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邱德根

邱德根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90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5:22

邱德根,祖籍浙江宁波,1924年生于上海。1950年到香港荃湾经营戏院。1962年买入荔园游乐场。1958年开设远东银行,任董事长。1982年收购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亚视)任主席。并先后兼任远东酒店实业有限公司、远东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远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2015年3月17日,邱德根逝世,终年90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邱德根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4年

逝世日期:2015年3月17日

职业:远东集团创办人

主要成就:远东银行创办人及董事长

终年:90岁

人物经历

1924年,邱德根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中,由于家贫,仅读了几个月初中就辍学了。

年方十五岁的他在大光明电影院当小工。几年后,靠积攒下的一笔钱,租了一间“大都会”的影院。1950年4月,携已怀孕数月的妻子逃难到香港。当时香港这片“弹丸之地”并不发达,邱德根初到香港,生存不易。邱德根在上海曾经营过小戏园,放过幻灯片,就凭着这么一点小技,他勉强在香港站住了脚。放幻灯片收入虽然微薄,但他们夫妻省吃俭用,慢慢地也攒下了一笔钱,足以开个小小的电影院了。后以五千港元的价钱顶下了位于新界的一个小戏院——荃湾戏院。邱德根知道,他这点资本实在是不能在市区和别人竞争的。因为市区中的人只对新上映的影片感兴趣,而新片的租金很贵,只要有一两部片子上座率不高,就足以使他赔光老本。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乡村。当时香港的郊野乡村电影业还很落后,乡村居民很难看上一场电影。农闲时,他们无事可干,只能串门、聊天、睡大觉。对他们来说,即使是老电影也是很新鲜的。而老片的租金极为便宜,花1港元就可以租一天。在乡村开个电影院,既有市场,成本又低,肯定大有前途。主意已定,邱德根夫妇就开始行动。果然不出他们预料,乡村电影院很受乡民欢迎,上座率极高。一开始,乡村居民还不习惯白天看电影,但因为晚上经常买不到票,他们也就只好白天看了。到1960年,前后仅10年时间,他们已在乡村经营了14家影剧院,手头也有了一笔不小的资金。脚下一块地,头上一方天,邱德根被同行们称为“白手兴家的上海佬”。经不断滚动,到1960年,邱氏已在新界的沙田、大埔、粉岭、元郎等地开设了十余家影院,成为新界新崛起的“影院大王”。

在乡村站稳了脚跟,邱德根开始考虑到市区发展自己的事业了。但他的资金并不很充裕,要在市区大展拳脚,还得筹集一部分资金。他看到那些乡村居民们想存钱和借钱都很不容易,而大银行家的目光总是盯着城市的富豪和中产阶级,无暇顾及乡村。实际上,乡村居民钱虽少,但他们人数众多,应该说市场前景是广阔的。远东钱庄便应运而生,专营乡村中的存款和借贷业务。与此同时,邱德根也买了一些地皮,投资其它行业。与这些业务相辅相成,远东钱庄的生意也颇红火。这个钱庄就是日后香港银行界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银行——远东银行的前身。

邱德根暂时放弃了从事电影业的计划,继续经营并发展原有的业务。他的投资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银行、地产、证券、旅游、食品、面粉、酒店、货仓、影剧院、报纸都有他的投资,在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都有他创办的企业,事业蒸蒸日上。

邱德根相信,只要讲究信誉,以客户的需要为第一行动准则,事业就能发展。当年,他经营钱庄的时候,既没有经验,规模也不大,完全靠自己摸索,凭着对客户的一片至诚,终于办成有一定实力的远东银行。在业务上,银行还为客户的子弟留学作担保,为客户家庭的婚丧大事提供服务。1965年,香港发生了挤兑风潮,震荡了整个香港银行界,许多银行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都被迫让出一半股份给英资银行,才得以稳住脚跟。远东银行也难免在风雨中飘摇。邱德根决心要挺过去。银行的声誉就是他邱德根的声誉,他把他所控制的其它业务的资金尽最大可能调来充实银行,终于渡过了难关。从此以后,邱德根和远东银行更是声威大振,雄踞一方。同年,在新界建成了十七层楼的远东银行大厦,在元朗及港九等地相继设立了远东银行的分行。还以一百五十万港元买下位于九龙荔枝角的“荔园游乐场”,成为其旗下的一株摇钱树,建立起金融、房地产、娱乐业等三大支柱。1972年后,趁香港股市高潮时将远东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远东投资公司上市。

