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辞赋家扬雄:《长杨赋》作品赏析

西汉辞赋家扬雄:《长杨赋》作品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3/12/9 18:18:26

《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脱离长杨之猎而议论,以汉高祖的为民请命、汉文帝的节俭守成、汉武帝的解除边患来显示出汉成帝的背离祖宗和不顾养民之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全赋仿效马相如的《难蜀父老》,在结构和遣词用句上无不则其步趋、祖其音节,可谓神形俱是,但在命意、文章的气势以及意境上又大不相同,脱胎而出又自成新意,以田猎为构架来概述历史,树立楷模,颂古鉴今,讽刺了汉成帝的荒淫奢丽。

创作背景

元延元年(前12年)秋,汉成帝为了能在胡人面前夸耀大汉王国物产之丰盈,珍禽异兽之繁多,征调右扶风郡百姓入终南山围猎,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捕捉熊罴豪猪、虎豹猿猴、狐兔麋鹿,用装有围栏的车子运到长杨宫射熊馆,用网子围成圈,把野兽放在里边,让胡人以手搏之,然后胡人可以获得抓到的禽兽,汉成帝则临观取乐,而农民却因此不能够收获他们的庄稼。扬雄随汉成帝到射熊馆,回来后追作了这篇辞赋此赋。

文学赏析

在内容上,此赋变《羽猎赋》的“序以议论,赋用叙事”为“序用叙事,赋用议论”,并运用了一种论点明确、意在辞先的罕见的作赋方法:在赋的序言中,作者便揭通过露了君王狩猎而“农不得收敛”的事实明确了全篇的讽谏立意。

因此题材虽是田猎,但全文几乎未涉及田猎的本身,更不及对盛况的铺叙和及于对“盛德”的歌颂,赋的正文先通过子墨客卿之口质疑,揭示了校猎前期准备活动劳民伤农:“颇扰于农人。三旬有余,其勤至矣,而功不图。”揭露了君王这一“岂为民乎哉”的行为动用农民、军队,大肆围猎,影响生产的事实,十分尖锐地提出君王应以“养民”为准则、“动不为身”、“玄默为神,淡泊为德”。接下来,翰林主人的答辩委婉而具深意,没有就对方的质疑作正面的“解惑”,而是逐层叙述了以往三世先皇德泽在民的前功往烈:汉高祖历艰除暴,创业垂统;汉文帝险约守成,恢弘治绩;汉武帝平息边患,扩展威德。这都是为国为民,也获得了国宁民康的效验。

其中,“其后,熏粥为虐。……金革之患“一段描写的是武帝时期的武功,虽然作者没亲眼见过卫青霍去病西征的场面,但这段却以文学上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卫青、霍去病征匈奴的战争场面,杀伐之气跃然纸上。在逐层叙述了以三世先皇的前功往烈中,作者借翰林主人之口,假驳斥子墨客卿为名,以历代君王的行为为论据,一方面为了说明应法祖而治国,即治国要以文武之道,君王应该做到居安思危,另一方面则为了说明崇武也是必需的,但武功是在特定环境中才应用的。双管齐下,含蓄地表达了对汉成帝荒淫畋猎的不满。

赋随后切入汉成帝这次大校猎本身,说这是为了习练武备而安排的暂时活动,皇帝是有所警惕的,继之而来的将是一个昌盛安宁的大治局面。很明显,这里作者只是表面上颂扬武功,甚至打出“胡人获我禽兽,竞不知我亦获其王侯”的招牌,而其实质还是非难而进行讽谏。只是手法上巧妙婉转一点,文意上也显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综而观之,全赋议论凌厉,气势逼人,以正言出微词,泼辣而有节,通过隐晦曲折的手法在歌颂汉皇朝的声威和皇帝的功德的同时蕴含讽谏,从侧面揭露了封建帝王为了满足一己之淫乐而滥用民力,荒误农工的荒唐行为,反映了作者思想上进步正直的一面显示了作者作为辞赋家的词采风发的才能,又表现出作者作为议论家的逻辑缜密、无懈可击的特色。

在艺术结构与表现手法上,此赋中史实可以征信,辞藻使用得比较恰切,词旨分明,语言精炼,作者的意旨表达得晓畅深刻,颇具可读性。

标签: 扬雄《长杨赋》

更多文章

  • 历代名人是如何评价扬雄的?评价属于正面还是负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评价

    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扬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他十分注重“时”的观念,并从哲学高度深刻论证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因革、损益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还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的史书体例及著述原则,倡导“立政中和”、“为政思”的政治主

  • 扬雄有什么代表作?扬雄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代表作

    扬雄(前53-后18) : 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称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辞赋闻名,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和《易经》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语言学的《方言》和吹捧王莽的《剧秦美新

  • 扬雄: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著有《法言》《太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扬雄,汉朝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名士严君平弟子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

  • 岑参《严君平卜肆》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严君平卜肆,岑参

    古诗《严君平卜肆》年代:唐作者:岑参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 严君平:拥有大智慧的“占卜先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严君平,汉朝

    严君平,拥有大智慧的“占卜先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算命这东西,虽不可全信,但其中有些东西也不无道理。比如面相,还真能从中看出些东西。在没有科学论证的时代,古人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研究这些面相、占卜之术,他们肯定从中也找出了许多事物的相关性和规律,有一定的

  • 严延年为什么要说给母亲准备棺材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延年,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儿子升官,母亲去探望,看了眼后扭头就走,说:我回去为你备棺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西汉,是个盛产酷吏的王朝。从汉文帝到汉宣帝,知名的酷吏层出不穷,而严延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知名程度,甚至可以与郅都、张汤、义纵等前辈相提并论。严延年出生于东海郡,自幼便学

  •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严延年

    严延年母亲进京看他,为什么对他说“丧期将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严延年是一个汉宣帝很器重的人。那时候,严延年正在河南当太守。有一天,严延年的母亲从家乡去河南看他,没住几天就要回去。而且回去的时候对严延年说,我看你的丧期就要到了,我还是回去给你准备后事吧。严延年的母亲回去后,

  • 为官清正廉洁的严助成功却又悲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严助成功却又悲惨的一生

    严助是西汉时期有名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辞赋家,而且为官清正廉洁,有着很高的声望,他一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汉武帝时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后来在因为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谋反,而严助和他关系很好,所以也被株连而死。严助的画像严助当时在自己的家乡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认可,当时汉武帝招贤的时候,严助

  • 西汉酷吏尹赏:把京城长安的无业青年全部活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酷吏,汉武帝,

    但凡一有恶性事件的出现,比如拐卖儿童等等,民间对严刑峻法的呼声就会越来越高,甚至声称“一律判死刑”。我当然不赞成。先不说具体的案件,这种严打思维,效果是很短暂的;如果严刑峻法真的管用,那中国还一直是大秦帝国呢。——秦朝够严峻法了吧?灭亡得多快!酷吏是汉代时兴起的一个新的现象。我们先举几个例子吧。汉武

  • 最好酷吏尹赏:活埋流氓团伙 外来盗贼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尹赏,汉朝,汉成帝

    最好的酷吏:活埋京城流氓团伙,外来盗贼闻风丧胆酷吏三 尹赏酷吏等同于皇帝的打手,作为一个打手,首先会做的就是能领会皇帝的意图,指哪打哪,揣着明白装糊涂。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敢打,身为一个打手,前怕狼后怕虎的,象什么样子?作为一个没有后台的小人物,尹赏就是靠能打,敢打才跻身酷吏一族的。尹赏没什么背景,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