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季国标

季国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3/12/13 7:47:56

季国标(1932年3月1日-2019年9月5日),江苏省无锡人,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化纤工程技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院长。1949—1951年就读于交通大学,院系调整后转入华东纺织工学院染化专业,1952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印染厂,担任技术员;1955年被选派到德国学习人造纤维技术;1956年回国后担任保定化纤厂技术室主任;1963年调到南京化纤厂,担任副总工程师;1966年前往英国学习合成纤维技术;1967年担任兰州化纤厂副总工程师;1973年进入纺织工业部工作,先后担任高级工程师、局长、副部长;1991年出任全国政协科技委副主任;1993年联合国工发组织授高级化纤专家资格;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同时担任农业、轻纺、环境学部主任,到2000年连任三届;2004年以后担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部长级专家。季国标参与主持了保定化纤厂、南京化纤厂、兰州化纤厂仪征化纤联合厂的建设。参与组织制定中国20世纪后期化纤发展的总体规划。90年代初参与组织领导“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国产化”专项评估、论证。季国标于2019年9月5日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

基本资料

名:季国标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县

出生日期:1932年3月1日

逝世日期:2019年9月5日

毕业院校:华东纺织工学院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人物生平

1932年,季国标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父亲是一个小商店的店员,家境比较清寒,在家乡上小学时,正值抗日战争,无锡被日军占领,他亲身经历了日军的奴役,他的姐姐在战乱中被日军的流弹打死,因此从立志建设强大国家。

1938年,进入东林书院读小学,而后在辅仁中学念中学。上中学时,他积极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学生运动。

1949年,上海解放,同年高中毕业后考入交通大学,先后就读于工业管理系和纺织染化系。

1951年,院系调整,转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印染厂实习,适逢国家大力发展化纤工业,他服从工作需要,改行转业学习化学纤维专业知识。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为了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选派季国标等6名青年去民主德国学习化纤技术,回国后,在保定化纤厂任技术室主任,协助厂长主管全厂的生产技术工作。

1958年秋,跟随化工、纺织两部组团,去日本考察化肥和化纤生产技术,该团由化学家侯德榜任团长。出发前,周总理亲自接见,交待任务。考察团回国,周总理汇报后,国家决定筹建北京维尼纶厂。

1963年,季国标被调到南京化纤厂任副总工程师,在技术上主持建设和生产准备工作。

1965年,南京化纤厂建成投产后,季国标被调往兰州化纤厂参加筹建,为此又被派到英国学习合成纤维生产技术。学成回国后,担任兰州化纤厂副总工程师,直至工厂建成。

1973年,调入纺织工业部,先后任化纤办公室工程师,成套设备进口办公室副主任,建设局副局长,外事局局长,中国纺织机械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等职。

1978年,任仪征化纤联合厂筹建副总指挥和总工程师。

198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化纤局局长。

198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同年,参加了在奥地利举办的国际化纤会议。

1985年,在纺织工业部领导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支持以及国际化纤界众多朋友的协助下,他具体主持组织了北京国际化纤会议(已更名为中国国际化纤会议)。

1993年,被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注册的高级化纤专家资格。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1994年-2000年)。

2003年12月,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成立,季国标出任院长。

2004年,获由中国工程院管理和承办的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同年,第83届世界纺织科技大会在上海举行,由东华大学承办,季国标被推举为大会主席。

2019年9月5日,季国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季国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季国标是中国化纤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在中国最早建设的保定、南京、兰州化纤厂任副总工程师,仪征化纤联合厂任总工程师,主持工程和生产技术,建设和投产均取得成功。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组织和参加了辽化、川维等几个化纤基地总体技术方案的决策与实施,主持拟定80年代、90年代中国化纤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机电一体的纺机国产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创和主持了1985年以来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季国标先后在保定化纤厂、南京化纤厂和兰州化纤厂主持技术工作,历时14年。

保定化纤厂期间

在保定化纤厂,季国标任技术室主任,并作为中方的技术负责人同德国专家合作,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探索和掌握了浸渍、压榨、粉碎联合设备等新技术。参与主持了中国第一条国产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设备鉴定。保定化纤厂建成投产后,他被评为建厂功臣。

1961年,中德关系紧。在外贸部的组织下,他代表中方和德方就合同总体结算进行技术谈判。通过与国际同类的各种技术和设备对比,从价格上据理力争,迫使德方退还我方1400万马克。

南京化纤厂期间

1963年,南京化纤厂开始筹建。季国标任该厂副总工程师,在技术方面负责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该厂首次采用中国自力更生设计、制造的粘胶纤维成套设备。在纺织工业部的支持和组织下,由季国标负责同有关纺机厂和设计院一起,从事这套设备的试车鉴定、技术改进、软件编写、技工培训和投产运行等工作。该厂成功地应用棉浆、长束精练和二硫化碳回收技术,纺出了优质的人造纤维。

1962年,这套国产生产线投产成功后在新乡、吉林等化纤厂推广采用。南京化纤厂投产后,被国家建委誉为自力更生建设的“样板厂”,召开现场会,介绍他们的经验,向全国推广。

