访问日本奈良女子大学和日本近畿大学。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3月,被选为“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会士。
202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蔡荣根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蔡荣根主要从事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研究。提出了Gauss-Bonnet拓扑黑洞解,该解被国际同行称为Boulware-Deser-Cai黑洞解,在引力性质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提出了拓扑德西特时空,证明了渐近德西特时空的视界熵满足共形场论的Cardy-Verlinde公式。从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出了描述宇宙动力学的Friedmann方程,证明了宇宙视界具有霍金辐射,相关温度被国际同行称为Cai-Kim温度。
论文发表
截至2020年12月,蔡荣根发表论文240余篇,论文被他引12000余次。其中在黑洞物理、弯曲时空场论、引力的全息性质、早期宇宙学、超弦理论等方面发表了两百多篇论文,被引用10000余次。
(1)蔡荣根.现代宇宙学:机遇与挑战[J].科学杂志,2003,55(6).
(2)蔡荣根.霍金新解黑洞信息丢失之谜[J].科技潮,2004(9).
(3)蔡荣根.暗能量和德西特时空[J].物理,2005,34(8).
(4)韦浩,蔡荣根.暗能量理论研究现状概述[J].科技导报,2005,23(12).
(6)蔡荣根,周宇峰.暗物质暗能量研究新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
(7)蔡荣根,詹虎.暗能量:观测证据和理论研究[J].物理,2011,40(1).
(8)蔡荣根.黑洞热力学、引力的全息性及时空呈展性[J].现代物理知识,2013,25(4).
学术交流
2008年1月1日至15日,访问台湾中研院物理所和中央大学,并参加台东国际学校/宇宙学与引力研讨会(TaitungInternationalSchool/WorkshoponCosmologyandGravity)。
2008年4月14—17日,组织并参加2008年全国引力和宇宙学研讨会(重庆邮电大学)。
2008年5月15—18日,参加南昌大学2008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研讨会。
2008年5月30日—6月3日,访问湖南师范大学引力理论组。
2008年7月19—23日,参加2008年全国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年会(兰州大学)。
2008年10月1日—11月1日,访问韩国亚太理论物理中心。
2009年1月15日—20日,访问亚太理论物理中心(APCTP)。
2009年10月1日—11月29日,访问日本近畿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JSPS访问教授)。
2010年1月28日—1月29日,参加在韩国釜山举办的引力和数值相对论研讨会(Horava-Lifshitz)。
2010年3月23日—3月26日,参加在日本筑波举办的第一届亚欧物理峰会(ASEPS)(TheFirstAsia-EuropePhysicsSummitASEPS,Tsukuba,Japan)。
2010年5月28日—6月6日,参加"暗能量本质及其基本理论"高级研讨班(中科大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主办)。
2010年6月8日—7月3日,访问日本汤川理论物理研究所并参加“2010引力与宇宙学长期研讨会”(long-termworkshopGravityandCosmology2010)。
2010年9月21日—25日,参加日本JGRG20会议。
2010年9月30日—10月3日,参加“2010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弦理论与宇宙学”(QGC2010NIMS-APCTP-IEUJointInteractionalWorkshop:StringTheoryandCosmology)。
2010年10月11日—12月3日,参加“KITPC项目:AdS/CFT和强子和重离子物理的新方法”(KITPCprogram:AdS/CFTandNovelApproachestoHadronandHeavyIonPhysics)研究领域及主要工作。
2014年9月3日,参加2014年“引力与宇宙学国际研讨会”(浙江工业大学)。
2019年10月12日—14日,参加浙江工业大学举行引力波物理联合中心成立仪式及联合中心第一次引力波国际研讨会。
2020年9月18日,应邀做客西北大学“杨钟健学术讲座”第一百七十二讲。
2020年12月13日,特邀出席第五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2020复旦科技创新论坛。
2020年12月21日,蔡荣根院士应邀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座谈。
科研成果奖励
蔡荣根人才培养
截至2021年1月,蔡荣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15名,博士后8名,其中在读研究生8名。
蔡荣根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蔡荣根是拓扑黑洞的早期研究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从富阳农家子弟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用行动践行了自己永不止步、追求梦想的人生信条,也展现了人类对浩瀚宇宙、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与渴望。(《富阳日报》评)
“一个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蔡荣根就是这样一个立志要仰望星空的人。(《山西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