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明道

王明道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78 更新时间:2023/12/14 21:53:53

明道(1900~1991),原名王永盛,生长于中国北京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家庭,1900年庚子拳变中父亲自缢,母亲带孕逃难,同年王明道以遗腹子出生。王明道自幼在基督教学校接受基督教教育,成人后他顺服神的旨意,放弃从政的意念,竭力追求真理的上帝,成为一名传道人;他特别取名“明道”。

基本资料

名:王明道

别名:王永盛,铁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00年7月25日

逝世日期:1991年

职业:牧师

毕业院校:汇文大学

信仰:基督教

代表作品:《五十年来》

性别:男

个人生平

王明道于1900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六年)生于北京,正值庚子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之年。其父名王子厚,在北京美以美会所开设的同仁医院做医生,30岁时与李文义结婚。李文义年少时曾在伦敦会在北京所办的教会学校读书。婚后二人共育有五个孩子,王明道排行最末。不幸的是,其他三个孩子都先后夭折,只有长女和王明道得以存活。

在王明道尚未出生之前,义和团乱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四处追杀"洋人",许多外国人和中国基督徒纷纷躲入东交民巷使馆区内避难,王子厚携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和长女也在其中。由于义和团攻击猛烈,使馆区岌岌可危。胆小的王子厚唯恐落入义和团手中,竟撇下母女二人和尚未出生的孩子,在花园中自缢身亡。此后不久,李文义在东交民巷生了王明道,为他接生的外婆给他取了个乳名叫"铁子"。不想,日后的王明道人如其名,一身铮铮铁骨,威武不屈。

在动乱中的孤儿寡母欲谋生计实在不易,王明道童年时经常忍饥挨饿,故身体孱弱,经常生病。在其生长的大杂院里,皆为社会下层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故其从小就体会到社会丑恶及人心之险恶,从而也造就出他嫉恶如仇的性格。

王明道自幼酷爱读书,在母亲的帮助下,入学前就已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明贤集,还有圣经、天路历程,以及正道蒙等基督教书籍。九岁时入伦敦会创办的萃文小学读书,母亲为他取了个学名叫"永盛",即永远昌盛之意。小永盛每天除学习四书五经、算数和国文等课程外,还经常参加学校中各种宗教活动,如圣经课、崇拜聚会和祷告会等。由于母亲是伦敦会的教友,故亦经常带他到教会中参加崇拜等其他教会活动。由此可见,王明道童年和少年时期,一方面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一方面也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

虽然如此,年少的王明道和当时许多学生一样,对宗教活动不大感兴趣。在其自传《五十年来》中,他说:"我一直到十四岁的春季,从礼拜堂中不但甚么也没有得着,而且看聚会是一件最令人头痛的事"(14页)。但他对生之追寻,对死之归宿等问题却自年少时就深为关切,而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却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故他在思想上十分彷徨,生活上随波逐流。

王明道少时曾受北京下流社会的生长环境影响曾一度堕落,十四岁时重生正式成为基督徒;十五岁时立志当政治家,要做“中国的林肯”,十九岁时受英国约翰卫斯理事迹的影响,抱着改革社会之心,立志要通过宗教复兴实现社会改造。满心抱负的他拒绝了五四运动组织者的邀请,认为改革人心才是关键之所在。1920年以后,王明道认识到自己从前的一切作为都是在满足肉体的欲望,是想为自己立名,他在日记中写到“此悟前者所立之志,成大业,为伟人,享大名者,皆为全盘错误”,此后王明道开始真正明白了生命的道理。取“明道”意谓「明证真道」。在他一生的经历中,足可见证他名副其实。

人物思想

受西方“社会福音”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教会领袖十分热衷于福音救国。国民时期更由于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支持,社会福音派曾一度在中华大地上大行其道,在许多省份都设立有县建制的改革实验基地。改革者主张教会的实用主义,即通过教会系统的建立,在整个社会自觉的建立起一整套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卫生、娱乐、民生、科研等工程在内的教会领导机构,寄希望于一方面通过这些机构在民间的渗透能力来大量的传播福音,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实质性的建设提高国民素质,进而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有些学者更是提出要将基督教改造成为革命的宗教。

