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邱勇

邱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4/1/16 18:13:35

邱勇,男,汉族,1964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1983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有机光电材料科学家。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基本资料

名:邱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4年7月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出生地:四川荣县

学位/学历:博士

专业方: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履历

198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88年7月化学系本科毕业,并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任化学系学生辅导员、系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系党委副书记。

2002年03月,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

2008年01月,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2008年10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12月,清华大学党委委、副校长;

2014年09月,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2015年03月,清华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

2017年04月,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2年02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二十大代表,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职务任免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清华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邱勇由清华大学校长转任党委书记。

2022年9月3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邱勇当选清华大学第十五届党委书记。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

主要成就

邱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邱勇长期致力于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研究重点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电子学基础理论、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系统研究了分子结构、薄膜结构以及水、光对有机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围绕OLED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发展了新型的电子注入材料,发明了高迁移率的电子传输材料,设计了新型的发光薄膜结构,在突破发光效率和稳定性两大技术瓶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高性能OLED显示器并成功应用于航天服,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应用,实现了OLED器件的大规模生产。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邱勇系统研究了分子结构、薄膜结构以及水分子、光照对有机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为设计新型分子和薄膜结构提供了新思路;在有机发光技术方面,围绕电子注入、电子传输以及电子空穴复合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有重要创新意义的成果,突破了发光效率和发光稳定性两个技术瓶颈;完成了从材料制备、材料纯化到薄膜制备、器件组装的工艺技术开发和集成,实现了有机发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所研制的显示屏成功应用于“神七”舱外航天服上。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1月,邱勇发表SCI论文290篇,申请中国国内外专利530余项。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8年

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大规模生产线

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2011年

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一)

邱勇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邱勇长期在清华大学讲授本科生课程《有机电子学》,研究生课程《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同时还分别面向化学系和材料系的学生开设科学前沿讲座。并且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很多新尝试,比如摆脱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将知识形成的过程传授给学生。

高校建设

2016年6月21日,邱勇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文章《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阐述了本科教育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还要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中,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一所大学的高度。邱勇提出学术精神的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根本,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素质。

教育理念

2018年3月,邱勇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委员,在《光明日报》的专栏中他表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育人过程中,价值引导是第一位的,要坚持价值引导、立德为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倡导有温度的教育,努力营造倾心育人的氛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大力开展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富于创意、善于创新、勇于创业。清华大学坚守育人初心,正在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本科生大类招生和培养、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制度,大力推进本科生培养方案重构和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着力促进通专融合,推动从“以教为主”真正转向“以学为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邱勇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03年

2003年中国真空学会真空技术成就奖

2003年

200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

2003年

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6年

2006年北京市总工会首都劳动奖章

2006年

2006年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

2007年

“全国教育系统模范教师”称号

2008年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和最佳发明奖

2009年

2009年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9年

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产业重大发明奖

2009年

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

2010年

2010年中国专利奖金奖

2011年

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社会职务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荣誉教授(2017.05)

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

人物评价

邱勇非常好地处理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2008年10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在视察昆山OLED产业基地时评价)

邱勇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孜孜不怠,力求突破。提倡交叉学科研究,推动学术和产业的结合,带动社会新风气,视野高远,胸襟广阔,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为学为人,充分体现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身体力行,躬先表率。(香港中文大学评)

邱勇开创了有机光电子学研究方向,积极推进国际前沿交叉学科有机电子学的学科建设,牵头组建了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组织了清华大学“十五”攻关计划和“211工程”有机电子学项目建设,并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成功推向了产业化。(清华大学评)

标签: 邱勇

更多文章

  • 任露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任露泉

    任露泉,1944年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仿生科学与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任露泉于1967年从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专业毕业;1981年获得吉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 芮筱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芮筱亭

    芮筱亭,男,1956年8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发射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发射动力学研究所所长。1982年芮筱亭从苏州大学毕业;1986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入选第三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201

  • 申长雨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申长雨

    申长雨,男,中共党员,汉族,1963年6月出生,河南南阳人,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93年被评为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市场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中文名:申长雨国籍:中国民

  • 沈保根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沈保根

    沈保根,1952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磁学和磁性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沈保根于1976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1986年至1988年作为洪堡访问学者,在徳国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沈志云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沈志云

    沈志云,男,汉族,1929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机车车辆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沈志云获得唐山铁道学院学士学位;1952年—1957年,担任唐山工学院助教;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获得苏联列宁

  • 宋家树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家树

    宋家树,1932年3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籍贯安徽舒城,金属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4年宋家树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东北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1960年4月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历任车间副主任、厂副总工程师、

  • 宋振骐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振骐

    宋振骐,1935年3月10日出生于湖北武汉,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临沂市理工学校荣誉校长。1957年宋振骐从北京矿业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67年进入山东矿业学院采矿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兼所长;1

  • 孙钧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孙钧

    孙钧,1926年10月23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浙江绍兴,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研究所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钧于1949年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先后在上海华东航空处和公共房屋管理处任技术工作;1951年至1952年担任上海

  • 唐叔贤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叔贤

    唐叔贤,1942年4月21日出生于香港,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唐叔贤于1964年从香港大学理学院毕业,之后赴美留学;1969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至20

  • 唐志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志共

    唐志共,1965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唐志共于1984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到研究所工作;1999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10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