1979年,更进一步将游乐场、影院及酒店投资的业务组成远东酒店上市。从而使自己跻身香港超级富豪中。1979年,他投资数千万元建成了占地数万平方英尺的历史文化的游乐园——“宋城”。城中建筑都是仿宋代建筑、商店、钱庄、剧院、神庙、庭园等鳞次栉比,城中居住者和卖艺者都是古装打扮。现代人走进这座宋城,就好像回到古代社会。因此,这里吸引了无数游客,每年都给邱德根带来丰厚的利润。邱德根在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地的企业多为娱乐设施和酒店,他希望将来在欧美建立一个酒店系统,以此改变海外华人的地位。

80年代,邱德根又在新加坡投资五亿港元,兴建了仿唐代社会生活的“唐城”,再获成功。经过30年的奋斗,邱德根成为“远东集团”的董事长,同时也成了香港名列前茅的亿万富翁。他不相信命运,他认为他庞大的产业都是以艰辛的奋斗换来的。随着岁月的流逝,邱德根老了,他的儿子们分担了许多事务,他比以前要轻松了一点。这时,他想起一直没有如愿的电影事业。他是在电影业上起家的,有了雄厚的资本,他又想来圆他的旧梦了。儿子们反对,他们不愿让父亲在晚年为此再操劳。可是邱德根决意要做的事,谁也不能阻止,他认为自己离退休还很远!当时香港有两家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前者经营较好,实力也强,拍过不少有影响的电视剧。而“丽的”属于英国一家集团,经营不善,亏损严重。邱德根于

1982年购买了这家电视台50%的股权,改名为“亚洲电视台”,并改组机构,自任董事主席。邱德根知道,要发展电视台,既要有资金,也要有人才,还要有好的剧本。他从影视界请来李壮烈和徐小明两位干将,分别担任总监制和节目经理,负责“亚视”的制作业务。这两人果然不负邱德根厚望,先后推出古装武打片《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等片。“忠孝仁义”向来为中国人所推崇,这3部电视剧宣传的正是这个传统,因此一经播出便立即轰动香港和大陆。“亚视”自然效益大增。此后,“亚视”又陆续推出一系列古装戏:《武则天》、《秦始皇》、《西施》,都获得成功,收视率极高。其中《武则天》还在海外播出,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英、法等国的电视屏幕上频频出现。亚洲电视台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无线电视台的恐慌,双方一场激烈的竞争。为了争夺观众,“亚视”和“无线”同时推出“亚洲小姐”和“健美小姐”的选举活动,而且在同一天晚上现场播出。事前,双方都作了大量宣传,一时间,整个香港沸沸扬扬,都在谈论这件事。人们对此既兴奋又抱怨,只好在收看时不停地转换频道。由此可见“亚视”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从1984年以后,电视台每年都有盈余。邱德根也算是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邱德根是青年时期从大陆去香港的,对祖国,他仍怀着一片深情,一直在关注着大陆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经济界人士,他也深知中国是个极有潜力的庞大市场,远东集团积极在中国大陆寻求发展机会,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回祖国大陆投资。在蛇口工业区,他投资建成了占地一万七千平方米的规模巨大的远东面粉厂。此后又在宁波、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投资酒店业,发展内地旅游事业。他曾在宁波投资3000万美元建造华侨饭店。1985年5月,邱氏家族将远东银行25%的股权出售给中资背景的华美国际有限公司,以此加强与大陆的业务联系。邱德根是全国政协委员、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理事,他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筹划合资兴办旅游业,并设想在杭州也建一座“宋城”。在一次上海对外友好合作讨论会上,他以诚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大陆某些行政主管机构办事繁琐拖拉的看法,正是这种直率的批评,体现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个人生活

