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均体

吴均体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70 更新时间:2024/1/18 15:44:15

《梁书·吴均传》说“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均

别名:叔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

出生日期:公元469年

逝世日期:公元520年

职业:文学家

主要成就:《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

代表作品:《齐春秋》《赠王桂阳》《咏慈姥矶石上松》

简介

个人简况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寒微,学以致才,其文颇得世人称诵。仕途不畅,只做过奉朝请之类的有名无实的小官。曾撰《齐春秋》,忠于史实,被梁武帝焚书罢官。不久,奉诏修《通史》,起三皇讫齐代,未成而卒。今存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赠王桂阳》、《咏慈姥矶石上松》、《行路难》、《宝剑》等为其代表作品。他的写景散文《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艺术成就较高,为历代传诵的写景名篇,“文体清拔有古气”,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时人仿效,号称“吴均体”。另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隋书·经籍志》载有集二十卷,皆佚。明人辑有《吴朝清集》。《梁书·文学传》、《南史·文学传》有传.

作品特点

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5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象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作品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

《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

《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梁武帝曾有“吴均不均,何逊不逊”的批评(见《南史》卷三十三《何逊传》)

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3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

《隋书·经籍志》录有《吴均集》2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吴朝请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与朱元思书》简介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卷七,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书信,述说的是行旅的见闻感受。本文仅是其中的部分节录,原文已散佚不可见。这是一篇用骈体信札形式写成的写景小品文,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秀丽雄奇的水色山光。吴均生活在政治黑暗的南北朝时期。他一生仕途很不得志,梁武帝时,私撰《齐春秋》,书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这使他心灰意冷,加之受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他萌生了隐居的志趣。因此,本文并不是纯粹的写景。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闻、实感出发,着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进行描绘,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清高思想,表达了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带的迷人秋景。作者自叙泛舟悠闲出游,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引领全篇,集中表达赞美之情。下文便分别作具体的描绘。

第二段分写水之“异”。用“缥碧”表现富春江的水色,用“千丈见底”、“直视”鱼石夸张地说明水的澄澈、透明。前四句描写的是流势缓慢处。后两句充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流势湍急处急流奔泻快如飞箭,波浪迅猛势如奔马,使人惊心动魄,如同亲见。

第三段分写山之“奇”。这部分属详写,由景生情,因情明志。“夹岸高山”六句,从视觉角度来观察、描写富春江两岸险峻的高山。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句显得生动活泼,使高山得以化静为动,使奇山形象具体、饶有情趣。“泉水激石”六句,则从听觉的角度来摹拟、传达山上泉响、鸟鸣、蝉叫、猿啸等各种美妙动听的声音,简直就汇成了一支优美和谐的大自然交响曲!远离了尘嚣,淡泊了名利,又置身于如此生机勃发的胜境,于是,在“鸢飞戾天者”四句,作者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些一心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就会平息他们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为世俗事务忙碌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作者借景巧妙生发感慨,既渲染了奇峰幽谷的巨大魅力,又抒发了对黑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极大蔑视,也流露了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作者不愿再多想官场的丑恶,于是在“横柯上蔽”四句,以描写所见“横柯”、“疏条”之景结束全文。这四句通过描绘明暗交替的近景,给作品增添了清幽淡雅的色彩,作者安乐山林、消极遁世之心可见一斑。

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细细品读,韵味十足。

撰写齐史

吴均想撰写齐史,向梁武帝求借齐帝的<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说:“齐民故事,布在流俗,闻见既多,可自搜访。”吴均就开始撰写<齐春秋>,他不顾忌讳,记载齐、梁间历史,成稿30卷。武帝以“其书不实”为由,派人责问,下令焚毁,并免去吴均的官职。不久,武帝又召见吴均,命他撰写上起三皇,下迄南朝齐代这一段《通史》。吴均撰成其中“本纪”、“世家”,还剩“列传”未写,因病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逝世。

诗文

吴均善吟,有诗名,诗文有清拔之气。当时著名文史学家沈约,读了他的作品,十分赞赏。《如赠王桂阳》诗: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复明月。

这首诗表现了贫寒之士的雄心和骨气,在构思上与左思的“郁郁漳底松”和陶渊明的“清松在东园”相近。又如《胡无文行》写道: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银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点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诗中表现出凌厉直前的高昂气概,具有当时诗人少有的一种风云之气。在《吴朝请集》中,这类作品还不少。

吴均的用世之志,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表露,如其撰写的《宝剑》篇,在描写了宝剑材质的精良之后说:“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很显然,这一精良的宝剑,就是作者对于自己才能的寄托,寄寓着一个怀抱美质,因出身寒微而难于显达的深沉之感。这种矢志不遇之概,也常随处触发。如说:“明哲遂无赏,文华空见沉古来非一日,无事更劳心”《发湘州赠亲故别三首》,在这种不平情绪的抒发中,也反映了当时现实的黑暗。

吴均还工于写景,如一首常为人们传诵的写景小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_____《山中杂诗三首》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

