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儇

李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5 12:47:29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本名李俨,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初封普王,热衷游乐,擅长马球。唐懿宗弥留之际,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拥戴下,成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咸通十四年(873年),柩前即位,时年12岁。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长安失落后,逃亡蜀地。期间,调动各镇节度使平定黄巢起义,返回长安。光年间,经历盐池之争和襄王之乱,身体每况愈下,末年引发节度使割据,唐朝至此分裂,临终传位于弟弟李晔,即唐昭宗。文德元年(888年4月20日)去世,年仅27岁,追谥“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安葬于靖陵。

基本资料

本名:李儇

别名:唐僖宗、李俨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

出生日期:862年6月8日

逝世日期:888年4月20日

主要成就:平定黄巢之乱

庙号:僖宗

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

在位时间:873年-888年

年号:咸通(沿用)、乾符(874年)、广明(880年)、中和(881年)、光启(885年)、文德(888年)

陵寝:靖陵

性别: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唐僖宗李儇是唐懿宗李漼的第五子,生母惠安皇后王氏。

咸通三年(862年)五月八日生于长安东内。初封普王,名李俨。

李儇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宫中生活场景能够带给他的就是可以肆无忌惮地游乐。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一个热衷游乐的皇帝。他喜欢斗鸡(《唐语林》说是“斗鸭”)、赌鹅,喜欢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的营生他几乎无不精妙。他对打马球不仅十分迷恋,而且技艺高超。

他曾经很自负地对身边的优伶石野猪说:“朕若参加击球进士科考试,应该中个状元。”

石野猪回答说:“若是遇到舜这样的贤君做礼部侍郎主考的话,恐怕陛下会被责难而落选呢!”僖宗听到如此巧妙的回答,也只是笑笑而已。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病重。

其月十八日,宦官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等拥立普王俨为皇太子,改名儇。

二十日,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二。

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两个大臣居中执政,一起被晋封为国公。

政在权宦

唐僖宗即位时还是个幼弱之人,自然缺乏必要的理政能力,政事处置全部听由宦官之口。僖宗在位期间最信任的宦官是田令孜。僖宗自幼就由田令孜照顾起居,感情上很是有些倚赖,并称呼田令孜为“阿父”,即位后便任命他做了左军中尉。这样,僖宗朝的重大决策都掌控在田令孜手中了。

唐僖宗在位时,唐朝政局已经非常混乱。

懿宗时期担任翰林学士的刘允章在《直谏书》中已用“国有九破”描绘过当时紧迫的局势:“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对天下苍生的生存状态,他总结了“八苦”、“五去”。

刘允章所说的严峻局面到僖宗朝不仅没有丝毫好转,而且是日益加剧。

就在僖宗即位不久,爆发了濮州(今河南濮阳东)人王仙芝、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人黄巢领导的大起义。黄巢是盐贩出身,由于唐朝末年食盐专卖,官盐价格昂贵,老百姓有吃不起盐而“淡食”者,所以造成了很多的私盐贩子,他们纷纷组织起来甚至搞武装贩运,这对于黄巢后来领导大规模的起义很有较多的帮助。

出逃西川

黄巢起义爆发以后,州县欺瞒上级,朝廷不知实情。各地拥兵的节度使为求自保,坐视观望,所以起义军发展很快。后来,黄巢率部南下进攻浙东,开山路700里突入福建,攻克广州,而后又回师北上,克潭州,下江陵,直进中原。僖宗虽然对这一局势也很紧张,但并没有停止继续寻欢作乐,甚至在他为逃离长安做准备而任命剑南和山南道节度使时,竟然是用打马球赌输赢的办法决定人选。

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由于唐军士气低落,所以高骈的镇压很不力,黄巢起义军攻克洛阳,十二月,轻易拿下潼关逼近长安。僖宗君臣束手无策,相对哭泣,宰相卢携因畏惧自杀。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匆忙带领僖宗和少数宗室亲王逃离京城,先逃往山南(汉中),又逃往四川。僖宗成为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唐末诗人罗隐有《帝幸蜀》诗咏其事:“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阿蛮”是唐玄宗的小名。)号称“秦妇吟秀才”的唐末进士韦庄《立春日作》与此意境相同:“九重天子去蒙尘,御柳无情依旧春。如今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不久黄巢进长安,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而僖宗在四川躲避了整整4年。

