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误解的历史 秦始皇“坑儒”还是“坑术士”?

被误解的历史 秦始皇“坑儒”还是“坑术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3/19 8:41:3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皇帝,其拥护者众多,贬斥者也不少。但不管是拥护者还是贬斥者,都在一件事情上取得了共识——秦始皇的确做过“焚书坑儒”之事。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一次活埋了400多位儒生。这些儒生都是信奉儒家经典、知识渊博的精英。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因始皇暴戾而产生的偏见。

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中曾经提到过这段历史:“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术士,即卢生之流,信奉方术之士。事实上,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推断也可以发现,秦始皇根本没有理由去坑杀儒生——欺骗秦始皇的是率童男童女渡海求仙的徐福,是占了便宜临走还捅了始皇一刀的卢生,与儒生何干?秦始皇就算做事再荒谬,他也不可能因此迁怒于天下儒生。最有可能的是,当时坑杀的方士之中有儒生学方术者。

更重要的是,“焚诗书”与“坑术士”根本就是两件事——“焚诗书”的背景是当时秦奉行法家“以法治国”之理念,而在秦朝初期,百家争鸣的余威仍在,特别是儒家日渐壮大,国内儒生时常非议朝政。

导致焚书一事被提上日程的,是儒家学家大谈“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但法家的主张却是“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毫无疑问,法家主张与秦始皇的切身利益更贴近。于是,他下令焚烧普通民众藏有的《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民间私藏的《诗经》、《尚书》。值得一提的是秦朝掌管书籍文典的“博士”依然可以保存这些书籍。

有后世学者认为,“焚书坑儒”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公子扶苏言论该事的明确记载。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他为人良善,看秦始皇坑杀了那么多人,于心不忍,便劝父皇,说这些术士都是读孔子的,都是知识分子、国家栋梁,不能滥杀。其实这话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当时科学家和江湖骗子没啥明确界限,很多骗人的术士也读书,很多儒生也研究迷信这些东西,所以公子扶苏说他们都读孔子,其实是善意的谎言,为的是让父皇少杀几个人,落个好名声。结果没想到被后人曲解,始皇的名声更差了。而扶苏也因为这件事情被连累。秦始皇不喜他过分宽厚,再加上此次进言不当,便将他派到了北方边境,与蒙恬一起守边疆去了。

“焚诗书、坑术士”被联系在一起并逐渐演化成“焚书坑儒”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儒家不断占据舆论主流并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刘邦的成功与儒生的支持密不可分,而秦朝的短命与汉朝的迅速建立,也使得“焚诗书、坑术士”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

(图)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版图

焚书坑儒以后,在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曾经发生过一件令秦始皇极为震怒的事情——公元前211年,有一块陨石落到了濮阳,有人因为痛恨始皇残暴,于是便在上面偷偷刻了六个字:“始皇死而地分。”这件事情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开,秦始皇因此而大发雷霆。虽然派出大量“侦探”前去追查此事,却始终没有丝毫的线索。为让自己安心,他下令将在陨石坠落地附近居住的平民百姓全部抓起来杀了——其暴戾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始皇本就迷信,自从发生了此事以后,他更是疑神疑鬼,整日坐卧不安。后来,他找来占卜师给自己算了一卦,对方告诉他:“陛下今年犯灾星,不太吉利,只有到外面巡游,才可消灾免祸。”秦始皇听完,就决定到东方去巡游。秦始皇大规模的巡游一共有五次,这是最后一次。在路过平原津、车行沙漠中时,因旅途劳顿,加上多年操劳国事导致他身体过度疲惫,再加上外界高温,导致一代大帝魂归黄泉。

标签: 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

更多文章

  • 真实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是真的讨厌儒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焚书坑儒,秦始皇

