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盖文源

盖文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07 更新时间:2024/1/7 21:12:02

盖文源,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81年考入上海电影译制厂。1995年因故辞职。后因生活潦倒入上海松江第四福利院。盖文源在话剧《陈毅出山》中饰陈毅,在《曙光》中扮贺龙。两位威风凛然的元帅英姿都得到了观众的好评。盖文源参加配音的国产片,外国译制片共约800多部,其中近百次担任主配。

基本资料

中文名:盖文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出生日期:1951年

逝世日期:2013年6月7日

职业:配音演员

毕业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1986、1987年度最佳译制奖

代表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王》、《野鹅敢死队》

简介

盖文源(1951—2013),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曾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声乐,后考入南京军区空军文工团,1981年考入上海电影译制厂担任配音演员直至1997年。

盖文源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中配音演员中的“实力派”人物之一;他的声音深沉豪爽又极具力度,参与配音的国产、国外电影共约800多部,其中近百次担任主配;他用声音塑造的《斯巴达克斯》中的斯巴达克斯、《少林寺》中于海扮演的昙宗师父、《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叔叔、《王中王》中的卡瓦利埃(贝尔蒙多饰)、《野鹅敢死队》中的肖恩、《现代示录》中的克斯上校(马龙·白兰度饰)以及电视剧《交际花盛衰记》中的纽泌根等正反派人物形象,虽个殊异,但均各具风采。

1981年,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招考配音演员,盖文源因音质出色,成为众中挑一被录取的幸运儿,当时他年纪轻,很多老同志都认为,他从声音到语言的条件相当好,戏路比较宽,是比较有前途的演员,德高望重的老厂长陈叙一甚至还预言,盖文源可以接乔榛的班;80年代中后期,盖文源陆续配了《斯巴达克思》、《汤姆叔叔的小屋》、《王中王》等一批有影响的影片;其中,《斯巴达克思》还获得了当年“政府奖”(“文华奖”的前身)的“优秀译制片奖”,为此盖文源还和剧组主创人员一起到北京领了奖——不久之后,盖文源被评上国家三级演员的职称。

但是在称赞其艺术才华的同时,一些同事也不讳言盖文源的个性缺陷,他们称盖文源个性大大咧咧,讲义气,江湖气重,一方面为人质朴可爱,但在工作中比较散漫,自控能力差,在业务上有不太刻苦的毛病。同时看到很多人做生意赚钱,他的心态一度比较浮躁。而且他爱喝酒,那时已经相当依赖酒精,戒不掉了。这样的缺陷曾让一些老同志很着急,担心他那么好的条件别给糟蹋了;然而,盖文源最终失去在工作,却让很多人感到始料不及。

盖文源离开工作岗位后,每月领取290元生活费,又由于患有脉管炎、糖尿病、脑梗塞之后又长期酗酒,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自2000年4月25日后入住上海松江第四社会福利院安度余生。

工作经历

1981年,上影招考配音演员,来自全国各地地报考者700多人,云集黄浦江畔,要一决雌雄。盖文源胸有成竹,亮出浑身解数,“18般武艺”呈现在主考官面前。经过几轮筛远,他与后来名震歌坛、影坛的沈小岑和陈燕华3人一同闯入决赛圈。最终角逐结果:700:1——29岁的哈尔滨小伙子盖文源以其浑厚深沉的音质成为唯一录取的幸运儿。

迈进译制厂大门,这只是事业的开始,艰巨的考验还在后面。厂里优秀的配音人才济济,如果不下大气力,满足于“吃老本”注定要被淘汰掉。盖文源聪慧、幽默、好学,此时性格中渗进了几分深邃、凝重。他发誓要作响当当的配音艺术家,不当没出息的艺匠。他担任主配的第一个角色是《少林寺》中的昙宗师爷。他完成得相当出色,以致许多观众都被这陌生而有特色的“男高音”所吸引,开始留心字幕打出的“盖文源”这个名子了。

1986年他接受了为美国影片《斯克达克斯》主人公配音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位伟大奴隶起义领袖的性格,盖文源查阅了大量资料,录音时,他在声音和语调的运用上,采用低音区和胸腔共鸣的技法,竭力刻画斯巴达克思的沉雄坚实的心理和天生高贵的气质。结果,这部译制片大获成功,为上海译制厂捧回了1986、1987年度最佳译制奖的奖杯;盖文源也一跃成为享誉影坛的配音明星。

面对取得的成绩,盖文源谦虚地说,这是领导、同事们帮助和指导的结果。他真诚地坦露:“事业上每获得一次成功,都不会忘记我的启蒙老师,更不会忘记抚育我的家乡哈尔滨!”

