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孙敬良

孙敬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3/12/16 14:36:41

孙敬良(1930年7月14日-2022年12月28日),男,汉族,生于山东莱州,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八院原科技委主任、首席高级技术顾问。1947年,孙敬良在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公司工作;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0年—1951年,在空军锦州第三航校担任翻译组组长;1951年—1958年,获得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58年—1961年,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一室任行政组长;1961年—1962年,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七室任副主任;1962年—1965年,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一室任副主任;1965年,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二十一所任副所长;1965年—1967年,在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二十一所先后任副所长、副厂长;1967年—1970年,在上海机电二局二十一所任副主任;1970年—1978年,在上海新新机器厂任生产组副组长;1978年—1983年,在上海航天局总师室任副总工程师;1983年—1989年,在上海航天局科技委任副主任;1989年—1993年,担任上海航天局科技委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敬良长期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运载火箭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2022年12月28日,孙敬良院士逝世,享年92岁。

基本资料

名:孙敬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莱州

出生日期:1930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2022年12月28日

毕业院校:原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0年7月14日,孙敬良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

1947年1月—1947年8月,在哈尔滨市第一百货公司工作。

1947年9月—1950年3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50年3月—1951年8月,在空军锦州第三航校担任翻译组组长。

1951年9月—1958年3月,在苏联莫斯科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飞机与航空发动机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58年3月—1961年3月,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一室任行政组长。

1961年3月—1962年4月,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七室任副主任。

1962年4月—1965年4月,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一室任副主任。

1965年4月—1965年7月,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二十一所任副所长。

1965年7月—1967年1月,在第七机械工业部二院二十一所(新新机器厂)先后任副所长、副厂长。

1967年1月—1970年5月,在上海机电二局二十一所任副主任。

1970年5月—1978年5月,在上海新新机器厂任生产组副组长。

1978年5月—1983年8月,在上海航天局总师室任副总工程师。

1983年8月—1989年6月,在上海航天局科技委任副主任。

1989年6月—1993年5月,担任上海航天局科技委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999年,被任命为遥感卫星一号工程总设计师。

2001年,被任命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2022年12月28日,孙敬良院士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孙敬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敬良院士主持了多种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改进;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孙敬良主持研制的“风暴一号”改进型火箭在1981年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

1979年,孙敬良提出总体方案优化设计原则,使运载能力超过中国国外同类火箭的水平。

1982年,孙敬良提出并主持实施独创性的全动力系统流试验方案,攻克了大型运载火箭纵耦合动的技术关键。

1984年,“长征四号”甲火箭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需要对火箭三级动力系统进行热试车考核,孙敬良带领队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制定有效预案,确保热试车一次成功。

1991年,孙敬良组织研制出运载能力大、入轨精度和可靠性高而单位质量有效载荷发射费用低(即经济性好)的二级火箭。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6年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5年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部级一等奖

1991年

长征四号A型运载火箭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9年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

部级一等奖

1985年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5年

长征四号甲二级发动机FY-23B

部级一等奖

1985年

液体地地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78年

某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其改型的研制

全国科学大会奖

孙敬良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84年

部级一等功

1984年

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87年3月

1986年度“上海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1989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1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7月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3年4月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奖

1993年9月

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突出贡献个人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

上海市第三届军队转业干部先进个人

1997年12月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

1998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社会任职

孙敬良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93年2月—1998年4月)、上海市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2002年),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1993年5月)。

人物评价

孙敬良为1984年成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做出重要贡献,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上海科技党建评)

和很多老科学家相比,孙敬良院士并没有很强的“气场”,也没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老航天人,就像一块其貌不扬但工艺精湛的机械手表,让人感觉可信、可靠。(《新闻晚报》评)

孙敬良院士是最早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技专家之一,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已为之奋斗拼搏了一生。如今,这位古稀老人,仍以他那硬朗的身子,清晰的思路,为中国的火箭和卫星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海陆空天惯性世界》评)

几十年来,孙敬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刻苦的奉献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顽强执著的毅力和追求,默默地为中国的大型运载火箭事业作出一项又一项的贡献。(《瞭望周刊》评)

孙敬良的一生都无休、无歇地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带领着队伍,几十年南征北战,屡屡攻坚克难。担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以后,为了弄清一个基本概念,他亲自推导复杂的数学公式。这种严谨的科学作风,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和对产品质量一丝不苟的作风已成为科研人员的楷模,不断激励着与他共事的技术人员敢于创新和勇于挑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为德高望重的大师,孙敬良带领队伍,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动摇、不退缩,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评)

标签: 孙敬良

更多文章

  • 李天初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天初

    李天初(1945年11月4日-2022年12月28日),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汉族,安徽省金寨人,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主任。1970年李天初毕业

  • 关肇邺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肇邺

    关肇邺(1929年10月4日-2022年12月26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一级注册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肇邺1947年考入燕京大学理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

  • 关桥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桥

    关桥(1935年7月2日-2022年12月26日),男,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襄汾人,生前系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2022年12月26日,关桥院士逝世。中文名:关桥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省太原市出生日期:1935年7月2

  • 王仲奇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仲奇

    王仲奇(1932年6月29日-2022年12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县,热力叶轮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56年,王仲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7年—1960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1962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78年—1985年

  • 张金哲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金哲

    张金哲(1920年9月25日-2022年12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张金哲于1946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1947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担任住院医师及

  • 马建章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建章

    马建章(1937年7月20日-2022年12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创始人、名誉院长。马建章于1960年从东北林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至1970年担任东北林学院林学

  • 顾真安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顾真安

    顾真安(1936年11月16日-2022年12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技术顾问、石英玻璃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顾真安于1958年从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1966年至1967年在兰州

  • 龙驭球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龙驭球

    龙驭球(1926年1月15日-2022年12月22日),湖南省安化县人,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4年龙驭球考入交通大学贵州分校;1945年转学至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研究员、

  • 赵伊君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伊君

    赵伊君(1930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21日),出生于北京市,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1953年赵伊君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助教、原子工程系讲师,长沙工学院教研室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副教授、教授、

  • 张国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国成

    张国成(1931年10月12日-2022年12月21日),男,汉族,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金属冶炼分离专家,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0年—1952年,张国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后勤政治部文工团工作;1952年—1954年,在云南大学冶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