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合

刘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1/19 10:36:12

刘合,男,汉族,1961年3月25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1982年,刘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1982年至1987年,担任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三矿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7年至1990年,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器材供应站工作,担任管理组长、工程师;1990年至1993年,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信息中心工作,担任主任、高级工程师;1993年至1994年,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科技科工作,担任副科长、高级工程师;1994年至1996年,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科技科工作,担任科长、高级工程师;1996年至1998年,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7年,获得大庆石油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四厂工作,担任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01年至2002年,担任卡尔加里大学石油工程管理访问学者;2002年,获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工作,担任院长、教授级高工。2005年至2009年,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2009年,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长期从事采油工程科技创新与管理等方面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名:刘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1年3月25日

毕业院校:大庆石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

人物经历

1961年3月25日,刘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进入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学习石油矿场机械,毕业后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三矿工作,担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7年6月至1990年10月,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器材供应站工作,担任管理组长、工程师。

1990年10月至1993年10月,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信息中心工作,担任主任、高级工程师。

1993年10月至1994年10月,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科技科工作,担任副科长、高级工程师。

1994年10月至1996年11月,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科技科工作,担任科长、高级工程师。

1994年9月至1997年6月,继续在大庆石油学院学习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毕业后取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6年11月至1998年2月,进入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8年2月至2002年1月,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四厂工作,担任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毕业后取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担任卡尔加里大学石油工程管理访问学者。

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工作,担任院长、教授级高工。

2005年2月至2009年8月,进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2009年8月,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担任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刘合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合创建了采油工程技术与管理“持续融合”工程管理模式,攻克了精细分层注水、油气储层增产改造等一系列采油工程关键技术,解决了尾矿资源最大化利用低品位储量规模效益开发的重大难题。

截至2020年11月,基于长期科研生产实践与系统工程的有机结合,以开发进程与开发目标变化产生的矛盾为导,刘合提出了“长效、整体、协同”的工程管理理念,创建了依开发对象不同开展技术创新,依开发进程变化实施管理创新,实现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螺旋式同步发展的采油工程技术与管理“持续融合”的工程管理模式。坚持“长效、整体、协同”的工程管理理念,刘合带领团队发展完善了由10个系列、55项技术、280项标准规范组成的采油工程技术体系。“持续融合”工程管理示范工程——吉林油田大井丛效益建产示范区是刘合指导实施的一个采油工程成功案例,立足“重新认识资源潜力、重新构建技术体系、重新定位效益开发”,遵循“四个一体化”的管理做法,应用采油工程新技术,将23个规平台优化为2个大井丛集约式平台,占地面积缩小60%,人员减少90%,产能建设周期缩短50%,颠覆了低品位储量常规开发模式。示范区单井产量提高60%以上,采收率提高8.3个百分点,百万吨产能投资下降21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2亿吨,取得了“节约土地、降本增效、安全环保、绿色低碳、智能管理”五重成效。

刘合负责组织大庆油田“十五”、“十一五”以及国家和中石油“十二五”、“十三五”采油工程重大技术攻关,主持攻克了第三、第四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创新研发可溶可控桥塞水平井分段压裂等储层增产改造关键技术,支撑了精细注水开发工程和提高单井产量重大工程实施,推动创新成果的规模应用,有力支撑了大庆“百年油田”建设实施。

科研成果奖励

据2022年5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刘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

成果名称

奖励类别及等级

奖励部门

证书编号

获奖年月

本人署名次序(本人排名)

桥式偏心分层开采及挖潜配套技术研究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务院

2003-F-210-2-01-06

2003年

第6

井下工具检测技术及试验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务院

2005-J-225-2-03-R02

2005年

第2

聚合物驱油工业化应用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务院

2008-J-210-2-10-R03

2008年

第3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务院

2010-J-210-0-01-D01

2010年

集体奖

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非线性渗流理论和开发方法及其工业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务院

2010-J-210-2-03-R04

2010年

第4

高含水油田扩大波及体积新技术

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FM2013010101

2013年

第1

油田分层高压可调高分辨率注水阀

中国专利优秀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200910180884.2

2014年

第1

分层注水全过程监测与自动控制技术

技术发明一等奖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

2015KXJSJ-FMR001-1-01

2015年

第1

学术论著&发明专利

截至2020年11月,刘合累计发表论文100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合著有7部著作;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

