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路生

黄路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95 更新时间:2023/12/6 13:31:55

黄路生,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江西上犹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黄路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2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第一主持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梁何利奖、全国劳模等重要奖励。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基本资料

名:黄路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

出生日期:1965年1月

毕业院校:江西农业大学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动物遗传学》《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对产仔数性状的影响》

主要成就:家猪遗传育种研究猪分子育种改良研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

职务: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职称:教授

人物履历

1980——198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就读本科,1984年就读研究生,1987年获生化遗传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2年和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

1988年赴意大利留学就读于意大利都灵大学。

1996年、1999年、2000年分别赴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从事博士后工作。

1991-1995年,在莫斯科大学及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学习期间获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畜牧学专业第1位前苏联及俄联邦生物学专业科学博士(Dr.Sc.,正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江西农业大学工作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7年凭借“遗传标记在猪育种中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第一主持人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3月被批准为德国哥廷根大学农学院动物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

2000年及2003年分别被批准为华中农业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

2002年2月——2004年2月,在英国剑桥大学病理学系PI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2年,任ResearchFellow(研究员)。

2004年获江西唯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总理基金)资助,2004年凭借“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应用研究”项目以第一主持人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十五期间江西省高校和江西省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励。

2006年5月至2007年10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做洪堡学者。

2008年8月起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1年6月21日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2011年12月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3月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2012年主持完成的《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22年6月,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2年6月28日,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青、创新群体项目评审专家名单。

社会任职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主任,德国哥廷根人文与科学学院通讯院士,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部/江西省部省共建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共二十大代表。

职务任免

201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21年11月,入选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人物成就

长期从事家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学基础及分子育种改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主持构建了覆盖《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所有现存地方猪种的基因组DNA库,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中国地方猪生长、抗病和肉质种质遗传特性,并深入阐明了中国地方猪棕褐色形成的独特遗传机制。主持构建了大规模家猪经济性状基因定位资源群体,以此全面系统地定位了养猪生产中主要经济性状的基因位点,并发现了决定猪外耳面积大小的数量性状因果突变位点。较早在国内开展了猪分子育种改良研究,系统地研发了用于种猪生长、肉质及抗病性状选育改良的分子育种专利技术,在全国生猪主产省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黄路生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其中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并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中国青年科技奖”。

科研成就

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

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有一定专长,长期致力于家猪复杂性状形成的遗传解析及优质高产猪种培育的基础技术研究,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学基础及分子育种改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较早在国内开展了猪分子育种改良研究,系统地研发了用于种猪生长、肉质及抗病性状选育改良的分子育种专利技术,在全国生猪主产省份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主持欧盟第五、第六框架科技计划子项目以及国家973、863、948、973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级项目20项。

(1)主持完成“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鉴别和应用研究”科研项目,系统研究了16个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首次在国际上分离、定位和鉴别了4个新基因/新变异,创建了4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技术。在《Gene》等国际SCI刊物发表13篇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育成了64个优质种猪核心群,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5亿元。该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完成了猪16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西省200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2)主持完成“遗传标记在猪育种中的应用”项目,被俄罗斯15位院士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评价为:“研究工作理论基础可靠,研究结果可以被认为是对于促进有关领域发展的新的重要成果,为创新性成果。具有高度的价值,达到国际水平”。该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

(3)研发了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的分子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应用于新疆和江西牛胚胎移植实践,获得了1000余万元的显著经济效益;

二、建立地方猪种资源DNA库

主持设计并组织实施,构建完成了完善的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以及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用于猪主要经济性状基因定位的白色杜洛克。1995年,年仅30岁的黄路生在取得新中国成立后畜牧专业领域第一位前苏联及俄罗斯正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江西农大,以猪为研究对象,期望为国家的良种培育以及以猪作为模式动物研究人类健康相关问题作出贡献。此后,为了建立全国最完备的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他和团队成员用了4年半时间,足迹遍及24个省、市、自治区,采集了国内现存的68个地方猪种(群)12700份DNA样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构建了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和国内外规模最大的猪基因定位资源家系材料平台。

