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韩启德

韩启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79 更新时间:2024/1/9 2:37:34

德,男,1945年7月出生于上海,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68年韩启德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到陕西省临潼县多所基层医院工作;1982年从原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工作;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理系进修;1987-1988年任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讲师;1988-1995年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1995年至2000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2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至200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副主席;2003年至2013年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2006年至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第八届主席;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2020年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基本资料

名:韩启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5年7月19日

毕业院校:上海第一医学院、原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24-26]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首先证实a1肾上腺素受体含a1A与a1B两种亚型的假说

原籍:浙江慈溪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5年7月19日,韩启德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原籍浙江慈溪,在上海读完小学和中学。

1962年-1968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学习。

1968年-1979年,在陕西省临潼县多所基层医院工作,担任临床医师。

1979年-1982年,在原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就读研究生,并获得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

1982年-1985年,在北京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工作,担任教师。

1985年-1987年,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理系进修。

1987年-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工作,担任讲师。

1988年-1995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

1993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

1995年-2000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担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副主委。

2000年-2002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02年-2003年,担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2002年12月按部长级待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3年-2006年,担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0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2008年,担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08年-2013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13年-2016年,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2016年,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

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2020年5月30日,发起成立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基石奖。

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名代表。

主要成就

韩启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韩启德在国际上首先证实a1肾上腺素受体(a1-AR)包含a1A与a1B两种亚型的假说,并深入研究了各种亚型a1-AR在心脏和血管的分布、介导的效应、调节特征、与-AR的交互作用以及多种病理状况下的改变等,揭示了多种亚型a1-AR在心血管同时存在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方面发现血浆和血小板中神经肽Y的改变与脑血管痉挛和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并与同事合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神经-免疫系统间共用信息分子的假说。

学术论著

韩启德发表学术论文200篇,据不完全统计,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刊物引用1700余次。

韩启德,大白鼠实验性心肌梗死时梗死范围和左室心肌收缩性能指标的测定及其特点,西安医学院学报,1982,3:600~604。

韩启德,植物神经系统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生理科学进展,1983,14:31~36。

韩启德、席与萍,山莨菪碱对缺血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北京医学院学报,1985,17:101~103。

HanC,AbelPW,MinnemanKP,α1-AdrenoceptorSubtypesLinkedtoDifferentMechanismsforIncreasingIntracellularCa2+inSmoothMuscle,Nature,1987,Sep24~30;329(6137):333~335

HanC,AbelPW,NeuropeptideYPotentiatesContractionandInhibitsRelaxationofRabbitCoronaryArteries,JCardiovascPharmacol,1987,9:675~681

HanC,AbelPW,MinnemanKP,Hetrogeneityofα1adrenergicReceptorsRevealedbyChlorethylclonidine,MolPharmacol,1987,32:505~510

HanC,WangX,FiscusRR,etal,ChangesinCardiacNeuropeptideY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inRat,NeurosciLett.,1989,104:141~146

韩启德、吴皎辉、陈明哲,大鼠心脏中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存在两种亚型,科学通报,1990,35:1425~1427。

韩启德、吴皎辉、杨丽华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22:417~419。

HanC,MinnemanKP,InteractionofSubtype-selectiveAntagonistswithα1-adrenergicReceptorBindingSitesinRatTissues,MolecularPharmacology,1991,40:531~538

韩启德、金玲,老年大鼠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生理学报,1991,43:22~30。

韩启德、李金玲、陈咏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生理学报,1992,44:229~236。

HanC,EsbenshadeTA,MinnemanKP,Subtypesofα1ad-renoceptorsinDDT1MF-2andBC3H-1ClonalCellLines,EupJPharmacol,1992,226:141~148

韩启德、陈咏梅,缺氧对α1受体不同亚型血管收缩效应影响的差别,生理学报,1993,45:178~181。

HanC,MinnemanKP,3H—tamsulosinBindingtoClonedα1-ad-renergicReceptorsubtypesExpressedinHumanEmbryonicKidney293Cells:AntaginistPotenciesandSensitivitytoAlkylatingAgents,PharmacologicalCommunication,1995,5:117~126

HanC,YuG,ZhangY,etal,Alterationsofα1-adrenoceptorSubtypesintheHeartsofThyroxine-treatedRats,Euro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1995,294:593~599

韩启德,两种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证实、在心血管的分布、功能与病理改变,中国生理学会七十周年纪念学术论文集,237~240。

韩启德,α1肾上腺素受体3种亚型在心血管共存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1(2):97~102。

HanQD,PhysiologicalandPathophysiologicalSignificanceofCo-existenceofThreeSubtypesof1-AdrenoceptorinHeartandBloodVessels,ChineseMedicalJournal,1999,112(10):950~955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奖励名称

1992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4年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5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

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韩启德人才培养

科研思想

韩启德认为: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努力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发展根本驱动力的导;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大力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快做强科技服务业;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讲授课程

韩启德在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讲授《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受体学》等诸门课程。

