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介堪

方介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34 更新时间:2024/1/16 13:44:59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篆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日兰亭书会名誉顾问。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介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1年

逝世日期:1987年

职业:篆刻家

人物生平

方介堪(1901年11月8日-1987年8月25日),名严,字介堪、原名文榘。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卒于一九八七年,浙江泰顺人。工书,能画,尤长于篆刻。曾延为故宫博物院编辑。四十岁后写松梅竹石,有瞿山遗意。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中国艺校教授、及教育部二次全国美展会审查委员。著有《玺印》、《文综》、《两汉官印》、《古印辨伪》、《秦汉对识拾遗》、《介堪论印》等书。

先世居泰顺县,祖父养卿进府学,始著籍永嘉。父冠英,精书法,有名于时。因经商失利,家道中落。介堪幼进蒙塾,15岁为鼎源钱庄学徒。两年后依父设摊刻字,心灵手巧,术艺非常。1920年,从金石家谢磊明治印,协助选刻整篇古文辞印章,谢氏家富收藏,5年中得以广览印谱。勤学苦练,识艺大进。1926年,随邑绅吕文起赴沪,师事鄞县赵叔孺,并以邻居关系结识经亨颐、柳亚子、何香凝等名流,以刻玉印驰名上海滩,加入西泠印社。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其任教篆刻,续在文艺学院(艺专)兼课。得和郑曼青、黄宾虹、张大千、马孟容等共事,广结墨缘;张大千尤称莫逆。全国首届美展在南市文庙举行,聘为评审委员。沪上收藏家求鉴定古印书画者踵相接。凡遇珍印异章,必钩摹保存,积久得古玉印摹本300多方。1935年至南京,寓居刻印一年。1937年,张大千邀赴北平,为学历所限任故宫博物院博物馆试用科员,作品曾参加中山公园金石书画联展。抗战爆发后仓皇南归,寇患日深,温州三度沦陷,父丧妻亡,困苦颠沛,无奈在当地贸易服务筹备处打杂。抗战胜利后,1946年上学期在瑞安中学任教。此后复应张大千邀前往上海。次年,所刻“中兴元首”石章获第二届全国美展一等奖,成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后以母老回温,在百货公司大楼办过个人画展。解放初,投资50元参加丽田造纸厂工作。1952年起,任温州地区(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年征集故家遗藏,抢救出土文物,保护珍品,策划展览陈列,筹设温州博物馆,成绩卓著。至今馆藏文物名列全省前茅,实与当年辛勤有关。“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抄家多次,印稿书籍毁失者大半。所幸耄耋之年,得见拨乱反正,被推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温州市文联副主席、市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市书协和美协名誉主席。1987年8月25日逝世。毕生从事艺术创作,擅长金石,先后治印2万余方,郭沫若评其印章“炉火纯青”,堪称篆刻大师。

