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是真的讨厌儒家吗?

真实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是真的讨厌儒家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3/19 8:41:31

公元前211年,当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而战,迦太基人汉尼拔渐渐陷入颓势,发明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量”的阿基米德先生所在的城市(叙拉古城)也因为支持汉尼拔一方而被罗马人攻破。阿基米德先生一边做算术,一边不小心被罗马士兵杀死了。而这时候,在亚欧大陆最东端,一个叫做碣石岛的小山上,有一个伟大人物正袖着手,看东海的日出。

这个人就是五十岁快要死了的秦始皇。

秦始皇喜欢驾车自虐游:作为有十年驾龄(驾驭中国的年龄)的皇帝,他曾五次巡行中国(平均每两三年就出巡一次)。他坐着木轱辘车,目的不在于游玩,而是弹压东方和南方这两片不稳定的新占区,以及查看北方边境的安全。每次他都是春来秋往,跨月兼季,在跑路的里程上,古来君王中只有大禹能跟他相比。即便不出巡的时候,他也每天都要看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简文件,不看尽此数,不躺下睡觉。看得出来他是个勤勉的皇帝。

秦始皇勤劳政事之余,还富余了一些体力,于是就去干一些糊涂事:当他年逼五十,两鬓生霜的时候,开始致力于登仙不死。大骗子徐福跟他要了一万斤黄金(当时的钱分两种,黄金是主币,青铜的“秦半两”是辅币。一斤黄金得一万枚“秦半两”),徐福带着几千半熟少年入海寻神药。神药没有找到,徐福和钱却没回来——似乎去了日本。现在日本三重县有徐福的坟墓和墓碑,和歌山县也有坟墓(他实在阔气,连坟墓都有两个)。总之日本人并不讳言徐福,徐福的碗还被当地名人望族世代传藏。日本有一百多处与徐福有关的遗迹和遗物。

徐福在日本据说还泡到了一个媳妇叫“阿辰”。金立神社的日本人每五十年要祭祀一次徐福,把他的神像抬出来逛街,一直抬到“阿辰”的庙里见见面才回来。据说这个传统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徐福去日本的事情没有定论,但当时日本尚处于石器时代却没什么争议。不过,考古发现,此后的日本就有了快速发展,很快出现铜器和铁器,并且产生了类似春秋战国的百多个小国,互相攻伐。

不说日本的事了,秦始皇还在中国等着徐福回来呢。等了半天也不回来,于是“卢生”又跑来骗他说:炼神药需要神仙掌勺,但神仙是很腼腆的物种,怕见生人,您必须藏起来,神仙才肯来。于是可怜巴巴的秦始皇又把自己藏起来了。他在咸阳城摆了个巨大的迷宫,方圆达两百里,办法是用天桥、甬道(两侧带墙的道)连接咸阳城内外的二百七十多个离宫别殿。他在迷宫里边悄悄走过,除了老鼠以外谁也找不到他。当然他也定期(也许是每天)从迷宫里钻出来,在咸阳宫里面见群臣理政决事。

办完一天的公事,他又回迷宫里睡觉。他睡觉的地方(往往睡无定所)也绝对不许透露,否则死罪。

他希望自己躲在这么隐秘的地方,神仙会来找他。

有一次,他又在迷宫里玩鬼撞墙,突然看见丞相的车骑从远处过来了。丞相的车骑非常煊赫,秦始皇不太高兴,觉得丞相用车超标,于是嘟囔了几句。

当时秦朝的丞相设左右两名,一个是李斯,一个是冯去疾。这个超标的不知是其中哪个。但不管怎么样,该丞相闻讯后立刻减损车马,不敢摆阔。秦始皇知道了,大怒,心想一定是身边某个太监泄露了我抱怨丞相的话。“我不是说好了吗,不许泄露我在迷宫里的行动和言语。不然神仙不敢来了!”于是他把那天在场的身边值勤太监全宰了。

可是,尽管秦始皇这么虔诚,腼腆的神仙们还是不肯亲临咸阳一露芳容。负责拉皮条的卢生,一看自己拉不来神仙,就在骗局即将被揭穿前卷着钱逃跑了。临走还把秦始皇大骂了一场,骂他心不诚(原话是“贪于权势”,意思是秦始皇整天忙着处理政务,不适合当神仙)。

秦始皇从迷宫里出来,发现卢生已经跑了,自己还挨了骂,骂词已经传到了咸阳民间,于是他的愤怒可想而知。作为老百姓,被人骗了,也要一哭二骂三上吊,作为皇帝,则只有杀人了。他展开大搜捕,要坑杀这些骗子加诽谤者。

当时云聚咸阳的文学方术士甚众。这些家伙有分工,文学士是歌颂太平的,作《仙真人诗》之类,干些帮闲的事。方术士是炼药的,治病求长生圆满,大搞封建迷信,总之他们的特点就是跑来蒙事,以求“奸利”,也就是抓钱。

秦始皇下令在咸阳的这帮“文学方术士”中间排查类似徐福、卢生这种欺骗并且(或者)诽谤我的人,最终互相揭发,确定了四百六十余个有问题的人,秦始皇把他们都坑杀了。

这件事情后来却成了秦始皇的盛名之累,所谓坑儒。其实“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坑的是不是儒?历来众说纷纭,似乎永远说不清了。据不佞的揣测,秦始皇并非专意要坑儒者,而是坑骗子和诽谤者。坑他们的目的用《史记》上的话讲叫“以惩后”,以避免天下人再来骗皇帝和诽谤皇帝,而不是惩罚他们学了儒学。

后来公子扶苏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扶苏这人心比较软,在给这些要被坑的文学方术士们求情时说:“这些人都是诵法孔子的,请陛下原谅了他们吧!”

