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1940-)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浙江省绍兴县人。1982年至1988年,先后有三幅作品在国际绘画比赛中获大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希
别名:徐振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940年
逝世日期:2015年7月23日
职业:艺术画家
毕业院校:浙江美术学院
简介
曾用名徐振武,浙江绍兴人。1956年入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60年毕业继入该院版画系,1965年毕业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1978年为该社专职创作人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画。
作品特点
徐的作品清新隽永,富有浓厚时代、地方及生活气息,尤以笔下的江南水乡,更为中外人士赞赏。后移居美国,创作题材更扩展至描绘世界各地风光。显示出其超卓的艺术才华和雄厚的实力。
个人荣誉
北京中国美术馆,日本东京小野美术馆,第八届国际绘画展,美国费城乡村俱乐部画廊,日本世界博览会,维也纳联合国分部先后收藏其作品十件。
1982年至1988年,先后有三幅作品在国际绘画比赛中获大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一次。另外二幅作品在亚洲获一等奖。1997年在瑞典举行的第一届国际素描大赛,速写作品《林间》获金质奖。
艺术经历
1960年,徐希在一位中学绘画老师的鼓励下报考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徐希是这个班上最年轻的学生之一,但他却获得了这所附中的最高奖赏,两年后他被直接保送进了大学部。他的第一专业是版画,故很快就掌握了木刻,铜版,石版等技巧。二十二岁那年,徐希在报上发表了自己构思大胆的处女作,立即引起全国性反响。出于对艺术技巧的不懈追求,他曾前往地区医院学习解剖学,并不断来往于乡村田野,对景写生。版画色彩上黑与白的强烈对比,结构上对力与度的强调,构图设计上的清晰简明都体现在他后来更为柔和抒情的创作中,显示出一种在技巧上对形式的控制力和在抒情上捕捉意象的敏感性。
由于不满足仅仅掌握版画艺术,徐希不久在浩瀚无垠的中国艺术遗产中潜心中国画和水彩画的研习。与此同时,与西方艺术的接触也唤起了他全新的,更为复杂的美学思绪,在视觉空间形式上与中国画具有不同风格的法国,英国和俄国水彩画,都使徐希沉迷和流连。从学生时代起,徐希就开始了融会东西方艺术的探索,在这种将当代西方水彩与传统东方水墨技法相结合的摸索中,他逐渐结合了古今东西的两种抽象技巧而形成鲜明的个性色彩。传统中国画表现静物和风景时的重要特征是静中有动,通过不同物体之间张力关系的把握,以及对表现形式的韵律化抽象技法,来表现大自然的生命力;西方式的抽象则建立在纯粹的形式上,很少追求东方绘画中各种对主物之间的和谐转化。在徐希的作品中,特别是他在成熟期描画的城市风景中,这两种抽象技巧和视觉对象已经融为一体了。
曾任北京市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编辑的徐希,在文革结束后就已经在新中国羽毛丰满的艺术家群中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时期的创作没有为传统所束缚,而是用法国式的色彩打破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单色规则,同时强烈的黑白对比仍是他艺术布局中的基本协调手法,从中可见其中国版画的根基,正如那些微妙柔和的暗部处理,体现了他传统中国画的控制技巧和内在韵律感。
生长于南方而一向钟情于朦胧山水,田园牧歌情调的徐希,注意到中国画派的酣畅有力和简练明快,从而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协调手法-中国艺术所一向推崇的理想境界-在雄浑的气魄和抒情两极之间寻求和谐。因此,徐希在有时过于纤弱的南方风格中结合了北方画派大胆超常的想象和几乎是非显示存在的均衡感,避免了平淡无味,也正是从这个时期起,徐希创立了自己的画风。
也是在这些年里,他开始确立自己最主要的题材,美丽的雨景。雨景一直是中国画的一个普遍题材,随应季节,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在各种画家笔下呈现出雨景的千姿百态。徐希在这些已有的艺术提炼中更添一笔,描画了维也纳雨景中蕴涵着的抒情音符,纽约城雨景中无声的诗行那样,表现大自然的变幻无常和内在情韵。古典中国画在“雨”题中传统的“沉思”基调在徐希的创作中被赋予更为积极的特征。
以后十年,徐希创作的技巧和主题的进展正像他事业和进展一样不断突破,不仅雪和夜成了他反复描画的题材,而且他笔下的所有景物都带有印象主义色彩。雪景和雨景一样是东方绘画中的基本主题,常常因南凉北寒,晨降夜落,以及轻盈厚重而在画家笔下变幻多姿。徐希画自阿尔卑斯山的表现,优美而明丽,在世界风景画中可谓独具慧眼,非凡手笔。
除了对题材的开拓,徐希也拓宽了对传统中国画的主题和技巧。他在西藏之行中完成的西藏寺庙及民俗的组画,色彩辉煌,水墨酣畅。仅仅追求“地方色彩”的不满使徐希致力捕捉西藏民族的内在气质,和体现在他们那种异域风情中独特的人类形象价值。
1989年徐希移居美国纽约。这时正处于一个顶峰期,并继续用广采博蓄各国艺术的方法抒发他对现实世界的个人印象和抒情性想象。在其描画纽约的组画中,他给这座被无数艺术家描绘过的城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点,神秘,静谧,沉着和多姿多彩的内在生活力。满怀对世界进行个性化把握的渴望,使徐希的作品汇集了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香港,中国以及美国的各地风光。