人物轶事

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王明道却力排众议,提出“道德怀疑论”,这种对当时社会的道德家、上流人士、掌权者、社会改革家甚至教会领袖等个体的不信任,帮助他透彻地诊断现实权威的真现,进一步对由这些人领导和建设的社会也产生怀疑,他曾针对社会改革家说:“不用提消灭社会中的罪恶,根本就没有人能消灭自己的罪恶,却想改造社会,使整个社会得救,这岂不是痴人说梦?连自己都改造不了,还谈得到改造社会么?”。这种论调与其同时代的美国新正统派基督教神学家尼布尔(ReinholdNiebuhr)的社会心理分析中指出“自我中心的冲动(egoisticimpulse)在社会道德中的假装”的观点不谋而合。王明道认为社会改革根本是行不通的,原因就在于改革者本身其身不正,他断定这世界是不能改良,必要遭遇毁灭的。王明道强烈反对社会福音将福音实用主义化,他认为福音所产生的社会实效性仅仅是一种副产品,而决不能成为基督徒的追求目标,他竭力保持福音信仰的超然性,提出福音不是要去改革社会,它的功用乃是使人因信得蒙重生,成为新造的人。信仰不是为改革社会而存在,甚至不是为改革个人以至社会得以进步而存在,信仰是一种个人关怀而非社会关怀,其价值取向甚至造成个人与社会的疏离,但这种疏离却给予了基督徒客观评价现实社会的能力。宗教是救个人的,叫人可以进入现世以外的永恒天国,这天国不是宗教信仰改造现存社会的结果,虽然天国将来要完全建立在地上,可是现存社会与现世以外的天国没有连续性(continuity)。王明道这种带有反社会性格的信仰观点与当时国内的文化界和社会福音派产生了极大的分歧。这也是后来王明道拒绝加入中国基督教“三自”教会的直接原因。

个人观点

针对基督徒在社会中定位问题,王明道提出了“出世”的观点,认为基督徒应当从世界当中分别出来,这种出世并非人实体的出世,而是罪恶观上的出世,就是能够在世界里使自己不沾污秽。基督徒应当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做光做盐,王明道反对基督徒人生的圣俗二元论——即以宗教仪式或是读经、传道等为圣事,其他日常生活中的事务都是俗事这种错误态度。他提出只要是为荣耀神的名,为使别人得福,这样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工作。重要的不是工作类型本身,而在乎处于工作之中的人,以上帝为本,真正荣神益人的社会劳动有时远比在教会中服待更神圣。

分类

同样,王明道也反对以智力和劳力作为阶级差异的根据,他提出“种种美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神造我们,增加我们这种种美德,所用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使我们经过种种苦难和试炼,另一个是使我们作种种劳苦艰辛的事工。”

在民国时期,社会各方面政治立场纷乱复杂的环境下,批评王明道“信仰自私和个人化”的社会福音者在逐渐被各自的政治立场所困固的时候,王明道却保持了他的超然立场,以致他没有被任何现实力量所左右。他所提出的信仰观点将传统保守信仰内容赋予了一层现代含义,像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者及以后清教徒的福音信仰一样,在社会生活上具有十分强烈的进取性和批判性。王明道对现实社会所持的负面态度和否定人成功建设社会的可能性方面的悲观态度带来了许多人的误解,然而历史前进的车辙却告知我们,福音所具有的社会时效性是一定要建立在保持福音信仰的超社会性基础上才能达致的,所以真正的福音信仰绝不能去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地改造,否则福音的内容就被偷换成为一种由社会决定的政治纲领,对于王明道来说,这种“福音”即不能使人重生进天国,反过来也将吞噬作为副产品而存在的社会果效。

成就及荣誉

王明道的《五十年来》是他前半生的自传,而这本《又四十年》是他的门生王长新弟兄耗费数年心血,将王明道后半生的四十年经历一一述诸笔端。本书内容大部分取材于王明道本人的口述,因作者曾于1990年到上海访问他,并与他同住三周之久,天天听他的讲述,共录了二十盘录音带,作为本书写作的主要依据;因此,本书的真确性应该是毋庸置疑。

从《又四十年》中的记述,王明道的后半生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五十岁到五十五岁被捕入狱前,这五年是他得胜的时期。他坚持不加入三自会,并经常撰文驳斥他们为「不信派」,并用圣经真理来宣讲福音和建立教会;在展现他是一位真理的勇士,威武不屈。

(二)从被捕到判处无期徒刑,共有八年,是他失败的时期。因他的害怕而陷入说谎的罪恶中,连自己都无法想象;他在如此困境中依然呼求神的帮助,至终神为他开路,给他领受神话语的应许。

(三)从神的话语临到他一直至安息主怀,共廿八年,是他复兴的时期。过往他曾得罪了神,因为他愿意诚心悔改,向神认罪,因而灵命得以大大的复兴。累积这数十年的人生阅历,他晚年的信息重点就是,要多多认识神、倚靠神和等候神;这是王明道先生给我们最重要的训诲!