失去工作

但是在称赞其艺术才华的同时,一些同事也不讳言盖文源的个性缺陷,他们称盖文源个性大大咧咧,讲义气,江湖气重,一方面为人质朴可爱,但在工作中比较散漫,自控能力差,在业务上有不太刻苦的毛病。同时看到很多人做生意赚钱,他的心态一度比较浮躁。而且他爱喝酒,那时已经相当依赖酒精,戒不掉了。这样的缺陷曾让一些老同志很着急,担心他那么好的条件别给糟蹋了。然而,盖文源最终失去在上译厂的工作,却让很多人感到始料不及。

由于上译厂并不实行坐班制,很多演员都是有任务时上班,对于碰不上面的同事的情况,如果不是走得十分近的朋友,互相并不很了解。忆及盖文源的离厂风波,很多同事只是记得,1995年的某天,厂里召集艺委会成员和主要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盖文源的问题。开会之前,厂长和很多同志私下沟通,说起盖文源很久没来上班了,说他交的病假条不能作数,还说他似乎在厂外和人有生意纠纷,有人闹到厂里来了。厂长说,厂里得给盖文源处分。但他同时认为,当时厂里走了不少人,正是缺人才的时候,像盖文源这样条件的演员不是很多,对他的错误大家应该帮助、监督,不要开除。这样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认同,因而在会议上,便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但是,一位声望很高的演员的强烈反对使得会议气氛急转直下,他措辞激烈地说出“有他没我”,让会场上的人们相当愕然,立刻一声不响。

不久,演员配音室里开始流传一封信,信是盖文源写的,大意是表示愿承认错误,哪怕不再配重要角色都行,请厂里不要将他除名。信上,厂里二十几名演员都签了名,愿为他担保请愿。但也有表示反对的人公开说,几千人签名也没有用,这样的人就是要开除他。盖文源的岳母也找到厂里,请求不要开除盖文源,因为盖文源和妻子的婚姻已在崩溃的边缘,他被开除公职必定导致离婚。

同事回忆说,只知道那之后盖文源很久没来上班,后来听说,盖文源被劝退了,厂长劝他说,不如自己辞职,因为开除会写到档案里的。此后同事们便失去了盖文源的音信。

近况

刚失去工作的时候,还有人请他去配音,给人主持婚礼什么的,还有些收入。但紧接着当年年底,盖文源的婚姻彻底破裂。事业与生活的双重打击立刻使他难以承受,遂自暴自弃,迅速走向下坡路。1996年8月,盖文源第一次大病,他的家人曾将他接回哈尔滨养病,但8个月后,便买了一张火车票将盖文源送回上海。回到上海的盖文源走路已经蹒跚,说话不清楚了。1998年底,盖文源再度中风,突然便不会说话了。

2003年年底,网上一封关于盖文源因当年开了假病假条而被上译厂除名、继而与妻子离婚后精神苦闷,最终因酗酒、患病而失语,潦倒在上海松江福利院的帖子,引起了众多媒体的采访报道。其中,上海一家媒体有关盖文源生活现状和身体状况的大篇幅连续报道更是带起了社会的连锁反应,不少热心网友四处疾呼,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盖文源的命运,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帮助他恢复正常的生活。

失语之后只会说“好、是、行、唉”的他,突然在记者面前清晰流利地说出《少林寺》中昙宗法师那段“酒肉穿肠过”的台词,那是他所配的第一个角色的台词。那样的表现让医生和朋友们相当惊喜,也看到了让他恢复的曙光。于是,众多闻讯的网友和老朋友们给他找来他从前配音的影片DVD,《申江服务导报》为其送来了DVD机,他们希望能通过这些盖文源熟悉的台词,让他能逐渐找回自己“丢失”的话语能力。很多热心人也从各地甚至包括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寄来贺卡和信件,安慰鼓励盖文源。

失去工作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盖文源便一直靠朋友的接济度日,据说为了治病,他把房子都变卖了,后来甚至流落到街道地下旅馆栖身。无奈之中,一直在照顾盖文源的几位朋友只能一起努力,在民政局的帮助下,于2000年将不到50岁的他送进上海松江第四福利院。陪伴他进入福利院的唯一财产,就是一台老掉牙的12英寸彩电。如今,他已欠下福利院几万元的医疗费和生活费。而由于脉管炎等病的发作,他的双脚皆有脚趾被迫截掉。

