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增为何不受重用?倚老卖老逼项羽给其下跪

范增为何不受重用?倚老卖老逼项羽给其下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555 更新时间:2024/1/20 23:41:33

相信了解秦朝末年历史的朋友都会对项羽赞赏有加,的确项羽天生神力,武功超群,并且还极重义气。只可惜他遇上了奸诈狡猾的刘邦,这个讲义气倒成了他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也没地方说理去。不过咱们实事求是地说,虽然项羽最后失了天下,可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却没有动摇分毫,他依然是我们心中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当然,在楚汉相争的过程当中,项羽的故事还远不止这些,咱们今天就来说说他和亚父范增之间的事。

网络配图

提到范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冤屈,好好的一个谋士,居然被陈平用反间计给离间了,最后委屈难耐,回家路上毒疮发作而亡,都恨陈平,怨项羽,可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范增落到这样的下场,他自己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我们今天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先说范增的位置,大家都知道,项羽尊他为“亚父”,可项羽口中的亚父和范增自己理解的亚父意义却大不一样。项羽叫他一声“亚父”,是念及范增年长,且和自己叔叔项梁是一辈,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客气。

网络配图

可范增偏偏还就拿这个当了真,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副倚老卖老的架势,还当项羽是刚从军时的毛头小伙子呢,一点儿上下级的观念都没有,这让项羽心里很是窝火。其中最典型的有两件事。

一件是在项梁死了之后,范增带着他的遗物来见项羽,这一见面,项羽就有点儿控制不住。毕竟自己亲叔叔死了,心里边难受,再加上叔叔这一仗还是听了范增的建议才落得如此下场。于是就不分青红皂白,责怪了范增几句。

照理来说,项梁的死范增虽然不能负主要责任,可毕竟他跟着项梁一路走来,现在项梁死了,他受点儿委屈也不算什么。可没想到这范增心理太过脆弱,一见项羽怪他,不干了,把项梁的遗物往项羽面前一扔,交代了遗言之后拔腿就走。

要说项羽心胸也真挺大的,自己都难受成那样了,还能遵照叔父的嘱托,赶紧飞身上马,去追赶范增去了。

网络配图

范增这时候可想不到这些,他只知道自己受了委屈:这才刚开始跟项羽共事,就成了这样,以后还不定会怎么样呢?他越想越憋屈,越来越赌气,等到项羽追上他的时候,竟然要抹脖子自杀,逼得项羽给他下跪,这才连哄带骗地把范增给请回去。事后范增是顺过来气了,可项羽心里老大不舒坦了,俩人之间因此也就产生了隔阂。

第二件事是在鸿门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项羽没听范增的,放跑了刘邦,事后刘邦让张良献上一双白璧给项羽,一双玉斗给范增。可这时候范增来气了,也不管什么三军将士面前,直接就把玉斗摔得粉碎,气咻咻的说道:“竖子不足与谋,若属皆且为其掳。”这一下子戳了项羽的肺管子,“平时你不把我放在眼里也就算了,在三军将士面前也这么侮辱我,还反了你了!”于是,不久之后的荥阳大战,陈平略施小计,范增的谋士之路就走到头了。其实归根结底,是他自己挖坑自己跳,陈平和项羽都只是次要的,主要原因在他自己。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如果虞姬不死项羽会重振旗鼓杀回江东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代表了那样一个时代的人,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对英雄末日的慨叹和惋惜。在秦末风起云涌的战场上,项羽作为霸王式的英雄,其悲剧的结局,不单引起了李清照的惋惜,同样引起了后来许多人的惋惜。然而,项羽毕竟没有过江东。那么,假如虞姬没有死,项羽没有受到失去爱姬

  • 项刘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兵败垓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候

  • 楚霸王项羽并非英雄竟是民心尽失的嗜血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歌颂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英雄气概的绝句,使她和项羽一起万古流芳。项羽是否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呢?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现解读如下。不肯过江东——是江东后路已被刘邦切断。项羽从内心来讲是想回到他的江东去的,当时项羽已经到了江边,还有亭

  • 刘邦项羽两句不同的话 成就了两种不一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和项羽是历史上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相同的时代背景,却让两人的性格、经历直到最终的结果都完全不同。刘邦在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看见秦始皇车队经过说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秦始皇游览会稽郡的时候,项羽看到说:彼可取而代也!网络配图两个人说出了完全不同的两句话,两种不同的心态!也决定了两人日后的人生

  •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因为他知道渡江也是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项羽,历来被人们视为悲剧英雄的代表,尤其是最后兵败乌江自刎时,更是将故事推向了高潮。李清照曾作过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的就是项羽至死也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态度。另外杜牧也做过一首《题乌江亭》,其中耳熟能详的一句是“江东子弟

  • 刘邦本来被项羽打败了 张良一句话让他反败为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八月,占了齐国的韩信经常与彭越攻打项羽的粮道,灌婴又攻占了彭城,项羽既孤立无援又缺粮食,败象已显。没想到占了上风的刘邦反而派人去求和,先后派了两次,项羽才答应。和谈的结果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网络配图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胜券在握的刘邦为何主动求和?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断定项羽不敢杀他老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提到刘邦和他的死对头项羽,人们都认为刘邦是个流氓,是个小人,项羽是君子。结果却是小人战胜了君子,成了最后的赢家,实在让人想不通。从很多事例来看,刘邦的所作所为,的确非君子所为,为君子所不齿,比如经常去吃樊哙的狗肉,却从不给钱,逼得樊哙为了躲他而搬家,头一天搬河对面,第二天刘邦又找去了;比如经常到酒馆

  • 刘邦三哭祭项羽是真哭还是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说到刘邦和项羽,大家都会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项羽最后在同刘邦的垓下之战中战败,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刘邦素来就把项羽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打败了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天下。可是,明明是对敌的关系,项羽死后,刘邦还三次哭祭项羽。最为千古流传的那次哭泣,则是刘

  • 项羽大将季布简介,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项羽手下大将有五位非常出名,其中季布排行第三,其实,季布很早就小有名气了,因为他是楚地人,而且这人好逞意气,而且爱打抱不平,所以深受百姓欢迎,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后来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季布也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大将军季布简介季布是楚地人,非常善良,热心,从小就明辨是非,爱打抱不平,因此而深受街坊邻居

  • 项羽,曾经号令天下的英雄,如今陵墓却杂草丛生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在中国历史上项羽的死或许让很多人感到可惜。项羽此人身高八尺,力大无穷,武功颇高,在当时几乎没人打得过项羽。项羽一路攻城略地,“坑杀二十万秦军”,“火烧阿房宫”干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最后项羽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年仅29岁自刎于乌江。最后这个比刘邦小20多岁的一代霸王,被葬在山东东平县一个平常的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