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蔡雄

蔡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31 更新时间:2023/12/13 23:31:57

蔡雄(1907—1927),大革命时期温州地区的学运先驱,浙江瑞安人。1924年参加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温州学生救国联合会领导人和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1927年5月在温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后双臂和大腿全被打断,仍一身傲骨,视死如归。5月23日,血肉模糊的蔡雄被敌人装入箩筐,抬往刑场就义,死时年仅20岁。

基本资料

名:蔡雄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瑞安

出生日期:1907年

逝世日期:1927年5月

职业:革命者

毕业院校:温州省立第十中学师范部

信仰: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蔡雄(1907-1927),字思牟,瑞安海安镇人。父亲早年去世,一兄一妹依靠母亲操持,清苦度日。七岁入海安小学读书,学习勤奋,文思敏捷。年少的蔡雄时常听镇上老人讲述三百五十年前沿海人民抗倭的故事,还和小伙伴们一起爬到镇上当年防御倭寇的城墙上,向伙伴倾吐自己救国救民的抱负。

1922年秋,蔡雄考入省立温州第十师范。他在校寡言少语,博闻强记,雅好诗文。就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不久,新文学作家朱自清先生来校任教,一些思想守旧的同志图谋抵制、排斥,借端生事,无理取闹,使朱先生穷于应付。蔡雄等却对朱先生拥戴备至,不仅恭听勤学,还仗义执言,经常为朱先生辩护、解围。1923年,蔡雄与爱好新文化的同志金贯真、何志泽、苏中常(渊雷)等组成“宏文会”、“血波社”等新文学研究团体,出版刊物,并邀请朱先生担任指导,积极宣传新思想。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高潮影响下,蔡雄逐渐放弃了文学研究,开始注意政治问题,投身社会活动。同年秋,中央派谢文锦到温州筹建党、团组织,蔡雄在与谢文锦的频繁接触中,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不久,蔡雄就在“温独支”负责人郑恻尘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浙南地区最早的共青团员之一。后来,他继戴国鹏之后,接任永嘉共青团特支书记。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温州成立了学生救国联合会及温州各界“五卅”惨案后援会。蔡雄当选为后援会招募股长。他随即组织全市学生、民众举行游行示威。一日之间,罢课、罢工、罢市,数千人参加游行,声势之大,为温州前所未有。之后,蔡雄又率领同学前往轮船码头抵制日货,风餐露宿,严禁“漏海”。一次,十师学生纠察队查获五马街一爿洋行私卖日货,他们立即发动师生,当场把玻璃柜内的日货全部捣毁。又有一次,东门奸商林贤仁偷运大米出海,蔡雄得知后,马上带领同学前往搜查。林贤仁先行贿收买,继而买通官府进行威胁。可是,蔡雄等人并未因此畏惧动摇,依然穷追不舍,迫使温州道尹将林贤仁游街示众,责令他写下悔过书,保证不再“漏海”,大米就地平粜,并处以罚金,交“救国会”用于公益事业。当年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和影响下,温州的基督教学校——艺文中学和崇真小学宣布脱离教会。蔡雄积极帮助有关人士创办瓯海公学,使学生们能够继续就学。1926年,蔡雄由共青团员光荣转为中共党员。6月22日,温州学联会创办了会刊《温州学生》。蔡雄题写了发刊词,他以鲜明的革命立场,明确地提出青年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到工农大众中去”,“打倒列强和封建军阀”,“为大众的利益而努力奋斗”。《温州学生》的出版,有力地指导了温州的学生运动。在“温独支”成立后的两年内,蔡雄和郑恻尘、戴国鹏等领导骨干,始终站在斗争的前沿。在改组国民党永嘉县党部,迎接北伐军进入温州,开展工农运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超凡为首的温州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温州随之发生了“四·一五”清党事件,军警包围各中学,搜捕共产党人。蔡雄在群众的掩护下脱险,但他却不惧危险,多方奔走营救被捕同志。同时,他还和留在温州的“温独支”其他成员一起转入地下,创办油印小报,揭露反动派背叛革命的罪行。小报以温州城隍庙大门匾额上的“照胆”两字命名,取名《照胆报》。报刊的大部分稿子均为蔡雄所写。5月9日,《照胆报》创刊号出版,刊登了诙谐而又辛辣的讽刺文章,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行,深受温州各界人民的欢迎。王超凡等反动派十分震怒,率领军警扑向《照胆报》上标明的出版处“城隍庙”,但一无所获,垂头丧气而回。“王超凡捉拿城隍爷”一时成为温州流行的大笑话。随着《照胆报》第二期、第三期的连续出版,报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王超凡等人坐立不安,下令全城戒严,派特务暗探到处搜查。蔡雄回到家乡后,时刻想念着被捕的革命同志。5月18日一早,他化装为农民,带上一捆宣传品,从海安乘小船到温州。不料,他在小南门外僻静之处上岸时,被特务发现,当即被捕。蔡雄被带到县警察局审问,但他始终不吐一字,还怒斥敌人是孙中山先生的罪人、人民的公敌。敌人恼羞成怒,给蔡雄铐上脚镣,关进大牢。后来,敌人又变换手法给蔡雄纸笔诱他笔供。蔡雄愤然拿起笔,在纸上疾书了文天祥就义前写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接着,他又在文天祥的两句著名诗句前,加了两句作为自己的绝笔:“苦雨凄风尽血腥,钢筋铁骨冷如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狼狈不堪的反动派遂对蔡雄施用惨无人道的酷刑,蔡雄的手脚被打断,全身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多次昏死过去。但是他醒来后,仍然一身傲骨,视死如归!1927年5月23日深夜,蔡雄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温州十中操场,牺牲时年仅20岁。

