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格里

马格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93 更新时间:2024/1/15 19:29:29

马格里(MacartneyHalliday1833-1906),英国人,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马格里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咸丰八年(1858年)随英国侵略军来华,任第99联队军医。在英军服役期间,他与当时的英国军官戈登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友谊。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马格里辞去英军职务。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格里

外文名:MacartneyHalliday

国籍:中国籍

民族:英国奥金莱克人

出生地:苏格兰

出生日期:1833

逝世日期:1906

职业:军医

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

主要成就: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个人履历

原名:MacartneyHalliday中文译名:马格里

生卒日期:1833-1906

国籍:英国人,后加入中国籍,字清臣,以示对清廷之忠贞。

出生地:苏格兰

毕业院校: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

任常胜军头领白齐文的秘书,仅两月。同治二年(1863年)加入淮军,任张遇春统领的春字营炮队教习,并率队随李鸿章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同太平军作战,深得李鸿章信任。十月,苏州发生杀降事件。后李鸿章请潘曾玮找马格里出面调解,马格里劝说戈登,杀降事件才得以了结。

马格里在加入淮军后,李鸿章故于同治二年(1862年)在上海附近的松江设立了上海洋炮局(长安汽车前身)。

马格里被撤职后,闲居金陵。适马嘉里案发生,郭嵩焘奉命以钦差大臣赴英“谢罪”兼设立驻伦敦使馆。由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屡称其(马格里)能”;曾纪泽也代为说项;李鸿章自己也“夙知其忠厚可用”,遂由李鸿章向郭嵩焘推荐马格里作为访英随员之一。光绪二年(1876年),马格里以三品衔候选道充任三等翻译官,随郭嵩焘出使英国,协助设立中国使馆。此间,马格里因熟悉中英各事,对郭嵩焘多所襄助,为郭嵩焘办理英文文案,处理外交庶务,并时常向郭嵩焘灌输西方礼节、风俗、文化、科技等知识。郭嵩焘卸任后,马格里亦返华而转任英使馆参赞,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去职。

马格里初为淮军枪炮教练,后改为督造炮弹、主持新式的近代兵工厂的生产,跟随李鸿章十余年,深为李鸿章倚重。中法战争时,马格里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提出调解草案七条。1906年,马格里在英国去世,终年73岁,其时尚任伦敦中国使馆顾问。死后,英王赐予爵位,旧中国上海的英租界内还有以他的姓名命名的街道。

马格里爵士,英国奥金莱克人,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陆军第99联队军医,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中外混合部队“常胜军”任职。这支队伍受淮军统帅李鸿章的节制。

李鸿章亲眼目睹了西式战法和洋枪炮的威力,便酝酿了创办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新式武器,再加上聘请外国教官,使淮军战斗力大大提高。精明的马格里看透了时局,一心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想方设法加入淮军,当上了外籍“教习”(教官),得以接近李鸿章。马格里的笔记中写道:“我在被批准脱离英军后,便投效了李鸿章。第一件事就是向他指出,当时他购买外国军火所付的价格过高,买一颗从英国炮船上偷来的普通的12磅炮弹要费30两银子,买一粒最坏的铜帽也要16两银子,即6英镑。我告诉他,欧洲国都开办大工厂制造军火。中国若要为本身利益着想,也应该建立这样的制造厂。”这番话打动了李鸿章,于是马格里毛遂自荐,带领工匠以手工方式进行试制。他以土法上马,用粘土制造一个熔化炉,使用简陋的工具和设备,东拼西凑,造出了一些炮弹、药引、炮门纸管自来火。恰逢一位英国军官士迪佛立前来拜访李鸿章。李遂请他过目鉴定这些样品,在得到士迪佛立的好评之后,又经过试用,证明质量尚可。1862年,李鸿章授权马格里雇用50名工人,在淞江县的一个庙宇里筹建上海洋炮局,于1863年4月建成。

草创的上海洋炮的设备十分简陋,除到上海向外商购买一些,还募外国工匠“由香港购办造炮器具”。李鸿章从创办伊始确立了由洋人、国人分别管理厂的两种模式。为此,李鸿章“令参将韩殿甲督率中国工匠尽心学习”洋工的技艺,还特意地把“学识深醇,留心西人秘巧”的丁日昌从广东调来,并将炮局分为三个分厂,由马格里和中国官吏刘佐禹共同领导1个分厂,另2个分厂由韩殿甲、丁日昌分别领导。当时人称“上海三洋炮局”(韩、丁领导的2个分厂于1965年并入上海的“江南机器制造局”)。作为“总办”(厂长)之一的马格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第一位外籍厂长。

