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仁鉴

陈仁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15 更新时间:2023/12/22 20:39:29

陈仁鉴先生(1913--1995)我国著名剧作家,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194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科。曾任中学教员。建国后,历任仙游县编剧小组编剧,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编剧、副所长,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合著莆仙戏《春草闯堂》。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著有《陈仁鉴戏曲选》。他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

基本资料

名:陈仁鉴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3

逝世日期:1995

职业:剧作家

代表作品:团圆之后

籍贯:福建仙游人

人物经历

先生早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薰陶下,追求民主、科学,接受世界文艺新思潮,使他对传统文化有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反思;他的生活道路历尽坎坷,受尽磨难,又使他对变幻的人生和炎凉的世态有真切的感受;较高的文化素养(大学毕业)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原本专攻山水画)为他的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先生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主要成就

鲤声剧团创始人之一

一九五三年,陈仁鉴正式投身戏曲的改革与剧本创作。他是仙游县鲤声剧团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五四年夏天,陈仁鉴先生与人合作整理的《琴挑》一剧。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得了大奖。同年又赴华东地区参加调演并获奖,选入《华东戏曲剧本选》。古老的莆仙戏首次与专家学者和上海观众见面,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倍受赞赏。

一九五五年,陈仁鉴先生被调进了仙游县编剧小组集中精力搞剧本创作。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餐,呕心沥血,刻苦写作。他编的戏,演到哪里,红到哪里,上座率极高。许多剧团争着要他的剧本,他都有求必应。一九五六年,他写的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在福建省现代剧会演中获大奖,夺双魁。

整理改编《团圆之后》

一九五七年,他整理改编的《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被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莆仙戏这个小剧种,引起了全国剧坛的注目。一九五九年,《团团之后》作为进京献礼剧目,誉满京华。途经上海公演时,出现了满城争说《团圆之后》的盛况,《文汇报》全文刊登了该剧;在京演出期间,哲学界、史学界、文学界、戏剧界的专家学者们盛赞它“列入世界悲剧之林毫无愧色”。鲤声剧团载誉归来时,先后到济南、南京、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九江等地演出,受到隆重接待,到处佳评如潮。这次席卷半个中国的演出,使莆仙戏“雷响天下知”。一九六0年,该剧赴长春拍摄成舞台艺术片。之后,香港影视界改编成《同命鸳鸯》(夏梦主演)上映,影响海外;几十年来,被改变成电视剧、各种舞台剧,盛演不衰、百看不厌。

《春草闯堂》饮誉九州

此后,陈仁鉴先生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一九七九年,《春草闯堂》进京献演,再次饮誉九州戏苑,获得创作与演出一等奖。专家撰文指出:“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抬轿”一场戏的表演,更是博得了高度的评价,许多表演团体,都上门拜师学艺;全国各地有六百多个剧团上演该剧;香港凤凰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拍摄为故事片《假婿乘龙》,广东潮剧院移植后赴泰演出,公主、总理都到场看戏,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评论;香港《大成》月刊载了剧本;台湾首批开放大陆的五个剧目,其中就有《春草闯堂》;香港昭英社在国际青年节上演的《春草闯堂》剧,被列为精彩节目之一。1998年,鲤声剧团赴台湾演出《团圆之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为戏曲事业鞠躬尽瘁

陈仁鉴先生为戏曲的现代化和大众化倾注了毕生精力,他不但对莆仙戏走全国有特殊的贡献,而且其作品在全国剧坛也享有崇高地位。他对传统剧目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注入强烈的当代意识,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雅于俗的完美结合,震撼我国剧坛,风靡港台及东南亚,到处常演常新,保持永久的艺术魅力。他的《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分别被选入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全国入选两部作品的,唯有他一人。《春草闯堂》还被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卷。他的作品被列为艺术院校教材。他晚年针对戏曲的殿堂化和贵族化,大力呼吁通俗化和大众化。引起重视和争论。因而更受到普遍尊重和敬仰。上海艺术研究所对他的作品的评价是“高山仰止”。中国协会认为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剧坛的闪光之作”,“但福建乃至全国的剧作家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剧协副主席郭汉城认为,他的剧目作“光照曲苑”,他本人“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承前后的地位”。

陈仁鉴先生用毕生心血创作的戏剧精品,他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以及高尚的人品道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与精神财富;他为戏曲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先生故居

南溪村竹埯头

陈仁鉴故居在仙游南溪村竹埯头,当年盖房时,屋顶的瓦片是用黑土烧制成红瓦,那时当地民居瓦片皆为红土烧成的黑瓦,这样,红瓦的屋顶就显得特别喜气耀眼,当地人就把该民居叫做“红厝瓦”。