在这期间,僖宗得到了喘息,他利用川中的富庶和各地的进献,组织对黄巢的反扑。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积极组织对黄巢的打击,出身沙陀族的河东太原李克用也率兵入援以助朝廷,尤其是被僖宗委以京城四面行营都统的凤翔节度使郑畋,得到了“便宜从事”的权力,更是积极组织围攻长安的黄巢。后来宰相王铎又被任命为诸道行营都统来发动对黄巢的进攻,原来首鼠两端的藩镇,也开始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主动对朝廷表达忠心。起义军由于自身存在弱点,加上军粮不足,内部发生了分歧和分化,一些将领接受了朝廷招安,形势发生了逆转。黄巢派驻同州重镇的防御使朱温在中和二年(882)九月投降,僖宗大喜过望,认为是“天赐我也”,赐名朱全忠。

起义军在唐朝官军的反扑下,被迫退出长安,最后力尽兵败,黄巢在山东泰安的虎狼谷中自杀而亡。经过黄巢起义军的打击,唐朝数百年的基业已不复旧貌。此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方立据邢、洺,李克用据太原、上党,朱全忠据汴、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泗,朱瑄据郓、齐、曹、濮,王敬武据淄、青,高骈据淮南八州,秦彦据宣、歙,钱镠据浙东,他们都是各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成为实际上的地方割据势力。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地区不过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数十州而已。

流离京畿

光启元年(885年)正月,僖宗自川中启程,三月重返长安。数年惊魂还没有来得及稳定,便又遭遇了新的动荡。事情是这样的:僖宗宠信的宦官田令孜因企图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手中夺得池盐之利而与之交恶,田便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中和五年(885)三月,王重荣求救于太原李克用,二人联手大败朱玫和李昌符,进逼长安。神策军溃散,田令孜无奈再次带领僖宗于光启元年十二月逃亡到凤翔(今陕西宝鸡)。

黄巢占领长安时,宫城建筑保存完好,而这次诸道兵马进入长安,烧杀抢掠,宫室坊里被纵火烧焚者十有六七,“宫阙萧条,鞠为茂草”。此时,各地节度使对宦官田令孜的专权十分不满,不少人把打击的矛头对准了田令孜。朱玫本想劫持僖宗,因田令孜挟持僖宗从大散关逃到兴元(今汉中)而没有成功,就将因病没有跑掉的襄王李煴挟持到长安立为傀儡皇帝,改元“建贞”。僖宗被尊为“太上元皇圣帝”,实际上就是太上皇。时在光启二年(886)十月(一说五月)。

这一政治变故导致了各节度使与朝廷关系的新变化。僖宗以正统为号召,把王重荣和李克用争取过来反攻朱玫,同时密诏朱玫的爱将王行瑜,令他率众还长安对付朱玫。光启二年十二月,王行瑜将朱玫及其党羽数百人斩杀,又纵兵大掠。这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城里九衢积雪,一直没有融化。王行瑜率兵入城当夜,寒冽尤剧,长安城遭受抢掠剽剥之后,僵冻而死的百姓横尸蔽地,惨不忍睹。一些官员奉襄王李煴逃奔河中,王重荣假装迎奉,将襄王李煴抓住杀死,并把他的首级函送行在,即僖宗所在的兴元。

长安襄王李煴事变平息后,不少官员遭到杀戮,田令孜被贬斥,僖宗也打算重回京师了。光启三年(887)三月返京的队伍刚刚到达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就以等待长安宫室修缮完工为名强行滞留。到了六月,天威军与李昌符发生火拼,李昌符进攻僖宗行宫,兵败出逃陇州,僖宗命扈驾都将李茂贞追击。七月,李昌符被斩。

返京去世

经过这样几番折腾,僖宗的身体也垮了。光启四年(888)二月,病中的僖宗终于又一次回到长安,在拜谒太庙以后,举行大赦,改元“文德”。三月三日,僖宗得“暴疾”。

文德元年(888)三月六日,27岁的僖宗终于在颠沛流离之后离开了人世。幸运的是,他虽然是几度逃离京师,却是在长安宫中的武德殿驾崩的,而且在当年的十二月被葬在了靖陵(位于今陕西乾县铁佛镇南陵村)。

轶事典故

主词条:击球赌三川

唐僖宗对马球的爱好,主要是受田令孜的影响。唐僖宗在位时,曾经举办过一场匪夷所思的马球比赛:他召集神策军将陈敬瑄、杨师立、牛勖和罗元杲四人举行马球比赛,奖品是川中地区三个重要节度使的位置。唐僖宗规定,谁第一个进球,谁就能去三川中最富饶的西川做节度使,其他人只能分到山南西道(陕南附近)节度使和东川(重庆附近)节度使的职位,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这一事件表面上由僖宗主持,但背后的操纵者正是宦官田令孜。

