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隗瀛涛

隗瀛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79 更新时间:2023/12/13 5:18:39

隗瀛涛,男,1930年4月出生于重庆开县城郊水南桥(今汉丰镇),中国史学界的泰斗,中国第一个地方史博士点的开创者。毕生致力于历史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多有创新,连续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专著和论。于2007年1月14日21时15分,因病不幸在成都逝世,享年78岁,安葬在新都区龙凤山公墓。

基本资料

中文名:隗瀛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开县城汉丰镇

出生日期:1930年4月

逝世日期:2007年1月14日21时15分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主要成就:史学界有“西南”之美誉

代表作品:《四川保路运动》、《近代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研究》、《邹容》

天府之子:史学大家隗瀛涛

工作经历

1950年初参加工作,曾先后任开县文峰乡中心校校务委员、教导主任,开县城厢二小校长,开县丰乐乡中心小学校长。1953年,开县文教科推荐他考入了川大历史系,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1984—1988年),他还出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1983—2005年)、1985年创办

《文史杂志》并任主编、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成都古都学会会长,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

毕生致力于历史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多有创新,连续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专著和论文。1980年起,作为中国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推动四川近代史、巴蜀文化史、地方志的编纂与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中)、《近代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研究》、《邹容》等是隗瀛涛的代表作,他还先后主编了《四川近代史稿》、《四川辛亥革命史料》、《近代重庆城市史》等。在川大从事教学工作期间,先后开创了中国地方史硕士授权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授权点,以及国内第一个中国地方史博士点,并与学生一起编著了《重庆开埠史》。198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近代重庆城市史”立项,隗瀛涛承担项目负责人和最终成果主编。当时,城市史的研究是一个很新的课题,此前人们一直把城市视作资本主义的温床,城市学一直是处于“外国人研究中国城市”的状态。隗瀛涛提出:中国近代城市史应以城市结构、功能的发展演变为研究基础,而不是仅仅纠缠在对城市什么时候建立等细枝末节的问题上。1991年8月《近代重庆城市史》正式出版,史学界给出了非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历史的学术专著之一,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大空白。因此,隗瀛涛提出的以研究城市结构功能演变的研究模式,在学

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机构——功能学派”。隗瀛涛后期致力于城市史的研究,并作为当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开创者,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倡导并主编出版了第一批《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丛书》30册。退休以后,他仍然十分关心史学研究。2005年,国家大型文化工程《清史》编纂委员会决定设立《城市志》项目后,隗瀛涛不辞辛劳,毅然决定担任项目负责人,承担起《城市志》的编纂领导工作。在史学界有“西南王”之美誉。

社会评价

(一)隗瀛涛同志一生光明磊落,正直无私,公正廉洁,淡泊名利,待人和蔼,性格开朗,交友广泛,德高望重。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四川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隗瀛涛同志的不幸逝世,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和四川大学的一大损失。

(二)隗瀛涛同志在任四川大学副校长期间,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辛勤工作,兢兢业业,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为推动文科教学与科研、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发展,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隗瀛涛同志毕生致力于历史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多有创新,连续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专著和论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从改革开放之初起,他即作为中国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对推动四川近代史、巴蜀文化史、地方志的编纂与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作为当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开创者,又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对城市科学、城市史研究与学科的构建工作呕心沥血,筚路蓝缕,为四川大学专门史成为重点学科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隗瀛涛同志重视教学与人才培养,在四川大学先后开创了中国地方史硕士授权点、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授权点,以及国内第一个中国地方史博士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桃满天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以中国近代史为题材,在全国各地作了数百场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影响深远。

(五)隗瀛涛同志作为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和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十分重视四川省、成都市学术发展,特别是学术人才的培养,对四川省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作为中国史学界的泰斗,中国第一个地方史博士点的开创者,隗瀛涛老人的离去,震惊了全国史学界。中国史学会、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及史学研究机构纷纷发唁函,称老人仙逝是我国史学界的重大损失;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地方史研究会等方面的史学研究专家发唁电称,西南史学界又失去了一位勇于探索的史学领军人物。

