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襄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在汉文帝即位的当年突然死去

刘襄是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在汉文帝即位的当年突然死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90 更新时间:2023/12/16 15:43:04

刘襄为何在汉文帝即位的当年突然死去,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齐王刘襄是汉高祖刘邦最优秀的皇孙之一,刘襄的才能、勇气在诸吕之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是诸吕之乱的始作俑者,有了他的首当其冲,“诸吕之乱”的烈焰才会熊熊燃烧。

但是这么一位功绩显著的皇孙却在代王刘恒即位的当年突然去世,引发后人的无限猜疑。

关于齐王刘襄的死因史书并没有记载,说明齐王刘襄死的蹊跷,不方便纳入史册,更不方便说出口。

那么今天笔者也只能一点点去分析刘襄的死因。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齐王刘襄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要起兵反吕?

齐王刘襄和吕后有世仇

刘襄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长子,刘肥死后,刘襄继任了父亲的王位,刘襄与吕后的世仇恐怕要从他的父亲刘肥说起。

惠帝即位的第二年,齐王刘肥像平常一样到京城朝见汉惠帝,汉惠帝这个人比较随和,他便留下刘肥一起吃饭,叙叙旧,惠帝觉得刘肥是长兄,就让他坐了上席,刘肥也没有多想,认为是普通的家宴,不用拘君臣之礼,大家随和一点,弟弟让他坐他也没有推辞。

结果吕后在旁边看见十分恼怒,立即派人端来两杯毒酒,让齐王刘肥起身为她祝酒,刘肥并不知道酒中有毒端起来准备敬酒,惠帝向来仁爱,他看见哥哥起身敬酒,自己也跟风端起另外一杯与哥哥一起敬酒。

吕后看见后急坏了,立即“啪”的一下把惠帝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吕后的举动让刘肥感到酒有问题,他不敢喝假装醉酒离席而去。

刘肥回去以后派人打听才知道原来两杯酒都是毒酒,而且此时吕后把他扣在京城不让他回齐国,刘肥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献上齐国的城阳郡,并尊鲁元公主为太后,吕后这才把刘肥放回齐国。

结果刘肥因为认自己的皇妹为小妈这件事感到十分窝火,四年后就被气死了。

公元前186年,吕后从齐国割出济南郡封给自己的侄儿吕台,并封他做吕王。

公元前181年,吕后又从齐国拿走一个琅琊郡,封给自己的外甥女婿刘泽,让他做了琅琊王。

刘襄因为吕后丢失了三个郡,他的齐国本来一共有7个郡,现在只剩下四个,加之父亲刘肥的死,刘襄对吕后恨之入骨。

刘襄首举反吕义旗

吕后是玩权术的高手,在她临死前,预料到她死后大臣们必定对吕氏发难,所以在她病危之时,把京城南北二军的军权交给自己的侄儿吕禄吕产,并告诫他们,刘邦生前与大臣们定下“非刘氏而王”的约定,现在我封了你们做王,大臣们心里不服气,加上小皇帝又小,不能保护你们,恐怕我死后,群臣会发动政变,所以你们要竭尽全力控制住京城,不要擅自离开岗位,以免敌人乘虚而入。保护吕氏宗族的重任就交给你们了。

可见吕后真是老奸巨猾,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吕后7月份去世,8月份刘襄就在齐国起兵,刘襄起兵的原因除了他想出一出压抑多年的恶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接到了弟弟刘章的来信,刘章让他起兵,事成之后刘襄可以称帝,所以齐王刘襄是冲着一个可以称帝的承诺才首举反吕的义旗。

吕后去世才一个月,老人家还尸骨未寒呢,在这种情况下,刘襄敢首举义旗,可见刘襄真是胆魄过人。

刘襄起兵屡受挫折

刘襄起兵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这跟西汉政府严密的统治体制有关。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虽然分封了诸侯王,为了更好的控制诸侯国,诸侯国的丞相都直接由中央政府任命,诸侯国的丞相不仅听命于中央政府而且还掌握藩国的军政大权,诸侯王手中没有军权。