三、筹建重点开放实验室

主筹建了江西省第一家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并建设成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科技部/江西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建了一支年轻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团队中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10人具有海外学习和科研工作经验,实验室支撑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是江西省“八五”以来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实验室主要致力于三个研究领域:

(1)以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的分离、克隆和鉴别为主要目标的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2)注重研究和应用相结合的畜禽育种新技术及应用研究;

(3)动物生殖生理及胚胎工程研究。

为了组建实验室,黄路生主动放弃了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在他的示范和带领下,实验室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青年人才。实验室自建立以来取得了不俗成绩。

1、先后主持了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国际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其中在《Gene》、《MammalianGenome》、《AnimalGenetics》、《GeneticSelectionEvolution》、《BMCGenetics》等国际SCI源刊物论文24篇,国家一级学报论文18篇,出版专著及统编教材3部。

2、建立了适合在生产中使用的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技术体系,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1848.5),并应用于新疆、江西等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形成了“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猪育种理论与技术、猪功能基因与营养互作”等3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研究方,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自主研发的抗仔猪断奶前腹泻育种技术、多肋基因良种技术、酸肉改良基因育种技术等国际国内专利技术,在全国20个生猪主产省35家大型种猪企业84个育种核心群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学成果

1995年黄路生从俄罗斯返回中国,回到母校江西农大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在1999年底建立起江西省第一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001年黄路生与殷新佑、刘林等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西省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同时实验室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育道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创新团队。在黄路生的言传身教和带领下,有11名年轻博士从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美国等国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听从他的建议回国工作。任军、丁能水、陈从英等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成长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专家。研究团队先后入选农业部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和江西省首批科技创新优秀团队。

2010年,黄路生指导的晏学明同学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实现了江西省零的突破。2011年黄路生执导的实验室研究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2012年被中国侨界授予“创新团队奖”,并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团队奖。2014年9月,该团队又被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主要奖项

个人奖项

1995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被国家教委、人事部等八部委评为江西省唯一的“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受到鹏总理、李岚清副总理的接见;

1997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12月被评为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

1998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8年9月,获第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4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2012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6年10月21日,获得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7年11月14日,荣获第二届“叶剑英奖”;

2018年11月,第六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奖;

2020年5月29日,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2022年12月,获得“首届种业科学家”的科技工作者。

团队奖项

2011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

2012年被中国侨界授予创新团队奖;

2013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

2014年江西农业大学种猪遗传改良科技创新团队被评选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主要论著

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在20种国际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57篇;以通讯作者在17种国际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6篇,其中在本学科领域国际学术期刊排名前15%(Top15%)的刊物发表论文21篇,有14篇发表于排名第1的刊物《AnimalGenetics》,出版专(译)著教材2部,参编全国农林院校统编教材《动物遗传学》1部。

黄路生主要论文

权威核心刊物论文

1、Threenovelquantitativetraitlociforskinthicknessinswineidentifiedbylinkageand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HuashuiAi,ShijunXiao,ZhiyanZhang,BinYang,LinLi,YuanmeiGuo,GuoshanLin,JunRenandLushengHuang;AnimalGeneticsVolume45,Issue4,pages524–533,August2014

2、Geneticpersity,LinkageDisequilibriumandSelectionSignaturesinChineseandWesternPigsRevealedbyGenome-WideSNPMarkers;HuashuiAi,LushengHuang,JunRen;PLoSONEFebruary7,2013

3、FinemappingofaQTLforearsizeonporcinechromosome5andidentificationofhighmobilitygroupAT-hook2(HMGA2)asapositionalcandidategene;PinghuaLi,ShijunXiao,NaWei,ZhiyanZhang,RuihuaHuang,YueqingGu,YuanmeiGuo,JunRen,LushengHuangandCongyingChen;GeneticsSelectionEvolution2012,44:6

4、Acomprehensivesurveyofcopynumbervariationin18persepigpopulationsandidentificationofcandidatecopynumbervariablegenesassociatedwithcomplextraits;CongyingChen,LushengHuangetc.;BMCGenomics2012;13:733.