1964年,邱德根有幸认识了一位叫陆运涛的大富翁,此君对他的才干很欣赏,打算和他合作发展电影事业。这正是邱德根多年的梦想。可是,事情才刚刚开头,灾难却降临了,与他多年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妻子在与陆运涛一起出访时,因飞机失事在台湾遇难。这给邱德根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而且,陆运涛的死,也使他发展电影的宏图骤然破灭了。裘锦秋有个妹妹裘锦兰,也是个非常贤慧的女子。姐姐的意外事故,同样也使她悲痛万分,但她看到姐夫在这巨大的打击下几乎支持不住,便打起精神,主动承担了照看孩子和料理邱德根日常生活的事务。后来,他们结为夫妻。

获得荣誉

丧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先设灵其后举行公祭仪式。灵堂正中高挂“德高望重”横匾,妻子裘锦兰和一众子女神色哀伤,送别至亲;邱德根的亲属、好友及一众社会贤达出席公祭。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致悼词,邱德根次子邱达昌代表家人致谢词。大殓仪式于28日下午3时30分开始,下午五时完成,十位扶灵人士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中联办主任张晓明、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教育局前局长孙明扬、李业广、荣智权、赵世曾、林广兆、冯华健和谢德富等社会贤达。

特首梁振英身在海南出席博鰲论坛,特首夫人梁唐青仪昨有前往致祭;多位政府高官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发展局局长陈茂波、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以及行政会议成员罗范椒芬、民建联主席谭耀宗、新民党田北辰、自由党田北俊、全国政协委员霍震霆、亚视执行董事叶家宝等均前往鞠躬;前行政长官曾荫权夫妇亦有到场致礼。

人物逝世

2015年3月17日9时55分,邱德根因患脑退化症在家中晕倒,中午时送往荃湾仁济医院,经医治无效后死亡。

标签: 邱德根

更多文章

  • 郭俊卿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郭俊卿

    郭俊卿,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5年到1950年,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 王培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培生

    王培生,出生于1919年3月24日,名力泉,号印诚,1919年3月24日生人,原籍河北武清县小韩庄,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武术家。中文名:王培生别名:王力泉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北武清县出生日期:1919.3.24逝世日期:2004.9.11籍贯:河北省武清县流派:吴式太极拳、八卦掌师承:马贵、杨

  • 杨大易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大易

    杨大易(1919-1997)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湖南省军区司令员。中文名:杨大易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省苍溪县白山乡车子村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1997年毕业院校: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19年4月,杨大易出生于四川广元市苍溪县白山

  • 曾绍山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曾绍山

    曾绍山(1914-1995),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1月26日因病在济南逝世

  • 曹灿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灿

    曹灿,1932年12月生于江苏南通,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艺术家委员会副主任、四代艺术团副团长、北京市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长、北京市老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第十、十一届人民代表、曹灿艺术学校校

  • 闵损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闵损

    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尊称闵子,春秋末期鲁国(今属山东省)人。字子骞,以字行,故又称“闵子骞”。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五岁,七十子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有“芦衣顺母”、“鞭打芦花”的故事传唱至今。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

  • 鲁道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鲁道源

    鲁道源(1898—1985),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昌宁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战期间,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新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五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积极参加抗战。抗战胜利时,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第十四绥靖区主任、第十一兵团司

  • 林彬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彬

    (1916—1994)原名熊宗存。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林彬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地:安徽省金寨县出生日期:1916逝世日期:1994职业:军人信仰:共产主义军衔:少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一

  • 刘晓松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晓松

    刘晓松(1978—1999),金寨县油店乡河口村人。家境贫寒,6岁即知苦学。9岁曾借戎装照像,心已向往从军报国。1989年入读油店初中,加入共青团。中文名:刘晓松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出生日期:1978年逝世日期:1999年职业:学生毕业院校:海军工程大学信仰:共产主义称号:舍己救人的军校优

  • 阎达五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阎达五

    阎达五教授(1929年12月-2003年)生于山西祁县,1949年3月肄业于北平私立华北文法学院经济系,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夜大学。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建校至今,一直在该校工作,曾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其间,1960年至1963年曾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