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瑞山

吴瑞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53 更新时间:2023/12/12 8:46:34

吴瑞山(1913.05.10~2012.10.24),男,安徽六安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连长。吴瑞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名:吴瑞山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六安市

出生日期:1913.05.10

逝世日期:2012.10.24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毕业院校: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

信仰:共产主义

政党:中国共产党

重要事件: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

军衔:少将

简介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明墩村人,1913年5月10日出生。1931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历

在红四方面军4军历任通信队队长、指导员、连长。抗日战争在晋察冀军区担任营长、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第二十七旅七十团团长、东北民主联军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十七旅副旅长。解放战争到东北,任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副师长,这个师原任师长是丁盛,丁盛升任副军长后,吴瑞山升任师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百团大战,辽西杨家杖子战斗,辽沈等战役战斗。1952年10月,44军和45军合编为54军,吴瑞山任陆军第四十五军副军长,再次成为丁盛的副手。1953年丁盛、吴瑞山率54军入朝作战,在朝鲜,丁盛离任后,吴瑞山升任陆军第二十三军军长。吴瑞山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吴瑞山回国后,任陆军第三十一军军长。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闽北指挥部司令员,1964年担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他在文革支左中遭到批判,1967年6月7日晚7时在南昌人民广场和刘陪善、林忠照一起群众作检查。1967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处理江西问题的决定》,中央认为:江西省军区及部分军分区某些领导人,在支左工作中犯了严重方向路线错误,支持保守派,镇压了革命派。中央作出决定改组江西省军区,任命程世清为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政委、杨栋梁为江西省军区司令员、并调温道宏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瑞山被免去省军区司令员职务,“、应对所犯错误作认真的检查”、。1967年12月,、中共中央同意了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的报告,决定成立江西省革命委员会,程世清为主任、杨栋梁、黄先、于厚德与万里浪为副主任。1970年,温道宏和刘云、白栋材、潘世告、樊孝菊、涂烈担任副主任。林彪事件后,佘积德(少将、福州军区炮兵政委)和杨尚奎任副主任。程世清被关押后,1972年6月佘积德接任主任。1974年12月江渭清担任主任。吴瑞山后来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和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吴瑞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0月24日22时16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吴瑞山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

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共广州军区委员会,广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海舰队,河南、江西省军区,以及军区各大单位等分别发来唁电或敬献花圈。

上午9时许,在低沉的哀乐声中,田义功、杨志琦、范小兵、侯长安、汪金玉、陈大民等军地领导在吴瑞山同志遗体前肃立默哀、鞠躬,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参加送别仪式的还有:驻汉部分老同志、部队官兵和吴瑞山同志生前友好、家乡代表等。

青山垂首,史河含悲。2013年1月27日上午9时,载着百岁开国将军吴瑞山骨灰的灵车在家人及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缓缓驶入九峰山。吴瑞山将军的老伴李炜携4个子女和孙辈们含泪将覆盖着党旗的将军骨灰轻轻地安放在青松翠柏中的革命公墓。军地代表参加了安放仪式,向将军骨灰敬献了花篮和鲜花。

个人经历

1931年的初秋,18岁的吴瑞山紧牵着15岁的弟弟吴绍荣的手,一起报名参加红军。与许多红军战士一样,他们参加红军的理由很简单———-当红军能够吃饱饭。8岁那年,母亲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1932年7月,吴瑞山随28团围攻湖北麻城。战斗中,他左腿中弹,被战友强行抬下阵地,送到后方医院治疗。清点队伍时,弟弟哭喊着到处找他。战事急促,容不得弟弟继续寻找,他随大部队继续前进。吴瑞山出院归队,被分配到少共国际团一连当战士。自此他们兄弟俩分头作战。

3个月后,红10师和少共国际团在枣阳与敌激战。交战双方都使出了全部气力,阵地上血流成河。吴瑞山和他的连长秦基伟都负伤了,一颗子弹穿透他的左上臂,另一颗子弹打在了秦基伟的右臂,两人被同时送进了随军医院。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通信队队长、连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部队减员十分严重,不得不进行紧急补给。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决定让吴瑞山到连队当连长。

1937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以原红四方面军的第4军、第31军为主组建“援西军”,由刘伯承任司令员。3月初,红4军奉命从陕西三原地区出发,接应受困祁连山的西路军。当红4军将士日夜兼程赶到甘肃某地时,突然接到“原地待命”的通知。此时西路军已被打散,红4军将士两眼含泪,翘首西望,期盼亲人回归。

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二分校区队长,晋察冀军区营长,冀热辽军区团长、副师长,东北野战军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

