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24 更新时间:2023/12/18 11:38:44

“东汉第一将门”是哪一家?名将耿弇耿恭耿秉的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跟随刘秀建立东汉,曾收复46郡、300余城,一生功勋累累,在云台十八将中排名第四。“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出自耿弇。实际上耿家在当时出了好几位名将,例如耿弇的两位侄子耿秉和耿恭,都是东汉十分著名的将领。他们都为东汉立下赫赫战功,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耿家这三位名将的生平,以及他们的功绩,感兴趣的朋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耿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明朝人胡寄垣说的这句话,大家肯定很熟悉,但是“有志者事竟成”这六个字最早是东汉刘秀夸奖耿弇的一句话!!!

当初光武帝刘秀初到河北,处境十分艰难,关键时刻,是耿弇说服父亲率兵归附刘秀,并且又为光武帝攻下河北大部,这才成就了光武帝的初始基业!!!并且用不到10天时间就灭掉了齐王张步二十万兵马,为光武帝打下了半壁江山,刘秀于是大赞耿弇: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

有志者事竟成也!”

耿弇21岁起兵,22岁拜大将军,23岁食邑两县,34岁就退休回家,游山玩水去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很多人30岁还自认为没长大,耿弇30岁就已经横扫了大半个中国,助刘秀一统天下了。

耿恭

耿恭是耿弇的侄子,耿恭一生最大的伟业,就是坚守西域。“十三将士归玉门”的事迹荡气回肠,每每读起,总会让人热泪满面。

公元73年,东汉重设西域都护府。耿恭担任戊校尉,统帅两千汉军驻守西域都护府。没多久,匈奴两万人包围西域。坚守大半年之后,都护陈牧力战殉国,天山南麓己校尉关宠驻地守军也全军覆没。北麓的耿恭死守疏勒城。没有吃的,就先是宰杀牲畜,然后是树皮草根,最后只得把皮甲和弓弦的兽筋部分煮软了吃。一年后,城里能战斗的士兵就剩几十人了,几乎被撕成布条的汉军军旗却依然飘扬在疏勒城上空。匈奴单于敬耿恭是条汉子,派使臣招降,结果进城就被五花大绑押上城头斩了。然后当着匈奴兵的面把使臣的肉一块块割下来煮了吃。这就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来由。

正当匈奴单于决定发起总攻的时候,苦苦等待的汉家援军先锋两千人终于出现在疏勒城外。此时城里能站起来的士兵仅剩下二十六人了。汉军在掩护撤退过程中,数百骑兵壮烈殉国。待随汉军回至玉门,这二十六人仅剩了十三人。

耿秉

东汉与匈奴重夺西域,耿秉深入天山,斩首数千级,因此被拜为征西将军。十余年后,耿秉上书皇帝:

“昔武帝单极天下,欲臣虏匈奴,未遇天时,事遂无成。今幸遭天授,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也!”

于是,东汉永元元年北伐匈奴,以外戚窦宪为统帅。而事实上,窦宪是个纨绔子弟,他仅仅只是名义上的指挥官。因为窦宪在前一年犯下重大命案,急于寻找抵罪的功业,而他的妹妹此时正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所以,窦宪就成了永元元年远征的名义统帅,而实际指挥官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副统帅——耿秉。

耿秉率耿家将中的后起之秀耿夔、耿谭与北匈奴单于战于稽落山,大胜,并一路追亡逐北,

直打到私渠比鞮海,大获全胜,前后共斩首名王以下一万三千级,缴获马、牛、羊、橐驼等牲畜百余万头。北匈奴八十一部总计二十余万人向汉朝投降。两年后,左校尉耿夔又率轻骑八百,出居延塞五千里至金微山(今俄罗斯阿尔泰山脉),将北单于残部团团围住,一场大战,斩捕其母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并缴获其所有珍宝财畜,只北单于与少数部众逃脱——汉朝与匈奴三百年的战争终于宣告结束,北匈奴灭国。

