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之子霍嬗到底是怎么死的 为何一趟泰山回来不久就去世了

霍去病之子霍嬗到底是怎么死的 为何一趟泰山回来不久就去世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4/1/14 13:17:09

霍去病之子霍嬗到底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名将霍去病曾有一子名曰霍嬗,据说在霍去病死后,霍嬗被汉武帝带去泰山封禅,结果刚从泰山回来没几天,霍嬗便去世了。为此人们对霍嬗的死大加猜测,认为是汉武帝做的手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霍去病的平生,小编不用详细描写,估计大家也都知道,这位为大汉王朝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将,曾倍受汉武帝刘彻的青睐,只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在二十三岁便暴毙而亡,留下了千古的遗憾与无尽的传说。不少人都记得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名言,认为霍去病从未成家。事实也是如此,在正史中,霍去病确实没有娶妻成家的记载。令人想不到的是,霍去病却有一个儿子,名字叫霍嬗。

虽然未婚有子,在当代会被视为不合法,但是在汉代,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什么新闻。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局面,小编认为,可能是霍去病的自卑心理导致的。霍去病对于自己的母亲,一直心存芥蒂,只是因为母亲身份低微,是一个宫女,又与霍仲孺苟且,才生下的霍去病。霍嬗的诞生,等于是霍去病复制了自己父亲的版本,他这个儿子,是霍去病和一个侍女欢好后的结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霍去病并没有娶侍女为妻,霍嬗的名字自然而然的也很少被人所知了。

汉武帝对于霍去病的态度一直很欣赏,然而,霍去病的突然暴毙,也是汉武帝从未预料到的。霍去病的死,犹如南天一柱的崩塌,如同让汉武帝失去一臂,使其悲痛万分。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绩,他特命人将霍去病葬在茂陵陪葬,把其陵墓修成祁连山的形状,以彰显其生前功绩,并谥号其为“景桓侯”。

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将自己对霍去病的思念,全部转移到霍嬗的身上。不仅将其带入宫中抚养,甚至在泰山封禅时,还特意领着霍嬗。只是事有蹊跷,汉武帝封禅完毕后,刚满十岁的霍嬗回到寝宫便一病不起,随即病情加重而夭亡了。

此时问题来了,仅仅是一次封禅大典,便要了一个娃娃的命,实在是不合常理,霍嬗死亡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关于霍嬗之死,曾经有不少专家进行过推测,最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下面小编一一列举。1.泄密说有专家认为,汉武帝在泰山封禅时,需要经过很复杂的程序,甚至要祭告天地与列祖列宗,整个过程神秘又庄严,因此封禅仪式只能由皇帝一人来完成。对于汉武帝身边的人来说,在封禅时,所有人都不可观礼。霍嬗还是一个孩子,可能是出于好奇,偷偷的看到了汉武帝封禅的全程,并且在回宫后,童言无忌地乱说。如此一来,霍嬗的举动便触怒了汉武帝,引来杀身大祸理所当然。不过有人却对该观点进行反驳,认为汉武帝真有此心,便不会蠢到带着霍嬗去泰山封禅,故而这种说法的漏洞颇大,不值得一信。

2.诅咒说霍去病一生所立战功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不下百场,因而匈奴都对其畏惧不已。匈奴们畏惧的除了霍去病的武功外,更怕的是霍去病无尽的杀戮。据史料记载,卫青曾命霍去病组成敢死队偷袭匈奴,在此次偷袭过程中,共斩杀敌人2082人。这还只是一场小型战役,如这样的战役,霍去病还经历过许多,因此亡在他手下的敌人,真是无可计数。正是由于霍去病杀人太多,才导致民间传言他遭到报应而病故,同时这个诅咒也祸及家人,降临在他的儿子霍嬗身上。不过,小编认为这个传言迷信色彩太严重,只能算是民间的野史,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那么,霍嬗之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小编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终于找出了真正的原因。有句俗语叫“女人怕产前产后,男人怕车前马后”,第一句话说的就是女人在生产前后身体最为虚弱,若是不好好调理,恐怕会落下病根。第二句话则是男人最怕鞍马劳顿,长年累月的奔波劳累,会让男性的身体健康出现“红灯”,而且落马的风险也是很高,故此,上面的话到现在也很实用。

