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余光文

余光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13 更新时间:2023/12/31 11:34:53

,(1902—1985),又名余效书,化名吾必成,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人。1925年加入湖南平江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参加农民运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曾任军事科学院副秘书长。1962年1月3日,被授予少将军衔。1985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光文

别名:余效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平江县三市镇

出生日期:1902年

逝世日期:1985年

职业:开国少将

信仰: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从小给地主放牛,16岁做长工,身材高大,擅拳术。1925年加入湖南平江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参加农民运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参加湘赣边秋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湘鄂赣独立师传令班长、平江东一区苏维埃政府保卫队队长、平(江)修(水)通(城)游击队副队长、红十六军七师传令班长、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机枪排排长、连长、湘鄂赣独立二师机枪连特派员、连指导员,红六军团红十八军四十四团特派员、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四团特派员、五十二团特派员、红十八师特派员。1936年任红六军团保卫局副局长兼侦察部部长。参加湘鄂赣、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作战中多次负伤。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模范师特派员。同年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政治部保卫分局局长。同年10月至1937年任红六军团保卫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保卫部训练队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奉八路军总部命令在晋北灵丘等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937年11月至1944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锄奸部部长达7年,他干的是“得罪人”的工作,曾经把政治部宣传部长自力警卫员的枪收缴了。余光文认为保卫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铲除奸细、保护好人”。有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从敌占区到晋察冀,白区中共地下组织发来电报,说其中混有特务,这批青年全部被捕;余光文接手此案后,反复核查,仅一个人有问题,其余全部释放。对死刑案件,他一定亲自审理,反复找疑点,推翻原判重审;经他释放的无辜者,后来不少担任要职。1944年9月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2月至1948年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1948年5月起任华北军区司令部第四处(管理处)处长。参加平津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至1951年10月任华北军区直属队党委委。后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1955年6月兼任第十八局局长。1961年11月回部队工作。1962年3月至1964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务部部长、院务部党委书记。1962年1月3日,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5月任军事科学院副秘书长。“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予以平反,恢复名誉。1979年2月任军事科学院顾问。1983年4月离休。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5年1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逝世

军事科学院原顾问。

余光文同志是湖南省平江县人,1925年加入平江县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湘赣边秋义和湘鄂赣、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以及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晋察冀军区锄奸部部长,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十年动乱中,余光文同志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78年,党组织予以平反,恢复名誉。同年,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余光文同志在战争年代,作战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多次负伤,逝世时,颈动脉内侧还留有当年敌人的子弹。余光文同志从红军时期起,长期从事锄奸保卫工作,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对我军保卫工作建设,对部队的纯洁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以后,他对公安队伍建设,特别是公安战线的后勤保障,做出了重大业绩。他在主持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工作期间,对军事科学院的建设和保障军事科研任务的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余光文同志,因病于1985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柏崖惨案

1943年12月10日,日军在扫荡中突袭了转移到柏崖村的八路军部队,余光文带领战士突围,时年3岁的长女余泽军(小宝)被马夫邵永顺救出,余光文的妻子张立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被俘。因为张立坚决不肯说出八路军的下落,日军惨无人道地把张立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扔进开水锅中,并用刺刀捅死了张立。张立牺牲时年仅23岁。当天被杀害的八路军和老百姓共百余名,包括晋察冀画报社指导员赵烈、总技师重生等9人及数名工兵;沙飞等四人负伤。被称为柏崖惨案。

鬼子撤后,余光文带着部队回来,看到惨死的妻子、孩子,昏迷过去,余泽军看到妈妈、弟弟,也大哭,在场的所有人放声痛哭。他们买了一棵大树,锯成四截,做成一副棺材,将张立母子合葬在村东头。

余光文的第一任妻子叫张立,原籍安徽合肥人,曾毕业于当地女子师范学校。1937年跋涉千里远赴延安,先后入陕公抗大学习,决心献身革命,加入共产党。1939年奉命至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干事,努力四年如一日,1943年秋季反扫荡中不幸被围,与敌激战,壮烈殉国,时年23岁,怀抱幼子亦同遇难。

时隔多年后,记者在采访阜平柏崖村老乡时得知,1943年12月9日,日军在一口大锅里煮死了余文光的儿子和另一个孩子。残存的一点点痕迹让人们忆起了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极其残忍的杀害中国人这一幕。

标签: 余光文

更多文章

  • 顾景洲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顾景洲

    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1996年6月3日)原名景洲,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少年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18岁时,遂承祖业,随祖母邵氏习陶从艺,并博览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技艺,跻身于壶艺名家之列。中文名:顾景舟别名:曼

  • 李惠仙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李惠仙

    李惠仙(1913年—1973年3月27日),女,川剧旦角。原名李蜀翘,四川珙县人,出生于重庆三升店街。自幼家境贫寒,因不堪继母虐待,1929年逃到成都拜名丑唐广体为师,后随入“三庆会”潜心研习,并得萧楷成指教。1930年即随师在成、渝等地演出。中文名:李惠仙出生日期:1913年逝世日期:1973年3

  • 汪锦元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汪锦元

    汪锦元(1909—1992),江苏苏州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情报工作。1940年打入汪伪政府内部卧底,担任汪精卫秘书,搜集汪伪政府和日本“交易”的各种情报,及时上报党组织。中文名:汪锦元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09年逝世日期:1992年3月26日职业:特工信仰:共产主义祖籍

  • 马耀南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耀南

    马耀南(1902-1939),名方晟,字耀南。1902年生,山东省长山县三区北旺庄(今淄博市经济开发区北旺村)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司令员。2014年9月,马耀南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文名:马耀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省长山县三区北旺庄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

  • 马思忠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思忠

    马思忠出生在一个回族农民家庭。1943年冬参加陇东边区回民骑兵团,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至9月,随回民骑兵团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参加了解放镇原、隆德、静宁和西吉县的战斗,为宁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中文名:马思忠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地:宁夏西吉县沙沟乡沙沟村出生日期:1931

  • 林放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林放

    林放即著名报人赵超构(1910—1992),原名景熹,林放是其笔名,出生于浙江省文成县龙川乡下村。青年时期在温州艺文中学、瓯海公学、温州一中就读时开始接触进步书报,参加学生爱国运动,高中未毕业被迫退学。1929年秋去日本,游学东京、京都等地。1930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政经系。1934年毕业,受

  • 卢声亮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卢声亮

    卢声亮,原籍苍南县金乡镇灵峰村,1983年出任温州市长,五年市长任满,1988年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3年任满后受聘市人大顾问两年,1995年离休。1947年参加浙南游击根据地工作。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计统专修科毕业。温州市原市长卢声亮同志于2016年5月13日晚因病去世,享年88岁。中文

  • 徐盈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盈

    徐盈(1912~1996年),著名新闻记者。原名绪桓。山东德州人。中文名:徐盈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德州出生日期:1912年逝世日期:1996年12月11日职业:新闻记者毕业院校:金陵大学主要成就: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品:抗战中的西北、战时边疆故事、北平围城两月记193

  • 李学忠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学忠

    李学忠(1910―1936),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中文名:李学忠别名:李宗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出生日期:1910年逝世日期:1936年职业:军人工人出身。早年到东北谋生。后在吉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

  • 周志开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志开

    周志开(1919—1943),出生于河北省滦县,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毕业,曾任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的上空,周志开是胆识过人、技术出众的中国“空战英豪”,在短短五年的战斗生涯中,他驾驶的飞机曾被敌机射中九十九颗子弹,再加上一发炮弹,而他却创造了击落6架敌机的辉煌战绩。19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