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死得最窝囊的战神 项羽竟然只能排第二!

史上死得最窝囊的战神 项羽竟然只能排第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02 更新时间:2024/1/25 6:10:46

所谓战神,即是武艺高强,熟知兵法,且又有赫赫战功,同时代无出其左者。但风光背后却没能得善终,且死不得其所,则必为千古遗憾!以前也有人归纳过这样的英雄,这里将演义中的人物也算上,供大家娱乐:

第十名【袁崇焕】大明炮神

有了他,清朝的野心总是成为妄想,努尔哈赤、皇太极……奉袁必输,让敌人望尘莫及!驻守边疆上十年,支撑了明朝国防的半边天,可结果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死在了多疑的崇祯手上。遥想当年袁崇焕被押入京,一时间谣言四起,在几个慷慨激昂之士的煽动下,整个京城的百姓沸腾了,他们将对满清的仇恨全部发泄在袁承焕身上,袁承焕是否有罪在那时已不重要。

第九名【高宠、杨再兴、曹宁】

高宠连挑十一辆滑车,到第十二辆时因战马疲惫,将其掀翻在地,被铁滑车碾个稀扁。杨再兴误陷小商河,连人带马射的如柴蓬一般。死的最冤枉的当属曹宁,只因杀了自己卖国求荣的父亲,被孝字当先的岳飞拒之门外,走投无路,只有自刎身亡。唉,要是放在今天,可能还是大义灭亲的好榜样呀!

网络配图

第八名【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太祖的“统一之手”开始不可阻挡的指向了北汉,然而,死亡葬送了华夏民族统一的愿望。当年10月,赵匡胤在给后人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团后,离奇的崩逝于汴梁万岁殿,享年五十岁。

第七名【薛仁贵】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任安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子背上一世骂名。

第六名【秦琼】

唐武德九年八月李世民接王位,改号贞观,这就是唐太宗。秦琼也拜为左武卫大将军,赐给七百户的封邑。后秦琼多病缠身,自谓:自幼戎马转战,身经大战二百余次,光流的血也足足有几十斗之多,元气大伤,怎能不病?

到贞观十二年(638)终于因病去世。而演义中说其为了挂帅征东,在70高龄与尉迟恭比赛举千斤石狮子,累的吐血到地,以至病死,岂不冤哉!

第五名【李元霸】

李元霸的死因有三种说法:1.举锤骂天,被雷劈死。2.想用锤子打老天,结果锤子掉下来把自己砸死。3.战死沙场。被开隋九老之一的鱼俱罗用拖刀计杀死。据说李元霸学艺出师后,他师父对他说日后不要杀手里使用镏金镗的人,结果他杀了使用镏金镗的宇文成都,鱼俱罗是《兴唐传》里宇文成都的老师,为了给徒弟报仇杀了李元霸。

网络配图

第四名【张飞】

张飞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吓退曹军。且书法不错,擅画美人,现今仍有其墨宝、画像留下。但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但张飞不听。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试想一下如果张飞不是被张达范强(演义中写作范疆)之辈暗杀,在当时“吕布死典韦亡,赵云马超是一帮”的时期,又有何人能在沙场上与之匹敌呢!张飞死后,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第三名【韩信

韩信为汉朝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在这一段日子里,他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楚。公元前196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网络配图

第二名【项羽】

巨鹿,彭城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则造就了千古悲情的西楚霸王。项羽英勇无敌,战术指挥上的造诣也是很强的,如果作为一个将军,如果生在汉武之时,想必起所建功业也可以与卫青霍去病相媲美。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他刚愎自用,在战略上短视和,在政治上幼稚,却做在了统帅的位置,与老谋深算的刘邦争天下,注定会是个失败者。

