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养洁

吴养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47 更新时间:2023/12/8 8:20:02

吴养洁,男,1928年1月1日出生于山东济南,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51年吴养洁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被选送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1957年留苏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获得莫斯科国立大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到中国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养洁长期从事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及大环化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与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大环化学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基本资料

名:吴养洁

外文名:WuYangjie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济南

出生日期:1928年1月1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莫斯科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28年1月1日,吴养洁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6岁丧父,他跟随母亲在烟台恤养院里长大。

1944年秋,吴养洁辗转到位于河南淅川县上集的国立第一中学读书。

1945年春,日寇进逼豫西,吴养洁随校徒步翻越秦岭到达陕南城固。

1947年,吴养洁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1年,吴养洁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助教。

1952年,吴养洁进入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学习一年。

1953年,吴养洁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一年。

1954年9月,吴养洁被选送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读研究生,师从有机化学家莱乌托夫院士从事有机化学理论问题研究。

1957年,吴养洁在留苏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学业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详细收集了莫斯科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设计、装备等资料。

1958年6月11日,吴养洁以优异成绩通过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Ph.D)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学位,6月14日《莫斯科大学校刊》上以他的“Большойуспех(重要成就)”为题作了报道。同年7月回到中国,进入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讲师(1960年—1979年)、副教授(1979年—1986年)、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

1985年,吴养洁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现代有机化学问题》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1986年,吴养洁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吴养洁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作学术报告。

2003年,吴养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河南省第一位本土培养的中科院院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从地方(省级)实验室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吴养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4年—1958年,在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期间,吴养洁在O.A.莱乌托夫教授指导下,以汞有机化合物为对象,利用同位素交换、立体化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饱和碳原子上的均裂与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在某些羰基活化有机汞盐在温和条件下与汞—203标记金属汞发生同位素交换反应中,发现这是一类新的具有均裂性质的非自由基反应,反应中立体化学构型保持;证明饱和碳原子上的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SE2)与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不同,其立体化学构型保持,以上两类反应均通过形成环状过渡态。饱和碳原子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是20世纪50年代重要理论课题之一,以上研究成果得到前苏联科学院院长A.N.涅斯米扬诺夫院士等学者的认可,并以“重要成就”为题刊登在莫斯科大学报刊上。

1958年,吴养洁回国以后系统地研究了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在结构性能关系、溶剂效应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确证带有p—或π—电子的邻位取代基可与汞原子配位,它对芳基汞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在邻位效应理论中增添了新的内容,在环金属化合物的环金属化反应、金属转移反应及有关立体化学方面做出了系统研究成果;他发现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可以作为Heck、Suzuki等著名反应的高效、新型、绿色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成果;他在不对称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这是当前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涉及许多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吴养洁研究了多系列希夫碱的邻位汞化、钯化、铂化反应及金属转移反应,实验证明存在有四元环N→Hg(Sn、Te)分子内配位与五元环N—Hg(Pd、Pt)分子内配位,修正了由含氮配体一般只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通则,总结出分子内配位、结构因素对反应区域选择性及产物性质影响的规律,所合成的众多的环金属化合物提供了C—H键活化的新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大环化学研究工作中,合成了百种新的冠醚等大环配体,阐明了其与金属离子、中性分子的配合规律,首次制得电荷转移络合物晶体、新的离子选择电极冠醚活性载体及其LB膜。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12月,吴养洁已在J.Am.Chem.Soc.,AngewandteChemie,Chem.Commun.,Org.Lett.,J.Org.Chem.,J.Organomet.Chem.,Tetrahedron,DaltonTrans.,《化学学报》、《中国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等中国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WuY,HouJ,LiaoX.Studiesonthecatalyticactivityofcyclopalladatedferrocenyliminesinheckreaction[J].化学学报,1937,59(11):1937-1941.

吴养洁,陈镇东,张宪苹,等.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Ⅴ)—某些氯化芳基汞的质谱[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3,4(3):335-341.

WuY,AnH,TaoJ,etal.Studiesonthecomplexesof4′-substitutedbenzo-15-crown-5ligandswithsodiumpicrateandpicricacid[J].JournalofInclusionPhenomena&MolecularRecognitioninChemistry,1990,9(3):267-274.