    公元前211年,当罗马人和迦太基人为了争夺地中海霸权而战,迦太基人汉尼拔渐渐陷入颓势,发明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量”的阿基米德先生所在的城市(叙拉古城)也因为支持汉尼拔一方而被罗马人攻破。阿基米德先生一边做算术,一边不小心被罗马士兵杀死了。而这时候,在亚欧大陆最东端,一个叫做碣石岛的小山上,

  • 为何独有秦始皇“暴君”之称 重人才却也毁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秦始皇

    中国封建社会一共走过2300多个年头,自秦始皇至清宣统历30几朝,230多代,出现了230几位皇帝。皇帝作为封建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其思想观念、意志和道德行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走向和百姓的命运。此文将对这230几个皇帝中的一部分昭著者作一个自认为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判,此评判重点着眼于皇帝对于国家百姓的影

  • 赵国名将李牧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牧,秦始皇,秦朝

    当年秦始皇平定天下,正好是秦国鼎盛而六国衰败的时候,所以秦才能把六国一一击破。不过那毕竟是一个个上百年的国家,所以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困难是难免的,其中给秦国制造最大障碍的是赵国的李牧将军。那是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派出大将桓齮,一举拿下了赵国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

  • 揭秘:吞并六国之后秦始皇为何变得刚愎自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秦始皇,皇帝

    在秦立国之初,称其猛将如林、谋士如云大致还是不错的。可以说,秦之所以能在诸强纷争中后来居上,并最终混一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其持续吸纳诸国才俊。然而后来统治秦朝的仍然是这批人,并且司马迁也曾指出,这些人中不乏安邦定国之才,可是他们却只能坐看国家日渐混乱,并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原因固然甚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谁的儿子?怀孕十二个月生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

    在很多民间传说以及影视剧中,都把秦始皇赢政的生父描写成赵国大商人吕不韦。那么,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为何民间又会有这种传说流传?关于秦始皇的史料,流传到今天的并不多。我们所依仗的最主要史料源头,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吕不韦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

  • 这才是秦始皇修建兵马俑的真相 而且目的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兵马俑

    几千年来,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说众多,秦始皇的功过是非,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他消灭六国,实现中国统一,又废出分制,设置郡县制,统一经济制度,统一文字。这些都是被人们赞扬与称颂的。然而秦始皇的暴政是大家都憎恨的,焚书坑儒和徭役、大肆修建兵马俑等,这都是秦始皇在历史上留下的败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 秦始皇能在十年内统一中国 最应该感激的人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中国,秦国

    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结束,秦始皇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剪灭了韩、赵、魏、楚、燕、齐这六国国家,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割据局面,建了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可以这么说,秦始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统一中国,自身的文韬武略无需赘言,但其无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么,秦始皇的统一

  •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打了一场最艰难的统一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秦始皇

    在秦王嬴政成为国君后,大秦帝国便加快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在秦始皇登基称帝时,也标志着齐楚燕魏赵韩等六国被纳入到秦朝的版图。不过,严格意义的上来说,这个时候的秦朝还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因为南方百越之地还没有臣服在秦始皇的淫威下。约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决定发起第一次针对百越的战争。在历史上,这一次

  • 关于秦朝秦始皇的焚书 90%的中国人都理解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焚书

    关于秦始皇焚书,90%的中国人都理解错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相信大家都听过,而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秦始皇焚书的那些事儿。关于秦始皇焚书,90%的中国人都理解错了一直以来,我们都将先秦典籍的亡佚归咎于秦始皇的那把大火。没错,秦始皇的确是焚书了,这一点史书中记载的也很明确。后世也多批评这一举动是文化史上的

  • 秦始皇为什么一直没有立后?这里有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的老婆很多,其中有两个大家都知道,一个是公子扶苏的母亲——郑妃,一个是胡亥的母亲——胡姬。自古帝王都有后宫佳丽三千,虽说三千的说法有夸张之嫌,但是妻妾成群却也不假,中国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嫔,古代帝王均立后,而秦始皇自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却未曾立皇后,而秦始皇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