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末著名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母亲是谁

秦末著名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的母亲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6 4:04:20

项羽母亲在历史上没有资料记载,在那个时期女人都是作为男人的附庸存在,没有什么地位,所以项羽母亲没有记载。但是项羽的身份是西楚霸王,自己的父亲身份不低,所以项羽母亲必然是楚国的贵族。

相较于项羽自己的大名声,他的父亲母亲倒是没有什么故事。但是项羽的父母陪在他身边的时间还没有一个项伯多,虽然在刘邦的鸿门宴上项伯最后背叛了。但是关于项羽母亲还有一个故事,云南灵山岛那边的一课“霸王侍母树”,简称“霸母树”。

“霸母树”的由来是当年楚汉相争,项羽被逼到乌江边上,最终自刎之后,项羽的属下担心刘邦的人会陷害项羽母亲,同时也是为了不让项羽母亲知道项羽自刎的事情。他们将项羽母亲送到云南的灵山岛,并告诉她项羽四处征战去了。项羽母亲从此便在岛上开始不分昼夜的盼着儿子回来。为了能让儿子能在第一时间看见自己,项羽母亲会在海边等。但是直到去世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岛上的渔民按照项羽母亲的遗愿,将他的墓碑修在海边,为了使项羽回来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过不久,项羽母亲的坟头上长出了“两书同根”的树,居民们认为这是项羽的灵魂为了侍奉母亲所化,所以将这棵树命名为“霸王侍母树”。

后来经专家考证,这棵树已经有800多岁,并且是一棵朴树。当然关于这棵树还有很多别的传说,但是游客们更喜欢项羽母亲的这一个。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项羽是楚国人

要说起项羽是楚国人,大概是没人有异议的,因为项羽本人便自称“西楚霸王”。但是仔细推究起来却有很多疑问,很显然项羽生活在秦朝,那时候楚国早已经灭亡了,怎么还能说项羽是楚国人呢?

其实要说项羽是楚国人其实也有很多原因的,一是项羽的故乡原本属于战国时期的楚地,项羽的爷爷项燕就是楚国的大将,而且秦朝建立的时候,距离楚国灭亡并没有多久,当地百姓对秦朝的暴政感到深恶痛绝,因此更加怀念楚国的安宁和平,因此一直以楚国旧民自居,这一切都深深影响了项羽,因此项羽起兵的时候,就以西楚霸王自居,招募了大量的家乡的江东子弟,而这些士兵也都以楚国人自居。

二是当时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很多势力纷纷揭竿而起,而项羽作为后来者,刚开始并不起眼,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壮大自己的声威,项羽借用了当时社会上一个有名的预言——亡秦必楚,因而项羽的军队在秦末众多的起义军中迅速脱颖而出,因而人们也就更加相信这种说法。

讽刺的是,项羽引以为豪的楚国人的身份,最后却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来项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在谋士的建议下,让士兵在项羽的军营里唱起楚国的民歌,用来瓦解项羽军队的志气,果然项羽一败再败,最后在乌江边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司马迁对项羽评价是什么

项羽是楚国有名的将领,是楚汉争霸中的失败方,对他的评价历史上一向褒贬不一,褒奖的认为项羽非常优秀,而贬低的则认为项羽除了出身,其他方面皆不是很好。而其中著名的司马迁对项羽评价。那么司马迁对项羽评价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司马迁将项羽归在《史记》里面的本纪篇,熟悉《史记》的都知道,本纪都是用来记录帝王的,而项羽在楚汉争霸中失败,证明他并不是帝王,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司马迁对项羽评价之高了。

其次,要看司马迁对项羽具体的评价。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评价首先谈到的是他的眼睛,但是在说项羽的眼睛之前,他首先说到的是舜的眼睛,他说舜的眼睛好像是双瞳孔,之后才说项羽的眼睛也是双瞳孔,仅仅就这样的两句话,就可以说,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是跟大舜一样的人物,这是对项羽的极度肯定。之后他又写了率先反秦的是陈胜,之后是群雄尽起,而在这些人中,谁的本事最大,是项羽。

司马迁关于这一方面是这样写的,他说项羽没有一寸一尺的土地,他只是凭借着天下都在反秦的这一股势力,开始了自己的起义之路。但是仅仅只有三年的时间,他就做到了谁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率领着五路的诸侯直接消灭了秦王朝。

在消灭了秦王朝之后,项羽并不是一人独享的,而是分封了各路诸侯王。之后的各种诏令都是由项羽发出的,他自称为“霸王”。所以在司马迁看来,项羽虽然没有直接宣布自己称帝,只是称自己是“西楚霸王”,但是就当时的情形来看,他已经是拥有着最高统治权的皇帝了。这也是他将项羽写在了本纪中的原因。