历数东汉两百年,耿家总共培养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耿家世世代代忠于大汉王朝,满门功勋卓著却从不恃宠而骄。这个东汉第一将门,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

标签: 东汉耿弇耿恭耿秉

更多文章

  • 马援与公孙述自幼交好,为何却去投奔刘秀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马援

    建武三年(27年),盘踞在天水(今甘肃通渭县)的军阀隗嚣不知道是该投靠在洛阳登基的刘秀,还是该依附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便派马援为使者,近距离地观察一下,看谁更有帝王气象。马援先去了成都,因为他和公孙述不仅是同乡,还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好朋友,感情十分深厚。在他的想象里,两人见面后就算不至于“执手

  • 马援为什么说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为何会沦为天下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孙述,东汉

    你知道公孙述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乱世中崛起、进而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汉光武帝刘秀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敌人,但若问其中谁最会装X、最阴险,那一定非割据蜀地的公孙述莫属。名将马援就称他“井底之蛙、妄自尊大”。公孙述在创业过程中,显得挺像个乱世豪杰公孙述算是出自官宦世家。在汉哀

  • 公孙述是如何登上帝位的?为何短短几年就覆灭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公孙述

    公孙述(?-36)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以蜀地之物资精练兵卒,四方士庶归附日众,西南夷长亦前来输诚贡

  • 上古九州是怎么来的?《尚书·禹贡》中如何记载九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九州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

  • 西汉灌婴和灌夫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灌婴,灌夫,西汉

    灌婴,汉朝开国功臣,官至太尉、丞相。公元前208年参加刘邦军队,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

  • 灌夫骂当朝丞相田蚡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灌夫,丞相,田盼,汉朝

    在公元前131年的时候,丞相田蚡准备要迎娶燕王的女儿,于是太后诏令列侯宗室前来道贺。灌夫前来贺喜,谁知在酒宴上,他竟然借着酒劲大骂丞相。虽然这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事情,但最终还是引火上身,导致曾经把持汉朝权柄40余年的窦氏家族彻底没落,他的好朋友窦婴也是因为这个而死,灌夫也被杀害,还连累了他的族人。最

  • 那个欲谋杀刘邦的赵国丞相,贯高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西汉

    在历史长河中,贯高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贯高是赵国的丞相,原是赵王张耳的门客,张耳死后其儿张敖承继赵王,贯高此人一向重气节、讲义气。公元前200年,刘邦刚从白登之战中逃出来,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京城时,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是刘邦曾经的大哥张耳的儿子,现

  • 贯高曾经想谋害刘邦,刘邦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贯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贯高是赵国的丞相,原是赵王张耳的门客,张耳死后其儿张敖承继赵王,贯高此人一向重气节、讲义气。贯高欲谋杀皇帝起因公元前200年,刘邦刚从白登之战中逃出来,带着残兵败将返回京城时,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是刘邦曾经的大哥张耳的儿子

  • 贯高:刺杀刘邦失败,刘邦为何免他死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贯高,西汉

    对贯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0年,对于刘邦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韩王信竟然举兵造反,投靠了匈奴人。刘邦大怒之下,率领汉军御驾亲征,结果害遭遇了白登之围,被匈奴人围住差点丧命,最终幸亏谋士陈平的计谋,汉军才成功脱险。班师回朝途中,刘邦路过

  • 汉朝时期的大侠郭解是什么人?拥有一批狂热的“粉丝”最后被粉丝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郭解

    汉朝时期的大侠郭解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武帝时候,有个大侠名叫郭解,拥有一批狂热的粉丝。郭解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很嚣张,人在江湖飘,动不动就掏刀。造假币、盗古墓、贩私盐,一看就是黑道大哥的做派。只是他命比较硬,违法乱纪的事情干了不少,可不知是背后有人,还是运气太好,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