5、Aglobalviewofporcinetranscriptomeinthreetissuesfromafull-sibpairwithextremephenotypesingrowthandfatdepositionbypaired-endRNAsequencing;CongyingChen,HuashuiAi,JunRen,WanboLi,PinghuaLi,RuiminQiao,JingOuyang,MingYang,JunwuMaandLushengHuang;BMCGenomics2011,12:448

6、TheporcineMUC20gene: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anditsassociationwithsusceptibilityto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F4ab/ac;JiH,RenJ,YanX,HuangX,ZhangB,ZhangZ,HuangL.;MolBiolRep2011Mar;38(3):1593-601

7、AdhesionphenotypesofpigsofChineseandWesternbreedsandaWhiteDuroc-Erhualiancrossbreedwithregardtosusceptibilityto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withfimbrialadhesinsK99,987P,andF41;XuemingYan,XiangHuang,JunRen,JingOuyang,MSMingYang,MSPengfeiHan,MSLushengHuang;AmericanJournalofVeterinaryResearchJanuary2011,Vol.72,No.1,Pages80-84

8、GeneticvariationwithincoatcolorgenesofMC1RandASIPinChinesebrownishredTibetanpigs;MAOHuirong,RENJun,DINGNengshui,XIAOShijun,HUANGLusheng;AnimalScienceJournalDecember2010,630-634

9、Awholegenomescanningforquantitativetraitlociontraitsrelatedtospermqualityandejaculationinpigs;YuyunXing,JunRen,DongrenRen,YuanmeiGuo,YanboWu,GuangchengYang,HuirongMao,BertramBrenig,LushengHuang;AnimalReproductionScienceAugust2009,Pages210–218

10、Agenome-widescanforquantitativetraitlociaffectinglimbbonelengthsandarealbonemineraldensityofthedistalfemurinaWhiteDuroc×ErhualianF2population;HuirongMao,YuanmeiGuo,GuangchengYang,BinYang,JunRen,SanfengLiu,HuashuiAi,JunwuMa,BertramBrenigandLushengHuang;BMCGenetics2008,9:63

11、QuantitativetraitlociforporcinebaselineerythroidtraitsatthreegrowthagesinaWhiteDuroc�ErhualianF2resourcepopulation;ZhengzhiZou;JunRen;XuemingYan;XiangHuang;ShujinYang;ZhiyanZhang;BinYang;WanboLi;LushengHuang;MammalianGenomeSep2008,Vol.19Issue9,p640

12、Isolationand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theporcinestearoyl-CoAdesaturasegene;RenJ,KnorrC,HuangL,BrenigB;Gene2004Sep29;340(1):19-30.

13、GeneticvariationsoftheporcinePRKAG3geneinChineseindigenouspigbreeds;Lu-ShengHuang,Jun-WuMa;GeneticsSelectionEvolution2004,36:481-486

重要核心刊物论文

作者

题名

来源

黄路生

找准问题提升我国种猪育种水平

《中国猪业》2013年10期

黄路生

种猪选育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猪业》2012年04期

任军黄路生等

仔猪断奶前腹泻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的创建及应用

《猪业科学》2012年01期

肖石军黄路生等

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法定位影响猪后腿质量QTL

《畜牧兽医学报》2009年10期

刘三凤黄路生等

鸡SCD和Sirt1基因的SNP搜寻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2008年03期

晏学明黄路生等

不同品种猪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遗传变异初析

《中国畜牧杂志》2004年03期

邓素华黄路生等

猪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与毛色表型的研究

《遗传学报》2003年10期

陈从英黄路生等

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2003年03期

任军黄路生等

24个中外猪种(群)的AFLP多态性及其群体遗传关系

《遗传学报》2002年09期

陈克飞黄路生

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对产仔数性状的影响

《遗传学报》2000年10期

黄路生罗明等

中俄猪16个遗传标记基因位点的多态与繁殖性状的相关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1999年05期

