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周和杜延年两父子对西汉产生了什么影响?

杜周和杜延年两父子对西汉产生了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70 更新时间:2024/1/1 20:37:18

杜周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名的酷吏,字长孺,南阳郡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杜氏爵乃独绝,迹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后莫能及。《汉书》中个专门为他立传,杜周所著的《大杜律》和他的儿子杜延年著的《小杜律》对两汉、晋、三国等朝代的法律有重大影响。

杜延年是杜周的第三个儿子,字幼公,也是西汉的酷吏官员,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汉昭帝补军司空,任谏大夫,被封为建平候。汉宣帝时期坐霍禹罢官,后又被召回做北地太守,继而出任御史大夫,死后被追赠敬候。

杜延年从小学习法令,奉行法尚宽大,和他的父亲杜周大大相同。其为人安和,久典朝廷事务,上面很是信任杜延年,在九卿之位十余年,勤勤恳恳。

杜延年任职期间,正遇上执法严格的霍光。当时上官、燕王谋反的案子牵连很多,连丞相车千秋的女婿都被牵扯进来,杜延年知道如果将丞相治罪,一定会引起朝廷时局动荡,杜延年便上奏霍光,言明此中的利害关系,但是霍光为了顾及颜面还是将丞相的女婿徐仁处死了,不过没追求丞相的责任,使得车千秋能得以终老。后人班固赞扬杜延年“论议持平,合和朝廷”。汉宣帝也是非常信任为人安和的杜延年,杜延年在任期间,汉宣帝励精图治,减轻任命负担,这和杜延年的辅佐有直接关系。

杜周以酷吏闻名西汉,杜延年以安和宽大享誉历史,父子二人对西汉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杜周的儿子

杜周是中国古代汉武帝时期南阳杜衍人,一开始为酷吏义纵的下属,都过巴结上司到了张汤的门下工作,由于杜周执法严峻,张汤经常表扬杜周。同时杜周也是汉朝的十大酷吏之一。

汉武帝时期实行酷刑,而杜周又是对汉武帝的旨意唯命是从,所以汉武帝也十分重视杜周。但是由于杜周的苛刻执法和对汉武帝的唯命是从,在他执法期间被判死刑的人特别多,所以后世的评论家对杜周很少有赞扬的,大多批评他“从谀”,虽然他行事大多效仿张汤,但是远远没有张汤为人清廉。杜周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杜延寿二儿子杜延考,小儿子杜延年。杜延寿和杜延考和杜周一样都是大力实行酷吏,也都官至太守,只有小儿子杜延年德行宽厚,安和,崇尚法尚宽大。杜延年特别受汉朝汉宣帝的信赖,因为汉宣帝并没有和汉武帝一样大力推行酷刑政策。

杜延年因为有杜周这样的父亲和家庭环境,他从小就学习法令,后来有著《小杜律》对后世朝代影响颇深。杜延年字幼公,开始的时候是补军司空,后期官至九卿,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汉宣帝时期,霍光的儿子霍禹谋反,因为杜延年曾经在霍光手下任职过,所以受到牵连被贬为北地太守,汉宣帝五风年间,又被汉宣帝召回,在朝中做了御史大夫,杜延年前前后后共久居御史大夫一职十余年,辅佐汉宣帝。在朝中做了三年御史大夫后便病逝了,被追封为敬候。

杜周曲承上意

汉武帝时期,政府执法相当严格,当朝官员中有不少严官酷吏,如张汤、赵禹、杜周等,其中属杜周最为突出。杜周是西汉南阳郡杜衍县人,出身小官吏,通过巴结他的上级被推荐为张汤做事,张汤很喜欢他,多次表扬他。

杜周为人沉默寡言,成熟稳重,表面宽柔实则内心深刻,史上称他“内深刺骨”,比起汉朝其他的酷吏他执法更加严格。汉武帝后期,刑法力度更加强劲,杜周担任廷尉的时候,严格秉承汉武帝的旨意,行事极其严格,每年因罪入狱的官员多达一百余人。杜周行事大多效仿张汤而且善于窥探汉武帝的意图,如果是汉武帝想要排挤的人,杜周就也借机排挤和陷害,汉武帝想要宽释的人呢,杜周就曲意逢迎地长期囚禁暂时不杀待审。有人指责杜周断案全权遵照皇上的旨意,他便驳回道,法律就是国君颁发的,皇上认为是对的就应该记为法令,又何必拘泥于古代的法律呢!后人将杜周的这些言论和行为称之为曲承上意。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赞扬杜周的做法,说杜周是迹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后莫能及,毕竟严格执法总比贪官王法好的多,为了维护古代专治的政治,必要的一些酷吏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一些酷吏专门和当朝的豪强作对,为人清廉且深得的皇帝喜爱。杜周初为廷吏的时候只有一匹装备不齐的马,杜周的子孙也都相继为汉朝官员,簪缨不绝。