指导学生

截至2014年6月,韩启德已培养博士30人,硕士7名,博士后7人。

韩启德出版著作

《医学的温度》(商务印书馆,2020年10月)韩启德院士以“医学的温度”为主题,结集了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阐述了对癌症、传染病、中医、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对癌症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观点提出质疑和建议,对全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提出应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不能忘记医学的来路和归途等观点。该书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医学乃至重新认识自我都极具启发意义。

2020年11月,《医学的温度》获评2020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韩启德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0年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1年

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与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4年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199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98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04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18年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最受崇敬校友

西安交通大学

2019年

中国海归70年70人

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CCG

2022年

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特殊贡献奖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0年—2002年

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副主席、中央常委(增补)

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副主席

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

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中央主席、中央常委(2002年12月按部长级待遇)

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2006年5月至2016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第八届主席

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

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中央主席、中央常委

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

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中央主席、中央常委

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6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2018年4月

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第五、六届)

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

第八届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

个人生活

韩启德的父亲曾留学日本,在神户商学院攻读经济学。母亲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毕业于桑蚕专科学校。他在10岁时,因患猩红热并发严重风湿性关节炎和心包炎,昏迷三天三夜后被抢救过来。这场病使他真在心中默默产生了一个愿望——做一名医生。

人物评价

韩启德长期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在a1肾上腺素受体(al—AR)研究领域获重要成果,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方面也取得不少创新性成果。(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学术观点

中医与科学

我不同意中医是科学。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现代的学问必须包含要素,必须是可质疑的,不断靠向真理,不断纠错,必须是能实证的、量化的,必须用逻辑学的方法等等,科学的要素,有很多中医是达不到的。中医凭感觉、凭经验,但是有没有经过实证?有。经过两三千年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大量的病都看好了,这是事实。但它并没有符合科学里面的很多要素。

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在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如果硬要把中医跟现代科学去靠,永远使人觉得不如现代科学,跟现代科学没法儿去比。

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正确联系起来。科学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到1500年后,在这几百年里,一部分地球人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的长处。中西医结合是非常好的道路,两个体系、两个哲学体系要合在一起谈何容易。

叙事医学

叙事医学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写出人文病理,除了写疾病规范的病理以外,必须写出病人患病以后的心理、家人的反映、看病过程当中有什么心理活动,自己是怎么沟通的。

人物言论

医患关系

现在的西医几乎已经不碰病人了,裘法祖提到一个故事,说一个病人肚子疼,找到他,他让到检查床摸了一下他肚子,这个病人感动得掉眼泪,说你是我看的第六个医生,前面五个医生都没有碰过我一下肚子。西医已经到了完全靠设备,完全靠人为确定的指标来解决问题。尽管有它很好的能解决问题的地方,但离开病人越来越远,容易造成矛盾。中医首先要把脉,医生的手搭到了病人的手,再加上一个笑容,病人的感觉跟我等了几个小时,看到医生头都不抬,化验单一开检查去,感觉很不一样。

中医不会这样,我当中医,病人刚走进来我就知道他大概是什么问题,在农村时,妇女坐下来给你一个胳膊,什么也不说,我就知道她要我把脉是不是怀孕了。中医的怀孕的脉是很好把的,我学了9个月,掌握的非常好,滑脉就像钢珠子在手底下滑过去,你就问她你月经过去了多长时间?她说我已经有两个月了。恭喜你!你是神医!

医学与人文

医学现在缺乏人文,离人文越来越远,离开它医学的宗旨也有点渐行渐远,这一点特别应该要注意。

人文素养不是上音乐课、艺术课学得到的,人文渗透在人的血液里,大学生要多看小说,看经典的文学著作,包括18、19世纪的外国名著,包括现在中国好的文学作品。

标签: 韩启德

更多文章

  • 郝小江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郝小江

    郝小江,1951年7月10日出生于重庆,籍贯山西沁源,植物化学家,天然产物化学与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1973年考入贵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获得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1994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

  • 贺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贺林

    贺林,男,1953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市,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林于1981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1986年于南京铁道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

  • 赫捷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赫捷

    赫捷,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于吉林长春,胸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于1984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1993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赴美国分别在俄亥俄大学及印第安那大学从事博士后工

  • 洪德元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德元

    洪德元,1937年1月出生于安徽绩溪,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洪德元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2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88年任中

  • 洪国藩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洪国藩

    洪国藩,1938年12月24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洪国藩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核算研究室;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

  • 侯凡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侯凡凡

    侯凡凡,女,1950年10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内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系教授,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侯凡凡于1993年获得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

  • 黄荷凤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荷凤

    黄荷凤,女,1957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籍贯浙江临安,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生殖遗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1982年黄荷凤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1989年获得浙江医科大学

  • 黄路生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黄路生

    黄路生,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江西上犹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黄路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2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

  • 季维智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季维智

    季维智,1950年6月29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安徽合肥,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于1982年从云南大学动物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1987年至1989

  • 蒋有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蒋有绪

    蒋有绪,男,回族,1932年5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有绪于1954年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提前毕业,加入森林航空测量调查大队;1957年至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进修;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