吴均长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如《与施从事书》和《与顾章书》,分别把安吉青山和石门山(皆属昆铜乡)景物描绘得如诗似画,惟妙惟肖,艺术成就很高,为六朝骈文的著名篇章。

吴均诗文在当时颇有影响,《梁书》本传载:“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

吴均著作颇多,除上述外,还有注《后汉书》90卷、《庙记》10卷、《十二州记》16卷、《钱塘先贤传》5卷、《续文释》5卷、《文集》20卷。这些文集,可惜未流传下来。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另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1卷传世,所写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为小说,变卓然可观,唐宋文人都引为典据,阳羡鹅笼之记,尤其奇诡者也。”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注释: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①见来烟,

竹中窥②落日。

鸟向檐③上飞,

云从窗里出。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ī):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

译文(一)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

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它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

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赏析一:

这四句写景的小诗,自成一种格调。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气连读,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绝妙的图画,就会响起一曲优美的乐章。杜甫《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放眼四望,触处生情,将不同的景物组合起来,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赏析二: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吴均是写山水的高手,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象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吴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

仕途

升任朝奉请

吴均(469_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故鄣(安吉)县人。他出生在贫寒家庭,性格耿直,仕途上很不得意。他勤奋好学,很有才艺。梁武帝天监初,柳恽任吴兴郡太守时,召他为郡方簿,主管文书簿籍,常一起赋诗、酬唱。萧伟为建安郡王驻扬州(今南京)时,任命吴均为王府记室,负责文翰书札。萧伟迁督江州后,吴均被任命为国侍郎、兼府城局。不久,升任朝奉请。

标签: 吴均体

更多文章

  • 孙仪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仪之

    孙仪之(1906年-1986年),安徽省六安县人。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卫生处处长、军委卫生部主任,卫生部副部长,第四野战军卫生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部长兼中南军区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

  • 孙生禄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生禄

    孙生禄(1928~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河北定兴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9团飞行员、飞行中队长。中文名:孙生禄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定兴县出生日期:1928逝世

  • 阮若琳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阮若琳

    阮若琳,(1929年3月1日——2010年3月19日),女。北京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辽宁省康平县委宣传干事、法库县妇联主任。中文名:阮若琳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北怀安出生日期:1929年3月1日逝世日期:2010年3月19日职业: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代表作品:主持摄制了《红

  • 王默君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王默君

    王默君(1964年9月13日-1989年1月28日),祖籍浙江常山,是一位台湾歌手。出版了《历史重演》和《想想我的爱》两张专辑。还有《偷哭的日子》、《纪念遗作专辑》等相关作品。中文名:王默君国籍:中国血型:O型身高:162cm体重:48kg出生日期:1964年9月13日逝世日期:1989年1月28日

  • 池田骏介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池田骏介

    池田骏介(1941-2010)日本著名男演员,曾出演过《杰克奥特曼》、《特别机动捜査队》而被大家熟知,2010年6月11日因胃癌去世,享年69岁。他的真名是池田典雄(Norio任职池田)。神奈川県川崎市出身。神奈县川崎市出生。所在公司SOS公司(文体协会)一间模特儿公司。法政大学第二高等学校、法政大

  • 程子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程子卿

    程子卿(qīng)(闯入中共一大的密探),(1882年-1961年),江苏镇江人。程子卿读过三年私塾,后来在镇江米店当学徒。在1900年前后,程子卿从镇江到上海谋生,在十六铺码头做搬运工。他在那里结识上海帮会头子黄金荣,结拜为帮,人称“黄老大”(黄金荣)、“丁老二”(丁顺华)、“程老三”(程子卿)。

  • 缪云台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缪云台

    缪云台(1894年3月23日-1988年9月3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原名缪嘉铭,字云台,云南昆明人;1913年留学美国堪萨斯州西南大学、伊利诺大学、明尼苏达大学;1920年回国后任云南个旧锡务公司经理,云南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厅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云南经委主任;194

  • 叶青山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叶青山

    叶青山(1904-1987),原名叶志泉,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曾和白求恩同志一起创建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参与筹建医务学校,后任晋察冀野战军卫生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中央卫生部长助理兼中央

  • 李长林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长林

    李长林(1917—1999)四川渠县人,共和国开国英雄之一。(详见50集电视专集《开国英雄》第三集专辑内容)著名全国战斗英雄。我军著名智勇双全、善打硬仗恶仗、始终冲锋在最前面非常骁勇善战的一员战将、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之一。1950年因战功卓著,作为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光荣参加开国的北京首届全国战斗英雄表

  • 徐承煜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徐承煜

    徐承煜(1841—1901),字楠士,汉军正蓝旗人,徐桐之子,清末官吏。拔贡。以户部小京官晋迁郎中,累官刑部左侍郎。已,联军入,桐仓皇失措,承煜请曰:“父芘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桐乃投纟睘死,年八十有二矣。而承煜遂亡走,为日军所拘,置之顺天府尹署,与启秀俱明年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