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初秦始皇和李斯的争论:分权制好还是集权制好

秦初秦始皇和李斯的争论:分权制好还是集权制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3/19 8:42:20

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在秦王赵政的领导下,秦国终于完成了几代秦人的目标——统一六国。纷乱的战国时代就此结束,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赵政自然要为统一的帝国制定一系列的统治政策。御前会议上,除了自封皇帝名号让赵政感到愉悦外,丞相(国务院总理)王绾等人的提议也引起了他的极度重视。

他们认为,六国刚刚被灭,燕地、齐地、楚地距离中央过于遥远,如?不置封国恐怕难以固守,建议始皇帝把这些地方分封给子弟功臣。秦始皇把提案下发,征询大家的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提案有的放矢,极为精当,应该获得通过并予实施。那么王绾等人为何提此方案呢?这就涉及到分封制(也称封建制)了。

西周初年,为了实现对广袤领土的有效管理,周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也就是在广大疆域内围绕首都及其直辖地区以外分土建国,以实现对王室的层层保护。因为受封的绝大多数是姬姓亲戚,便形成了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大家族;周王既是族群之长又是一国之君,如此,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按照与王室关系的亲疏远近,诸侯君主分别被授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且爵位世袭。诸侯除对王室尽一定义务外,享有高度自治权。一旦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出现危机,诸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援助。我们比较熟悉的“烽火戏诸侯”就是如此,昏聩的周幽王为了博得美女褒姒一笑,竟然点燃骊山的烽火台。诸侯以为王室遭到武装进犯,马上率领军队前去救援,这是他们的职责与义务。只要秦始皇赵政生育继续进行,那么天下就永远姓姬。即使出现周王无嗣的现象,也能在亲戚中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当然如果实行“只生一个?”的政策的话,分封制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毕竟它是靠多得不能再多的亲戚来防卫。不管分封制那时如何,但有一点是清晰的——周王朝糊里糊涂统治了七百九十年。

既然赵政希望赵氏能够统治帝国千万代,那么王绾的提案无疑触动了他的敏感神经。在王绾看来,有理想是好的,但没有好的制度保障是行不通的。你秦始皇也不能保证死后帝国会怎么样吧?如果有人要争夺皇权怎么办?回顾历史,有制度可循的统一大王朝就是周王朝,无疑分封制是大秦帝国最不坏的选择。

然而这份提案遭到廷尉(司法部长)李斯的坚决反对。他认为,周朝文王、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及其同姓诸侯是不少,但后来血缘关系疏远,互相进攻如仇敌。诸侯们接连不断地相互诛杀征伐,周天子也不能禁止。如今海内一统,国家赋税养起来的宗室与功臣也易控制,应力行郡县制度,此乃国家安定的根本制度。搞分封不利于治理国家。

郡县制始于春秋,流行于战国。它打破了贵族世袭权力的传统,而由中央依据才能委派官吏到地方进行管理,凭其政绩提升或罢免。与分封制相比,中央委派的官吏在郡县只拥有行政管理权,而分封下的诸侯拥有行政、司法、军事、财政权力。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由法家提出并实施的,其实质是集权制;而被儒家推崇的分封制就实质而言是分权制。尽管两种制度建立的初衷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但随着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郡县制越发被人看好。

李斯认为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实乃分封制造成的。这些诸侯你吃我、我吃你,也不顾及什么亲戚不亲戚;而周王因为权力衰微,也管不了这些不肖子孙。基于此,李斯认为至上的权力对于君主而言至关重要,只要中央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天下就不会有异议,那么国家就稳定和谐了。以此推之,秦帝国统治的时间自然会长久,而郡县制完全能满足这一要求。

对于双方的激辩,赵政最后作了总结性发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表示:天下战争之所以连续不断就是因为诸侯的存在。感谢祖宗保佑,我们平息了战争,社会得以安宁。倘若再建国封王无疑再造战乱,想要社会稳定岂不难哉!廷尉(司法部长)说得对。