霍嬗是霍去病的儿子,其身体素质也应该遗传父亲的体质,可他终究是一个十岁的孩子。长安距离山东泰山千里之遥,一路颠簸劳累,让霍嬗受尽苦楚。况且初登泰山,又适逢泰山气候变化无常,一个十岁的娃娃哪里架得住这样的折腾,面对着疲倦劳累,风寒侵袭,再加上医疗条件的限制,得病的霍嬗要是不死,反倒奇怪了。其实,无论古今,车马劳顿之人,很多都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包括古代的将军和士兵,但古代人过于迷信,便留下了“男人怕车前马后”的魔咒,可是到了现代,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便没人再相信这样的“鬼话”了!

标签: 霍嬗汉武帝

更多文章

  • 汲黯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为什么还能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汲黯,汉朝

    汲黯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为什么还能被重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臣子怕皇帝,而很少出现皇帝怕大臣的情形。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最出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怕魏征,而最典型、最微妙的就是武帝刘彻怕汲黯。他多次上汉武帝尴尬不已,丢了面子,为何却能一直荣华富贵?根

  • 历史上的汲黯是隔什么样的人?假传圣旨贩济灾民,不给提干公然对汉武帝大发牢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汲黯,汉朝

    汲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汲黯(?一前112),字长孺,汲黯在汉景帝时凭父亲官职的荫庇被任为太子洗马;武帝时出为东海太守,因治绩突出,召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后,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此公为官特立直行,不阿上,不趋时,常有非常之举。汲

  • 汲黯曾因犯法而被判罪,为何后来能位列九卿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汲黯

    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济阴郡鄄城县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汲黯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一次河内失火,武帝派他去视察,他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不计其数,汲黯不畏矫制之罪,便以皇帝使臣的

  • 皇帝很看好汲黯,为何他的官却一直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汲黯

    汲黯是西汉有名的直臣,被汉武帝誉为可以和古代的社稷之臣相媲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社稷之臣”,在多年以后却仍然官居九卿。当年的下属,大多已成为他的同列,有的还成为他的上司,更让他心里难以平衡的是公孙弘和张汤,似乎转眼之间就由一个小吏一跃而成为丞相和御史大夫,可谓“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面

  • 西汉学者:京房生平简介 师从焦延寿并开创京氏易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西汉,京房

    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受学于梁人焦延寿,焦延寿自称学《易》于孟喜,京房以为焦氏《易》即孟氏之学,而孟喜的弟子白生、翟牧都不承认。焦延寿常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

  • 史上最牛权臣贾似道差点让皇帝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似道

    大家对宋朝的印象一般是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军事上冗官冗兵,还有就是宋朝奸臣多,叛将多。提起奸臣,大家很容易想到秦桧,其实,有一个人对国家的祸害要远远大于秦桧,他就是南宋权臣贾似道,南宋的最后一位军事家。贾似道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出身,家庭背景也算显赫。父亲贾涉是从一个小县的公安局长起家,凭借履立军功,由

  • 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诩,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历史, 在其中更是喜欢一些英雄豪杰,而说到英雄豪杰小编就不得不说三国,它是人们口中经常所提起的一个历史,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其中有着一些忠肝义胆的将领,也有一些

  • 曹丕为什么会让贾诩担任太尉?孙权又是怎么预料曹魏将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为什么会让贾诩担任太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这是《三国志》中对贾诩的评价。在曹操的谋臣中,郭嘉善阴谋,荀彧善阳谋,两人对于曹操,就如同陈平、张良对刘邦那样。荀彧提出的

  • “云台二十八将”景丹是“世之俊杰”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景丹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他是一种威

  •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竟带病上阵杀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景丹的画像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