解放战争平津战役中,吴瑞山任135师副师长。1949年元月,135师在结束白塘口阻敌东逃任务后,绕道杨柳青进至天津东北的大毕庄一带集结。

攻城开始,守敌早已被我军的势如破竹之势打慌了。吴瑞山所部403团一营一连仅用三分钟,似神兵天降,将红旗插上了民权门。就在敌人的防御被我撕开缺口的一刹那,惊恐万状的敌人发疯似的反扑过来。

敌我双方激战。副师长吴瑞山亲率404团冲入敌阵,“双方打红了眼”。此时,军首长得知他率部打开突破口,已在战场最前沿,果断下令,让他指挥兄弟部队从民权门突进。

1949年10月2日黄昏,吴瑞山率部从潭市出发,昼夜不停地穿行在往南延伸的崎岖山路上,沿途遇敌就打,但不恋战。一路急行军,他们与上级失去联系。5日拂晓,他们突进灵官地区。打开电台,失灵几日的电台居然恢复了功能。当师部把部队所在位置电告野总时,野总对他们神出鬼没,悄然潜至敌腹部深感吃惊,回电赞赏:“很好,你师已插入敌人的心脏,现就地待命,下步行动由野总直接指挥。”

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军长、军长。

1952年10月,44军和45军合编为54军,吴瑞山升任54军副军长,再次成为丁盛的副手。

1953年丁盛、吴瑞山率54军入朝作战,在朝鲜,丁盛离任后,吴瑞山升任54军军长。吴瑞山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吴瑞山回国后,任31军军长。

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闽北指挥部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是第六届人大政协委员。

1964年担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他在文革支左中遭到批判。

1967年6月7日晚7时在南昌人民广场与刘陪善、林忠照一起向群众作检查。

1974年12月,江渭清担任主任。吴瑞山后来担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

1992年,头发花白的吴瑞山将军执意要回四川。进川后,他带着老伴驱车直奔弟弟牺牲的地方。茫茫草地,那棵标记弟弟长眠的地点的杨树荡然无存。他带来了一套他珍藏多年的军装,深深地埋进了草地。

个人轶事

1935年春天,吴瑞山闹了几次“笑话”。那天,陈锡联团长奉军政委之命,策马来接吴瑞山到29团就任政治处主任。“我一听吓了一跳,”将军回忆道,“打仗我不怕死,可那时就怕当官。我没有文化,怕误事。”

吴瑞山托辞不去,军政委气得脸色紫青。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陈锡联见状,忙给他们打圆场。政委一言未发,气鼓鼓地策马而去。几个月后,在红军撤退途中,政委又令人将他招至军部,以命令的口吻通知他到30团三营当营政委。吴瑞山又要推诿,政委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警卫员,把扁担给我找来!”

政委操起扁担,朝着他的屁股就抽。吴瑞山紧咬着牙,梗着脖子,高声叫嚷:“让我在前线打仗,我行!这官我搞不了!”政委无奈,将扁担摔在地上。“我的屁股都被他打肿了,”说到这里,将军孩童似地手朝身后摸去,忍不住地窃笑,“那个时候单纯啊,给官都不要。”

两次“抗命”,已让政委感到伤心和愤怒,一气之下,将他交给时任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洪主任笑哈哈地将他收纳,安排他到政治部干训队任副队长,“职务与政委的安排差了一大截子。”

1952年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吴瑞山跨过了鸭绿江。6年后的1958年3月,吴瑞山奉命率部回国。“我是最后一批撤离朝鲜的,”将军说,“回到北京后,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周总理设宴款待他们。席间吴瑞山将军兴奋异常,起身给周总理敬酒。杨勇司令员命令他:“你是军人。你喝五杯,总理喝一杯。”将军遵命,连饮20杯酒。“那次我真是醉了,让人扶着才走下楼梯。”将军咂着嘴说,“平时喝这点酒不当回事儿,那天实在是太激动太兴奋,出了‘洋相’。”

给官不当,两次“抗命”挨扁担

1935年春天,时任红四方面军团长的陈锡联(1955年被授予上将)奉军政委之命,来接当时在军部通信队当队长的吴瑞山去29团就任政治处主任。吴瑞山当时托词不去,在场的军政委气得脸色紫青。陈锡联见状,连忙打圆场,结果军政委一言未发,气鼓鼓地策马而去。

几个月后,在红军撤退途中,军政委又令人找来吴瑞山,以命令的口吻通知他到30团三营当营政委。吴瑞山又要推诿,:“警卫员,把扁担给我找来!”军政委操起扁担就朝着他的屁股抽去。吴瑞山硬着脖子叫嚷:“让我在前线打仗,我行!这官我搞不了!”军政委无奈地将扁担摔在了地上。

两次“抗命”,军政委一气之下,将他交给时任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洪学智只好安排他到政治部干训队任副队长,职务与军政委的安排差了一大截。

李炜笑着告诉记者,后来吴老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曾笑着说:“那时不怕打仗就怕当官。我没有文化,怕误事。另外还一心想和国民党反动派面对面真枪真刀地干,为牺牲的弟弟和战友们报仇!”

