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中之战失利后,张鲁选择投降曹操,为何不投靠刘备?

汉中之战失利后,张鲁选择投降曹操,为何不投靠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4/2/21 15:14:07

汉中之战失利后,张鲁选择投降曹操,为何不投靠刘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发生在南郑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张郃徐晃夏侯渊贾诩、张鲁、庞德和杨松。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张卫兵败阳平关后,曹操命夏侯渊率五千兵马为先锋前往南郑。夏侯渊在途中与杨任较量,并斩杀杨任及其部将昌奇。曹操随即下令大军加快进军速度,全军很快便兵临南郑城外。

得知曹操率部前来,张鲁与众文武商议对策。谋士阎圃表示,昔日马超手下的猛将庞德就在南郑,应该让他领兵出战曹操。张鲁大喜,召庞德晋见,并对庞德给予赏赐,命其率领一万兵马迎战曹操。

庞德来到两军阵前搦战时,曹操深知庞德的勇猛,嘱咐众将与其展开车轮战,消耗庞德的体力,趁机将其生擒。于是,张郃、徐晃、夏侯渊、许褚轮番上阵,与庞德展开单挑。谁知庞德越战越勇,毫无疲态。

此战结束后,曹操与文武商议收服庞德之策。谋士贾诩指出,张鲁手下有个名叫杨松的谋士非常贪财。可以对其进行贿赂,让他在张鲁面前诬陷庞德,这样就可以收服庞德。曹操依计而行,命人进入南郑贿赂杨松,并交给杨松曹操的密信。

杨松见财起意,按照曹操信中的交代在张鲁面前诬陷庞德秘密接受了庞德贿赂。张鲁大怒,责骂庞德,并扬言如果来日出战时不能获胜,将被斩首示众。庞德无奈,只得领兵出战,结果被中了曹操的埋伏,掉进陷坑之中,被曹军生擒。曹操以礼相待,庞德终于归顺了曹操。

与小说中曹操绞尽脑汁收降庞德相比,历史上的庞德投降曹操的过程要简单得多。据《三国志•庞德传》载,曹操征讨汉中期间,庞德既没有在南郑与曹军四员大将有过单挑,也没有在南郑被曹操设计收降,而是在张鲁投降曹操时一起归顺的。

除了庞德单挑曹军四将的情节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之外,作者用了整整一回的篇幅介绍的南郑之战也是子虚乌有之事。据《三国志•武帝纪》及《三国志•张鲁传》载,阳平关之战结束后,张鲁深感难以守住南郑,还没等曹军来犯,他便撤离该城逃往巴中地区。不过,张鲁在离开南征之前,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后来归顺曹操奠定了基础。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张鲁离开南郑之际,有部下建议张鲁将南郑府库中宝物、物资和粮草全部烧毁,却遭到了张鲁的拒绝。张鲁是这样说的:“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张鲁下令,将南郑所有府库封存。

等曹操来到南郑后,发现完好无存的府库,当即明白了张鲁的心意,于是放弃了追击张鲁的计划,派人前往巴中地区招降张鲁,张鲁也顺势投降了曹操,并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赏。

在张鲁投降曹操之前,还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有人建议张鲁不要投降曹操,应该去归顺刚刚占据益州的刘备。张鲁说了这样一句话:“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这句话并不见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而是出自常璩的《华阳国志》当中。那么,为什么张鲁不投奔刘备而一定要归顺曹操呢?

其实,张鲁不选择刘备是因为两个事件造成的。第一个事件便是在益州争夺战时发生的。当时,刘备正围攻成都。而就在这个时刻,刘备还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那便是秘密与寄寓汉中的马超联络,诱使马超背叛了张鲁。刘备此举固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但却破坏了自己与张鲁集团长达数年和平共处的关系。

其次,张鲁与曹操展开汉中之战时,刘备并未给予过张鲁任何的帮助。直到张鲁兵败放弃南郑逃往巴中地区时,也不见刘备有任何动作,可见刘备一开始并不敢在汉中与曹操展开正面对抗。直到张鲁濒临绝境时,刘备才派遣黄权率军北上去迎接张鲁。

刘备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显,是为了利用张鲁在汉中的影响力,为日后夺取汉中创造有利条件。很显然,刘备的这些投机之举早已被张鲁看穿。因此,张鲁才会对刘备不屑一顾,发出了“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肺腑之言。