经典配音

英国影片《第三个人》中的哈里有一段长达8分钟的台词,配音难度很大。扮演者又是好莱坞的超一流巨星奥逊·威尔斯;他演技挥洒自如,颇见光彩,配音者倘若不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仅仅做到对准口型,贴合语气,势必会影响语言的流畅速度,使原片减色。盖文源在导演的启发下,经过长时间的内心体验,有分寸地把握住哈里的心态变化和感情起伏,微笑着攻下了这道难题。

对于配音演员来说,用多变的声音驾驶各种角色,避免千人一腔,无疑是最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着实难点!盖文源在电视剧《还给大地》中为老演员李炎所饰角色配音。李炎的声音是大家十分熟悉的,较难模仿。盖文源寻其前鼻音的“亮点”作为“突破口”,配出的效果几乎乱真。李炎听罢他的配音大为惊叹。

盖文源在国产电视剧《追捕贼王》中一个人为“黄瘸子”和“沧州鹰”两个角色配音,其中有两个同场对话的场景,震住了导演,瞒过了观众。又在英国电视剧《女领队》中“估计重演”,担任了5、6个人物的配音任务,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盖文源倒是没有什么“分身法”,不过,我们却领略到了他精湛的“分音术”。

部分配音作品

《辽沈战役》里的罗荣桓

《平津战役》里的罗荣桓

《淮海战役》里的何应钦

《武林志》里的何大海

《木棉袈裟》里的方丈

《少林寺》里的昙宗

《大上海1937》里的和尚

《黑郁金香》里的随从,旁白

《王中王》里的卡瓦里埃

《乱世冤家》里的男主角

《绑票》里的大胡子

《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汤姆

《斯巴达克思》里的斯巴达克思

《上党战役》里的陈赓

《珠宝奇案》里的策皮

《美元谜》里的策皮

《虎口脱险》里的歌剧演员,旁白

《第一滴血》里的记者

《霹雳舞》里的黑人挑战舞者

《超人》里的超人父亲

《野鹅敢死队》里的肖恩

《人生没有单行道》里的厂长

《逃往雅典娜》里的光头

《鳄鱼邓迪》里的邓迪

《最后一般地铁》里的达克西亚

《马戏演员的遭遇》里的男配角

《温莎行动计划》里的德国军官

《复仇的火焰》里的土匪头子

《马背上的有幽灵》里的男配角

《月尾岛》里的海军厨师

《妙香山上重逢》里的工程师

《海魔》里的船员

《铁骨金沙》里的男主角

《红发女郎》里的男配角

《首都消失》里的男配角

《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里的姐夫

《科佩尼克上尉》里的男配角

《蓝宝石项链》里的军官

《清白的手》里的警长

《枪手哈特》里的男配角

《古币嫌疑》里的男配角

《驯马手摸兰特》里的男配角

《第三个人》里的奥森威尔斯

《伦敦上空的鹰》里的泰勒

《林海雪原》里的杨子荣

《胜利大逃亡》里的科比

《第一骑兵军》里的伏罗希洛夫

《少林童子功》里的师傅

《自古英雄出少年》里的打手

逝世

2013年6月7日,原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著名配音演员、曾为《斯巴达克斯》中的斯巴达克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叔叔配音的盖文源在福利院病逝,享年62岁。这位配音界元老级人物,在九十年代末丢掉了工作,生活潦倒,又因家庭破裂再受打击,导致其一蹶不振,终因病失语,2000年被送入福利院直至病逝。

6月8日下午,著名演员孙海英在微博透露曾经的同屋战友盖文源病逝的消息。盖文源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中年配音演员中的“佼佼者”。曾为1960年美国电影《斯巴达克斯》中的斯巴达克斯;《少林寺》中于海扮演的昙宗师父;《王中王》、《乱世冤家》中贝尔蒙多扮演的主人公;《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叔叔;《第三个人》中的哈里等多个经典电影人物配音。据悉,1997年,盖文源向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交了一张作假病假条。被发现后,虽恳求厂里不要将其开除,又有几十名员工联名力保,但最后还是被迫辞职。丢掉工作的他,于当年年底婚姻彻底破裂,遭受事业和生活双重打击,导致其一蹶不振,50多岁因长期酗酒患上血管性痴呆症,不能正常说话。