Yang-JieWU,DingKL,Zheng-YanYU,etal.StudiesonthePropertiesofSchiffBaseTypeofArylmercuryCompounds(Ⅰ)--HNMRSpectraofSomeSchiffBaseTypeArylmercuryCompoundsandSubstitutedBenzylideneanilines[J].ChemicalResearchinChineseUniversities,1992,8(3):253-257.

YangjieWU,YangjieWU,YangjieWU,etal.Synthesisandspectralpropertiesofarylmercuricquinolin-8-olate[J].ActaChimicaSinica,1994,52(11):1133-1139.

吴养洁,平,杨立,等.芳基-8-喹啉氧基汞化合物的合成与波谱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1994,52(11):1133-1139.

吴养洁,丁奎岭,洋,等.含有配位基团的芳基汞化合物的金属转移反应[J].有机化学,1994,14(1):19-28.

吴养洁,霍守权,喻正炎.异环二取代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1994,14(1):38-43.

WuYJ,DingL,WangWL,etal.Resolutionofcycloplatinatedferrocenylketimines[J].TetrahedronAsymmetry,1998,9(22):4035-4041.

WuY,CuiX,HouJ,etal.Transmetallationreactionsofplanarchiralcyclopalladatedandcyclomercuratedferrocenylimineswithmetallictin[J].ActaChimicaSinica,2000,58(7):871-875.

WuY,CuiX,ZhouN,etal.Synthesis,isolationand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ofopticallyactiveplanarchiralcyclomercuratedferrocenylimines[J].TetrahedronAsymmetry,2000,11(24):4877-4883.

WuY,HuoS,GongJ,etal.Studiesonthecyclometallationofferrocenylimines[J].JournalofOrganometallicChemistry,2001,637(01):27-46.

Yang-JieWu,Xiu-CunLiu,Chen-XiaDu,etal.1,1′-(1,4-Phenylenedimethylene)dipyridiniumbis(tetraphenylborate)[J].ActaCrystallographica,2007,63(8):o3457-o3457.

WuY,LiT,ZengG,etal.Micro-PhotopatterningwithPhoto-DecomposablePolymerLangmuir-Blodgett(LB)Films[J].MolecularCrystals&LiquidCrystals,2008,490(1):67-79.

WuYJ,ZhaoB,ZhaoLW,etal.StudiesonthesynthesesandpropertiesofSchiffbasetypecrownethers[J].ChineseJournalofChemistry,2010,11(4):360-365.

WuY,CuiX,RenG.EfficientSynthesisofBiarylsthroughtheKumadaReactionCatalyzedbyCarbeneAdductsofCyclopalladatedFerrocenylimine[J].European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10,2010(12):2372-2378.

WuYJ,DingKL,KongYL,etal.KineticsandmechanismofmercurationofN-(substitutedbenzylidene)-4-toluidines[J].ChineseJournalofChemistry,2010,11(6):554-559.

WuY,WuY,HuangM,etal.Preparationof3‑Acyl-4-arylcoumarinsviaMetal-FreeTandemOxidativeAcylation/CyclizationbetweenAlkynoateswithAldehydes[J].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2015,46(21):148.

实验室建设

吴养洁在留苏期间就较为留意莫斯科大学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分析研究了该室的设计和设备安装特点,大到总体布局,小到每个实验台的长短、高低尺寸他都作了记录。在新实验室的建设中,他实地勘察,亲自画出了设计图纸,并带领工人们安装好了放射化学实验室所有的设备。从此,郑州大学的放射化学实验室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吸引了中国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前来参观。从郑州大学早期建校,到近十年来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学科建设方面,吴养洁做了大量的工作。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

冠醚合成新方法

国家发明三等奖及发明专利

2002年

环金属化反应分子内配位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

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偶联和制备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吴养洁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吴养洁经教导自己的学生,科研成果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绝不能弄虚作假。

吴养洁尤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实验结果是在烧瓶中做出来的,不是从电脑中计算出来的。”吴养洁经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弟子。每一个试验步骤、每一个化学反应,他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验规定亲自动手操作,一些实验不管在电脑中模拟的多么逼真,不动手,到了他那里就等于零。