歪打正着,插入白崇禧腹地

解放战争中吴瑞山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并曾以副师长的身份指挥本师和兄弟师打进了天津城。而最为传奇的是在渡过长江后与白崇禧的一次交锋。

1949年10月2日,吴瑞山率部从湖南湘潭市出发,昼夜不停地穿行在往南延伸的崎岖山路上,不料,一路急行军后,因电台故障与上级失去了联系。5日拂晓,当他们突进至灵官地区,再度打开电台时,失灵几日的电台居然又恢复了功能。当吴瑞山把部队所在位置电告野总时,野总对他们神出鬼没,悄然潜至敌腹部深感吃惊。

正在指挥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白崇禧突然发现,自己的腹部被插上一把尖刀。此举彻底打乱了白崇禧的精心部署,他急调四个主力师实施堵截,想消除心头之患。吴瑞山率部沉着应战,与主力部队里应外合,最终白崇禧因腹背受敌,以惨败而告终。

个人爱好

吴瑞山将军一生嗜酒。战争年代水壶中装满烈酒,行军途中以酒代水。古稀之年,每日仍必饮6杯白酒。多年不食牛肉。长征途中暴食流着血水的生牛肉,重伤肠胃,自此闻到牛肉腥味腹腔便翻江倒海。

吴瑞山将军会弹钢琴,那年部队打下一所洋人主办的教会学校,里面有一架钢琴,将军没有见过,便好奇地摆弄,无师自通。由此对钢琴产生浓厚兴趣,闲暇时以弹钢琴自娱。不过,弹的都是红军歌曲。

将军晚年对花生米情有独钟,每日佐以一碟花生米喝酒。“花生米必须是用陈醋泡过的。”放在饭桌上的一坛陈醋花生米。“喝完酒后,习练书法。”

客厅里挂着将军书写的条幅。有一幅题为《九十述怀》的作品十分醒目:

“鄙人出身最贫寒,旧时家中少吃穿,参加革命求解放,党的培养恩如山。退休二十有余载,组织关怀爱心田。工勤照料由衷感,邻里友朋问寒暖。我惜今天这一步,怎不安生度晚年。”

个人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标签: 吴瑞山

更多文章

  • 周仲英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仲英

    周仲英,(1902-1991),1925年加人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春入黄埔军校学习。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中纪委常委。周仲英同志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政治工作者,他前后六十多个春秋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生涯所展现

  • 张培爵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培爵

    张培爵(1876—1915),字列五,重庆荣昌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元勋。1903年入四川省城成都高等学堂理科优级师范科。1904年创办成都列五中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光复重庆,被举为蜀军政府都督。成渝合并后,任四川都督府副都督、民政长。1913年,袁世凯调张培爵到北京,委其为总统府

  • 郭宏杰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宏杰

    郭宏杰,男,汉族,出生于1937年,安徽萧县人,文化大革命”前任安徽省萧县瓦口公社郭庄大队党支部书记。1973年5月起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8月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文名:郭宏杰外文名:Guohongj

  • 黄国书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黄国书

    (1907-1987)中将,副军长。原名叶炎生,台湾新竹人。早年就读于台北师范,肄业于暨南大学。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九期炮科和日本炮兵学校。曾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团及炮兵学校教官、教导师连长、营长、炮兵学校战术主任及研究委员。后去欧美考察军事,入德国炮兵学校、法国战术学院深造。

  • 王武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武

    王武,(1632——1690),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中文名:王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632年逝世日期:1690年代表作品:《水仙柏石图》、《红杏白鸽图》、《鸳鸯白鹭图》性别:男

  • 叶林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叶林

    叶林(1912.12~2010.07),男,江苏淮安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北京市第四届委员会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原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经委原副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常务副

  • 徐其孝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其孝

    徐其孝(1914—1997),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大河铺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3月19日徐其孝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中文名:徐其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省麻

  • 王超北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超北

    王超北(1903—1985年),澄城县呼家庄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加入共产党,主要从事秘密战线的情报工作,解放前任中共西安情报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超北先后担任西安警备区副司令、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中国国际旅行社副经理、对外贸易部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顾问等职。1962

  • 中山昭二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中山昭二

    中山昭二(1928年2月26日——1998年12月1日),日本男演员,本名中山昭治,妻子是日本女演员的横山道代。1928年2月26日出生于东京市本乡区汤岛天神(现在的东京都文京区汤岛天神)。因出演《赛文奥特曼》中的极其冷静的桐山薰队长而被人们深知。1998年12月1日因肺炎逝世,享年70岁。中文名:

  • 仲父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仲父

    即管仲。仲父是齐桓公对他的尊称。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了霸业。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为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