(二)隗瀛涛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多有创新,连续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专著和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隗瀛涛还在四川大学开创了国内第一个中国地方史博士点。

(一)爱妻说:他最喜欢吃我做的饭,住院了,还要跑回家来吃饭。”隗老的夫人陈可清今年79岁,和隗老相识、相知、相扶整整60载。隗老走了,隗夫人悲痛欲绝,一整天都在屋里呆着,就好像在屋里还能找到隗老的影子。每天这个时候,他都喜欢在这里看书,而现在他却走了。我比他大两岁,60年了,都是我一直照顾他,他喜欢吃我做的饭,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照顾他。

(二)儿子说:父亲一生节俭而严肃。操劳一辈子,见谁有困难都要帮一把,可就是自己家的事从来不帮忙。大部分工资都用于历史书籍和研究资料的购买。父亲走的时候说了,要把自己所有的书都捐给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这是他这一生最看重的宝贝。“文革”结束后不久,已经51岁的父亲开始学习第三门外语——日语,每天早上家里都可以听到他‘叽哩哇啦’读日语的声音。

(三)孙子说:我是在爷爷的故事里长大的,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听爷爷讲故事,他是我们小区里的“故事大王”,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还要排队呢。爷爷生病的这半年,一打完针,还要从医院偷跑回来做学问。

(一)学生一民说:他是治学严谨的良师。我和老师在一起28年了,他对我们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老师平常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喝两口。中午喝一点儿,晚上还要来两口。老师常说小酒一喝,灵感就来了。老师做学问则以认真著称,一部《近代重庆城市史》就写了4年,四年间去了几十回重庆,为了一个数据在重庆的高温下常常满大街跑得汗流浃背。老师不在了,他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流传。虽然隗老早已桃李满天下,但他却常常自谦还是学童。

(二)曹成建说:老师给我的教诲一生都受用不尽,他带我的时候都70岁了,但三年里一节课都没落下过。他总能将看似枯燥的历史讲得引人入胜。记得当时为了追求论文数量,做学问常常会很浮躁。老师当即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做学问就要甘愿坐板凳,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就不用来了。

(三)周勇说:我大二时写学年论文,一写就写了四五万字。我拿着论文稿去请教隗先生,他很认真地看后,专门把我叫去说,‘你这篇文章已经有点专著的味道了,干脆写成一本书吧。’”还鼓励我说:“不要怕,写!”其后,先生把他研究四川运动史中涉及重庆近代史的东西全部给了我。很快,一部15万字的《重庆开埠史稿》于1982年6月由重庆市政协《重庆地方史资料丛刊》内部出版了,1983年2月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改为《重庆开埠史》,这部书在1984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首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先生有两大事情最值得称道。一是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教书育人60年,从来没离开教育岗位,一生桃李满天下,讲课非常精彩,激情挥洒,当时有“北有李燕杰,南有隗瀛涛”之说(李燕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育艺术演讲家);二是在学术上不断追求和创新,也影响和带动学生。

陈沫吾(陈琼)说:我调到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任办公室主任后,与隗老相处的五年多时间里,他对我既特别严格又特别宠爱,每次到他家里去送文件资料,他都要挽留我吃饭,并拿出五粮液酒一起边聊边酌。记得有一次,他特别叮嘱我给他写一幅字画一幅画,完成后他马上就挂在了家里,我认为这是对我的极好奖掖和鼓励。他老不仅对做学问一丝不苟,对日常行政工作也是严格要求,从不包庇和袒护有错误的人。如今,隗老已离我们而去了,与我父亲安息在同一个陵园中,我每次去为父亲扫墓时,都不会忘记为隗老上一炷香、敬一杯酒、点一支烟、供一盘水果,以寄托我的哀思。

贾大林说:读大学四年中,他都是第一名,工作后他依然始终保持着第一名。1953年进川大历史系后,全班37个人,大家都对隗瀛涛印象深刻,主要是他的姓,我们有念“鬼”的,也有念“槐”的,他都一一解释。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次考试他都能考第一名,工作后隗瀛涛也干得非常棒。由于他主要研究近现代史,曾受邀赴全国各地以中国近代史为题材作了数百场演讲,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标签: 隗瀛涛

