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汲黯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为什么还能被重用?

汲黯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为什么还能被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36 更新时间:2023/12/19 5:54:09

汲黯多次让汉武帝下不来台,为什么还能被重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臣子怕皇帝,而很少出现皇帝怕大臣的情形。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最出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魏征,而最典型、最微妙的就是武帝刘彻怕汲黯。他多次上汉武帝尴尬不已,丢了面子,为何却能一直荣华富贵?

根据太史公司马迁的记载:汲黯性格,轻礼仪,为人冷峻刻薄,而且眼里揉不得沙子,不会容忍别人的过失,为人甚是庄重但不合群。但是他为人正直,行事风格不同于常人,并且说话很直,是当时有名的谏臣。

在古代,每个王朝都会有谏臣,这类人的特点是运用讽刺的话语刺激君王,从而使得君王赞同自己的意见,一般,谏臣在进言之时,首先做的就是做铺垫、打比方、讲个故事、或者打个哑谜、说个悬案,或者跟君王捉迷藏,等时机差不多或者君王开始醒悟了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汲黯不同,不是他不会绕弯子,而是他不屑于这种手段,也不想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汲黯往往都是单刀直入,口无遮拦,想到啥就说啥,因此经常和别人吵的面红耳赤、鸡飞狗跳,因此就有人把汲黯叫做“愤青”,所以在私底下有人把汲黯称作是“一根筋”、“炮筒子”,汉武帝在私底下直接把他叫做“戆戆”。

汲黯是大汉的一股清风,不光不给大臣面子,还经常性地数落汉武帝,让汉武帝很是下不来台。有一次,汉武帝召集有名的大儒,共同来探讨明君之道,并说明自己想要怎么做。汲黯一听就开始顶嘴:“陛下,明明你内心里面有那么多的欲望,外表还要装出一副仁义的样子,就你这样怎么能够效仿上古的舜禹呢?”汲黯一句话就噎得汉武帝说不出话来,气得汉武帝一挥袖子就退朝了。

众人都被吓坏了,都替汲黯捏了把汉。如果是别的臣子说了这话,被咔嚓都是轻的。汉武帝知道汲黯是个憨憨,也就没再处置,只是愤愤的大臣们说:“太过分,这个汲黯,真的是个憨憨,一点面子都不给我”。

汉武帝素来都是以专横霸道闻名,收拾起臣子更是不曾心软。大汉的宰相换了一茬又一茬,光汉武帝期间就换了十几次,只有一任宰相得以善终。因此有人说:”汉武帝一朝,宰相成了“被宰之相”的代名词。汉武帝在位期间,满朝文武诚惶诚恐,人人自危,唯独汲黯是个例外。他对武帝从无惧意,武帝对汲黯反倒有所忌惮。

大将军卫青进宫面圣时,汉武帝就躺在床上接见,当宰相公孙弘面圣时,汉武帝连仪容都懒得收拾,唯独听到汲黯面圣时,汉武帝直接躲到了帷帐后面,立马派人传话,只要是汲黯的建议,全部准奏。汉武帝也经常饮酒作乐,但当他听到汲黯要来时,立刻开始清场。汉武帝一代雄主,雄才大略,却偏偏对汲黯一人甚是忌惮,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事情是难以理解。那到底汉武帝惧怕不惧怕汲黯呢?

从表明上来看,汉武帝确实惧怕汲黯的这张嘴,因为他什么都能说得出来,让汉武帝尴尬更是常有之事。但汉武帝的这种惧怕不是出自于本心,而是形势如此。

一次,汲黯因病请假没来上朝,汉武帝就问大夫庄助:“你觉得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

庄助回答说:“让汲黯当官执事,没什么过人之处;但是他能辅佐年少君主,坚守已成基业,以利诱之他不会来,以威驱之他不会去,即使有人自称像孟贲、夏育一样勇武非常,也不能撼夺他的志节”。刘彻说:“是的,古代有一些社稷之臣,像汲黯这样的人,就很接近他们了”。在汉武帝看来:汲黯是大汉的社稷之臣,坚守的是自己刘家的基业,先前又是你的洗马,行事“轴”一些,说话“呛”一些,哪怕憋屈、闹心,也只好忍了。