1863年底,李鸿章移淮军攻克苏州,上海洋炮局也迁至苏州原太平天国纳王府,改称苏州洋炮局。此事发生的“阿思本舰队事件”为洋炮局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该舰队舰只系清政府委托总税务司李泰国(英国人)向英国人购买本想以此为基础创立中国海军。但李泰国与舰队司令阿思本签订了由英方独揽舰队全权的协定。清政府无法接受这一完全受制于人的条件,只好忍痛将已来华的舰队遣回英国,并革退李泰国总税务司之职。清政府为此白白花费106、7万两银而一无所获。当时该舰队有一套制造、维修军火的机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化铁炉、铁水包和各种机床等,号称“水上兵工厂”马格里于1864年1月怂恿李鸿章买下这套设备,以扩充洋炮局的家当。

马格里在工厂里安装投产这套设备后,该厂成为江苏省、也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并具有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每周能生产2000发左右的枪炮弹及其它一些军火,产品的成本也大为降低,大小不等的炮弹约需1至3银元,比起购买外国投机商的每发12镑炮弹须费30两银子,简直是天壤之别。为此,李鸿章两次奏请清廷旨准,先后援予马格里三品顶戴、加“道员”虚衔。

李鸿章十分器重马格里,经常垂询,除了商谈军务,还与他谈及西方科技发明、中外关系等,有时还请他出面协调李与其他外国人之间的矛盾。李鸿章的知遇和清廷的厚赏,使马格里中国得到发展。他娶了太平军判将、原太平天国“纳王”的女儿为妻,生有三子一女。他的子女后回到英国成家立业,马格里的长子还起了一个寓意子承父业的名字“马继业”,部任英国驻中国新疆喀什的领事。

马格里的成果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早在1859年,英法联军侵略天津大沽口时,清军初战告捷,军随部门即下令由火器营依样仿造缴获的洋枪洋炮,无奈“无师自学”仅能仿其皮毛,“而不克究其精微”。清政府只得从火器营中曾研究洋枪洋炮的兵弁中挑选48名学员,派往学员后来成为清政府军工企业的骨干。

1865年夏,李鸿章晋升为代理两江总督,驻节被清军攻克的江宁,并将苏州洋炮局马格里分厂的人员、设备一同迁去。经过一年多的扩建,一个规模更大的兵工厂——金陵机器制造局矗立在南京瓷塔山。该厂的机械化程度及生产力水平在当时的中国堪称一流。朝廷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参观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如造洋火铜帽,锯大木如切豆腐,二者尤为神奇。”该局初有工人400余人,后来增加到1200人。

金陵制造局一直控制在李鸿章手中,视其为淮系军阀集团的命根子。1866年10月李鸿章奉调北上围剿捻军,他直言不讳地在奏折中表示,他创办金陵制造局是淮军的“命脉所系,诚不敢轻以付托”,他以该局的经费由淮军军需款项下筹拔等理由,继续控制该局人事和经营。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金陵制造局产品的很大部分仍供应淮军,以及用来建设天津大沽口等直隶沿海国防设施。

李鸿章对马格里非常宠信,援予他总揽全局“督办”大权,地位在中国“总办”刘佐禹之上;给予他丰厚的薪水,另拔款2000两银为之建豪华私人别墅,特许他拥有一支公费开支、10多人组成的私人卫队。马格里知恩图报,为了扩大产品品种,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他亲手组织试制火箭等新式武器并获得成功。1870年,金陵制造局增设火箭分局,将霍尔火箭正式投产。1872年10月,李鸿章召马格里到天津,支持金陵制造局的发展规划。马格里提出到欧洲考察及采办设备、原材料的要求,也得到李的批准。

1874年3月,马格里回到中国。他用购回的外国设备扩建了金陵制造局,并辖有火药局、火箭分局、水雷局等等,规模仅次于上海江南制造局,以生产的枪炮、弹药的种类多、品种全而闻名。

随着金陵制造局逐步发展,马格里变得专横跋扈,私欲也不断膨胀。“1874年,他从欧洲回到中国以后,专横更甚往日”。在企业的决策上,一般说洋务企业的“总办”、“督办”不能擅自作主,必须听从上一级的指挥。马格里利用李鸿章对他的言听计从,实际上大权独揽,超越本应只负责导、督查责权的“督办”身份,凌驾于一切人之上,经致和“总办”刘佐禹关系十分紧张。对待下属,马格里更是不可一世,有异者动辄撤换,还命令卫队鞭打不听话的工人。刘佐禹向李鸿章状告厂里外国人对中国人封锁技术,马格里则反驳说,他无权掌握指导训练所必须的劳动力。他指责中国监督没有征求他的意见,就作出了人事调动;更有甚者,调人往往基于裙带关系或任人唯亲,其后果是职工中充斥阿谀奉承的人和亲信心腹,他们不是没有学习兴趣,便是学得很慢。马格里的反驳的确道出了中国封建官僚的腐败。李鸿章篇袒马格里,将刘佐禹调离,任命段寿和为“总办”。