扶苏夸讲这些人“诵法孔子”,宣扬他们学儒这个优点,以便得到饶恕。也就是说,在扶苏和他老爹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假设前提:学儒、学孔子的是好人,所以请饶了他们吧。可见大秦朝和秦始皇并没有一贯把儒者列为打击的对象,否则扶苏能这么夸人来救人吗?换句话说,如果“学儒”是他们的罪名,秦始皇专意是要“坑儒”,扶苏还用这样的“罪名”为他们求情,岂不是脑袋进水了。

秦王朝虽然历来倡导法家,没有抬尊儒者,但也并没有要灭绝儒家。事实上,秦始皇、秦二世身边一直都有很多儒者色彩的“博士”。秦始皇与人的对话,在《史记》的记载中,除了与丞相等人,主要就是与这些儒者色彩的博士了,可见这些博士地位蛮高,常能在御前议事,而且丞相王绾等人身上,也带着鲜明的儒家特色。秦始皇在泰山琅等处的刻石文字也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敬重,其中很多言辞是典型的儒家术语,譬如“专隆教诲、男女礼顺”。后来即使到了秦二世时代,陈胜吴广起义了,对于这样的大事,胡亥还曾召“博士诸儒生”问对策,有博士诸儒生三十余人上前回答问题,可见儒生是一直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秦政府的高级决策层的。

总之,秦始皇并不是有意要与儒家为难。这四百六十人被秦始皇坑杀了,是因为秦始皇痛恨他们像卢生那样欺骗或者散布诋毁秦始皇的话,犯了诽谤罪,而并非惩罚他们学了儒。秦王朝并没有专意要“坑儒”,最多是坑了政见不合者,而且只是这一次行动。

实际上,“坑儒”一词是很晚出的很不严谨的一种说法,《史记》里原本说的是“坑术士”,另一个汉朝人伍被也说是“杀术士”。至于后代司马光、苏东坡这些比较严谨的文人,也都是说“屠术士”。

标签: 秦朝焚书坑儒秦始皇

更多文章

  • 为何独有秦始皇“暴君”之称 重人才却也毁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秦始皇

    中国封建社会一共走过2300多个年头,自秦始皇至清宣统历30几朝,230多代,出现了230几位皇帝。皇帝作为封建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其思想观念、意志和道德行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走向和百姓的命运。此文将对这230几个皇帝中的一部分昭著者作一个自认为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判,此评判重点着眼于皇帝对于国家百姓的影

  • 赵国名将李牧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牧,秦始皇,秦朝

    当年秦始皇平定天下,正好是秦国鼎盛而六国衰败的时候,所以秦才能把六国一一击破。不过那毕竟是一个个上百年的国家,所以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困难是难免的,其中给秦国制造最大障碍的是赵国的李牧将军。那是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派出大将桓齮,一举拿下了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

  • 揭秘:吞并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何变得刚愎自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秦始皇,皇帝

    在秦立国之初,称其猛将如林、谋士如云大致还是不错的。可以说,秦之所以能在诸强纷争中后来居上,并最终混一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其持续吸纳诸国才俊。然而后来统治秦朝的仍然是这批人,并且司马迁也曾指出,这些人中不乏安邦定国之才,可是他们却只能坐看国家日渐混乱,并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原因固然甚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谁的儿子?怀孕十二个月生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

    在很多民间传说以及影视剧中,都把秦始皇赢政的生父描写成赵国大商人吕不韦。那么,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为何民间又会有这种传说流传?关于秦始皇的史料,流传到今天的并不多。我们所依仗的最主要史料源头,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吕不韦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

  • 这才是秦始皇修建兵马俑的真相 而且目的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兵马俑

    几千年来,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说众多,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他消灭六国,实现中国统一,又废出分制,设置郡县制,统一经济制度,统一文字。这些都是被人们赞扬与称颂的。然而秦始皇的暴政是大家都憎恨的,焚书坑儒和徭役、大肆修建兵马俑等,这都是秦始皇在历史上留下的败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 秦始皇能在十年内统一中国 最应该感激的人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中国,秦国

    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结束,秦始皇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剪灭了韩、赵、魏、楚、燕、齐这六国国家,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割据局面,建了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可以这么说,秦始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统一中国,自身的文韬武略无需赘言,但其无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么,秦始皇的统一

  •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打了一场最艰难的统一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秦始皇

    在秦王嬴政成为国君后,大秦帝国便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在秦始皇登基称帝时,也标志着齐楚燕魏赵韩等六国被纳入到秦朝的版图。不过,严格意义的上来说,这个时候的秦朝还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因为南方百越之地还没有臣服在秦始皇的淫威下。约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决定发起第一次针对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这一次

  • 关于秦朝秦始皇的焚书 90%的中国人都理解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焚书

    关于秦始皇焚书,90%的中国人都理解错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相信大家都听过,而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秦始皇焚书的那些事儿。关于秦始皇焚书,90%的中国人都理解错了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先秦典籍的亡佚归咎于秦始皇的那把大火。没错,秦始皇的确是焚书了,这一点史书中记载的也很明确。后世也多批评这一举动是文化史上的

  • 秦始皇为什么一直没有立后?这里有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的老婆很多,其中有两个大家都知道,一个是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一个是胡亥的母亲——胡姬。自古帝王都有后宫佳丽三千,虽说三千的说法有夸张之嫌,但是妻妾成群却也不假,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嫔,古代帝王均立后,而秦始皇自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却未曾立皇后,而秦始皇陵园

  • 秦始皇为何不愿立皇后?与其特殊身份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秦朝,皇后

    史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多数人认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史记 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