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邦杰

陈邦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55 更新时间:2024/1/4 20:20:43

陈邦杰,教授。江苏丹徒人。是第三届中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植物学教学研究。著有《中国藓类植物属志》等。

基本资料

名:陈邦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丹徒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70年

职业:苔藓植物学家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苔藓植物学研究的奠基人

个人经历

1921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后考入中央大学植物学系学习至毕业。1932年在四川重庆乡村建设学院任教。

1936年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植物学专业,1939年获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

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曾当选为第三届中国人大代表,第二届江苏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南京分社组织部副部长,中国植物学会理事,江苏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

研究经过

当时中国苔藓植物研究一片空白,几千种苔藓植物没有一个中文名字,也没有一个模式标本、甚至连苔和藓的概念也十分混乱;搞苔藓植物研究,即没有经费,也没标本柜,甚至连包标本的纸也买不起,面对这种状况,陈邦杰用旧肥箱改制成标本箱、用旧报卷和旧报纸包标本,深入四川东部、峨眉山、金佛山和大小凉山、马边、雷池等地,采集了几千号标本。陈邦杰的第一篇苔藓植物著作是他1940年的博士论文《东亚丛藓科的研究》(德文),论文讨论了丛藓科的分类特征及内部变异、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提出一个丛藓科的系统图解,这篇论文,为他在苔藓植物学领域中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后,陈邦杰又发表了《海南岛苔藓植物》、《中国藓类植物标本第一辑》、《中国雉尾藓属之报告》等等,这些浸润着他心血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生物学界的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植物学课本中以及科研工作方面存在着苔类和藓类的中文名称与拉丁文原名之间的混乱甚至相反的情况,陈邦杰便将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有关方面的资料加以整理,于1952年在中国植物学杂志6卷第4期上发表了《苔和藓名称考订与商榷》的论文,论文参照当时苔和藓在课本中的统计结果,从多数的原则和植物学命名优先律的原则,确定了以藓类名Mosi和以苔名Hepaficae。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认可,改变了我国苔藓类植物名称的混乱状况,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陈邦杰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卓越的教育家和科普学家,他24岁就从事教育工作,从德国留学回来,他又历任中央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植物系主任,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时陈邦杰毅然要求到新成立的南京师范学院任教。

陈邦杰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植物学的研究,在苔藓植物研究领域中成就斐然。为了让中国的植物科学研究登上世界舞台,他在老一辈植物学家钱荣澎、裴鉴教授鼓励下,从三十年代起就毅然从事苔藓植物科学的研究,他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国的山山水水。

早在中央大学读书时,就在苏南一带采集,在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时,又深入到川东、川西、峨眉山、金佛山、大小凉山等地采集,以后更是带着助手和学生到大小兴安岭、内蒙古荒漠区、尔泰林区、陕西秦岭、西藏珠穆朗玛峰、海南岛热带雨林、福建武夷山区以及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等地采集标本。

他先后采集到苔藓标本4万多号,其中苔类46科,130属,654种;藓类62科,354属,1675种;并作了大量的科学实地考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苔藓植物标本资料。在实际工作中,他发现中国植物学界对苔和藓的中文名称,名词混淆不清,常发生错误。因此,陈邦杰教授在大量研究工作之后,制定了科的命名规则,使苔藓植物的中文名称有了科学的分类。

他还为许多苔藓植物拟订生动而形象的中文名称,如金发藓、提灯藓、葫芦藓、孔雀藓,并订正了许多错误名称。此外,以前各大学在讲授苔藓植物时,照抄欧美等国的书本,以土马柠为代表植物,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在他的倡导下改以葫芦藓为代表,受到植物学界的赞同和欢迎,直到今天中国大中学课本都是以葫芦藓为藓类植物代表植物。

个人成就

六十年代,陈邦杰完成了《中国藓类植物属志》的编著,这是他终身致力的巨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藓类植物科属的概况,并结合生态和群落组合上的特性,讨论了中国藓类植物的地理分布,成为植物科学工作者、从事植被调查和林业经营等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书,被行家们誉为中国藓类植物学的第一本经典。《中国藓类植物属志》出版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贝姆脱(BemtoC·T)博士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说:“这两卷书看来会成为中国藓类学的经典,无疑其内容表现了陈邦杰教授在60年代他的职业生涯高潮中所具有的丰富知识……我高度热情地推荐这两本书给我的同事们,即使不懂中文,不读中文,还可以利用图解和英文索引。无论如,这书毕竟是我们可以得到的关于中国这个第三大国藓类植物区系的现代知识的唯一文献来源。”1985年10月,该书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研究重大成果二等奖。

