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西汉匡衡如何从寒门子弟变成一代名相?

揭秘西汉匡衡如何从寒门子弟变成一代名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4/2/20 23:38:09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

匡衡画像

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可见匡衡对于经学的研究确实已经非常深入了。之后等到汉元帝继位之后,匡衡因为表现出色,被封为郎中,后来更是让匡衡在大殿之中为那些个官员讲解《诗经》因此被封为丞相,匡衡就靠着自己对于经学的理解居然达到了古代为官的巅峰。

当时已经是西汉后期,走下坡路的时候,各种矛盾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自然灾害也比较严重,甚至产生了“日食、地震”,在古代这可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现象,而且在当时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算是深入人心,所以汉元帝非常恐慌,急忙询问文武百官,应该如何才能消弭上苍的怒火,匡衡也是一个有才的人,更具当时的社会环境,上书劝告元帝应该倡导节俭,亲近忠良,选拔人才等等,还主张以礼治国,这其中不少政策都正中要害,因此深受元帝的信任,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不小的正面影响,但是后来因为匡衡多占了几百亩的封地,加上他的儿子不给力仗着父亲为官,酒后杀人,所以匡衡不得不辞职,被免职后,匡衡没有颜面再回家乡,死在了匡谈村。

匡衡的成就

匡衡从一个贫困的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最后得以成为一代大儒,甚至成为丞相治理天下,可以说他的一生是非常励志的,那么匡衡后期有着什么样的成就呢?他那么多年,那么辛苦的学习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西汉丞相匡衡

匡衡早年的时候努力学习,为此还不惜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了洞;做免费劳动力换取借书读的机会。匡衡因此得以博览群书,其中匡衡研究最深入的还是《诗经》,而《诗经》在当时也是受到了很多学子的欢迎,因此匡衡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在几次和人辩论诗经之后,匡衡被推举为了官员,后来甚至成为了一个丞相,辅佐汉元帝,总理国家大小事务,可以说匡衡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自己的经学修养成为丞相的经典角色。

匡衡在位期间积极陈述自己的治国之道,并且经常引经据典让人无法辩驳,这种做法也是当时才开始兴起的,后来也一直流传了下去,成为了很多文人学习的典范。后来在元帝后期的时候,宦官石显专政,不只是干预朝政,还怂恿皇帝增加赋税,导致民不聊生,但是因为元帝的宠信,别人也奈何不了他,直到后来成帝登基之后,匡衡上书弹劾石显,得以将他诛除,也算是他为当时的西汉朝廷做的最后的贡献了,之后就被弹劾罢官病逝了。可以说匡衡的一生成就不小,从一个世代务农的寒门子弟,逐渐成长为一代大臣,甚至被封侯赐地,被后世人尊称为一代名相。

匡衡勤学

匡衡是西汉年间有名的大学问家,少年的家里很穷,爱好学习的他没有蜡烛来让他学习,(看到这,小编我就非常想吐槽那些熄灯之前努力玩,熄灯之后在楼道学习的人。)但是匡衡应该不是这种人。那种没有电的年代,没有蜡烛,太阳下山了什么都干不了啊,但是匡衡还是很聪明的,偷偷地在墙上挖了一个小洞,(你以为他是要偷看邻居吗?)其实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蹭点蜡烛光而已。

少年匡衡勤学苦读

当时匡衡有一个同乡叫做文不识的,虽然名字取得好像很没有文化,但是其实他的家里有着很多的书,于是匡衡就找上他,希望可以成为他们家的佣人,可以不要钱,只希望能够读他们家的藏书,文不识对于匡衡这么爱好学习非常震惊,就答应了他,因此匡衡得以博览群书,成为了一个大学问家。

匡衡读书有所成就之后,就经常给别人讲《诗经》要知道《诗经》可是孔子编的,在那种尊崇儒学的年代没有两把刷子可不敢随便讲解《诗经》,而且人们还称赞他能把人讲的开怀大笑,可见匡衡对于《诗经》的理解已经非常深入了,有一次碰到街头也有一个人在讲,匡衡就去听了,听着听着还和他辩论上了,那人说不过匡衡,慌张的跑路了,就连鞋子也穿倒了。

这个匡衡勤学的故事被记载在了《西京杂记》里边,这本书主要写了很多西汉时期的奇闻异事,是当时有名的大学问家刘歆所著。

标签: 匡衡

更多文章

  • 西汉一代名相匡衡竟是靠凿壁借光最终学有所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凿壁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

  • 匡衡:从一个贫困的少年成为一代大儒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

  • 匡衡: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匡衡

    “凿壁偷光”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励志故事之一,在那个没有灯的年代,有个少年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旁边大户人家的灯光勤学苦读,这个少年就是匡衡,匡衡因为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使他成为我们心中学习的榜样,殊不知匡衡在学成之后却因一件事而自毁前途。网络配图匡衡出自汉代,自幼就家境贫寒,但匡衡却十分上进,他

  • 凿壁偷光的匡衡,为什么会从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活成了反面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匡衡,西汉

    对匡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对教科书一定不陌生吧,很多人或多或少还是能记起教科书中的某些文章以及好词好句等。教科书里出现的文章并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经过反反复复地对比和筛选才被纳入教科书内,因此,能被选进教科书的内容,大都是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历史人物或事

  • 凿壁借光的匡衡是什么下场?他为什么会被皇帝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匡衡,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匡衡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中国人特别为自己国家的悠久历史而自豪,教育人的时候也特别喜欢引经据典,拿古人做榜样,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家里大人就买好多《古人勤学故事》《古代励志文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书让你看,从此便知道

  • 东汉大臣张禹:怎样成为当权者邓太后的主心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大臣

    张禹,字伯达,东汉前期赵国襄国县人。张禹的祖父叫张况,张况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嫁给了舂陵宗室刘钦,生了三子三女,其中二儿子就是光武帝刘秀。至于为什么张况姓张,而他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却姓樊,还真没查到相关资料,反正光武帝都认了,笔者就啥也不说了。张况曾经多次前往南阳,见过刘秀,后来刘秀作了大司马,出巡河北,

  • 《续命空间》张天禹在里面扮演谁?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续命空间》

    2018年5月张天禹参演电影《续命空间》,目前已登陆爱奇艺全网独播,正在热映。该影片是由天津尚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陈志安、蔡叶联袂执导,林扬、王艺颖、钟意、李奎来、张天禹、吴世豪主演的喜剧科幻电影。电影《续命空间》讲述了玩世不恭、碌碌无为的主人公程天豪因为好高骛远而一事无成,失去了曾经的理想,也

  • 解析为何朱博成为西汉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博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小时候后家境贫寒,因此并没有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刚直仗义,年轻时在县里当亭长,后来因为立了点功,逐渐地升为功曹。朱博残碑年轻的朱博很喜欢结交朋友,当时的前将军望的儿子萧育和御史大夫的儿子陈咸才能显著,朱博都很喜欢跟他们交往。陈咸在朝中任御史中承的职位,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

  • 对朱博的评价:丞相朱博最终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博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小时候后家境贫寒,因此并没有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刚直仗义,年轻时在县里当亭长,后来因为立了点功,逐渐地升为功曹。朱博残碑年轻的朱博很喜欢结交朋友,当时的前将军望的儿子萧育和御史大夫的儿子陈咸才能显著,朱博都很喜欢跟他们交往。陈咸在朝中任御史中承的职位,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

  • 街亭之战中,诸葛亮为什么没有让王平当主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街亭之战中,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街亭之战中,诸葛亮为什么没有让王平当主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在街亭之战之前,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