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淳于琼真的是一个窝囊的大将吗 他为什么没有守住乌巢

淳于琼真的是一个窝囊的大将吗 他为什么没有守住乌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3/12/29 13:07:26

还不知道:乌巢将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官渡之战袁绍方面失败的关键之处,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乌巢粮食被烧毁,而当时镇守乌巢的将领应该负主要责任。当时在乌巢进行镇守的人叫做淳于琼,在早期的时候曾被封为校尉,当时曹操和他的官职是同一水平的。而且他的声望和张郃、高览等人差不多,由此来看,他不但不窝囊,还是一名大将,那为什么没有守住乌巢呢?

中平五年的时候,汉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的职位,而他就是其中的右校尉,当时在八个校尉之中还有曹操和袁绍等人。可以说这时候,他和曹袁二人的起点是一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袁二人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他因此投靠了袁绍,成为了袁绍军中的一名将领。

兴平二年的时候,汉献帝彻底落入了董卓残余势力李傕等人的手里,而当时田丰劝说袁绍,认为袁绍的家族历代以来都担任着朝廷的宰相,现在皇帝流落民间,完全失去了权力地位,时刻被别人掌握在手里。认为袁家应该在这个时候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大军之中,通过皇帝控制其他的军阀势力。袁绍刚开始很心动,但是淳于琼等人在旁边劝阻,认为现在的皇室根本没办法扶持,而且皇帝接过来以后很多事情都不方便,还要听从皇帝作出的命令,于是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

建安四年的时候,田丰又上书劝告袁绍不能和曹操发起战争,这个意见让内心特别想进攻曹操的袁绍感到反感。恰好当时淳于琼等人又在旁边拍马屁,而且还说田丰权力太大,到时候恐怕袁绍不能够掌控他。正巧这个时候袁绍心中对田丰极其不满,于是就想要把他的权力分成几部分,分别由淳于琼、郭图和田丰三个人掌管。没过多久后袁绍冷静下来就没有实施这个计划。

建安五年的时候,曹袁二人将要展开决战,袁绍首先派淳于琼、颜良等人去进攻白马,在包围了白马之后,被前来支援的曹操部队给偷袭,仓促之下无法抵抗,颜良当场死在了战场上,而淳于琼则带领着残兵逃跑。这件事情之后,两方的主力军队都来到了官渡这个地方,并开始了对持。

同年,袁绍派遣淳于琼带领数万军队前往乌巢,并把大部分的粮食放在此地,这时候田丰曾经提出个建议,想让袁绍再派一部分人马在乌巢外围进行巡查。但袁绍认为淳于琼本身就是一名大将,再加上手下还有几万的军队,没有必要再派兵去进行镇守。然后双方开始正式决战,就在两方人马打得火热的时候。

袁绍手下的一个叫做许攸的谋士在战争期间投靠了曹操,并且把袁绍方面粮食储存在乌巢这个消息也告诉了曹操。这让曹操抓住了机会,只留下曹洪等人对大营进行防守,而自己则率领一支部队前往乌巢。由于得到了许攸提供的消息,曹操的军队顺利得知了袁绍军队的暗号,假扮袁绍部队度过了诸多关卡。

最终顺利来到乌巢这个地方,而这时对乌巢进行镇守的淳于琼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等到曹军开始在四处放火之后,淳于琼这才知道有人前来偷袭。于是便展开反抗,但几万人被偷袭之后士气大降,没办法正面抵抗曹军的攻击。于是就回到大营内进行防御,这时候消息已经传到了袁绍的耳中。

袁绍立即派人前去支援淳于琼,但是只派遣了一部分人马,因为袁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把主力部队派出去对曹操大营进行攻打。而正是因为这种做法,让曹操在乌巢这个地方把镇守和前来支援的军队全部打败,并杀掉了支援军队的将领。没多久后,乐进顺利的俘虏了淳于琼。

由于两个人曾经还有一点联系,所以曹操就问他落得了今天这个下场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曹操是不想杀他的,问这句话可能是想要让淳于琼投降。但是,他居然说了一句胜负由天注定的话语,曹操可能是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于是就把他给杀掉了。

实际上,他确实是一名大将,颜良的名声比他要大,但是在战场之中却是他逃得了性命。而且在那个时期,粮食都是一个军队最重要的物品,袁绍让他去进行镇守也说明他是一个较为出色的将领。最后一战不是他的过,而是因为曹军方面知晓了袁绍方的布置,他死就死在双方情报不平等上。

标签: 官渡之战乌巢

更多文章

  • 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被俘后曹操竟舍不得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淳于琼,东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淳于琼。《三国演义》把淳于琼描写成一个因醉酒不醒人事,以至于曹操率人偷袭乌巢,也无力抵抗,袁军几十万人粮草均被曹军烧毁。淳于琼也被曹操割掉耳朵鼻子手指,放回袁营以侮辱袁绍。最后被袁绍斩了。这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下面听我慢慢讲来:西

  •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斩淳于琼的原因是什么?与曹操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乐进,淳于琼

    乐进乃是曹操旗下一员猛将,为人胆烈,在官渡之战中俘虏了袁绍大将淳于琼,斩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淳于琼,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

  • 既然张松有如此多的优点 为什么大家又都对他很是讨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松,三国

    还不知道:张松是个什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出场并不算很多,但却让看过小说的人,觉得很是讨厌的人。这就是张松,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人。他被评价为其才不凡,智力很高,并且还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对于《孟德书》,他以他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是看一看

  • 张松被曹操赶走后,为什么还去投靠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松,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松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松献图,出现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这个事件出现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益州牧刘璋得知张鲁即将进犯益州,连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益州别驾的张松表示愿意亲自前往许都说服曹操进攻张鲁。刘璋大

  • 曹操为什么会对张松不闻不问?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松,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向爱才的曹操,什么对张松却不理不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爱才更爱忠臣,《三国演义》中曹操看到他言语又傲慢长得也不好看,因此十分怠慢张松,他还大言曹操之前的败绩,叫曹操好生不满,张松这样的人,曹操不可能喜欢。张松卖主求荣的第一次就失败了。有人把曹操忽视张

  • 已经位高权重的张松,为什么要把益州出卖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松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张松这个家伙,不客气的说,就是有奶便是娘的货。他本是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也就是相当四川省长的高级助理——别驾是所有助理官中地位较高者,每次出巡之际,甚至不需要和州的长官同车,另有专车,所以有别驾之名。所以你看,刘璋给张松的待遇,其

  • 历史上张松是什么下场?身居高位却卖主求荣,最后东窗事发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每当一提起张松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时期有几位人品不好之小人,比如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吕布,比如一生数叛的孟达,还有今天要说到的张松:张松身居高位是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从事,不说刘璋一人之下,至少在益州地位在他之上的没几个,可是张松奉命出使曹操期间就准备依附曹

  • 蜀中名将张松为什么会受到曹操的轻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松,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张松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三国乱世,英雄辈出,文臣武将都在为自己的理想,主公而奋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三国名将,张松。张松,字永年。张松身高不过五尺,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爱自

  • 太史慈曾是他手下将领,刘繇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刘繇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其中,就刘备来说,虽然一开始的势力比较小,远远无法和袁术、袁绍、曹操等人相提并论,但是,

  • 刘繇是什么人?被李傕郭汜当做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繇,三国

    刘繇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出现了多位汉室宗亲出任州牧的情况,最具代表的就是汉室三州牧了,主要是只刘焉、刘表、刘虞,有些时候刘繇会代替刘虞的位置,当然如果只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其实是有5人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出任过州牧,也就是在加上一个刘备,相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