吴养洁希望能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指导学生做科研的原则从来都是“抓大放小”,在科研课题方确定以后,他会将课题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放手去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学科建设

吴养洁作为有机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该学科自1989年已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1993年郑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被批准设博士点,1995年被批准设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并由他担任博士点与博士后流动站业务负责人。

教授课程

吴养洁先后讲授过《理论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化学文献》等课程,他认为“要教好书,教师首先要吃透讲授的内容。”虽然有的课程他已讲授多遍,但每次讲课前,他必重新备课,增添新的内容,力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

指导学生

截至2019年1月,吴养洁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24名,硕士研究生65名和博士后出站人员5名,其中第一位博士丁奎岭2013年入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生有多位获得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奖励,下表为优秀学生代表:

时间

名称

作者

备注

2009

钯催化的末端炔烃参与的C-C偶联反应和sp2C-H键的芳基化

杨帆

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

钯催化的双C-H键活化反应研究

吴俊良

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1

钯催化的双C-H键活化反应研究

吴俊良

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5

手性二茂铁环蕃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张齐英

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5

2-芳基吡啶的氯化与酰化以及简便构建苯并噁唑环的催化反应研究

张国栋

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6

手性二茂铁环蕃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张齐英

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7

Cu/Fe促进的交叉偶联脱氢反应在构建C(sp2)−C(sp3)和C(sp3)−C(sp3)键中的应用

王晨阳

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吴养洁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78年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0年

“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

1991年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

1991年

“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全国总工会

1995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国务院

1998年

“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郑州大学“师德标兵”

郑州大学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荣誉称号

河南省教育厅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6年—1990年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1991年—1995年

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5年—1998年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理事会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至四届有机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河南省化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南京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顾问编委

《中国化学快报》编委

《有机化学》编委

《化学研究》编委

个人生活

1972年,吴养洁为了完成国务院下达的一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他不顾文化大革命中留下的一些问题尚未澄清,就全力扑在科研上,从天津到大连、沈阳、抚顺直到祖国北部边疆鹤岗,往返奔波多个县市进行技术调研,又在实验室经历了14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成功研制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用杀虫剂西维因的中间体甲萘酚。

人物评价

吴养洁院士为学严谨,为人诚笃,科研成果丰硕,学术造诣深厚,从郑州大学早期建校,到近十年来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省高等学校应用化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科建设方面贡献突出。(河南省教育网评)

吴养洁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等众多新的证明,阐明了其作用规律,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的内容。(中国广播网教育频道评)

人物影响

2017年12月29日,“美丽化学美丽人生——吴养洁院士90华诞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综合管理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吴院士90华诞暨从教66年表示祝贺。

标签: 吴养洁

更多文章

  • 吴云东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云东

    吴云东,1957年5月出生于江苏溧阳,理论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课题组长。吴云东于1981年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8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在德国埃朗根大学有机化学研

  • 席振峰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席振峰

    席振峰,1963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席振峰于1983年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进入河南化学研究所工作;1989年获得郑州大学配位化学硕士学位;1993年赴日本留学;1996年获得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

  • 谢素原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谢素原

    谢素原,1968年4月出生于福建上杭,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素原于1988年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91年获得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硕士学位;199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99年获得厦门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2003年至2005年在美国克莱姆

  • 谢毅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谢毅

    谢毅,女,1967年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1984年谢毅从阜阳一中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92年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研究生;1996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

  • 谢在库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谢在库

    谢在库,1963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主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谢在库于1985年从抚顺石油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副院长

  • 谢作伟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谢作伟

    谢作伟,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苍南,金属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卓敏化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谢作伟于1983年从杭州大学毕业,并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和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1年至

  • 徐春明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春明

    徐春明,1965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石油化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徐春明于1981年考入华东石油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在石油大

  • 徐如人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如人

    徐如人,1932年3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市,无机化学家、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徐如人从交通大学化学系提前毕业后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无机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至1972年

  • 严纯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严纯华

    严纯华,男,汉族,1961年出生于上海,江苏如皋人,无机化学家。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1982年7月、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

  • 颜德岳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颜德岳

    颜德岳,1937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德岳于1961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1965年从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工业系塑料研究室工作;1972年被派往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工作;1980年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