丁能水黄路生等

氟烷基因对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林树茂黄路生等

中国地方猪种TfC的基因频率与繁殖性能相关性分析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6年02期

黄路生

遗传标记——现代猪育种工作的一项生物新技术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3年03期

黄路生主要著述

书名

出版社

时间

类型

动物遗传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参编

江西农业大学校史(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0

合著

社会兼职

1987年起为国际动物遗传学会会员,

1989年起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标记学分会副理事长,

1999年-2001年任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及江西省养猪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8-2002为江西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2000年起任第九届江西省科技协会常委;

2012年起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同时担任国际学术期刊《BMCGenetics》编委(EditorialAdvisor)以及《GeneticsSelectionEvolution》副主编(AssociateEditor)。

人物评价

甘守寂寞为科研痴迷——《中国教育报》

风劲正是扬帆时,面对国家的需求与人民的期盼,他们不敢有半点松懈。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上,植根江西这块红土地,黄路生和他的创新团队胸怀天下,情系民生,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实现着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改善百姓生活保障国家肉食安全的人生梦想。——《中国组织人事报》

长期从事家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学基础及分子育种改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系统研究了欧美商业猪种及中国地方猪生长、繁殖、体型、毛色、抗病和肉质种质遗传特性,并阐明了家猪脊椎数量、肉的品质、胴体长度、抗病能力、毛色、脂肪沉积等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国际上发现并鉴别家猪质量性状及复杂数量性状因果基因及其因果突变最多的专家之一,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多肋、肉色、系水力、优质猪肉选育以及抗仔猪断奶前腹泻等多项专利并在全国24个生猪主产省份推广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种猪业的行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采访黄路生,他的科研成果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更让我们由衷敬佩。黄路生的成功告诉我们——做人要诚。作为教师,黄路生注重为人师表,行为示范。做事要实。黄路生和他的科研团队耐住寂寞潜心学问,显得尤其可贵。做学问要精。黄路生已经“术业有专攻”了,但他从未一刻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正是这种兼收并蓄、精益求精、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探索精神,成就了今天的黄路生。——《江西日报》

标签: 黄路生

更多文章

  • 季维智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季维智

    季维智,1950年6月29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籍贯安徽合肥,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于1982年从云南大学动物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1987年至1989

  • 蒋有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蒋有绪

    蒋有绪,男,回族,1932年5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有绪于1954年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提前毕业,加入森林航空测量调查大队;1957年至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进修;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金力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金力

    金力,1963年3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上虞,进化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力于1981年考入复旦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博士学位,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0年担任德克萨斯大学公

  • 鞠躬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鞠躬

    鞠躬,男,1929年11月生于上海,安徽绩溪人,神经生物学家,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鞠躬于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1953年起任教于第四军医大学,历任解剖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教授;1985年建立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并任主任;1991年被选为中

  • 康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康乐

    康乐,1959年4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原籍河北省保定市唐县,昆虫与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82年,康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

  • 匡廷云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匡廷云

    匡廷云,女,1934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资中,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匡廷云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1962年获得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

  • 李季伦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季伦

    李季伦(曾用名李贵林),1925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李季伦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调入北京农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化系进修;1985年加

  • 李家洋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得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 李劲松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劲松

    李劲松,1971年10月出生于江西南昌,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6年7月获得扬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1999年8月历任扬州大学助教、讲师;2002年7月

  • 李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蓬

    李蓬,1965年10月出生于江西宁都。分子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校长,“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首席科学家”。1987年李蓬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1988年获得中美CUSBEA奖学金留学美国;1995年获得加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