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叶叔华

叶叔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64 更新时间:2024/1/17 3:32:53

叶叔华,女,汉族,广东顺德人,1927年6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1949年叶叔华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1951年进入上海家汇观象台工作;1958年受命负责建立中国世界时综合系统;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1年至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年至1994年连任两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当选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计划主席;1997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叶叔华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负责建立和发展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从事地球自转研究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的建立,发展了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和多国研究所的科研合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叶叔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

出生日期:1927年6月21日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第一个女天文台台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女

原籍:广东省顺德市

人物经历

1927年6月,叶叔华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原籍广东省顺德市。由于受生计和战乱所迫,叶叔华从小随家人辗转于广州、香港、韶关、连县等多地才念完了小学和初中。小时候的叶叔华最喜爱的是文学和音乐,报考大学时,只想学文科,但父亲不同意,报考前夕,三次找她谈话,后来改考了数学。

1945年,叶叔华以第一名的高分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

1949年,叶叔华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

1951年,叶叔华进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工作。

1958年,叶叔华受命负责建立中国世界时综合系统。

1973年,叶叔华提出要在中国发展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

1978年,叶叔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由徐家汇观象台改制)研究员。

1980年,叶叔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叶叔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至1993年)。同年被任命为国际天文台联合会副主席。

1985年,叶叔华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

1986年1月,在叶叔华的带领下,上海天文台完成了“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

1988年,叶叔华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连任两届至1994年)。

1991年,叶叔华担任中国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壳动力学研究”首席科学家(至2001年)。

1994年,叶叔华发起成立了“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国际合作计划。

1996年,首届APSG在上海召开,叶叔华当选为该计划主席。

1997年,叶叔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0年,叶叔华参与推动65米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项目,已于2012年建成。

主要成就

叶叔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60年代,叶叔华主持建立和发展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其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60年代后期起,开始研究运用新技术测定地球自传运动(世界时和极移)和地壳运动的方法,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了与世界同步的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站。

20世纪70—80年代,叶叔华从事地球自转研究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建立,使上海天文台成为亚洲唯一的具有三种新技术设备的国际地面参考坐标基准站,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并与美国宇航局以及法、德、俄、日、澳等有关研究机构在多个研究项目合作。90年代,倡导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的专家,共同承担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她担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历时十年,采用新技术取得的数据,得出中国地壳运动第一个定量图象,同时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在多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叶叔华倡导将射电甚长基线(VLBI)技术应用于空间探测。21世纪初,在中国探月工程中VLBI技术列为探月卫星测轨的重要手段,中国VLBI天文测量网作为测控系统的测轨分系统在嫦娥一号测轨中起到关键作用。她作为“VLBI测轨分系统”的顾问,一直关注分系统工作的开展,并且推动把VLBI技术应用到其他深空探测项目上。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6月,叶叔华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奖等。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1年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2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7年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2年

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叶叔华人才培养

叶叔华长期热心于科普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的社会活动。她时为青少年学生指导科学实验活动、作科普报告、在广播和影视媒体上讲课、出席大型科学普及宣传教育活动、编著《新世纪版的系列丛书——十万个为什么》等科学普及著作以彻“科学普及法”的实施和加强“四科”的宣传教育。她还担任上海市科普自愿者协会的理事长等社会兼职,为提高上海市公众的科学素养做了大量的工作。

叶叔华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年

中国十大杰出女性

199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2年11月16日

中国天文学会最高荣誉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78年至1988年

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1978年至198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1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天文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3年至198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

1988年至1994年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

1989年

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后任荣誉委员)

1996年10月至2001年10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

1998年至2003年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2001年10月至2006年11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荣誉委员

2003年2月至2008年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常委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主席

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副主编

个人生活

叶叔华在中山大学期间与志趣相投的同窗程极泰(混沌理论专家)结为知己,到后来成为终身伴侣。程极泰出于对天文的兴趣,在武汉大学上了两年后再转系到中山大学。1949年6月,叶叔华和程极泰从中山大学毕业,当时广州还没有解放,工作一时难找,叶叔华的父亲为他们在香港德贞女中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同年两人结为连理。但是很快他们就决定回大陆。1951年1月,叶叔华夫妇离开香港,来到上海。程极泰由在复旦大学任教的弟弟介绍,去复旦数学系工作,叶叔华进入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在之前徐家汇观象台还没有女性研究人员。

人物评价

叶叔华主持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并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负责建立了中国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网,这个观测网无论是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方面,还是在90年代末开始的“探月工程”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女性杰出人物,叶叔华对女性问题,其中包括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女性成才等方面的问题,自然格外关注。对于男女平等、妇女教育、妇女参政议政等问题,她有着自己的见解。(科普中国评)

人物影响

叶叔华星

1978年11月28日,在叶叔华的带领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第3241号小行星。1994年8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

所获荣誉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并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2021年7月,被中国老科协评选为百名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标签: 叶叔华

更多文章

  • 叶向东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叶向东

    叶向东,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动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向东于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前往前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和力学系学习;1991年获得前苏联副博士学位,之后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

  • 于渌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于渌

    于渌,1937年8月22日出生于江苏镇江,理论物理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渌于1961年从前苏联国立哈尔科夫大学毕业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受聘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任凝聚态理论部主任;2002年全时回国工作,任中

  • 袁亚湘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袁亚湘

    袁亚湘,男,1960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士、美国数学学会首届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1982年本

  • 詹文龙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詹文龙

    詹文龙,1955年10月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28届IUPAP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詹文龙于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

  • 张恭庆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恭庆

    张恭庆,1936年5月29日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中心主任。张恭庆于1954年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毕业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59年至197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助理教授;1978年至19

  • 张焕乔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焕乔

    张焕乔,1933年12月13日出生于四川省巴县,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焕乔于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1956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至1960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实习;1960年至1982年

  • 张继平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继平

    张继平,1958年7月出生于山西曲沃,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俄数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继平于1981年从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89年应邀赴

  • 张平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平文

    张平文,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张平文于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

  • 张仁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仁和

    张仁和,1936年11月5日出生于重庆,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张仁和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工作;1959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海南建立的南海研究站工作;1978年至198

  • 张淑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淑仪

    张淑仪,1935年12月2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张淑仪从南京大学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创建南京大学光声小组;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至2001年担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第三任所长。张淑仪长期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