因病失语,生活潦倒,盖文源2000年被送入上海松江第四社会福利院,直至7日病逝。据说,盖文源有个女儿,但福利院的人从没见过她。一位颇有才华的配音演员,却在后半生历经坎坷,令人惋惜。编剧鹦鹉史航就在微博上写道:“他还是走了!斯巴达克斯走了。但愿他在天堂能真正释怀自己一生的遭遇,就像斯巴达克斯也许在天堂会原谅……克拉苏。”

标签: 盖文源

更多文章

  • 沈西苓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沈西苓

    沈西苓,原名沈学诚,笔名叶沉,浙江省德清人,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戏剧艺术家,他所编导的影片都不同程序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抗日爱国思想,他的《十字街头》和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标志着中国左翼电影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沈西苓能编善导,能诗善画,又会翻译,是个全才艺术家,1940年1

  • 李艳芳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艳芳

    李艳芳(1917年12月-2008年12月),越剧女小生,浙江省嵊县黄泽镇人,为早期女子越剧的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魏素云)之一。她1929年春入“新新凤舞台”学戏,1932年与赵瑞花、姚月明一起被称为“越中三绝”。1940年,她与姚水娟主演《泪洒相思地》,10月,又主演《蒋老五殉情记》

  • 吴清华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清华

    吴清华,女,又称大眼陈,珠海市拱北北岭人,出生于海员家庭,幼在香港生活,兄弟姐妹及嫂子均参加革命,在家庭影响下,早年走上革命道路。中文名:吴清华别名:大眼陈国籍:中国出生地:珠海市拱北北岭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1945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澳门党的领导机关做掩护联络工作

  • 吴雪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雪

    吴雪(1914-2006),原名吴开元,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普安镇人,中国近代著名艺术家、编剧,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副局长、艺术二局局长及文化部副部长。其代表作品《抓壮丁》生动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农村的现实生活,揭露了官、绅、兵、匪的丑恶行径,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征兵政策带给人民深重的灾难。中文名:吴

  • 黎遇航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黎遇航

    黎遇航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黎遇航出生7个月丧母,由祖母抚养,5岁时祖母过世,其父黎洪春原是名瓦工,一次烧石灰时石灰爆裂致使双目失明,因生活窘迫,入茅山元符万宁宫西斋道院拜道教茅山上清派耿云清为师。随父在茅山元符万宁宫出家,取道名顺吉,勤奋好学的黎遇航得名师授学,很快成为道观之佼佼者,十八九岁时,就带

  • 冯汉元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汉元

    冯汉元(1929年-2010年2月),中国著名演员,青少年时代就非常喜爱表演艺术。尤其偏爱戏剧和戏曲,曾在学生时代多次参加舞台剧的表演。1949年11月加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经过培训,成为该院正式演员。至今参加演出的剧目约计50余部,由于不断深入生活,为他的表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话剧表演中多次获

  • 牛弘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牛弘

    牛弘(545年—610年),本姓裛,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人。袭封临泾公。少好学,博览群书。北周时,专掌文书,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后,授散骑常侍、秘书监。进爵奇章郡公。开皇三年(583年),拜礼部尚书,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又奉敕修撰《五礼》百卷,从此儒家文化复兴。后牛弘又任吏部尚书,掌选

  • 宣景琳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宣景琳

    宣景琳拍影戏不为出名,只想积蓄酬金为自己赎身,改变身份。不料她的秘密被人发现,积蓄被妓院没收。郑正秋知道后,就由“明星”出钱为她赎身,还编写了一部妓女生活的剧本《上海一妇人》,请宣景琳主演。她现身说法,受到观众赞赏,宣景琳正式成为“电影明星”。宣景琳获得了人身自由,又有了“电影明星”的身份,就要王公

  • 慕容农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慕容农

    慕容农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他与慕容隆一样,是慕容垂的爱姬所生。史书上最早关于慕容农的记载是在东晋太和四年(369年),当时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进攻前燕,其父慕容垂力挽狂澜,击退晋军。中文名:慕容农别名:恶奴国籍:中国民族:鲜卑出生地:辽宁逝世日期:398年4月7日职业:十六国时期后燕名将主要成就

  • 王正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正均

    王正均(1924—1950),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地下党员,在台湾期间协助吴石将军搜集传递有关中国国民党方面的秘密情报,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被蒋介石下令处以死刑,于1950年8月10日英勇就义,年仅26岁。王正均牺牲61年后的2011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下发《民政部关于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