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07 更新时间:2023/12/28 15:20:39

建武三年(27年),盘踞在天水(今甘肃通渭县)的军阀隗嚣不知道是该投靠在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该依附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便派马援为使者,近距离地观察一下,看谁更有帝王气象。

马援先去了成都,因为他和公孙述不仅是同乡,还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好朋友,感情十分深厚。在他的想象里,两人见面后就算不至于“执手相看泪眼”,也一定会分外亲热。可实际上,等待他的却是另一番情景。

公孙述身穿耀眼的龙袍,高坐在金銮宝殿之上,两旁武士林立,戒备森严。礼宾官引导马援晋见,并依照规定的宫廷礼节参拜,没等说上几句话,就送他到宾馆休息,并给他赶制布质的平民服装及冠帽。随后,公孙述准备在皇家祖庙中召集文武官员,以及他的老朋友。等到大家都准备就绪,公孙述的御驾才从皇宫出发。盛大的皇家卫队之前,由天子专用的绣着鸾鸟的旗帜和一群驱逐妖邪的骑士作前导,全城都已戒严,老百姓被驱逐。公孙述在御车之上,不断向左右屈身恭迎的官员点头致意,之后开始的宴席上,文武百官的阵容也极为盛大。

跟随马援出使的随从们从没见过如此大的排场,脸上写满了羡慕之情。公孙述对老同学还是很够意思的,当即要封马援为侯爵、大司马。马援的随从们大喜过望,都盼望能够留下来。马援却笑着说,自己还有使命在身,当官的事过后再说吧。

马援的第二站是洛阳,刘秀的实力远在公孙述之上,他不知道这个皇帝会弄出什么把戏。到了洛阳后,等了很长时间,才来了一个宦官引导他入宫,既看不见威风的武士,也见不到助阵的大臣。而刘秀则连标准的工作服—龙袍都没穿,仅用布包头,像接见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在宣德殿走廊里笑脸相迎。

马援说:“我跟公孙述自幼交好,可我到成都时,公孙述却高坐在金銮宝殿上,命武士戒备森严,而后才传唤我进去。现在我远道而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竟这样随意地跟我见面?”刘秀笑着说:“你不是刺客,只是一个说客。”两人相顾大笑。刘秀接着说:“先生遨游在两个皇帝之间,使我惭愧。”马援拜谢道:“这不奇怪,当今之世,不但主上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主上。”

刘秀深为赞许,对马援也非常赏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马援在洛阳待了很长时间,刘秀接见他达数十次之多,每次谈话都非常轻松,并且无所不谈,有时竟会从早谈到晚。

第二年,马援回到天水,隗嚣询问他的观感。马援答道:“现在天下一片混乱,胜负未定,公孙述不知道招揽天下的人才,排场虽大,器识却小,我看他不过井底之蛙,不会有什么作为。刘秀不拘小节,对人开诚布公,从不高高在上耍弄皇帝的威严,我看他心胸坦荡,器识宏大,前世君王没有人能跟他相提并论。”

九年后,公孙述兵败身死,刘秀却复兴了汉朝,史称“光武中兴”。

当一个人需要外在的排场为自己撑起脸面和威严时,排场越大,越显出他的器量狭小和见识短浅;而越是能谦卑地低下头的人,背后蕴藏的,往往是恢宏的器量。宋代学者刘挚说:“士当以器识为先。”一个人的器度与见识,决定着他成就的大小,甚至事业的成败。

标签: 汉朝马援

更多文章

  • 马援为什么说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为何会沦为天下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述,东汉

    你知道公孙述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乱世中崛起、进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汉光武帝刘秀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敌人,但若问其中谁最会装X、最阴险,那一定非割据蜀地的公孙述莫属。名将马援就称他“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在创业过程中,显得挺像个乱世豪杰公孙述算是出自官宦世家。在汉哀

  • 公孙述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为何短短几年就覆灭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公孙述

    公孙述(?-36)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以蜀地之物资精练兵卒,四方士庶归附日众,西南夷长亦前来输诚贡

  • 上古九州是怎么来的?《尚书·禹贡》中如何记载九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

  • 西汉灌婴和灌夫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灌婴,灌夫,西汉

    灌婴,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公元前208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

  • 灌夫骂当朝丞相田蚡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灌夫,丞相,田盼,汉朝

    在公元前131年的时候,丞相田蚡准备要迎娶燕王的女儿,于是太后诏令列侯宗室前来道贺。灌夫前来贺喜,谁知在酒宴上,他竟然借着酒劲大骂丞相。虽然这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事情,但最终还是引火上身,导致曾经把持汉朝权柄40余年的窦氏家族彻底没落,他的好朋友窦婴也是因为这个而死,灌夫也被杀害,还连累了他的族人。最

  • 那个欲谋杀刘邦的赵国丞相,贯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贯高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贯高是赵国的丞相,原是赵王张耳的门客,张耳死后其儿张敖承继赵王,贯高此人一向重气节、讲义气。公元前200年,刘邦刚从白登之战中逃出来,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京城时,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是刘邦曾经的大哥张耳的儿子,现

  • 贯高曾经想谋害刘邦,刘邦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贯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贯高是赵国的丞相,原是赵王张耳的门客,张耳死后其儿张敖承继赵王,贯高此人一向重气节、讲义气。贯高欲谋杀皇帝起因公元前200年,刘邦刚从白登之战中逃出来,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京城时,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是刘邦曾经的大哥张耳的儿子

  • 贯高:刺杀刘邦失败,刘邦为何免他死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西汉

    对贯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0年,对于刘邦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韩王信竟然举兵造反,投靠了匈奴人。刘邦大怒之下,率领汉军御驾亲征,结果害遭遇了白登之围,被匈奴人围住差点丧命,最终幸亏谋士陈平的计谋,汉军才成功脱险。班师回朝途中,刘邦路过

  • 汉朝时期的大侠郭解是什么人?拥有一批狂热的“粉丝”最后被粉丝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郭解

    汉朝时期的大侠郭解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武帝时候,有个大侠名叫郭解,拥有一批狂热的粉丝。郭解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很嚣张,人在江湖飘,动不动就掏刀。造假币、盗古墓、贩私盐,一看就是黑道大哥的做派。只是他命比较硬,违法乱纪的事情干了不少,可不知是背后有人,还是运气太好,每次

  • 西汉时期著名游侠,郭解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解,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小说中的江湖有一种很直观的判断,行侠仗义,帮助他人而且武功很高的人就是典型的大侠;而一个仗着自己武功高强为所欲为,还善于玩弄权术诡计的人就是典型反派boss,这种人若出现在观众面前,保不准会被口水淹死。“大侠者为国为民”,这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