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纯华,男,汉族,1961年出生于上海,江苏如皋人,无机化学家。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1982年7月、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2月起留校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被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严纯华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对中国稀土分离工业发展和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严纯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1年1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NanophaseandNanostructuredMaterials》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江苏如皋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1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籍贯江苏如皋。
1978年7月,毕业于上海川沙县中学(现上海市川沙中学)
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8年2月,北京大学化学系讲师(1988年)、北京大学副教授(1989年)、北京大学教授(1992年),任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生物无机和材料化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3年11月,历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党委组织部部长。
2016年10月,任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7年12月,任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主要成就
严纯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严纯华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发展了“串级萃取理论”,实现了中重稀土串级萃取工艺参数的准确设计,实现了高纯重稀土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提出了“联动萃取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建立了稀土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方法,系统研究了“镧系收缩”效应对稀土纳米晶的结构影响规律;发现稀土晶发光主要受到表面晶格对称性破损控制,实验上率先证实了CeO2对CO的催化活性与其外露晶面有关的理论预测;实现了不同结构与组成的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多色上转换发光。
科研成果
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2011年,第一完成人;2006年,第二完成人)和三等奖(1987年,第三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第一完成人)和三等奖(1991年,第二完成人)。
论文专著
据2018年3月兰州大学官网信息显示,严纯华参加编写了《稀土》等学术专著,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国家专利11项,研究成果两次被收入《中国百科年鉴》(1986、1992)。
论文发表
J.Zhang,L.D.Sun,C.S.Liao,C.H.Yan*,“AsimpleroutetowardstubularZnO”,ChemCommun.,3,262-263(2002).
Z.G.Wei,L.D.Sun,C.S.Liao,C.H.Yan*,“FluorescenceintensityandcolorpurityimprovementinnanosizedYBO3:Eu”,Appl.Phys.Lett.80,1447(2002).
J.Zhang,L.D.Sun,H.Y.Pan,C.S.Liao,C.H.Yan<*,“ZnOnanowiresfabricatedbyaconvenientroute”,NewJ.Chem.,26(1),33(2002).
E.Q.Gao,Z.M.Wang,C.S.Liao,andC.H.Yan*,"Anovelthree-dimensionalmetal-organicpolycatenaneandtopologicisomerism",NewJ.Chem.,26(9),1096-1098,(2002).
X.H.Li,Y.H.Huang,Z.M.Wang,andC.H.Yan*,"Tuningbetweennegativeandpositivemagnetoresistancein(La0.7Sr0.3MnO3)1-x(La1.85Sr0.15CuO4)xcomposites",Appl.Phys.Lett.,81(2),307-309,(2002).
Y.H.Huang,C.H.Yan*,F.Luo,W.Song,Z.M.Wang,C.S.Liao,"Largeenhancementinroom-temperaturemagnetoresistanceanddramaticdecreaseinresistivityinLa0.7Ca0.3MnO3/Agcomposites",Appl.Phys.Lett.,81(1),76-78,(2002).
Y.H.Huang,C.S.Liao,Z.M.Wang,X.H.Li,C.H.Yan*,J.R.Sun,andB.G.Shen,"LargedopingeffectsarisingfromSconmagneticandtransportpropertiesinLa0.7Ca0.3Mn1-xScxO3",Phys.Rew.B,65,184423-8,(2002).
G.Xu,Y.W.Zhang,C.S.Liao,andC.H.Yan*,"HydrothermalSynthesisofWeakly-agglomeratedScandiaStabilizedZirconiaNanocrystalline",J.Am.Ceram.Soc.,85(4),995-997,(2002).
B.Zhou,Y.W.Zhang,C.S.Liao,F.X.Cheng,andC.H.Yan*,L.Y.Chen,andS.Y.W.,"Enhancedmagneto-opticalKerreffectsanddecreasedCurietemperatureinCo-Mnferritethinfilms",Appl.Phys.Lett.,79(12),1849-1851,(2001).
Y.W.Zhang,Y.Yang,S.Jin,S.J.Tian,G.B.Li,J.T.Jia,C.S.Liao,andC.H.Yan*,"Sol-gelFabricationandElectricalPropertyofNanocrystalline(RE2O3)0.08(ZrO2)0.92(RE=Sc,Y)ThinFilms",Chem.Mater.,13(2),372-378,(2001).
B.G.Zhang,H.Mo,C.Y.Duan,C.He,Q.J.Meng,Z.M.Wang,C.H.Yan,"Novelhighlysymmetricalcube-shapedcationwith16-nitrogendonors",Chem.Comm.,24,2652-2653,(2001).
C.J.Fang,C.Y.Duan,D.Guo,C.He,Q.J.Meng,Z.M.Wang,C.H.Yan,"Self-assemblyofachloro-bridgedhelicalcoordinationpolymerachievedfromaferrocenyl-containingdouble-helicate",Chem.Comm.,24,2540-2541,(2001).
Q.L.Chu,Z.M.Wang,Q.C.Huang,C.H.Yan,andS.Z.Zhu,"Fluorine-ContainingDonor-AcceptorComplex:InfiniteChainFormedbyOxygen···IodineInteraction",J.Am.Chem.Soc.,123(44),11069-11070,(2001).
Y.W.Zhang,S.Jin,Y.Yang,G.B.Li,S.J.Tian,J.T.Jia,C.S.Liao,C.H.Yan*,"ElectricalConductivityEnhancementinNanocrystalline(Sc2O3)0.08(ZrO2)0.92ThinFilms",15.Appl.Phys.Lett.,77(22),3409-3411,(2000).
严纯华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掌握很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技能。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人,当他面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他理出头绪的能力会比没有受过训练的更高。这就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通过研究实践,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让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一名教师仅仅传授科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通过课堂内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做人、敬业的精神。
培养成果
截至2016年,严纯华已经培养超过40名博士、11名硕士。
严纯华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兼任《中国稀土学报》、J.RareEarths主编,InorganicChemistry(ACS,美国)、《结构化学》、FrontiersofChemistryinChina、ChemistryofMaterials(ACS,美国)、ChemistryOpen(Wiley)、RSCAdvances(RSC,英国)等刊物的副主编、编委或顾问编委等,同时兼任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和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
第十二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
人物活动
2021年12月10日,出席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暨2021“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论坛并致辞。
人物评价
在严纯华身上,看到了一个儒雅平和的大学校长形象。(人民政协网评)
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祖国的责任心、对事业的使命感、对青年一代的关爱融合在一起,铸就了这位北大人的风骨。就是本着这种虚怀若谷、永远追求真理的内心境界,严纯华一次次不断地超越自我,攀越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高峰。(江西教师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