齐王既闻此计,乃与其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当时齐王刘襄的宰相召平也是中央政府任命的,他忠于吕后,齐王刘襄只是他名义上的领导,这点让齐王刘襄很是头疼。

所以在齐王刘襄接到弟弟刘章的密报以后,立即召集自己的舅舅驷钧和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来商量起兵一事,结果很快就被召平知道了,他随即调集军队把齐王刘襄的王府围得水泄不通,这下完蛋了,刘襄起兵不成,反被宰割。

就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尉魏勃(管理京城治安的部长)欺骗宰相召平说,刘襄起兵没有中央政府的政令就私自调兵算违法行为,我力挺你包围齐王府,但是用不着劳驾你亲自动手,这点小事你就交给我来办吧。

结果宰相召平上当了,把军权交给了中尉魏勃,魏勃把军权骗到手以后立即倒戈,将包围齐王府的军队撤离,随即将相府层层包围,宰相召平这下才明白过来,走投无路时他选择了自杀。

召平去世以后,刘襄提拔自己的舅舅驷钧为宰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调集全国兵力伐诸吕。

刘襄给诸吕罗列了一大批罪状,比如擅废皇帝,残杀皇子,封吕姓诸侯王等等,所以他要讨伐那些不该封王,而又被封了王的人,矛头直接指向诸吕。

刘襄无缘帝位

中央政府听闻刘襄起兵以后,因为有吕后生前的交代,掌握军权的吕禄、吕产都不敢擅自离开京城去平叛,诸吕经过商量后,不得不派出大将军灌婴出征,灌婴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他15岁就跟着刘邦打天下,心自然向着皇族派,由于他会装取得了诸吕的信任。

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吕禄、吕产被表象欺骗了,灌婴率军行至荥阳以后,临阵倒戈与刘襄联合诛伐诸吕。

右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眼看灌婴和刘襄联手了,天下也基本上定了,现在不站好队,恐怕将来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他俩也突然倒戈支持皇族派。

他俩设计夺走南北军权以后,随即下令诛灭吕氏宗族。

吕氏一族被铲除以后,接下来面临的是选谁继任皇位,结果大家选了代王刘恒,其实刘襄的功绩远在刘恒之上,如果不是他首举义旗,就没有灌婴的临阵倒戈,所以铲平诸吕,刘襄是首功之臣。那么为什么他会落选呢?这一切跟刘泽有关。

当大臣们商量是不是可以立刘襄为皇帝时,琅琊王刘泽却挑拨离间,他说刘襄的母族凶残,不是善类,可能是第二个吕氏外戚派。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刘泽对刘襄恨之入骨,他们之前有过过节。

功臣派本来就觉得刘襄太能干,难以驾驭,听刘泽这么一说,功臣派更不可能选刘襄,此时刘章虽然在京城,老奸巨猾的功臣派又不让他发表意见,故而刘襄无缘帝位。

刘襄之死

功臣派为了让刘襄撤军,派刘襄的亲信刘章亲自到齐国把京城发生的事情详细告诉他,刘襄听后相信了刘章便撤军回到齐国,刘襄在齐国等待京城大臣们选举新皇的结果,越等越着急,自己又不能进京,只能在齐国干等,最后等来的却是自己落选的消息,他们选举的是叔叔刘恒。

当初刘襄是接到在京城任职的弟弟刘章一个称帝的承诺才起兵反吕,没想到成功后,即位的确不是自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那么汉文帝与刘襄的关系如何?