段寿和处事圆滑、精明,不与马格里正面冲突,暗地则将马格里如何专横跋扈,欺辱中国人及垄断技术,乱开支、出国考察时大肆挥霍公款等不轨之举向李鸿章一一密报,从而动摇了李鸿章对马格里的信任。1874年,李鸿章为制约马格里,任命郭道直为“总办”,使中国“总办”增为2名;同时“将马格里的地位降为外国指导”,并下令解散马格里的私人卫队。面对自己特权的丧失,马格里以辞职抗争,想以“撂挑子”来要挟李鸿章退步。就在不久后,一件突发性的重大事故加快了他的失宠。

1875年1月5日,金陵制造局为天津大沽炮台制造的大炮在试射时,有2门当场爆炸,炸死官兵7人。李鸿章召马格里来现场查明事故原因。马格里拖了2个月才迟迟到来。结果在他亲自主持下,大炮于再次试射时依然爆炸。幸亏事先有备,未伤及在场人员。经检查,鉴定,炸炮原因是造炮的原材料质量低劣,这批材料本是作为平衡船体的压舱铁从外国随船运抵中国的。为了赶生产进度,经马格里批准,将这批劣材料用来造炮,以待合格原材料到货后再更换,不料酿成大祸。李鸿章生怕清政府追究如此重大的事故责任,便责令马格里承认错误,自请严处,但马格里拒不承担。祸不单行,5月19日,金陵制造局又发生一起恶性事故。据《申报》报道:“是日午,该局工匠正在作工之际,忽因石磨偶与铁器家伙相碰,钻出一星之火,落在火箭之上,顿时箭发,直射火药桶内,但闻霹雳一声,势如山崩地裂,连人带屋冲上云霄,顿时烧毁房屋数间,工匠3人亦炸为飞灰。”这对马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7月7日,李鸿章撤去马格里在金陵制造局的职务,但念他在麾下效劳洋务多年,不无功绩,于是推荐给中国派驻英公使郭嵩焘顾问(一说是当秘书)。马格里于1876年随郭到伦敦任职,于1906年在英国逝世。

作为中国一位“洋厂长”,马格里在华服务军工企业12年。时代的机遇使他扮演了中西之间军火生产掮客的角色。

标签: 马格里

更多文章

  • 应尚能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应尚能

    应尚能(1902.2.25—1973.11.22),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宁波,声乐家、作曲家,《浙江大学校歌》的曲作者。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工学院读机械工程,后转该校音乐学院。1929年毕业,次年回国,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中文名:应尚能国籍:中国民族

  • 秋里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秋里

    秋里(1926.11--2008.5.11),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社委会副主任、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合唱协会指挥委员会主任、中央乐团常任指挥。担任指挥的曲目有《白毛女》、《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二十多部。合唱有《黄河大合唱》、《红军根据地大合唱》等。已面

  • 亚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亚马

    亚马(1919~1999)原名李汝山。山西平定县下盘石村人。民国24年(1935)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亚马别名:李汝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西平定县下盘石村出生日期:1919逝世日期:1999职业:共产党员毕业院校:太原国民师范大学信仰:共产主义代表作品:《愠家庄》、《千古恨》、《交城山

  • 曾宪池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宪池

    曾宪池,中国著名开国少将,金寨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虽体弱多病,仍于1969年底被强迫“疏散”到河南新乡等地流落8年。1977年回北京,并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88年12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中文名:曾宪池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

  • 丁荣昌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丁荣昌

    丁荣昌,新中国开国少将。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白晋战役、渡江作战和阳江、钦州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

  • 桂绍彬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桂绍彬

    桂绍彬(1916年1月26日—2014年1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31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历任独立第15团营部书记,红25军第73师第218团营部书记,第271团政治处秘书长,红31军第91师政治部秘书长等,并参加长征。抗战中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

  • 张笃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笃伦

    张笃伦(1894—1958),号伯常,湖北安陆县三陂港人。自幼入塾就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湖北陆军小学。1909年(宣统元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加入共进会。2年后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入伍生队。辛亥武昌首义时,由保定南归路经上海,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充上海警卫军司令官。10月29日,

  • 张大昌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大昌

    张大昌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家中藏书万卷,上起轩岐仲景,下至宋清,诸家医籍无所不有。先生自幼天资敏悟,好学深思,家藏诸书无不遍览。尤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古经方背诵纯熟,运用自如。先生临床四十余年,应用仲景、弘景之方,得心应手,疗效卓著。对疑难杂症,如再障、乳腺癌、胃脘

  • 王英超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英超

    简介:王英超(1910—1979)原名王毓,字保泰,祖籍山东省文登县,著名抗日英雄。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成立巴彦民众抗日义勇队,最早的抗日义勇军领袖之一;1932年春,与赵尚志、张甲洲等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独立师(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并打响了中共抗日武装第一枪;曾在日伪警察署内击毙

  • 董昕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昕

    董昕,1916年生,河北唐山人。原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文名:董昕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唐山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4年2月6日职业:官员董昕,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