参考书籍:《三国志》、《华阳国志》、《三国演义》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张鲁投奔曹操,为什么也不愿意跟随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鲁,三国

    你真的了解张鲁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刘备曾与张鲁作对。本来啊,身处战乱年代之中,互有对手,发生交战,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刘备却是刘璋所请来防范、对付他的。这样一来,刘备的性质就完全变了。他不再是张鲁素无恩仇的对手,而是他家族覆灭仇人的帮凶,因此他誓死不从。2,刘

  • 张鲁投降后曹操班师回朝,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不是张鲁,益州也不是汉中。曹操虽然拿下了汉中,张鲁降了曹操,但是要攻打近在咫尺的益州,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更何况曹操根本就没考虑过攻打益州,完全吃掉刘备,做好统一天下的准备。曹操攻打汉中很轻松,完全是顺风顺水,先是把关中完全控制住,

  • 曹腾:这个太监皇帝竟然是曹操的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腾

    太监从净身的那一刻起,就身处宫中,除非掌权,否则一生都很难走出那高深的城墙。那么为什么会有太监皇帝,他是谁,咱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名字叫曹腾,这也是唯一一个死后被追封为高皇帝的皇帝。曹腾是谁?如果不知道曹腾,曹操你或许听过,曹腾便是曹操的祖父。曹腾当时在家中排行老三,而且从小就被送进宫里当宦官,至于为什

  • 曹操祖父曹腾:史上唯一被追认为皇帝的阉宦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腾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追尊其高祖曹腾为高皇帝,曹腾夫人吴氏为高皇后,直到西晋代魏,这个称号都一直保存着。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五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因司马专权,曹叡的后继者皆不得享有帝号)。网络配图 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

  • 汉朝太监曹腾为何死后却享受皇帝的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太监曹腾

    这些年来,电视荧幕几乎被各种宫廷剧占领;宫廷剧里,总少不了说话阴阳怪气的一种人——太监。各种影视剧和历史书籍给我们传达的太监印象,大多残忍、自私、贪婪、冷血,就像一个心智不全的成年人。比如赵高、张让、刘瑾、魏忠贤之流。相比之下,东汉时期的太监曹腾就像一个另类。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 被四朝皇帝器重的太监,曹腾到底有何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腾,东汉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著名的太监实在是不少,他们权倾朝野、家财万贯,不过说到底都是皇家的奴才。可是,唯有曹腾一人,居然在当了一辈子奴才之后,死都死了还被追封为帝,真真是不容易啊!那么,曹腾何以能够拥有一个如此华丽丽的结局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这似乎不可思议,因为曹腾是宦官,宦官

  • 宦官曹腾为什么会被封为皇帝?更是曹操最尊敬的长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腾,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宦官,大家的印象大多都是负面的,有太多宦官乱朝的例子,刻在我们的脑海中,而且对这个群体下意识有着异样的情绪。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将一个朝代的灭亡归结到某个宦官身上,就像是妖妃祸国一样,推卸责任而已。真正掌握权力,却没

  • 曹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皇帝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腾,汉朝

    曹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太监的名声一向都不好。在汉朝的时候,曾经有十个太监,这些太监联合在一起,混乱朝纲,也就是因为他们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这才导致汉朝正统衰微,群雄崛起,开启了三国时代。但是同样是在汉朝,有一个宦官,即使位高权

  • 历史学家刘向都有哪些作品?他的名言出自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学家刘向都有哪些作品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十几年,死时七十有二。刘向刘歆像汉宣帝时期,十二岁的刘向就受父亲的荫庇,担任了辇郎一职,也就是给皇帝乘坐的车子引路的人。之后,刘向十八岁既冠,因为品行端正符合礼法,所以被拔擢为谏大夫。当时,宣帝学习武帝选拔青年才俊的儒生到身

  • 西汉经学家刘向编撰过专写给妇女的列女传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汉经学家刘向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十几年,死时七十有二。刘向画像汉宣帝时期,十二岁的刘向就受父亲的荫庇,担任了辇郎一职,也就是给皇帝乘坐的车子引路的人。之后,刘向十八岁既冠,因为品行端正符合礼法,所以被拔擢为谏大夫。当时,宣帝学习武帝选拔青年才俊的儒生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