兰州化纤厂期间

1965年,季国标又奉调去筹建兰州化纤厂,兰州化纤厂是从英国引进成套设备建设的,季国标任该厂副总工程师,是这套设备的对外谈判和技术总负责人。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几十名英国专家全部撤走,项目面临瘫痪。“文革”期间,刚刚被“解放”的季国标承担了原由外国专家组承担的工作,完成了安装、调试、编写软件、培训和生产运行等工作。特别是因原料丙烯腈有限,只能以四分之一负荷开车,大量技术条件都需要重新测算、设计和试验。另外,在培训中,要让受训人员掌握这样先进的自控技术,工作难度也很大。季国标夜以继日地连续奋战几个月,终于和大家一起掌握了这套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取得了一次试生产成功的佳绩,质量和单产达到和部分超过了英国同类工厂的水平。这套技术后来在1976年应用于上海石化总厂,季国标到此蹲点、技术指导一年,攻克了不少难关,直至顺利运行。

纺织工业部期间

1973年,季国标调纺织工业部,参与辽阳石油化纤厂、四川维尼纶厂等四大石油化纤工程的总体筹划、出国考察和一部分项目的对外技术谈判等工作。

20世纪70年代,纺织工业部筹划建设“四大化纤”时,季国标就和有关专家一起,提出品种应以涤纶为主,兼顾锦纶、腈纶、丙纶,减少维纶;抽丝设备可引进技术和自主建造相结合,立足国产化;化纤和原料的产能应大体平衡等建议。这些建议经当时的纺织工业部领导采纳,形成了一个时期的技术政策。

20世纪80年代初,季国标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主抓化纤工业的发展规划、生产运行和科技工作。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参考国外经验,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发展中国化纤工程技术的意见和方案,实施情况良好。

1990年前后,他主持制定了“八五”、“九五”化纤发展总体方案,包括从原料到抽丝的总量、分量、大中型企业布局、技术路线、前后配套,及时把握建设氨纶、非织造布工业等建议,得到纺织工业部和国家的支持,成为1990-2000年化纤发展规划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经贸办批准设立“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国产化”专项,总投资14.86亿元人民币,国拨外汇1.56亿美元,引进7项关键主机,分到21个子项,由20家纺机企业承担。季国标任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和组织了与国外多家技术先进的公司会谈,优选合作对象,研讨合作方案,相应制定中国纺机企业的技术改造方案。这个项目引进的高新技术现已大部分实现国产化,对中国纺织工业的技术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仪征化纤联合工厂期间

1978年,仪征化纤联合工厂开始筹建,季国标又被任命为该厂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在技术上负责总体策划、方案审定、技术考察优选、设计谈判、人员培训和生产准备。他和其他专家们一起,经过货比几家、艰苦谈判,优选和建议引进的聚酯和抽丝的技术和装备,总价比其他外商的报价节省了2000多万马克。此后的实践表明,这些装置是先进可靠的;抽丝设备立足国产,也非成功,为仪征化纤联合厂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仪征化纤联合厂是20世纪70年代国家计划引进的22个重点项目之一,曾因建设项目集中,国力一时不及,有人向国务院提出要撤销这个项目。季国标等同志积极建议采取缓建和分期建设,为此被派到德国和合同对方谈判,达成了分期建设的协议,把项目保留下来了。

退出领导岗位后

1992年,季国标从领导岗位退到二线。虽然行政性事务工作减少了,但技术工作依然繁忙。他作为工程院院士,在化纤和纺织的工程科技领域仍热心参与许多全国性、地方性、大学、大企业和国际性的重要技术活动。

1999年-2001年,在中国工程院领导下,季国标提出和主持了“推进化纤在相关产业的应用”的咨询项目,该项目有40多位跨学科、跨产业的院士、专家参加。

科研成果

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学术论著

截至2003年,季国标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国的化纤权威科技刊物上发表过20多篇论文,和国际化纤界有广泛交往。

1.季国标.维尼纶——日本独特的合成纤维.纺织学报.1957(8)

2.诸祥坤,胡永祹,季国标合译.粘胶纤维.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64

3.季国标.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和一些技术经济政策性问题.纺织调研,1983(12)

4.JiGuobiao.DieEntwicklungderChinesischenTextileIndustrie.TextileTechnik(德国),1988(1)

5.JiGuobiao.China'sMan-madeFiberIndustryProspectsfortheyear2000,“InternationalFiberJournal”美国,1990(8)

6.JiGuobiao.China'sPolyesterIndustry,英国TextileInstitute聚酯纤维50年论文集,1993

7.JiGuobiao.ChinatoStrengthenIndustrialTextiles.TextileMonthly(美国),1994(7)

8.JiGuobiao.ChinaintensivedieEntwicklungvonChemiefaserandihrenEinsatsintechnischenTextilier.Chemie-fasertextileindustrie(德国),1994(9)

9.JiGuobiao.ProspectTechtextileinChina.第三届技术纺织品世界研讨会报告集,大阪,1996

10.季国标.拓展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产业用纺织品,1997(1)

11.JiGuobiao.DevelopmentofChina'sAcrylicIndustry.37thInternationalManmadeFiberCongress报告集,奥地利,1998