在60多年的生涯中,陈邦杰为中国苔藓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苔藓植物研究的高级人才。他在国内、国际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1985年,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制作发行了一套世界著名植物学家的明信片,其中一就是专门纪念陈邦杰先生的,他的名字被收录《世界植物名人录》,荷兰藓类学家托维(Touv)博士说:“陈邦杰教授乃是中国苔藓学之父”。

1978年12月,世界生物学会秘书长格林先致陈邦杰:“鉴于您在苔藓植物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我代表世界生物学会邀请您参加1979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工作会议,会议将讨论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国际现有水平和新的动,我很希望在日内瓦见到您。”——然而,陈先生已于8年前去世了。

在教学中,陈邦杰教知识、亦教方法,重理论、又重实践,他经常和学生到全国各地采集标本,观察生态环境,足迹遍布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内蒙古的荒漠区、陕西的秦岭、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浙江的天目山以及海南岛的热带雨林等地。他的课深入浅出,效果很好,总是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人物评价

中国苔藓植物学奠基人陈邦杰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5日至3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日本等国的1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也拜竭了敬立在南京师范大学新校区的陈邦杰先生雕塑。

陈邦杰教授曾留学德国洪堡大学,是中国苔藓植物学的奠基人,是杰出的植物学家和教育家,曾当选为中国人大代表,曾为南京师范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苔藓研究方面成就巨大,蜚声中外,被誉称为“中国苔藓之父”。正像黎兴江研究员在大会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苔藓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都得归功于陈邦杰教授当年的苦心教育和影响,尤以老师严谨治学,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在座的中国苔藓学子们一定要以先师为榜样,努力工作,不怕艰苦,不断地将中国的苔藓学事业推向前进”。

个人荣誉

鉴于陈邦杰教授在苔藓植物学研究方面的造诣,他被公认为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的奠基人和学术权威,在国外同行中也享有很高的威信。1956年他作为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成员出访西欧和苏联,他的研究受到国际植物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前苏联、美国、日本、芬兰、德国等十六个国家六十八位著名学者与他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经常互换资料和标本。他还应邀为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家鉴定标本。

80年代后陈邦杰教授的学生到国外进修访问时,外国专家谈起陈邦杰总是赞不绝口,美国著名苔藓植物学家斯第尔博士看了华师大教授胡人亮绘制的植物图说“中国学者都是艺术家,陈邦杰博士对你们进行了很好的训练,他自己的《东亚丛藓科》的插图就画得非常出色,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至今,陈邦杰教授的论文和著作仍为国内外学者所引用。

1978年12月,世界生物学会秘书长格林先生写信给陈邦杰教授说:“鉴于您在苔藓植物方面的杰出成就,我代表世界生物学会邀请您参加1979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工作会议……我希望在日内瓦见到您。”可是,陈邦杰教授没能亲眼看到这封信,由于在文革被扣以“反动学术权威”等罪名,受“批判”、关“牛棚”,1970年终因高血压并发脑溢血与世长辞。这不仅是中国苔藓植物研究事业的一大损失,更是世界生物学界的巨大憾事。

在他去世十周年时,1980年11月《TAXON》(苔藓通讯)载文向全世界介绍了陈邦杰教授的生平,以纪念这位为世界苔藓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1985年美国通过密苏里植物园制作发行了一套世界著名植物学家明信片,其中有一张是为纪念陈邦杰教授而制作的。

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为庆祝百年校庆,精心制作了一樽陈邦杰教授的雕像,以纪念这位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献给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伟大学者。

宏大志愿

陈邦杰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就立志为国争光,让中国的植物科学登上世界舞台。他曾奔赴各地采集了许多标本。新中国成立后,陈先生的苔藓植物研究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拨款修建了一幢苔藓植物标本室,添置了必要的设备,配备了多名助手,使他的研究工作得到顺利的发展。陈教授经常带领助手和学生到各地采集标本,观察生态环境。他们先后到过大小兴安岭、内蒙古荒漠区、阿尔泰林区、陕西秦岭、海南岛热带雨林、福建武夷山区、安徽黄山、浙江西天目山等地,采集了四万多号标本,其中包括苔类46科,130属,600多种;藓类62科,354属,1600多种。为我国苔藓植物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由于翻译和习惯的原因,苔类和藓类的名词名称十分混乱,甚至错误。有鉴于此,陈教授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了科学命名原则。这样,苔藓植物的名称有了科学的分类。另外,他还为许多苔藓植物拟订了生动而形象的中文名称,如金发藓、提灯藓、葫芦藓、孔雀藓………………。同时还纠正了许多错误的名词。这些工作受到我国植物学界的赞扬和肯定。现在,中国植物学在苔藓植物的分类、名词、名称方面,都是根据陈教授的原则进行订名和教学的。