更多文章

  • 曹强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强

    曹强(1937~2014),原名曹有元。山西平遥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乐)”创始人、唯一指定传承人、表演艺术家。1958年从事文艺,先后在太原市曲艺联合会、太原市曲艺团、太原市歌舞团任曲艺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山西曲艺家协会理事、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60年代初开始挖掘、整理频

  • 邓忠仁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邓忠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吉安军分区副司令员、上饶军分区副司令员,江西公安总队副司令员,中南公安部队干部学校副校长,第37文化速成中学副校长。1955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1976年病逝。中文名:邓忠仁国籍:中国出生地:安徽省金寨县出生日期

  • 嘉康杰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康杰

    嘉康杰(1890—1939)又名寄尘,山西运城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河东特委组织部长、河东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晋豫特委、中条地委委员、军事部长,晋豫边区八路军抗日游击支队后勤供给部部长兼第六大队政治部主任、第七大队大队长等职,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中文名:嘉康杰别名

  • 武士䴙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士䴙

    武士䴙(拼音:pì)(?—635),唐初名将,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父亲,武德中,累迁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又历利州、荆州都督。贞观九年卒官,赠礼部尚书,谥曰定。显庆元年,以后父累赠司徒,改封周国公。咸亨中,又赠太尉、太原王,特诏配飨高祖庙庭,列在功臣之上。中文名:武士?国籍:中国(唐朝

  • 曾宪文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宪文

    曾宪文,多用于中国人名,较为知名者有湖北建始县籍革命烈士曾宪文(1906—1932年8月19日),土家族,1928年率“神兵”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连长;参加解放鹤峰县城,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后升任营长,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晋升团长,1929年任巴建鹤三县边防司令部司令,1932年5月,在敌

  • 文俊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俊

    文俊,孛儿只斤氏,蒙古镶黄旗人。其子霍隆武官至三等侍卫。中文名:文俊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蒙古镶黄旗逝世日期:1865性别:男文俊,孛儿只斤氏,蒙古镶黄旗人。文俊是行伍出身,初为护军,之后屡屡提升,官至陆路提督。其子霍隆武官至三等侍卫。

  • 明睿宗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睿宗

    明睿宗朱祐杬(1476—1519):明宪宗第四子,生母宸妃邵氏。成化二十三年【1487】受封兴王。弘治七年【1494】九月十八日,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七日薨,享年四十四岁。谥号献王。葬于钟祥市东北纯德山附近。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崩,无嗣。祐杬子厚熜以武宗堂

  • 顺妃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顺妃

    顺妃,顺贵人(1748年—1788年)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之女,乾隆帝嫔妃之一。中文名:钮祜禄氏别名:顺贵人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满族出生日期: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逝世日期:乾隆五十三年二月职业:乾隆帝妃嫔主要成就:册为顺妃丈夫:乾隆帝父亲:爱必达封号:常贵人→顺嫔→顺妃→顺贵人陵墓:裕陵妃园

  • 瑞恩·邓恩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瑞恩·邓恩

    瑞恩·邓恩(1977年-2011年6月20日),是好莱坞一位小有名气的真人秀明星和特技演员。他与约翰尼-诺克斯维尔主演的《蠢蛋搞怪秀》及衍生电影颇受观众欢迎,他也因此成名。瑞恩·邓恩于美国时间2011年6月20日凌晨3点死于车祸,享年34岁。中文名:瑞恩·邓恩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77年逝世日期:

  • 南康公主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康公主

    南康公主(1373年-1438年11月15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女,祖籍安徽凤阳。洪武六年出生。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封南康公主,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永乐初,进封南康长公主。洪熙初,进封南康大长公主。胡海曾经因罪而剥俸禄和良田,因为该婚事,其田俸照旧。建文三年,胡观随李景隆北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