12.JiGuobiao.TheApplicationandProspectofPolypropyleneFiberinChina.38thInternationalMan-madeFiberCongress报告集,1999(9)

13.JiGuobiao,ShiMeiwu,YeGuangdou.HighStrengthPolyvinylAlcoholFiberAppliedinCementandBuildingMaterials.ChemicalFiberInternational(德国),1999

14.JiGuobiao.HochfestePVA-FaserfurdieZementverterkung.TechnischeTextiler(德国),1999(4)

15.季国标.工业技术创新成功的要素——西欧尤里卡计划经验体会.“院士行”报告集,1999

16.JiGuobiao.TheMan-madeFiberandTextileIndustryatMilinium-GreatPastandBrightFutureinChina.39thInternationalMan-madeFiberCongress报告集,奥地利,2000

17.JiGuobiao.Vliestoffe——PolyvinylAlkoholFaser.德国WILEY-VCH出版社,2001

18.季国标.探讨中国瓶级聚酯的发展.中国工程院清江院士行报告集,2001

19.季国标.化学纤维的发展历程和新世纪展望.2000/200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20.季国标.20世纪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化纤和纺织.中国工程院,2002

21.季国标.中国的化纤工业及其工程科技的发展趋势.中国工程科学,2002(4)

22.季国标.中国纺织工程科技的回顾和展望.中国现代化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集,2002

23.JiGuobiao.ProspectofAdvancedFiberMaterialinChina.上海新材料国际会议报告集,2002

24.季国标.推进中国产业用化纤材料的发展.中国工程科学,2003(7)

季国标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奖励

参考资料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2004年

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

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技术专家

山东省政府科技顾问

天津市政府科技顾问

东华大学客座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

绍兴文理学院外聘专家

《纺织科技进展》编委会顾问

1992年-

桑麻纺织科教奖高级顾问

1992年-

桑麻基金会内地受托人小组召集人

个人生活

季国标在南京化纤厂工作期间,因过度劳累,以至肝炎发作,过了急性期仍毫不在意,直到生产线投产成功才被钱之光部长敦促着去治疗。筹建兰州化纤厂初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漏雨的草棚,吃的是杂粮;加之“文革”的冲击影响以及几十名英国专家因为政治原因全部撤走,他不得不承担起外国专家组的工作,因工作繁重紧张,以致患了中耳炎也未能及时治疗,终使左耳膜穿孔致聋。2011年秋,季国标患喉癌第一次动手术。

人物评价

季国标是中国化纤工业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三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东华大学评)

季国标对化纤工业的建设、运行与管理经验日益积累,他积极组织推进中国纺织、化纤、纺机工业与世界同行建立和发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发起组织并定期召开北京国际化纤会议,在国际化纤业界享有盛誉。(《经济日报》评)

标签: 季国标

更多文章

  • 孙忠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忠良

    孙忠良(1936年8月26日—2019年6月29日),男,浙江宁波人,微波毫米波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学科负责人,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忠良于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晋升为

  • 宁滨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宁滨

    宁滨(1959年5月1日-2019年6月14日),男,汉族,出生于山西稷山,中共党员,控制系统工程(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IEEEFellow(2013年当选)。1982年1月宁滨从北方交通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从北方交通

  • 李恒德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恒德

    李恒德(1921年6月30日—2019年5月28日),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核材料、材料科学专家,中国核材料和金属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技术的先驱。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7年毕业于美国卡尼基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53年毕业于美国宾夕凡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任清华大学教

  • 容柏生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容柏生

    容柏生(1930年8月27日-2019年5月11日),男,广东省珠海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终身荣誉总工程师。1949年至1952年,容柏生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至1953年,就读于广州华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53年至1958年,任职于广东

  • 阮雪榆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阮雪榆

    阮雪榆(1933.1.6—2019.2.3),男,广东省中山人,压力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阮雪榆毕业于交通大学,1954年至1956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进修,1958年在交通大学(西安)任教,1959年起在交通大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94年当选中

  • 高长青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长青

    高长青(1960年1月1日——2019年1月8日),男,汉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包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外科学专家,是亚洲机器人微创心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1984年8月,高长青本科毕业于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5年11月博士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心血管外科专业;1996年9月至2013年

  • 梁维燕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梁维燕

    梁维燕(1929年10月2日—2018年12月29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山西省襄陵县,中国共产党党员,发电工程与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工程师。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1951年7月,梁维燕在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毕业获得学士

  • 彭司勋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彭司勋

    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2018年12月9日),土家族,湖南保靖人,药物化学专家,药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彭司勋于1942年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毕业,进入中央卫生实验院担任化学药物组技术员、药师;1948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去

  • 谢世楞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谢世楞

    谢世楞(1935年5月20日—2018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宁波慈溪,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1956年谢世楞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交通部水运设计院工作;1958年调到天津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

  • 侯芙生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侯芙生

    侯芙生(1923年11月28日—2018年10月3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炼油及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侯芙生于1947年从暨南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进入江苏无锡阳光中学工作;1950年前往吉林省工业厅工作,之后在吉林省东北石油十厂工作,担任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