标签: 杜周和杜延年

更多文章

  • 杜周是什么样的人?迫害良善的人主鹰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杜周,汉朝

    还不知道酷吏杜周:迫害良善的人主鹰犬 杜周是南阳人,先是在南阳地方官府里做小吏。后来南阳来了一位名叫义纵的著名酷吏当太守,挑选了杜周等几个本地的书吏做帮手,大力打击本地的土豪势力。南阳当地有个著名的豪强宁氏家族,横行不法,在本地的号召力比太守还要大。原来这个家族的头目宁成,曾经在汉景帝时担任过主管京

  • 《解忧公主》33集剧情介绍:冯嫽以身相许右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解忧公主

    右将军为冯嫽救回了淮天沙,冯嫽出门往右将军府上行去。淮天沙猜到冯嫽欲向右将军以身相许,心急如焚拦下冯嫽。他虽然知道冯嫽的心意,但只把冯嫽视为朋友。冯嫽见自己始终无法获得淮天沙的心,心灰意冷前往右将军府,脱掉衣裤等侯右将军上床。右将军并非好色贪财之辈,没有趁机与冯嫽交欢,而是让冯嫽穿回衣裤到桌前饮酒,

  • 冯嫽第一位女外交家 对汉朝外交做出了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冯嫽,汉朝

    冯嫽:第一位女外交家冯嫽是我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个杰出的女外交家,《汉书·西域传》中对冯嫽有着较为详细的描写。汉朝为了联合乌孙国抗击匈奴,决定和乌孙和亲,开始汉武帝册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嫁给了乌孙王,可不久,细君公主就因病去世了,于是,又把楚王刘戍的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的孙子岑陬,冯嫽

  • 西域和亲侍女冯嫽如何助解忧公主在后宫立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冯嫽

    如今回顾和研究解忧公主的历史功绩,发现其中有一个不得不让我们浓墨去描绘的人物,她就是和解忧公主的一起去西域和亲的侍女冯嫽。冯嫽是个敢作敢当的女中豪杰,关于冯嫽的故事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冯嫽画像那就简单说些关于冯嫽的故事吧。汉武帝为了维护和巩固汉朝和乌孙国的联盟关系,所以在原本的刘细君死后就又将解忧公主

  • 冯唐当面羞辱汉文帝刘恒,为何最后皇帝不怒反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汉文帝

    你们知道汉文帝刘恒嘛,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讲他的故事。刘恒当皇帝的时候,匈奴经常会发兵前来袭扰。看到自己的子民受难,皇帝当即急了眼,不仅频频调兵遣将,甚至还生出了御驾亲征的念头。这时候群臣苦谏不住,多亏太后出来主持大局,这才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然而皇帝无论派谁出征,都只能和匈奴厮杀一番,

  • 汉武帝打不过匈奴的原因是什么 冯唐一句话就改变了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文帝,匈奴

    对汉文帝和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这样一句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嘛意思呢?原来这里用了一个汉代的典故。公元前167年,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入汉朝边境,并杀了北地郡郡尉孙卬。汉文帝大怒,非要御驾亲征。群臣

  •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傅介子为什么要杀楼兰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汉昭帝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傅介子为什么要杀楼兰王?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昭帝时期,楼兰等西域国家倒向匈奴,竟杀害汉朝使者还掠夺财物。后来傅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出使楼兰、龟兹等国,并且设计斩杀楼兰王,为汉朝挽回颜面。当时这些西域国家摇摆不定,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只能选择一边倒向。但

  • 傅介子的逆袭传奇!傅介子一生有哪些成就和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傅介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傅介子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傅介子是汉武帝时期大臣,可能不少朋友了解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杀楼兰王的事迹,不过傅介子一生的成就还不止这些。傅介子是北地郡人,开国功勋傅宽的曾孙,不过傅介子能升官完全是凭借他立下的军功。当时汉朝和匈奴战事不断,对于西域各国来说如果站错队可

  • 世人皆知荆轲刺秦王,那你听过傅介子千里斩楼兰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傅介子,西汉

    还不知道傅介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傅介子,其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5年,为汉昭帝时人,北地义渠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此时的西域,形势一片混乱。武帝时先后两次征伐大宛国,后一次终于攻破城池,为了保证这里不再闹事,汉军拥立了一个亲汉的人,做这个国家的国

  •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傅宽

    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凉州北地郡的傅氏为西汉时傅介子、傅宽之后。傅燮身长八尺,面有威容。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中平三年,以议郎拜汉阳太守。四年,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