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唐当面羞辱汉文帝刘恒,为何最后皇帝不怒反喜?

冯唐当面羞辱汉文帝刘恒,为何最后皇帝不怒反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58 更新时间:2023/12/11 2:39:19

你们知道汉文帝刘恒嘛,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讲他的故事。

刘恒当皇帝的时候,匈奴经常会发兵前来袭扰。看到自己的子民受难,皇帝当即急了眼,不仅频频调兵遣将,甚至还生出了御驾亲征的念头。这时候群臣苦谏不住,多亏太后出来主持大局,这才让皇帝打消了这个念头。然而皇帝无论派谁出征,都只能和匈奴厮杀一番,最多是把对方撵走,根本无法给对方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

有次在和冯唐交谈时,得知对方父亲曾有在代国居住(此前皇帝曾分封在那里)的渊源,就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了当年的巨鹿之战。让皇帝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位郎署长,居然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认为即便现在的廉颇李牧那样骁勇善战的武将,也无法在皇帝手下施展作为。

听了这个话,皇帝当然不高兴了,当即就回到了自己宫里。过了一段时间,皇帝思前想后,觉得对方这是话中有话,于是就把他召来问话,为何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羞辱皇帝。没想到冯唐却表示,过去那些有为的明君,会主动推着战将的车轮前行。言下之意,就是那些武将有决断之权。

为了让皇帝明白这个道理,他讲出了李牧当年的事情。当时这个将军镇守边疆,边贸的收入可以自行裁决,正是他对于军士的赏罚分明,根本不需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为此才使得赵国变得强大无比。也正是因为此后继位的赵王把李牧给杀了,这才使得赵国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

听过他的话后,皇帝就明白,自己此前处理魏尚犒劳士卒这件事做得不对。看到皇帝听进了心坎里,冯唐不失时机地表示,下面那些士兵打仗已经很累了,根本不懂得太多的军规,然而陛下的那些官员,却要抓住战果呈报中的瑕疵不放,实在是惩戒过重,而奖赏太轻!

要知道魏尚所报的军功中,俘虏数量只不过差了几个而已,却被投进了大狱。试想一下,即便有廉颇那样的将军,皇帝能够任用得起来吗?听了他的话,文帝不怒反喜,当即就把魏尚官职原职。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冯唐受到皇帝重用,成为了车骑都尉。

从此以后文帝除了派将军出征以外,对于军务从不干涉,还主动带着物资前去劳军。没想到皇帝到了军营之外,却被将士们给拦住了。无奈之下,皇帝只好找到了周亚夫,得到军令之后才顺利进入军营。尽管下面的臣子表示不满,但皇帝却表示,这才是将军应有的作为。掌握了用将之道的文帝,很快就收到了战场上的捷报。

标签: 汉朝汉文帝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打不过匈奴的原因是什么 冯唐一句话就改变了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文帝,匈奴

    对汉文帝和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有这样一句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嘛意思呢?原来这里用了一个汉代的典故。公元前167年,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入汉朝边境,并杀了北地郡郡尉孙卬。汉文帝大怒,非要御驾亲征。群臣

  •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傅介子为什么要杀楼兰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汉昭帝

    傅介子计斩楼兰王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傅介子为什么要杀楼兰王?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昭帝时期,楼兰等西域国家倒向匈奴,竟杀害汉朝使者还掠夺财物。后来傅介子以骏马监的身份出使楼兰、龟兹等国,并且设计斩杀楼兰王,为汉朝挽回颜面。当时这些西域国家摇摆不定,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只能选择一边倒向。但

  • 傅介子的逆袭传奇!傅介子一生有哪些成就和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傅介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傅介子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傅介子是汉武帝时期大臣,可能不少朋友了解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杀楼兰王的事迹,不过傅介子一生的成就还不止这些。傅介子是北地郡人,开国功勋傅宽的曾孙,不过傅介子能升官完全是凭借他立下的军功。当时汉朝和匈奴战事不断,对于西域各国来说如果站错队可

  • 世人皆知荆轲刺秦王,那你听过傅介子千里斩楼兰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傅介子,西汉

    还不知道傅介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傅介子,其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5年,为汉昭帝时人,北地义渠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庆阳。此时的西域,形势一片混乱。武帝时先后两次征伐大宛国,后一次终于攻破城池,为了保证这里不再闹事,汉军拥立了一个亲汉的人,做这个国家的国

  •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傅宽

    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凉州北地郡的傅氏为西汉时傅介子、傅宽之后。傅燮身长八尺,面有威容。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中平三年,以议郎拜汉阳太守。四年,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举

  • 著名的外交家甘英出使大秦最远到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外交家甘英止步于波斯是因为他人的恐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耿弇,耿恭,耿秉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跟随刘秀建立东汉,曾收复46郡、300余城,一生功勋累累,在云台十八将中排名第四。“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出自耿弇。实际上耿家在当时出了好几位名将,例如耿弇的两位侄子耿秉和耿

  • 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马援

    建武三年(27年),盘踞在天水(今甘肃通渭县)的军阀隗嚣不知道是该投靠在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该依附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便派马援为使者,近距离地观察一下,看谁更有帝王气象。马援先去了成都,因为他和公孙述不仅是同乡,还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好朋友,感情十分深厚。在他的想象里,两人见面后就算不至于“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