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记》中司马迁贬刘邦夸项羽为什么还能流传下来?汉武帝和汉宣帝没意见吗?

《史记》中司马迁贬刘邦夸项羽为什么还能流传下来?汉武帝和汉宣帝没意见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73 更新时间:2024/1/10 9:15: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史记》贬刘邦夸项羽为何还能流传下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史记》在汉武帝时期是禁书,和清朝时期的《红楼梦》一样,都曾经被封禁了一段时间。为此司马迁防止该书被禁,所以他写完这本书以后,将《史记》给藏了起来。

具体藏在什么地方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不过应该是在司马迁女儿那里。汉武帝时期,《史记》压根就没有问世,在司马迁死后,一直到汉宣帝时期,《史记》才被公之于众,所以汉武帝根本就没有机会销毁这本书。

01《史记》能够问世,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功不可没。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曾经说过,因为这本书里写了不少批判当时社会情况的事情,而且写实的情况居多,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被发表。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被销毁。

为此司马迁认为,这本书应该藏在深山之中,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发表出来,留给后世。可是谁又能在深山让大家看到这本书呢?而司马迁的女儿家中恰好有一份《史记》,所以我认为司马迁在写完这本书以后,将这本书传给了自己的女儿代为保管。

忠弟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擢为左曹。霍氏谋反,恽先闻知,因侍中金安上以闻,召见言状。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史记》

可怜的司马迁一命呜呼后,他的女儿成为了《史记》的唯一传承人。不过他的女儿比较幸运,嫁给了杨敞,而杨敞在汉朝做到了丞相的高位。

《史记》能够被保存下来,杨敞的功劳是不小的。杨敞和司马迁的女儿生了俩儿子,其中有一个叫杨恽。

杨恽从小就喜欢读《史记》,而且常常读得落泪。当时也看不到什么狗血虐心的剧,杨恽被《史记》感动是很正常的。

可是杨恽被感动了还不够,他认为其他人也应该被《史记》所感动。所以杨恽就上书汉宣帝,当时已经是汉武帝的重孙刘询做皇帝了。

杨恽希望汉宣帝批准将《史记》公开发表。在汉宣帝的推动下,这本书才公之于众。所以如果说真正对《史记》的发表有重大贡献的君主,应该就是汉宣帝。

汉宣帝自幼生长在牢中,后来又做了一段时间平民,他对老百姓是更加亲切的。相反,对汉武帝比较陌生,他的爷爷刘据、父亲刘进全都是被汉武帝间接杀害的,所以刘询对汉武帝的感情相当复杂。

《史记》的问世,包含着刘询对公道人心的一种态度。他似乎觉得真实的东西不应该遮遮掩掩,《史记》就是最好的见证,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种选择。

02汉宣帝未必会因为刘邦被写成流氓而感到愤怒。

在《史记》当中,刘邦的形象是相当滑稽的,简直就是一个市井流氓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成功,似乎是在为流氓们证明,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的最强王者。

要知道,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询也是他的子孙后代之一。为什么刘询就会默许刘邦的这种形象问世呢?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刘询认为《史记》中的记载,是比较真实可信的。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和民间传说,所以相对来说比较可靠。

其次,刘询觉得司马迁为了《史记》付出了太多。司马迁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为了公道甚至不惜被处以死刑,为了《史记》忍受了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应该值得后世铭记。

再者,当时没有哪一部历史著作能够跟《史记》相抗衡。这本书是二十四史之首,被后世誉为无韵之离骚,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同样高,实在是不可多得,汉宣帝舍不得封禁。

作为一名英明的汉朝皇帝,汉宣帝有理由将这么好的书保存下来,流传后世。恰逢杨恽大力推广这本书,汉宣帝自然是要卖他一个面子的。

当时杨家已经两代公卿,世代侯爵,在朝中虽然没有一手遮天,却也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杨恽更是被汉宣帝各种提拔,显然是比较受重视的。

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汉书》

一本书的问世并不能掀起什么滔天巨浪,汉宣帝当时也想要在霍光去世以后,尽快稳定朝政,手握大权,自然要拉拢这些世家贵族。

03司马迁偏向项羽,贬低刘邦,也是情有可原的。

项羽在《史记》中的形象非常光辉鲜亮,以至于后世若干文人都要以项羽作为自己的榜样。相反的是,刘邦在《史记》当中的形象,却如此的不堪。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书》

如此大的反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大致的实情,应该正如司马迁所描写的那样,实情的真相并不会有太大出入。只不过司马迁也是人,他在写书的时候,应该是加入了不少个人的情感在里面。

当时司马迁为李广孙子李陵求情,因为李陵在打了败仗以后投降了匈奴,司马迁认为这是假投降,希望汉武帝给他一个机会。

结果汉武帝不仅没有听从司马迁的建议,反而将李陵全家诛杀,司马迁也被打入牢中,等待死刑的裁决。

在汉朝有一个规定,如果被判了死刑不想死的话,就让家里给点钱,改成宫刑。按照司马迁的性格,宫刑是不可能的。

结果司马迁偏偏接受了宫刑,为什么?就是为了这本《史记》。他这辈子就希望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将这本《史记》给编写完成。