第一名【李牧】

严格来说,李牧与匈奴只打过一次,但就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中李牧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及至,此战打的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几年难以恢复元气。此战是汉族步骑车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为日后汉政权与匈奴作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可惜李牧下场不大好。事先已经知道赵王要杀他,单骑出逃,结果逃到半路居然被赵王派来的追兵追上并杀掉,死不得其所。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范增为何不受重用?倚老卖老逼项羽给其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增

    相信了解秦朝末年历史的朋友都会对项羽赞赏有加,的确项羽天生神力,武功超群,并且还极重义气。只可惜他遇上了奸诈狡猾的刘邦,这个讲义气倒成了他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也没地方说理去。不过咱们实事求是地说,虽然项羽最后失了天下,可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却没有动摇分毫,他依然是我们心中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

  • 如果虞姬不死项羽会重振旗鼓杀回江东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代表了那样一个时代的人,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对英雄末日的慨叹和惋惜。在秦末风起云涌的战场上,项羽作为霸王式的英雄,其悲剧的结局,不单引起了李清照的惋惜,同样引起了后来许多人的惋惜。然而,项羽毕竟没有过江东。那么,假如虞姬没有死,项羽没有受到失去爱姬

  • 项刘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是如何兵败垓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候

  • 楚霸王项羽并非英雄竟是民心尽失的嗜血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羽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歌颂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英雄气概的绝句,使她和项羽一起万古流芳。项羽是否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呢?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呢?现解读如下。不肯过江东——是江东后路已被刘邦切断。项羽从内心来讲是想回到他的江东去的,当时项羽已经到了江边,还有亭

  • 刘邦项羽两句不同的话 成就了两种不一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和项羽是历史上密不可分的两个人,相同的时代背景,却让两人的性格、经历直到最终的结果都完全不同。刘邦在咸阳服徭役的时候,看见秦始皇车队经过说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秦始皇游览会稽郡的时候,项羽看到说:彼可取而代也!网络配图两个人说出了完全不同的两句话,两种不同的心态!也决定了两人日后的人生

  •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因为他知道渡江也是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

    项羽,历来被人们视为悲剧英雄的代表,尤其是最后兵败乌江自刎时,更是将故事推向了高潮。李清照曾作过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的就是项羽至死也不肯过江东的英雄气概,这也正是大多数人,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态度。另外杜牧也做过一首《题乌江亭》,其中耳熟能详的一句是“江东子弟

  • 刘邦本来被项羽打败了 张良一句话让他反败为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公元前203年(汉四年)八月,占了齐国的韩信经常与彭越攻打项羽的粮道,灌婴又攻占了彭城,项羽既孤立无援又缺粮食,败象已显。没想到占了上风的刘邦反而派人去求和,先后派了两次,项羽才答应。和谈的结果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以东归项羽。网络配图这就让人看不明白了:胜券在握的刘邦为何主动求和?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断定项羽不敢杀他老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提到刘邦和他的死对头项羽,人们都认为刘邦是个流氓,是个小人,项羽是君子。结果却是小人战胜了君子,成了最后的赢家,实在让人想不通。从很多事例来看,刘邦的所作所为,的确非君子所为,为君子所不齿,比如经常去吃樊哙的狗肉,却从不给钱,逼得樊哙为了躲他而搬家,头一天搬河对面,第二天刘邦又找去了;比如经常到酒馆

  • 刘邦三哭祭项羽是真哭还是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

    说到刘邦和项羽,大家都会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项羽最后在同刘邦的垓下之战中战败,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刘邦素来就把项羽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打败了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天下。可是,明明是对敌的关系,项羽死后,刘邦还三次哭祭项羽。最为千古流传的那次哭泣,则是刘

  • 项羽大将季布简介,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

    项羽手下大将有五位非常出名,其中季布排行第三,其实,季布很早就小有名气了,因为他是楚地人,而且这人好逞意气,而且爱打抱不平,所以深受百姓欢迎,几乎人人都知道他。后来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季布也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大将军季布简介季布是楚地人,非常善良,热心,从小就明辨是非,爱打抱不平,因此而深受街坊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