所以说,司马迁对项羽评价是非常高的。

标签: 楚霸王项羽

更多文章

  • 一代悲剧英雄项羽死后为何被敌军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羽是武将世家,祖上是楚国大将项燕,他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天赋过人。少时书剑都没学成,他叔父项梁责备他,他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体现项羽英勇的主要是巨鹿,彭城,垓下三战,前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

  • 刘邦和项羽有和不同之处?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

    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西楚霸王项羽年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有着这样的威风了,可是刘邦不同,刘邦四十多岁也才只是秦朝沛县泗水的亭长,和村长差不多,据说这个亭长还是刘邦买来当的。刘邦四十好几了,还整天游手好闲,喜欢喝酒但是没钱,除了美酒之外他还尤其贪念美色。这样的人放到现代就是一个

  • 项羽为何不愿杀刘邦?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妄想秦朝能够千秋万世没想到二世而亡。当时各路义军拥楚怀王为首,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项羽军队实力最强,本来对咸阳势在必得,没想到在函谷关遭遇狙击,让刘邦捡了漏,率先攻破了咸阳。项羽大怒,即令当阳君拿下函谷关,率四十万大军驻于鸿门。因为疑心刘邦有不轨之心,设下宴会邀请刘邦参加,就是后来

  • 刘邦打败项羽赢得了天下,为何后人却更喜欢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楚汉之争虽然胜利者是刘邦,但胜利者刘邦一直被大家贬低为小人。失败者项羽被大家歌颂成为大英雄,人们都喜欢项羽的英雄气节。而说刘邦是剽窃别人的小人,刘邦剽窃什么了呢?导致大家这么痛恨他?他剽窃了本该属于项羽的推翻秦朝的胜利果实。网络配图诚然,推翻秦朝大部分的功劳都是项羽,很多硬仗都是项羽带兵打下来的。而

  • 揭秘:项羽自刎后惨遭分尸 尸首被带走领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本文转载人民网,摘自:《人民文摘》(2014年第10期),作者:王文剑,原题为:《项羽的最后时刻》汉四年(公元前200年)八月,项羽已经发现自己孤立无援,军粮极度匮乏,韩信占领了齐国,伙同彭越经常进兵攻打项羽的粮道,彭城也被灌婴拿下。项羽自觉不支,对局势很恐惧。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时,刘邦

  • 秦始皇陵的千古之谜:疑是项羽火烧兵马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人类最重要的考古遗存之一,陕西西安秦始皇陵的考古进程一直为世人所瞩目。2009年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三年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贵器物以及遗迹。同时,在对兵马俑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被严重毁坏的痕迹。而破碎的陶俑和陶马更说明这里曾经遭受过一场劫难。那么,

  • 揭秘:项羽为何败于刘邦这个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可惜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不久就开始走向了灭亡。一时间天下豪杰并起,其中最著名的就项羽和刘邦。项羽与刘邦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最后项羽兵败,在乌江自刎而死,以刘邦的胜利结束了这场战争。项羽本来是可以轻而易举就杀死刘邦的,从而避免了这场战争的,但是由于错信了项伯父子

  • 揭秘项羽一心求死不过乌江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鸿沟议和后,项羽准备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是刘邦却单方面撕毁合约,联合其他诸侯向项羽发起了全力一击,在刘邦的围剿下,项羽兵败垓下,逃至乌江,他本来可以渡过乌江,伺机东山再起,然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项羽最终却选择了自刎,纵览项羽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他身上那种战无不胜,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精神给后人留下

  • 揭秘:其实项羽并非不愿过江东 而是过不去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千百年来所谓的“乌江自刎”让后世英雄为项羽无穷可惜。然而项羽毕竟是“不愿过江东”照旧无法过江东?假如说项羽是因为“厚黑学”没学到位,为了体面与名声而不愿渡江,那么其实是小瞧了项羽。据记录,鸿门宴后,项羽仅因秦人发了几句怨言就要了人家的命,“,之后又违反当初的誓言,废黜了先前拥立的“义帝”,大分全国。

  • 刘邦和项羽的区别在哪:是性格还是外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和项羽

    秦朝末年,社会动荡,此时民间反秦势力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支队伍,即刘邦立汉王继承项梁带领的农民起义军,以及项羽继项梁之后领头的楚兵,分别于河汉河北推翻秦朝统治,于是二者相争,即称之为楚汉战争。起初刘邦的势力大不如楚,无论是抗秦或是楚汉相争,项羽几乎百战百胜,而刘邦丝毫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唯有一点,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