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强。——《史记·孝文孝景本纪》

其实汉文帝即位之前,一直把刘襄当着是一家人,当他接到大臣们让他进京继任大统的消息时,刘恒犹豫不决时,刘恒集团认为京城内外刘姓诸侯王众多,功臣派掀不起大浪。

可见刘恒在即位之前,把刘襄看着是自己人,但是文帝即位以后,态度却发生了变化,他不信任刘襄,竭力打压他,汉文帝打压刘襄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刘襄是发动政变的第一人。

汉文帝在论功行赏时,并没有对诸吕之乱的首功之臣刘襄增加多少赏赐,只是把吕后掌权时,夺走齐国的三个郡还给了刘襄。

可以说刘襄才是整场政变的始作俑者,他起兵的原因是一个称帝的承诺,结果不仅没有当上皇帝,连像样的封赏都没有,自己瞎忙活一场,为此刘襄感到越发的窝火,心中这口窝囊气怎么也咽不下,最后刘襄在汉文帝的打压下郁郁而终。

标签: 刘襄汉朝

更多文章

  • 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的长子长孙 刘襄最后为什么会无缘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孙子

    对刘邦孙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的长子长孙,为何无缘帝位,我们看一段《史记》的记载: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嫡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

  • 西汉经学家刘歆的主要成就:开启了古文经学的发展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刘歆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一个贡献是发现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使之免于佚失,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士人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二个贡献是开辟了以文字和历史解经的新方法,为了发扬古文经,刘歆等人重视训诂,不仅凭此

  • 西汉古文经学的继承者:刘歆生平简介 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刘歆

    刘歆(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出居长安,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王刘交的后裔,刘向之子。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文经学的继承者,曾与父亲刘向编订《山海经》。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

  • 汉代经学家刘歆著:《西京杂记》简介 为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代,《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

  • 刘歆是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为何后世的评价却颇有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刘歆

    刘歆(约公元前四六年至公元后二三年)字子骏,汉哀帝时为应诚纬而改名秀,字颖叔。刘向少子,西汉皇族,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刘歆少年时通习今文《诗》、《书》,后又治今文《易》和《谷梁春秋》等。

  • 西汉第一个造反皇族下场如何?济北王刘兴居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汉朝,刘兴居

    刘兴居(?-前177)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82年,封东牟侯,吕后召之宿卫长安。吕后死,他与其兄朱虚侯刘章合谋,请其兄齐王举兵入京诛诸吕夺帝位。文帝即位后益封二千户,文帝二年割齐济北郡封为济北王。次年,匈奴入边,文帝率丞相灌婴等亲征,他乘机举兵叛乱,文帝派柴武率兵平叛,他被俘自杀。国除。文帝三年(

  • 汉武帝的第四子刘胥,诅咒三位皇帝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胥,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俗语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帝王的子孙中虽然不乏贤明有为之人,但也难免会出现不肖子孙。其实,在漫长的帝王史上,以荒唐著称的皇子王爷们并不在少数,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一个个无比荒诞的故事。在这些人当中,西汉广陵厉王刘胥

  • 刘胥那么觊觎皇位,为什么他不起兵造反而是选择女巫诅咒?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胥,西汉

    刘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始元七年,汉武帝第三子燕王刘旦,勾结鄂邑长公主、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企图举兵谋反,结果事泄自杀。消息传到广陵国,广陵王刘胥憋不住哈哈大笑:这个傻狍子,太没技术含量了,要玩武的,我老刘赤手搏黑熊,空拳斗野猪,高兴了耍耍大鼎,秦武

  • 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刘子勋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子勋,宋朝

    刘子勋(456-466年),字孝德,南朝刘宋宗室大臣,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母为陈淑媛。大明四年( 459年),年五岁,封晋安王,出镇江州。后被大臣邓琬、袁顗拥戴起兵,讨伐荒淫无道的废帝刘子业。讨伐军还未进入建康,刘子业便死于宫廷政变中。宋明帝刘彧即位,双方为争夺帝位而爆发战争。最后,刘子勋落败寻阳,

  • 《鬓边不是海棠红》刘委员是谁演的?刘委员扮演者资料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鬓边不是海棠红》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很有意义的一部剧,小编看了这部剧,知道中国有我们独特的戏曲文化。在这个迎合观众,快速的时代里,有人静下心来,用心的制作了这部剧作,小编就知道我们总归会拾起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剧中刘委员也是令人关注的角色,那么刘委员的扮演者是谁呢?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刘委员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