牺牲前绝笔

牺牲前绝笔:“苦雨凄风尽血腥,钢筋铁骨冷如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烈士纪念馆

蔡雄烈士纪念馆位于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办事处镇东村。现为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蔡雄,字思牟,1907年出生于瑞安塘下镇海安办事处。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温州地区青年学生运动领袖。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在温州英勇牺牲。

标签: 蔡雄

更多文章

  • 成贻宾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贻宾

    成贻宾(1927—1949),江苏省宝应县人。青少年时代曾就读于省立如皋师范附小、省立扬州实小、宝应县中学、南京模范中学。1947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4月1日,在参加反对国民政府的游行示威时,惨遭军警特务殴打,致使脾脏破裂,不幸牺牲,年仅22岁。中文名:成贻宾外文名:ChengYiBin国

  • 蔡叔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蔡叔厚

    蔡叔厚(1898—1971),1898出生于天津。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叔厚参加了上海工人大罢工。1920年,蔡叔厚前往湖南纱厂任电气科科长,不久回上海,在申新二厂任职。1921年,蔡叔厚考取了官费的留日专科实习生,赴日本电机专门学校插班学习电机专业。后来,又考取了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研究高压电器的设

  • 谢松柏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谢松柏

    谢松柏,湖北来凤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六军团排、连长。参加了湘赣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〇师连指导员、营长,东北民主联军团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团长。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师副参谋长,军事师范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兰州军区步兵学习校长,甘肃

  • 蔡如柏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如柏

    蔡如柏(1898—1937),广西南宁人,中华民国军人,1937年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当时任命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60师956团团长,国民政府追赠其为少将军衔。中文名:蔡如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西南宁出生日期:1898年逝世日期:1937年职业:军人主要成就:在南京保卫战中

  • 周之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之友

    周之友(1922~1985),曾名周幼海、周祖逵,男、出生日本京都、祖籍湖南沅陵、周佛海次子。1946-6经上海地下党组织田云樵介绍,进入淮阴中共华东分局联络部。1946-08由杨帆、何荦介绍入党,成为华中分局情报部的特别党员,并被派回上海从事地下斗争。中文名:周之友别名:周幼海、周祖逵国籍:中国出

  • 王笑一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笑一

    王笑一(1916.02~2010.07),男,汉族,山东省临清市杨长屯村(今属河北省威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北京市委原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常委,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原副主任,原中共河北省委常委﹑

  • 侯玉山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侯玉山

    侯玉山(1893年8月28日-1996年11月4日),北方昆曲演员。汉族。河北高阳人。侯玉山的戏路宽,功夫硬,气质朴实,表演富于乡土气息。能演花脸、武生、武丑、老生戏60余出,并擅长濒于失传的弋腔。他以大净戏著称,享有活钟馗的美名。中文名:侯玉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北高阳出生日期:1893年

  • 安舒元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舒元

    安舒元(1900~1961)京剧老生。北京人。与贯大元、王文源并称“老生三元”。北京人。1961年在长春病逝。安舒元早年嗓音有些左,调门高,经不断研磨,唱腔颇有韵味,他以唱念讲究、表演细腻著称,且文武全能,时与贯大元、王文源并称“老生三元”。曾灌制《乌龙院》(与筱翠花合作)、《四郎探母》、《定军山》

  • 张希才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希才

    张希才(1912年-1986年),安徽霍邱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华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防空部队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顾问等职。中文名:张希才国籍:中国

  • 韩炳宸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炳宸

    韩炳宸(1898—1939),字星坦,金乡镇高庄人。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行伍出身。历任国民党山东即墨县民团大队长、副旅长、保安副司令,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1939年11月9日,奉命率部狙击从平掖等地进犯莱阳的日军,在莱阳西部竞庄与敌展开激战,血战中腹部中弹,壮烈殉国。中文名:韩炳宸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