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打不过匈奴的原因是什么 冯唐一句话就改变了战局

汉武帝打不过匈奴的原因是什么 冯唐一句话就改变了战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58 更新时间:2023/12/9 5:49:31

对汉文帝和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这样一句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嘛意思呢?原来这里用了一个汉代的典故。

公元前167年,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入汉朝边境,并杀了北地郡郡尉孙卬。汉文帝大怒,非要御驾亲征。

群臣苦苦劝阻,汉文帝就是不听;闹到最后,薄太后坚决不允许,汉文帝这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改派张相如、董赤、栾布三人带兵进攻匈奴。

说实际的,这个时候,汉军的机动能力跟匈奴兵还有一定的差距,跟着人家屁股后头转了一个来月,一仗没打,根本撵不上人家。

汉文帝很是郁闷,就坐着辇车出来散心。在经过郎署的时候,发现有个白发老头在上班,就下车问他:“老人家老家是什么地方的?”

这个白发老头其实就是冯唐,因为他出仕比较晚,所以岁数就比较大,见汉文帝问话,冯唐就说:“我的祖父是赵人,我的父亲迁居代地。”

汉文帝说:“我还是代的时候,食堂大师傅高祛曾经多次在我吃饭的时候提起赵将李齐,称赞他有才干,老人家知道那些事吗?”

冯唐说:“还行吧,李齐在赵国大小也算个人物;可是比起廉颇李牧就差得远了。”

汉文帝一听来精神了,“啪”的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抱怨说:“唉!我为什么就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大将呢!如果有他们在,我还怕什么匈奴啊!”

冯唐说:“陛下即使有了像廉颇、李牧那样的优秀将领,也不能使用他们。”这一盆冷水浇得,差点儿没让汉文帝背过气去。

汉文帝一怒之下,起身回宫了。等心平气和了之后,汉文帝让人把冯唐叫来,责备他说:“您干嘛要当着那么多人让我难堪呢?不能找个适当的机会吗?”

冯唐谢罪说:“我是个大老粗,不懂得为尊者讳。”汉文帝还在担忧匈奴入侵的事,就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使用廉颇、李牧那样的将领呢?”

冯唐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并不是空口说说的。我听我爷爷说,李牧担任赵国守边大将,掌管全部边贸税收。人财物怎么用,从不向赵王请示。而陛下呢?赏赐太轻而处罚太重。

就以云中郡郡守魏尚为例吧,体恤下属,能征善战,曾带兵打得匈奴满地找牙,却因为上报斩杀敌军首级数目比实际人头多了六个,就被您下令抓了起来。

战场的情况千变万化,您这里一点容错机制也没有,广大将领都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了起来,谁还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

由此看来,陛下即使有了像廉颇、李牧那样的优秀将领,也不能合理的使用他们!他们的归宿只能是监狱而已。

这道理讲得太明白了!汉文帝听得高兴,当天就命令冯唐手持皇帝的节符去狱中赦免魏尚。任命魏尚重新担任云中郡郡守,而拜冯唐为车骑都尉。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这个典故,就是把自己比为魏尚,希望皇帝能尽早派人赦免自己,让自己再次被重用。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标签: 汉文帝匈奴

更多文章

  •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傅介子为什么要杀楼兰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汉昭帝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傅介子为什么要杀楼兰王?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昭帝时期,楼兰等西域国家倒向匈奴,竟杀害汉朝使者还掠夺财物。后来傅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出使楼兰、龟兹等国,并且设计斩杀楼兰王,为汉朝挽回颜面。当时这些西域国家摇摆不定,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只能选择一边倒向。但

  • 傅介子的逆袭传奇!傅介子一生有哪些成就和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傅介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傅介子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傅介子是汉武帝时期大臣,可能不少朋友了解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杀楼兰王的事迹,不过傅介子一生的成就还不止这些。傅介子是北地郡人,开国功勋傅宽的曾孙,不过傅介子能升官完全是凭借他立下的军功。当时汉朝和匈奴战事不断,对于西域各国来说如果站错队可

  • 世人皆知荆轲刺秦王,那你听过傅介子千里斩楼兰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傅介子,西汉

    还不知道傅介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傅介子,其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5年,为汉昭帝时人,北地义渠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此时的西域,形势一片混乱。武帝时先后两次征伐大宛国,后一次终于攻破城池,为了保证这里不再闹事,汉军拥立了一个亲汉的人,做这个国家的国

  •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傅宽

    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凉州北地郡的傅氏为西汉时傅介子、傅宽之后。傅燮身长八尺,面有威容。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中平三年,以议郎拜汉阳太守。四年,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举

  • 著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外交家甘英止步于波斯是因为他人的恐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耿弇,耿恭,耿秉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跟随刘秀建立东汉,曾收复46郡、300余城,一生功勋累累,在云台十八将中排名第四。“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出自耿弇。实际上耿家在当时出了好几位名将,例如耿弇的两位侄子耿秉和耿

  • 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马援

    建武三年(27年),盘踞在天水(今甘肃通渭县)的军阀隗嚣不知道是该投靠在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该依附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便派马援为使者,近距离地观察一下,看谁更有帝王气象。马援先去了成都,因为他和公孙述不仅是同乡,还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好朋友,感情十分深厚。在他的想象里,两人见面后就算不至于“执手

  • 马援为什么说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为何会沦为天下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述,东汉

    你知道公孙述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乱世中崛起、进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汉光武帝刘秀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敌人,但若问其中谁最会装X、最阴险,那一定非割据蜀地的公孙述莫属。名将马援就称他“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在创业过程中,显得挺像个乱世豪杰公孙述算是出自官宦世家。在汉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