艺术经历

方介堪生来性近翰墨,少时跟父亲写字刻印。方介堪学习篆刻,先从浙派入手。经五六年暗中摸索,居然已具老苍之趣,开始在温州初露头角。那时温州篆刻首推叶鸿翰(墨卿)和谢磊明(烈珊)。叶以刻印为业,主浙派方硬剥蚀;谢业馀操刀,宗徐三庚,啊娜姿媚,风格截然不同。谢磊明经营实业,家资丰盈,收藏历代碑帖印谱甚多。他见方介堪年轻好学,就招方介堪为弟子。白天仍在店里刻印谋生,晚间到他家整理藏品,为他刻印以供玩赏和应酬之需。方介堪在谢家六年,眼界大开,又由谢氏指导学徐三庚,后来又转向吴让之和汉印。这期间,代谢氏刻了数千方闲章,篆法刀法章法练得烂熟。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6年春,方介堪随吕文起(渭英)到上海,这一年他26岁。吕氏先后将他介绍给福建名土易熹及自己同科举人赵叔孺。初一见面,易,赵二人对这个青年印作的雍容大度和娴熟技法惊叹不已。赵氏当时在上海很负盛名,就将方介堪列为弟子,并将他推荐给上海西泠印社,任该社木版部主任,并经常由方介堪代为镌刻数以百计的印章索求。不久,方介堪去拜谒吴昌硕,吴昌硕认真看了他的印作后,当着众多艺术界名家和弟子的面,说自己50岁以后才走吴让之篆刻的路子,到现在还没有刻好,而方介堪还不到30岁,已经比他刻好得多了。此后,又在不同场合称赞方介堪“才资高远,后生可畏”。艺术大师出自真诚的赞赏,震撼艺坛。刘海粟闻名,诚聘方介堪为上海美专金石教授。此后,方介堪不仅是经亨颐、何香凝等人“寒之友”社的中坚,还同金石书画界元老名流褚德彝、曾农髯、黄宾虹、丁辅之、王福厂、高野侯、楼辛壶、郑午昌,及潘天寿、林散之谢稚柳、唐云等人,都有交往。其中与张大千的友谊最深,交情长达半个多世纪。他们一起受聘为上海艺专教授和1929、1937年第一、第二届全国美展审查委员,并于1937年春节在北京举办“张大千方介堪金石书画联展”,旋即不远千里同游雁荡。这十年间,方介堪利用良好的环境,在书法、绘画和诗文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提高,成为擅长篆刻又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几年间还连续出版了几部印谱,和古代玉质印章专集《古玉印汇》,钩摹完成并初步编定大型古文字工具书《玺印文综》。抗战期间,他回到温州,在饱尝了沦陷离乱的困苦,又经历了中年丧妻之痛,惟悴不堪。抗战胜利,他应约到上海会晤张大千,很快恢复了艺术活力,并在次年以精湛的几方印作,获得为纪念抗战胜利一周年举办的全国美展一等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任命方介堪为温州市丈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后来又兼任温州市博物馆馆长,他热情投身地方文物工作,为收购、搜集、抢救流散在民间的文物,跋涉农村山区。温州博物馆能有现在藏品居全省第三位的规模,方介堪筚路蓝缕之功不可埋没。应国家文化部之邀,他的作品先后两次选送日本展览。1963年,温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他兼任副主任,并为他设有创作室。他刻制了如毛泽东《词六首》。

《共产党员思想修养八则》等一批配合当时政治形势宣传的作品。同时还破例收几个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为入室弟子,指导他们学习《说文解字》,从汉印入手学习篆刻。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毫无保守地传给他们,使不绝如缕的篆刻艺术后继有人。“文化大革命”不仅破碎了他的美好愿望,还把他作为温州文化界重点批判的“反动学术权威”,连着抄家7次,多年收藏的书画被扫荡一空。“四人帮”粉碎后,他有幸以年迈古稀之人获得第二次解放。艺术成就也再一次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授予许多荣誉,出版了篆刻作品选集。文化部特地请他到北京颐和园休养创作,使他在中华民族振兴有望和安定繁荣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倾力创作,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十年,为坎坷的一生划上完美的句号。

主要作品

遗著有《方介堪篆刻》、《介堪刻晶玉印》、《介堪印存》、《玺印文字别异》、《古玉印汇》、《玺印文综》等。

人物年表

1901年1岁方介堪11月8日,生于永嘉县西门外浦桥上方氏旧宅(今温州市烈士路11号),祖籍泰顺县。原名文榘,字溥如,又名宣浙,号介庵。27岁后更名,字介堪。

1912年12岁初级小学毕业,入咸康钱庄为学徒。

1913年13岁随父亲习字刻印。

1926年26岁参加“寒之友社”活动。9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闻先生名,聘先生为该校篆刻书法教授。

1927年27岁《方介堪印谱》第一册在上海出版。

1929年29岁3月,与郑午昌、马孟容、贺天健、钱瘦铁等共同筹建“蜜蜂画社”。4月,教育部主办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在上海南市开幕,先生受聘为评审委员,参加筹备工作。随后,叶恭绰倡议组织“中国画会”,以原“蜜蜂画社”成员为骨干。

1930年30岁6月,赴杭州,参加西湖博览会筹备工作,聘为金石书画评审委员。

1931年31岁6月初,自杭返沪,参加中国画会。

1935年35岁2月,在南京与汪采白、郑曼青、郑午昌举行四人书画联展。

1936年36岁应马衡院长之邀,为故宫博物院编辑《宋贤名翰》、《元贤名翰》。

1937年37岁2月,于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张大千方介堪金石书画联展”。被聘为全国第二届美展评审委员。

1945年45岁抗战期间,方介堪为避战乱,率全家东躲西避。8月15日,日寇投降。下旬,张大千自上海来电,请赴沪相晤。

1946年46岁3月,参加上海中国画会重建活动,被推为候补理事,旋集体加入新成立的上海美术协会,参加筹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美展。

1947年47岁4月,参加“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工作,为征集委员会委员。5月,参加“文化奖金美术奖”展览筹备工作。