出版日期

名称

出版社

2017年

《石油工程持续融合技术创新管理与实践》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6年5月

《分层注水高效测调工艺技术及管理》

石油工业出版社

刘合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刘合认为,科研工作者最关心的应是技术能不能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与技术发展发生矛盾时,要不断地去转变管理模式。时代在发展,管理模式也应与时俱进,虽然已经建立了采油工程技术与管理“持续融合”的工程管理模式,但它是有生命的,持续创新、不断变革才是它应有的状态。

刘合认为,学生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智能思维”“数字思维”的构建和培养,争做未来智慧能源行业的领军人才。

讲座报告

2019年7月4日,刘合做客第47期“黄岛讲坛”,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作题为“石油工程大数据应用的挑战与发展”的学术报告。

2022年1月4日下午,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邀请,刘合在力一楼239报告厅为该校师生做了题为“双碳目标约束下能源发展形势和科学挑战”的学术报告。

刘合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2016年8月

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8年

孙越崎能源大奖

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

2010年10月

2009年度黑龙江省长特别奖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中国工程院

2015年

科技成就奖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

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务院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十大杰出科技贡献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采油工程技术奖和杰出会员奖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

2023年2月

大数据科技传播特殊贡献奖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湖南省科协、衡阳市人民政府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任职机构

职务

2018年1月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名誉院长

2018年3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兼职院士

2019年7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名誉院长

2020年12月

中国石油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名誉院长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石油钻采装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编委会

委员

《石油学报》杂志编委会

委员

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

首席专家

SPE东南亚区域

执行主席

美国工程管理协会(ASEM)国际委员会

委员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石油钻采装备领域

召集人

个人生活

爱好摄影

刘合还是“石油界的著名摄影师”,他在花甲之年出版了自己的“主题”摄影集,而题有两个:“忙碌的抽油机”和“唯美的颐和园”,代表着他的事业与生活。

人物评价

刘合是中国采油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刘合非常注重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并不断将研究成果介绍给世界,在他一次次积极组织的对外技术交流活动中,中国石油工业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在日益扩大,并向更广阔的世界蔓延,在成就和耀眼的光环下,刘合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以崭新的视角审视着前方,以坚实的脚步求索跋涉,竭尽全力攀登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高峰。(《科学中国人》评)

刘合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采油工程技术及装备研发、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评)

刘合有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的典型特征,充满了重工业从业者的质朴沉稳和科研工作者的严谨踏实,以及那种对“宏大叙事”的处变不惊和对任问题品读钻研的一丝不苟。刘合为推动中国油气工程技术进步、引领采油工程管理方式转变、支撑中石油主力油田持续稳产做出了杰出贡献。(东北石油大学评)

社会影响

合志奖学金

2007年,刘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定向捐赠奖学金,每年捐资两万元,五年为一期,至2022年已经连续开展了三期,用于奖励工程科学学院大二年级本科生在力学和工程交叉学科方向努力深造、积极进取。

标签: 刘合

更多文章

  • 刘玠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刘玠

    刘玠,1943年11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安徽舒城,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工程管理及企业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刘玠于1964年从武汉钢铁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1967年获得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研究生毕业;1967年至1984年担任武汉钢铁公司热轧厂自

  • 刘旭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旭

    刘旭,1953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定县,植物种质资源学家。1979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983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擅长植

  • 卢春房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春房

    卢春房,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05月15日出生,河北蠡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铁路工程技术和建设管理专家,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1975年1月,卢春房参军,在铁道兵一师当战士;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

  • 麦康森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麦康森

    麦康森,男,汉族,1958年10月1日出生,广东化州市杨梅镇人,民革成员,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一级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三届委员会委员。麦康森于1978年9月─1982

  • 邵安林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邵安林

    邵安林,男,汉族,1963年9月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工程专家,鞍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鞍钢矿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铁矿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冶金矿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东北大学教

  • 孙丽丽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丽丽

    孙丽丽,女,196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炼油工程设计技术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科协副主席。1983年孙丽丽从华东石油学院炼油专业毕业,先后担任中国石化沙特延布炼厂项目总经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 唐立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立新

    唐立新,1966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绥化,东北大学副校长(主管科技规划、国际合作),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引智基地(111计划)负责人。1988年唐立新获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9

  • 屠海令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屠海令

    屠海令,1946年10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电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屠海令于1969年从天津大学精仪系自动化专业毕业;1970年至1971年担任天津第三半导体器件厂试制组技术员;1971年至1978年担任天津半导体技术研究所硅研究室组长、室主任;1979年赴英国留学

  • 王坚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坚

    王坚,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阿里云创始人,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获杭州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担任博士

  • 王金南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金南

    王金南,1962年7月14日出生于浙江金华,1988年12月参加工作,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