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雄里

杨雄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4383 更新时间:2023/12/11 14:10:19

雄里,男,汉族,1941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镇海人,九三学社社员,神经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推动者。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春理工大学双聘院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杨雄里于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1982年被日本静冈大学、国立生理学研究所联合授予学术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任中科院生理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加入九三学社;2001年创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06年出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雄里长期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专注于视网膜神经机制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杨雄里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1年10月14日

毕业院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大辞海》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1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

人物经历

1941年10月14日,杨雄里出生于上海殷实的商贾之家,祖籍浙江省镇海县。

1946年,杨雄里入上海钱江小学,幼时尚聪明,生性顽皮,学业只在中上,但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1955年,杨雄里入上海市光明中学读高中,后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学业不断进步,对俄语学习情有独钟,并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名著。

1958年,杨雄里考入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化学系(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应用生物学系),因其在筹建中,遂被安排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学习医学基础课程。

1960年秋,杨雄里按上海科技大学安排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学习,并明确日后师从刘育民教授从事视觉生理研究;同年11月底,在所长的安排下,他又被选送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应用光学系学习。在长春的两年,为杨雄里的一生奠定了基础,他不仅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自学了英语和德语。

1963年3月,杨雄里回中科院生理所;同年7月自上海科技大学毕业后,长期在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6年任研究员。文革时期,时任中科院上海生理所研究实习员的杨雄里被列入特务嫌疑对象,与几十人一起被变相地隔离,集体住在会议室里;即使在那个非时期,他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规律,早起晚睡,认真读书;在人们忙于“斗争”的时候,他又自学了法语和日语。

1980-1982年,杨雄里赴日本国立生理学研究所进修,获得静冈大学、国立生理学研究所联合授予的学术博士学位。

1982年4月,杨雄里回中国,随即在中科院上海生理所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1985年9月,杨雄里赴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实验室道林(JohnDowling)教授处工作。

1986年底,杨雄里南迁至贝勒医学院与吴淼鑫(SamuelWu)博士合作。

1987年末,杨雄里回中国,应聘担任中科院生理所所长,并重新组织、扩建自己的实验室。

1988-1999年,杨雄里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2000年,杨雄里兼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2001年,杨雄里创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

2006年,杨雄里出任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2010年,杨雄里被聘为长春理工大学院士、客座教授,并担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19年,杨雄里受聘为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杨雄里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雄里主要研究方:应用免疫组化、膜片钳、细胞内记录、钙成像等多学科技术,研究视网膜神经元回路的信号传递、调制的基础及其机制。

杨雄里长期从事视觉神经机制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色觉的心理物理、视网膜电图、视网膜信息处理等方面。他在水平细胞所接收的光感受器信号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有新的发现,修正了传统观念,此项研究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与合作者首先报道视杆—视锥间电耦合因背景光而增强,在国际上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视网膜研究中的突出成果,他率先发现了视觉信号在暗中受压抑的新现象(暗压抑效应),并对网间细胞及几种神经调质参与的机制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分析。

1989年、1996年分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2006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要论著

1:YangXL,TauchiM.,KanekoA,QuantitativeAnalysisofPhotorceptorInpulstoExternalHorizontalCellsintheGoldfishRetina,Jpn.J.Physiol,1982,32:399~420.

2:YangXL,TauchiM,KanekoA,ConvergenceofSignalsfromRed-sensitiveandGreen-sensitiveConestoExternalHorizontalCellsoftheGoldfishRetina,VisionRes,1983,23:371~380

3:YangXLetal,CircadianRhythmintheElectroretinogramoftheCrab(ScyllaSerrata),ActaPhysiolSinica,1984,36:202~206

4:杨雄里,一种新的双相C型水平细胞的鉴定,中国科学(B辑),1986,29:835~842.

5:YangXL,ConvergenceofPhotoreceptorInputsontoHorizontalCellsofCyprinidRetina,Vision:StructureandFunctionSciencePublishingInc,1988,192~232.

6:YangXL,TornquistK,DowlingJE,ModulationofConeHorizontalCellActivityintheTeleostFishRetinaIEffectsofProlongedDarknessandBackgroundIlluminationonLightResponsiveness,JNeurosci,1988,8:2259~2268

7:YangXL,TornquistK,DowlingJE,ModulationofConeHorizontalCellActivityintheTeleostFishRetina,IIRoleofInterplexiformCellsandDopamineinRegulatingLightResponsiveness,JNeurosci,1988,8:2269~2278.

8:TornquistK,YangXL,Dowling,JE,ModulationofConeHorizontalCellActivityintheTeleostFishRetina,ⅢEffectsofProlongedDarknessandDopamineonCouplingofHorizontalCellsJNeurosci,1988,8:2279~2288.

9:YangXL,WuSM,EffectsofBackgroundIlluminationontheHorizontalCellResponsesintheTigerSalamanderRetina,JNeurosci,1989,9:815~827.

10:YangXL,WuSM,EffectsofProlongedLightExposure,GABAandGlycineontheHorizontalCellResponsesintheTigerSalamanderRetina,JNeurophysiol,1989,61:1025~1035.

资料来源:

杨雄里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11月,杨雄里培养博士生30名、硕士生10名,其中大部分是硕博连读,另培养博士后4人;学生毕业后几乎全部有留学经历,其中若干人回中国工作,担任浙江大学教授、中科院神经所PI;在中国的工作者,有多人担任副教授、助理教授。

在培养博士生过程中,杨雄里注意训练其独立研究能力,他认为这是研究生阶段不同于本科生最重要的特点,从课题的提出、文献检索、研究推进、论文撰写及送审,杨雄里无不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对懈怠、被动、消极作风深恶痛绝。杨雄里认为这对于学生今后研究生涯的发展、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是必需的。

杨雄里荣誉表彰

1988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1989年、1991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91年,当选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之一。

2001年,获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杨雄里担任国际学术杂志ProgressinNeurobiology编委、JournalofPhysiologicalScineces顾问编委、《辞海》副总主编、亚太地区生理学联合会秘书长;他还曾任《生理学报》主编、科技部“攀登项目”(脑功能及其细胞和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脑功能和脑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人物评价

“科学和民主”是九三学社秉承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我社涌现了一大批科普积极分子、科普教育模范,杨雄里院士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员。(九三学社评)

标签: 杨雄里

更多文章

  • 杨正林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正林

    杨正林,1966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9月—1989年7月,杨正林在重庆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9月—1999年7

  • 姚开泰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开泰

    姚开泰,1931年4月11日出生于四川南充,原籍江苏昆山,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开泰于1954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在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科担任助教;1956年调到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教;1978年被提升为湖南医学院副教授、肿瘤研究

  • 叶玉如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叶玉如

    叶玉如,女,1955年7月30日出生于香港,广东台山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主席

  • 尹文英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尹文英

    尹文英,1922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北平乡,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7年尹文英从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动物所助理员;1950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

  • 印象初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印象初

    印象初,1934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8年印象初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分配至青海大学农学院任教,后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研

  • 曾益新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益新

    曾益新,1962年10月出生,湖南娄底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临床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中文名:曾益新国

  • 张春霆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春霆

    张春霆,1936年9月出生于山东烟台,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张春霆于1961年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65年获得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天津工科师范学院任教;1970年至1979年在天津轻工业研究所工作;197

  • 张克勤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克勤

    张克勤,1958年12月出生,贵州省黔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部共建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张克勤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真菌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 张明杰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明杰

    张明杰,1966年9月出生于浙江宁波,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嘉里理学冠名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于1988年从复旦大学毕业;1993年获得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工

  • 张启发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启发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中国科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9年,张启发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即少投入、多产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