陈邦杰教授是一位爱国者,以上所述成就是在中国苔藓学科尚处于“荒地”情况下进行的开拓性工作,可见其工作之艰苦,更可见他奋发图强、兴中华科技的献身精神。

陈邦杰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钦佩和赞赏。他以满腔热忱、高度的责任感,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研究所和大专院校曾先后选派数十名年轻学者,拜陈教授为师,学习、深造。如今,这些人已成为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的主要骨干力量。

在国外同行中,陈教授也享有很高的声望,他的名字被收入《世界植物名人录》,公认他是中国苔藓植物研究的拓荒人。他的著作和论文,至今仍为国外学者所引用。在他逝世后十年,1980年11月,《苔藓植物通讯》(Taxon)载文介绍了陈邦杰教授的生平传略,以表纪念。

人物专著

陈邦杰教授发表了很多专著和论文,这些都是他呕心沥血留给后人的不朽之作,他出版的主要书稿有:《中国藓类植物属志》(上下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苔藓植物部分)、《黄山植物研究》(苔藓植物部分)、《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报告》(苔藓植物部分)。陈邦杰还主编了《植物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出版时署名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发表的重要论文有“东亚丛藓科”(德文)、“中国雉尾藓属的研究”(德文)、“苔和藓名称的改订和商榷”、“中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研究”等等。

1985年他的专著《中国藓类植物属志》(上下册)荣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标签: 陈邦杰

更多文章

  • 朱霁青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霁青

    朱霁青(1892—1955),奉天广宁(今辽宁省北镇)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加入中国同盟会,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后投靠国民政府,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二大。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关抗日,指挥辽热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抗日救国军总监部,自任总监。抗战胜利后,任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1950年赴台湾,任

  • 于时雨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于时雨

    于时雨1910--1942,早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通过邸清哲结识吕正操,沙克等爱国人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饶阳县战地委员会委员领导人、教育科长、为饶阳县抗前教育做出巨大贡献,1940冀中区党委任命于时雨抗日民主交河县长兼游击大队长,参加了百团大战,领导交河人民反扫荡,及蚕食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 乔培新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乔培新

    乔培新(1912.08~2007.05),男,曾用名乔森显、苏子仁,内蒙古达拉特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顾问,原中国银行总经理、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原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离休干部(部长级待遇)。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姓名:乔培新别名:曾用名乔森显,苏子仁国籍:中国出生地:内蒙古达

  • 李德光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德光

    李德光(?-1933),福建省归化(今明溪)县夏坊乡夏坊村人。1931年7月参加革命斗争,曾任夏坊乡苏维埃政府委员,参加了闽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游击战争。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时任红十二军某部战士,随部转战外地参加反“围剿”作战,此后失去音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

  • 裴孟飞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裴孟飞

    裴孟飞(1908—1972)原名裴鸿昌,字志庵,化名石永信。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08年5月13日生,山西省灵石县河南村(今金旺村)人。任中国甘肃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中文名:裴孟飞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08逝世日期:1972)1924年赴太原成城中学上学。1931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读高中,同

  • 洪希文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洪希文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号去华山人,莆田人,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中文名:洪希文外文名:xiwenHong别名:洪汝质、去华山人国籍:中国民族:汉人出生地:莆田市荔城区新

  • 陆锡麒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陆锡麒

    陆锡麒(1904年6月18日—1991年1月12日)是早期闯荡好莱坞的华裔演员。中文名:陆锡麒出生日期:1904年6月18日逝世日期:1991年1月12日职业:华裔演员他出生于中国广州,在美国西雅图长大,后就读于华盛顿大学。曾在雷电华、福克斯公司担任美术师,负责海报设计。他的工作包括为电影《金刚》(

  • 戴廷斌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戴廷斌

    戴廷斌作为中国排坛的元老级人物,曾率领中国男排进入鼎盛时期,先后夺得两次世界杯赛第5名和世锦赛第7名。开创了“双快一游动”以及“前飞”、“背飞”等高难度技术、战术,后被各国运动员广泛运用。任中国男排主教练期间,培养出了汪嘉伟、沈富麟和胡进等一批明星球员。中文名:戴廷斌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9年逝

  • 范普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范普权

    山东庆云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天津市赤色工会工委会委员,庆云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冀鲁边区游击队支队政训处长,政治部主任,中共冀中第二地委宣传部部长,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部长,河北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华人民共

  • 王景渊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景渊

    王景渊,少将。中央军校高教班第4期毕业。中文名:王景渊国籍:中国出生地:贵州贵阳人出生日期:1910逝世日期:1989职业:军人性别:男1938年4月任第86军103师613团团长,参加武汉会战,1942年任第8军82师副师长,参加滇西对日反击战,1945年1月任第14军85师少将师长,1947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