像汉武帝这样雄才大略的君王,一般都有容人之量,除了考虑自己的喜怒哀乐之外,更要考虑江山社稷,所以汲黯即使多次驳了汉武帝的面子,汉武帝也没有考虑除掉汲黯,可见汲黯和汉武帝的关系之微妙。

所以耿直的汲黯一直能够荣华富贵,其原因就是他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全都是为了大汉的社稷考虑,不存在一点私心,因而汉武帝能够一直容忍他的“愣头青”性格。

标签: 汲黯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汲黯是隔什么样的人?假传圣旨贩济灾民,不给提干公然对汉武帝大发牢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汲黯,汉朝

    汲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汲黯(?一前112),字长孺,汲黯在汉景帝时凭父亲官职的荫庇被任为太子洗马;武帝时出为东海太守,因治绩突出,召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后,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此公为官特立直行,不阿上,不趋时,常有非常之举。汲

  • 汲黯曾因犯法而被判罪,为何后来能位列九卿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汲黯

    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济阴郡鄄城县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汲黯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一次河内失火,武帝派他去视察,他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不计其数,汲黯不畏矫制之罪,便以皇帝使臣的

  • 皇帝很看好汲黯,为何他的官却一直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汲黯

    汲黯是西汉有名的直臣,被汉武帝誉为可以和古代的社稷之臣相媲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社稷之臣”,在多年以后却仍然官居九卿。当年的下属,大多已成为他的同列,有的还成为他的上司,更让他心里难以平衡的是公孙弘和张汤,似乎转眼之间就由一个小吏一跃而成为丞相和御史大夫,可谓“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面

  • 西汉学者:京房生平简介 师从焦延寿并开创京氏易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西汉,京房

    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受学于梁人焦延寿,焦延寿自称学《易》于孟喜,京房以为焦氏《易》即孟氏之学,而孟喜的弟子白生、翟牧都不承认。焦延寿常说:“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

  • 史上最牛权臣贾似道差点让皇帝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似道

    大家对宋朝的印象一般是经济上积贫积弱,政治军事上冗官冗兵,还有就是宋朝奸臣多,叛将多。提起奸臣,大家很容易想到秦桧,其实,有一个人对国家的祸害要远远大于秦桧,他就是南宋权臣贾似道,南宋的最后一位军事家。贾似道是个典型的官二代出身,家庭背景也算显赫。父亲贾涉是从一个小县的公安局长起家,凭借履立军功,由

  • 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诩,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诩是怎么让汉室灭亡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历史, 在其中更是喜欢一些英雄豪杰,而说到英雄豪杰小编就不得不说三国,它是人们口中经常所提起的一个历史,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其中有着一些忠肝义胆的将领,也有一些

  • 曹丕为什么会让贾诩担任太尉?孙权又是怎么预料曹魏将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为什么会让贾诩担任太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这是《三国志》中对贾诩的评价。在曹操的谋臣中,郭嘉善阴谋,荀彧善阳谋,两人对于曹操,就如同陈平、张良对刘邦那样。荀彧提出的

  • “云台二十八将”景丹是“世之俊杰”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景丹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他是一种威

  •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竟带病上阵杀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景丹

    在景丹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光武帝刘秀的崛起之初,景丹对其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景丹去世得比较早,却可以绘像云台的原因之一。景丹的画像景丹少有学识,曾经在长安游历和求学。时值新朝招募人才,景丹以其能言善辩,成为了固德侯的相国。之后刘玄称帝,景丹前去投奔,被封为上谷长史。刘玄感觉到刘秀的存在对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景丹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云台二十八将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固德侯国的相国、朔调连率副贰,更始政权建立之后被任命为上谷郡长史。刘秀和王郎争夺河北时,景丹与耿弇、寇恂、吴汉、王梁、盖延一起率领上谷、渔阳的精锐骑兵去支援刘秀,此后在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