1949年49岁1月,在国货公司大楼举办方介堪个人画展。5月7日温州解放。10月,先生列席温州市第一届政协会议,提案18条,被采纳12条。

1951年51岁元旦,温州市文管会成立,与孙孟晋、夏鼐等14人为委员。先生捐献所藏周代玉虎、宋元瓷器及名家字画、汉魏石刻精拓等文物数百件。

1952年52岁5月,温州市文管会开始正式工作,先生任常务副主任。

1958年58岁温州市博物馆成立,兼任馆长。主持馆藏文物陈列展出。

1963年63岁元旦,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任副所长。

1964年64岁9月,应潘天寿、吴?之之邀,赴浙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班教授篆刻,凡三月。该班为我国大专院校开设书法专业的第一批学生。

1966年66岁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接受审查。冒险挺身保护博物馆文物。

1970年70岁5月始宣布“历史清楚”,允许在家医病。

1972年72岁5月,批准退休。

1973年73岁以篆刻书法作品参加中日文化交流及全国、省市展览。

1979年79岁2月,先生印章选入《现代印章选集》。10月,西泠印社七十五周年大会推选先生为副社长。应文化部之请,先生以新作参加日本“中国书法展览”。

1984年84岁6月,先生作品选入文化部艺术局编选的《中国书法45年》。10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

1985年85岁5月,应中国对外友协之请,参加《中国知名书法家书法展》。

1986年86岁5月,被聘为浙江省篆刻理论研究会顾问。

1987年87岁《中国书法》杂志创刊号,刊登先生篆刻作品。8月25日,先生因病抢救无效去世。

1993年,《方介堪篆刻精华》由西泠印社制作发行。

标签: 方介堪

更多文章

  • 邓玉麟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邓玉麟

    邓玉麟(1881年2月19日—1951年4月10日),生于湖北巴东;早年从军,后参加武昌起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被授以中将军衔;1926年北伐战争时,曾任北伐军左翼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北伐之后脱离军界,寓居上海;抗战爆发后拒绝日人收买,迁居武汉;武汉沦陷后又迁居长阳,1943年回到家乡巴东居住;在各

  • 姚水娟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姚水娟

    姚水娟(1916年-1976年12月10日),女,演员。浙江省嵊县后山村人,原名姚文贤。中文名:姚水娟别名:姚文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嵊县后山村出生日期:1916逝世日期:1976年12月10日职业:越剧演员代表作品:《狱中缘》《巾帼英雄花木兰》性别:女姚水娟,1930年进群英舞台科班

  • 马于飞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于飞

    马于飞,毛泽东特型演员,山东德州夏津人,生于1958年,2008年10月16日赴黑龙江鹤岗等地演出时,在绥化市遭遇车祸身亡。中文名:马于飞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德州夏津出生日期:1958年逝世日期:2008年10月16日职业:毛泽东特型演员生前是北京飞鸣伟业影视文化艺术传播中心董事长,北京海德冠国宴

  • 曾彦修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彦修

    曾彦修,四川宜宾人,1919年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起先后入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任南方日报第一任社长、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2015年3月3日4点43分,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中文名:曾彦修别名:严秀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四川宜宾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2015年3月3日

  • 张南生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南生

    张南生(1905-1989),男,福建省连城县新泉镇北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文名

  • 张世简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世简

    张世简(1926-2009)国画家。192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礼张村,这是一个有画家之乡美称的村子,叔父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张振铎先生(1908-1989),堂兄张书旂先生(1900-195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师。还有几位伯父、兄长也都擅长花鸟画。童年时代的张世简常常出现在

  • 王福庵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福庵

    王福庵(1880~1960),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七十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浙江杭州人,年五十居上海。精篆刻,是。书法工篆、隶。得吴昌硕鼓励,另辟蹊径,专工小篆与金文。所书小篆工整规范,秀美遒劲。所篆

  • 周贯五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贯五

    周贯五(1902-1987),江西省吉安县人。1927年任本村农民协会副主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

  • 赖际发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赖际发

    赖际发(1910-1982),福建永定人。毕业于永定师范学校。中共八大、九大代表。中文名:赖际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0年逝世日期:1982年毕业院校:永定师范学校主要成就:中共八大、九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籍贯:福建永定性别:男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

  • 严政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严政

    严政(1917-2003),男,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名严正禄。四川达县江陵溪乡大四坝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和高级指挥员,中共中央原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武汉军区政治委员、原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