红厝瓦的故事

红厝瓦分为旧厝,后座,新厝,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陈仁鉴前六代祖宗陈本卅开始兴建旧厝,相传陈本卅兄弟多人,以打铁为生,他到永泰嵩口镇收购几担废铁回来,到家后发现全是黄金,从此发家致富,兴建七间厢双护大厝一座(俗称旧厝),清光绪年间,陈本卅季孙陈照思中了武举人,他偕族亲续建后座,多年后,陈本卅长孙陈德思的儿孙紧靠后座南边兴建七间厢半护厝一座(俗称新厝),民国之后虽然又陆续兴建工程,但陈氏民居的总体格局则于清代完成。走进红厝瓦如同进入艺术殿堂,首先映入眼球是大门门簪上以及两边墙体上各种雕刻图案,其木雕石刻技巧之高超,工艺之精湛,可称莆仙民间工艺一流水平。据说当年本来准备建两座七间厢的木料,最后都用在此屋的建造中,所以不管是中轴线中间大小厅,还是大门前屋檐下,其间梁昂,斗拱、额枋,垫板皆布满图案,连绕屋近千米长的随梁枋上也进行雕刻装饰。其中最繁杂的花格,木匠花了三个月的工时才完成。与木雕构建相比,石雕数量相对较少,但少而精,据陈氏族人介绍,大门两边曲墙相嵌的两块石雕,是主人用20亩田地请石匠来制作。如此重金聘请,换来石匠精雕细刻,近二平方大的青石板上,用花卉图案饰边,画面构图完整,人物神态生动,山水造型独特,表现出儒家思想的故事情节。

故居的时代印迹

从这座充满艺术语言的房屋中,可以看出陈家主人对民间艺术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很高的鉴赏水平,陈仁鉴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多多少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陈仁鉴故居在新厝中轴线北侧厢厅,置身其中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辉煌,从墙体残留的标语和遗迹中似乎还能悟出房屋与主人曾经历过的沧桑。陈仁鉴解放前因参加共产党地下游击队,被国民党围捕,房子虽然免遭烧焚,但部分装修被破坏,大跃进期间该屋大厅被征用改造作国家粮仓,文革期间,陈仁鉴遭受到迫害,其住处先后被抄家五次。为了保护石雕木刻,陈家主动用泥浆石灰把墙上浮雕抹平,并在上面写上主席语录,这些语录至今还残留在石雕上,成为一个时代留下的印迹。

一位大师,一座故居在不同年代不同境遇中积淀出不同的人生与时代印迹,但一部作品当它成为经典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光芒将是永恒的。

标签: 陈仁鉴

更多文章

  • 李芝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芝卿

    李芝卿,现代工艺家,髹漆专家,脱胎漆器艺术家。福建福州人。出生于金银首饰匠家庭。自幼酷爱绘画和工艺美术,9岁随父学艺,15岁进入福建工艺传习所漆工科学习。1924年赴日本长崎美术工艺学校漆艺科深造。建国后,历任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教员、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受

  • 齐中堂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中堂

    齐中堂(1926.10~2012.08),男,河北武安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央纪委驻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纪检组组长(副部长级、部长级医疗待遇)。第十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姓名:齐中堂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武安出生日期:1926.10逝世日期:201

  • 高维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维廉

    高维廉,京剧小生。原系梅兰芳、余叔岩等创办的“国剧学会”传习所培育出的维字辈人才,后来成为金仲仁大弟子,得其真传,颇有金的儒雅风范,先后曾佐李少春、程砚秋、言慧珠、张君秋等演出,与荀慧生演《红娘》时首创小生矮子步,之后演张生都是按他的路子走。解放时曾任中南联谊京剧团长,成员有马连良、张君秋等。剧团北

  • 陈天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天赐

    陈天赐(1924.11—2010.02),男,重庆市江北县人。195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重庆市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常委,原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名誉副主任委员,副市级退休干部。中文名:陈天赐国籍:中国出生地:

  • 赵炳啸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炳啸

    赵炳啸,1917年4月1日出生。京剧净角。汉族,祖籍江苏淮安。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已离休),工金派花脸。中文名:赵炳啸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淮安出生日期:1917年4月1日逝世日期:2017年1月24日职业:戏剧演员毕业院校:金少山关门弟子主要成就:国家第一届戏曲演出大会获得表演三等奖

  • 马玉清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玉清

    马玉清(1946.3—1974.12.20)山东阳信人,中共党员,1974年12月20日在扑救哈尔滨第五制粉厂火灾中牺牲。另有同名人物见词条。中文名:马玉清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出生日期:1946年3月逝世日期:1974年12月20日职业:消防队员毕业院校:大专主要成就:革命烈士马玉清,19

  • 石志仁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石志仁

    石志仁,机械工程专家,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组织者和开拓者。长期主持铁路科技工作,为铁路牵引动力、客货车辆、通信信号现代化,建立铁路工业,发展铁路科技事业的重大决策和实施,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中文名:石志仁别名:字树德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省乐亭县出生日期:1897年3月逝世日期:1972年1月职业:机械

  • 钱松嵒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钱松嵒

    钱松嵒(1899年—1986年)江苏省宜兴市人。8岁随父学习诗、文、书、画,15岁开始写生。1918年考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入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胡汀鹭影响,钻研传统画艺,并接触西画技法。毕业后在苏州、无锡等地任教。1929年创作《寿者相》、《山水》等参加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1955年任无锡

  • 巫恒通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巫恒通

    巫恒通(1902—1941),男,字天侠,1903年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柘溪村,1941年9月14日牺牲,时任新四军第6师16旅47团团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巫恒通别名:天侠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省句容柘溪村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41年9月职业:军人毕业院校:无锡

  • 孙一中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一中

    (1904-1932)原名孙以惊,又名孙德清。安徽寿县东津九里村人。寿县南关高等小学毕业,县立初级中学肄业。父从农业,有田数十亩。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寿县东津九里村出生日期:1904逝世日期:1932。中文名:孙一中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寿县东津九里村出生日期:1904逝世日期:1932职业: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