社会评价

王明道先生一生忠心于主的真理,在动荡的中国作时代的先知,传讲福音真理、坚守教会立场、正确解明神的道,实在是中国基督徒的榜样。他的软弱与刚强、受苦与复兴,充分见证神的大能作为。

毋怪乎内地会宣教士赖恩融(LeslieT.Lyall)将王明道先生称为「中国教会三巨人」之一,王明道在中国基督教教会历史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其它

王明道嫉恶如仇,放胆直言。他最认同耶利米先知因为(根据圣经《耶利米书》记载,耶利米在当时的社会里面斥责罪恶,也同时攻击那些假先知。王明道攻击最多最猛烈的,是持自由神学立场的信徒。他很注重信徒圣洁的生活,而且除了读圣经以外,也应该“读书,读事,读人”,意思就是也要读一般的书,在一般知识要丰富,然后要“读事情”,对发生的事情认真地去“读”。然后要“读人”,就是对一些人的生平事迹,榜样鉴戒,要去读他们。那些过去管理,治理我们的,要留心看他们的榜样,这些是王明道所强调的。

(概述图片)

标签: 王明道

更多文章

  • 洪雪飞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洪雪飞

    洪雪飞,女。昆剧、京剧女演员。安徽省歙县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入北方昆曲剧院。学正旦。1966年入北京京剧团改唱京剧。1979年后任北方昆曲剧院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演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闻名。代表剧目有昆剧《牡丹亭》《千里送京娘》《长生殿》,现代戏《江姐》《红霞》等。1

  • 张祥青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祥青

    张祥青,1969年生于河北唐山,硕士学位,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办实业以来共向国家纳税达30亿元,为社会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3500余人。张祥青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至2014年累计捐款捐物已达4亿多元,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并荣获“天津市

  • 蒋梅英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梅英

    蒋梅英(1913—1983),女,浙江镇海人,生于1913年,出身大家闺秀,从小聪明好学,尤以英语成绩最为突出。中文名:蒋梅英国籍:中国出生地:浙江镇海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83年职业:模特主要成就:旧上海滩十大美女之首她少女时就出落得楚楚动人,嫁人后生有一儿一女,夫君名叫周君武;尽管那

  • 浦克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浦克

    浦克(1916年1月11日-2004年3月17日),1930年于辽宁本溪县立中学毕业,后在沈阳当店员。1938年考入“满映”,开始了演艺生涯。一年之后便成为当时“满映”的青年明星。1945年,东北联军接管了“满映”,他积极参加宣传活动,他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阿Q正传》曾轰动长春。1947年,他

  • 谭富英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谭富英

    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是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京剧世家。曾祖父谭志道,工老旦,亦演老生。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均为老生名家。其子谭元寿,是熟知的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扮演者。中文名:谭富英国籍:中国星座:天秤座出生

  • 杨明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明运

    杨明运,男,生于1897年,山东最长寿男寿星。杨明运老人是烟台家喻户晓的百岁老人,两届泰山寿星,山东省最长寿男寿星。早年因生活所迫,13岁到当地凤凰山庙里当童工,扫地烧水做饭。26岁时随父亲来到烟台,在海港码头上当搬运工人,天天装船卸船,又苦又累。但是他苦中寻乐,经常晚上去听书听戏听故事。虽然不识字

  • 南田洋子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田洋子

    南田洋子(みなみだYôkoMinamida,1923年3月1日-2009年10月21),出生于日本东京。日本女演员,出生于东京,本名加藤洋子。1951年进入大映公司,凭借电影《十代的性典》走红,1956年出演了描绘奔放年轻人生活的《太阳的季节》。1961年她与一同出演该片的长门裕之结婚,之后因夫妻关

  • 朱传武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传武

    2008年开年电视剧《闯关东》中的角色,由朱亚文饰演(如图)。朱传武代表了闯关东那个乱世中生活无奈之下从军的年轻一代。闯关东中的朱传武在开始的北上路上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定位(对导演来说,这里的表现是为了后来从军做铺衬),朱传文一心从事农耕,三儿朱传杰经商很得玉书爸爸夏元章的指点。中文名:朱传武别名:传

  • 向振熙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向振熙

    向振熙(1870年——1962年11月),杨昌济的夫人,是杨昌济的表姐,出身大家闺秀,其女杨开慧。杨昌济逝世后一直跟着女儿女婿生活,帮助照看毛岸英兄弟。中文名:向振熙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70逝世日期:1962年11月15日女儿:杨开慧女婿:毛泽东杨昌济的夫人,是杨的表姐,出身

  • 沈图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图

    沈图,原名申屠习良,男,1919年出生于浙江桐庐县荻浦村。他曾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于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创建人之一,为民航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9月当选为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撤销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