当时黄巢的起义军声势正旺,已经接近洛阳,随时可能进入长安。作为球赛奖品的三川地区位于长安南部,是首都的大后方,万一长安城失守,皇帝还可以重走唐玄宗的老路,南下躲避。届时,谁是西川节度使,谁就能将皇帝掌握在手中。而马球赛的四名参赛者都是神策左军的军将,不论何人取得胜利,西川的实际掌控权都会落到田令孜手里。因此,所谓“击球赌三川”,只是要解决田令孜集团中内部利益分配的问题。

亲属成员

后妃

孟才人

儿女

儿子:建王李震、益王李升(陛)。

女儿:唐兴公主、永平公主

人物评价

总评

僖宗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因此不管僖宗是否贤明,他也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很遗憾,相比于好似骄奢天子的父亲懿宗,僖宗的腐败程度不仅没有减少,乾符年间以来的统治反倒黑暗了几分而且灾害连年,人民生活困苦,官员盘剥沉重。由此,王仙芝和黄巢起义的原因也就变得非常好解释。僖宗生于深宫,宦官拥立为帝,虽其天资禀赋高超,然并无治国之道。光启之后,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朝已经支离破碎。

历代评价

《旧唐书》:①“冲年缵历,政在宦臣,惕励虔恭,殷忧重慎。属世道交丧,海县横流,赤眉摇荡于中原,黄屋流离于遐徼,黔黎涂炭,宗社丘墟。而犹籓垣多仗义之臣,心腹有尽忠之辅,驱驾豪杰,号令军戎,终诛伏莽之徒,大雪失邦之耻。而令孜一为谬计,几丧丕图,虽如线之仅存,固棼丝之莫救。茫茫禹迹,空悲文命之艰难;赫赫宗周,竟坠文王之基业。非僖皇失道之过,其土运之穷欤?悲夫!”;②“运历将穷,人君幼冲。尘飞巨盗,波骇群雄。天既降丧,人罕输忠。回銮返正,禁旅之功。”

《新唐书》:“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然则唐之衰亡,岂止方镇之患?盖朝廷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始即位者人君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

史书记载

《旧唐书·本纪第十九下·僖宗》

《新唐书本纪第九·懿宗僖宗》

陵寝墓地

主词条:靖陵

唐僖宗李儇死后葬于靖陵。靖陵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乾县铁佛镇南陵村,北接千年古刹铁佛寺,西与乾陵连谷相接。靖陵封土为覆斗形,高7米,方圆20公里。陵园原残存石刻华表1对、翼马1对、石狮1对。

靖陵积土为冢,陵台为复斗形,底呈方形,边长40米、高8.6米;顶亦方形,边长8米。陵园方形,边长480米,陵台在陵园里,东西居中,陵台距南神墙264米、距北神墙176米。陵园现存东北、西北和西南角阙址。东北角阙址高3米、底长16.1米、宽8米;西北角阙址高3米、底长5.5、宽4.5米;西南角阙址已被平掉,现存角阙址残迹长6.7米、宽5.5米。

靖陵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由省、县文物部门进行科学发掘。该陵地宫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出土文物100余件,主要有石碑、石函、龙凤玉璧、玉佩、哀册玉残片、鎏金铜锁、鎏金宝石铜花等,是迄今为止中国仅有的一处发掘的唐代帝陵。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李儇

更多文章

  • 李柷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柷

    李柷(892年9月27日-908年3月26日),初名李祚,京兆府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唐昭宗李晔第九子。乾宁四年(897年),进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开府仪同三司、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正式即位,成为

  • 赵炅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炅

    宋太宗赵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后周检校司徒赵弘殷(后追封宋宣祖)与杜氏(昭宪太后)第三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本名“匡义”,宋朝开国后因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炅”。赵炅在后周时荫补入仕,官至殿前祗候、供奉官都知。

  • 赵曙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

  • 赵顼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顼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

  • 赵桓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桓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

  • 赵惇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惇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

  • 赵扩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扩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9日-1224年9月17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7日在位),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乾道四年(1168年)生于恭王府邸,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封英国公,淳熙十二年

  • 赵昀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昀

    宋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诚,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

  • 赵禥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禥

    宋度宗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南宋第六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赵孟启,又名赵孜,字长源。因宋理宗三子早夭,赵禥被收为养子,先后被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

  • 赵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㬎

    宋恭宗赵㬎(1271年11月2日—1323年5月31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弟,宋末帝赵昺兄,宋朝第十六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咸淳七年(1271年),生于临安府皇宫。咸淳九年(1273年),被授予左卫上将军,受封嘉国公。咸淳十年(12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