生平年表
1940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
1956年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
1960年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秋入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
1965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1965年至1978年在北京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
1978年假如中国美术家协会,转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专事绘画创作;
1980年在新加坡立新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1981年在《奇妙的亚洲》评选中,画作《长城》和《布达拉宫》获第一名。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徐希画选》;
1982年中国画《湖上晨曲》在第八届国际绘画展上获大奖;
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希画选》;
1985年中国画《江南喜雨》在日本世界博览会上获三等奖,12月在日本东京西武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画集,同月在香港博雅画廊举办个人展览;
1986年5至9月访问欧洲奥地利、匈牙利、苏联等八国。7月在联合国维也纳分部举办展览,8月在维也纳银行画廊及纽约东方画廊举办展览;
1987年3月在纽约皇后学院艺术中心举办个人展览,6月在纽约海外电视中心举办个人展览,8月访问日本,并在东京举办个人展览,11月中国画《江南喜雨图》在土耳其“国际住房年”国际绘画比赛上获成年组二等奖;
1988年被文化部评为一级画家,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中、英、日三种文字合编的评介专集《画家徐希》和《徐希画选》,5月参加瑞士巴塞尔第十九届绘画艺术节,往芬兰、瑞典、挪威、丹麦、比利时、瑞士、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土尔其、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奥地利等欧亚17国旅行写生、考察访问;
1989年3月台湾高雄名人画廊出版《徐希画集》,6月到美国讲学及旅行写生,7月亚运会理事会选用徐希之作品印制挂画年历,10月在台北寒舍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创作纽约、曼哈顿风光系列作品共四十幅,在台北有熊氏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两本画册;
1991年11月在宾西法尼亚温斯堡禄会所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徐希的艺术于FineArtsMagazine及SunstormArtMagazine中刊登;
1993年在香港举办"徐希作品欣赏展"并出版画集《徐希画集》。赴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旅行写生。同年获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希作品选-花卉篇》;
1994年在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希作品选-美利坚组曲》;
1995年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赴上海周庄、浙江宁波、舟山群岛等地写生,同年香港心源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希作品选-乡土情》;
1996年获瑞典主办的“第一届国际素描大赛”金盾奖;
1997年在纽约日本画廊举办个人展览,同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徐希作品-风情篇》;
1998年在台北及新竹举办个人画展;获瑞典主办的"世界小幅画"银盾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徐希画集》;
1999年参加中国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家五人展”先后在北京郊区、湘西、山西等地旅行写生;
2000年1月在香港季丰轩画廊举办个人画展,5月在纽约中华千禧艺术馆(文良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应邀担任新加坡第19届全国美展评委。9月访问台湾,旅行写生。《徐希作品选-徐希速写集》在香港出版,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出版《徐希绘画》,8月到10月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徐希个人画展"。
2015年7月23日下午徐希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