这不是司马迁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父子两个人一生的努力结晶。司马迁不能自私地一死了之,毕竟父亲为之奋斗了一生。

所以司马迁对汉武帝是有怨恨的,在写书的时候,不自然地当然会添油加醋一些。所以与史学严谨性相比,《史记》的文学性更强。从法律角度来说,司马迁跟汉武帝有私仇,他的证据不足以被采信。

总结:汉武帝未必那么小气,《史记》说不定会在他手里流传后世。

汉武帝是千古一帝,是封建时代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有着雄才大略,有着宽广的胸襟。当然也会犯下不少的错误。

汉武帝是一个知错就认错的皇帝,在我们看来,他如果得知《史记》的存在,或许会幡然醒悟。他也是一个爱才之人,有如此传奇的著作问世,他又凭什么会毁掉呢?

汉朝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朝代,而汉武帝是一个懂得认错的皇帝,轮台罪己诏就是最好的见证,所以我认为生气归生气,汉武帝如果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应该也会将《史记》保留下来。

标签: 汉朝司马迁史记

更多文章

  • 杨喜:“击杀”项羽封赤泉侯,后代还出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喜,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喜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句话典出《史记》,讲的是项羽兵败,杨喜追项羽,项羽大呼一声,杨喜吓得够呛。正所谓好虎架不住一群狼,项羽虽然英勇,但是最后也是自刎。项羽自刎后,杨喜和另

  • 项伯是怎么坑害项羽的 项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楚霸王项羽之所以输给刘邦,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除了他迷信武力、不施仁义外,还跟他有妇人之仁、不懂得用人有很大关系。项羽一生识人不明,甚至连身边的亲人都不断地坑他,尤以叔父项伯为甚。那么,项伯究竟是怎样坑害项羽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 同样都是诸侯尚存的情况下 刘邦可以称帝为什么项羽却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项羽

    对刘邦和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末年,诸侯并起,推翻暴秦的统治。在这其中,刘邦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国主力,功劳最大,为诸侯之首。因此,在秦朝灭亡以后,分封各路诸侯的任务就就交到了项羽的身上。然而,项羽在分封完诸侯以后,并没有选择称帝,而是采取了分封制。也

  • 揭秘:刘邦为何被誉为项羽韩信之下最会打仗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汉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刘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作为一个资深混混,47岁前最大成就是当上亭长,娶了个漂亮老婆的刘邦,在率众起义时,领兵打仗还是个菜鸟。此时,曾经横扫六合的秦帝国,只是由名将章邯带领数十万骊山役徒,就把起义军打得丢盔卸甲。这时候的刘邦,肯定不是章邯敌手的,好在他趁着

  • 历史上的十面埋伏究竟是什么样的 韩信是怎么打败项羽的十万大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和项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02年冬,北风呼呼地吹,像是悲歌,也像是挽歌。项羽率楚军退到了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楚汉之争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在决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军事情况。刘邦这边这边主要谋士不下十人,主要悍将不下二十人。其

  • 项羽连帝王都有没有做过 司马迁为什么将项羽的名字写在帝王本纪上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迁,史记

    还不知道:司马迁帝王本纪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形式,其中本纪就是皇帝的传记。人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当过皇帝的项羽,却被放在了本纪里,要知道司马迁是汉朝史官,项羽

  • 项羽是历史上公认的猛将?历史中有谁能与之比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项羽,李存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有谁能与项羽比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羽我们都知道在秦朝末年论武艺而言乃是第一的存在,其力能扛鼎、两军交战之中单人就可斩杀千百余人。项羽已然历史中武艺最高之人,如此勇猛的项羽历史中哪位武将可以与之匹敌呢?很多人会从艺术作品或者历史中挑选多位武将,这些武将可以与项

  • 龙且一死项羽为什么只要大势已去 龙且为什么能左右楚汉战争的成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且,项羽

    还不知道:龙且的重要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史记·淮阴侯列传》龙且(jū),今天江苏灌云县人,与西楚霸王项羽一起长大。项羽苏州起兵以后,龙且跟随项羽南征北战,他骁

  • 项羽和刘邦打了几年都没有输 为何在垓下之战就输的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垓下之战,楚汉争霸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垓下之战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很多人觉得楚汉对峙的时候项羽和刘邦旗鼓相当,其实旗鼓相当的只是项羽所在的前线,而整个刘邦集团到了垓下之战的时候早已经对项羽有了压倒性的优势!楚汉之争中,项羽最风光的时刻就是彭城之战刚刚结束后。那时候,刘邦率领诸侯联军56

  • 项羽被困时手里有十万楚军 项羽为什么独自一人突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刘邦

    对项羽突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秦朝末年时期,天下大乱,有很多有本事的人都会竞相而起,所以在那个时候出现了特别多的割据势力。不过最后也只剩下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势力,从此之后这两个势力互相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目的也非常明显,就是想取得整个天下。最终的结局就是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