赵政的一番陈述其实为分封制定了性。他与李斯都认为分封制造成了战乱,这样能不能造成战乱成了秦帝国最高层对分封制与郡县制评估的标准。既然皇帝已经表了态,作为臣子的也就不敢再提出异议。于是,郡县制推向全国,起初设置三十六个郡,以后增至四十个。有关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也暂时告一断落。

标签: 李斯秦始皇郡县制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旅游开发的第一大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历史,旅游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他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的历史贡献非常之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本文只阐述这位“千古一帝”很少有人提及的另一面----史上旅游开发

  • 古代假冒"大师"卢生:骗秦始皇最终引发焚书坑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师,焚书坑儒,秦始皇,

    “焚书坑儒”也是因卢生而起。这个骗子担心秦始皇醒悟后他会死得很惨,于是逃走了,逃走前还嘲讽了秦始皇一番。秦始皇知道后,大怒,在群儒中审问同党。审问下来,有463个读书人服罪,“皆坑之”。秦朝两世而亡,也被后人认为跟卢生这个大骗子有很大关系。“大师”是很有诱惑力的。能掐会算,还能发功治病让您延年益寿

  • 22次战役斩首181万: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功之国。对于秦国的斩首现象,清代史家梁玉绳作过一定研究,统计出秦国有记载的斩首数量是166

  • 揭秘千年谜底:秦始皇身世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疑是中华帝国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他的雄才大略,无法掩盖和抹杀。作为推翻他的汉朝臣子们,出于媚上的文人习性,自然要在他身上找点让后人喷饭的污点。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

  • 秦始皇被称为古今第一皇帝原来是空有虚名罢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559位帝王,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名不符实的帝王了。李挚评他“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但是人们都只记住了前一句,于是将他视为古今第一皇帝,太荒谬了。事实上以当时的秦国国力,统一只是时间问题。秦国地势易守难攻,商

  • 秦宣太后芈月为什么能够长眠于秦始皇祖陵?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芈月,秦宣太后,芈月传

    近日,电视剧《芈月传》正在热播,相信不少人对历史中芈月的原型很感兴趣。芈月是以秦宣太后为原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秦始皇曾祖父的母亲。而芈月墓,位于芷阳骊山的秦始皇祖坟秦东陵。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

  • 中国最能忽悠的四张嘴:把秦始皇忽悠地团团转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秦始皇

    一、端木赐端木赐,即子贡,春秋人士,老夫子的得意门生。时齐国内乱,为转移国民注意力,欲兴兵伐鲁。孔子遣端木赐前去游说,望息战。于是,此君闪亮登场了。端木赐先游说齐人,欲霸国之地位,攻打鲁国未免大材小用,不如打亦有称霸野心的吴国。齐人心动。后入吴国,言齐觊觎华夏,必拿吴开刀,不如先发制人。吴王想想,也

  • 揭秘: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战略秘诀及治国策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战略秘诀,治国策略

    核心提示:战国初期,秦国原本是一个挨揍的主,阴晋之战,50万秦军败在了一代名将吴起5万人的手下(这也是白起咬牙切齿的地方),结果丢了河西之地,成为了一个二流国家。百年强国魏国这个称霸近百年的强国,它靠英明的君主和卓越的文武支撑着。它的北面是赵,南面是楚,东面是齐,西面是秦,中间是韩,这样的地理位置又

  • 秦始皇焚书时竟留有完整备份!备份哪里去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群众的言论,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焚书的确是对于古代文化典籍的极大破坏。但秦始皇雄才伟略,他不可能不懂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亦或知识就是力量这种简单的道理,正如清人刘大魁所说:“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

  • 秦始皇陵再揭秘:秦始皇早已腐烂 内藏地下国库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陵,秦始皇,地下国库

    【科技讯】1月3日消息,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