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除了韩信项羽以外,他是第三个有实力争天下的人

除了韩信项羽以外,他是第三个有实力争天下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53 更新时间:2024/3/17 14:39:3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秦末诸雄中,刘邦恐怕是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这一点,项羽和韩信都不及他。为什么单单拎这两人出来说事呢?因为秦灭亡之后,能够左右天下大势的,就是这三人。若是按照历史序列排序,应该是项羽、刘邦、韩信。

刘邦入关中后,约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本来按照楚怀王的约定,他应该为秦王。可是,项羽不答应。为秦王,接收秦的首都咸阳,这个象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项羽认为,楚怀王都是他项氏所立,楚怀王却没有把先入关中的机会给他,很明显是偏心的。于是,项羽流放楚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

刘邦成了汉王,分封巴蜀和汉中。

灭秦之后,天下秩序是项羽定的。刘邦即便不满意,还能怎么样?要知道,他入关中后,曾有过闭关自守的念头,项羽携大军驻扎鸿门,刘邦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了平息项羽的怒火,刘邦带了四名亲信和百人亲卫队,赴项羽大营请罪。在那顿著名的鸿门宴上,刘邦连饭都不敢吃完,找借口尿遁,抄小路逃回去了。

那时候刘邦如果要跟项羽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刘邦向来是聪明人,他老老实实带着部队进驻封地,为了表示没有争天下之心,还放火烧了栈道。

那时候的韩信,还是项羽麾下的执戟郎中,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可是,用不着多久,韩信选择站谁,足以左右天下走势。这变化是在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之后,他曾经数次以计策谏项羽,项羽不听。韩信不甘心明珠暗投,转投刘邦后,照样有点失望。韩信一失望就要跑路的,他跑了萧何着急了,亲自去追他回来。这下才引起了刘邦的注意,在萧何的坚持之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从此收了一把对付项羽的利器,汉才有楚相争的底气。

刘邦从汉中反攻关中,全靠韩信用兵如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从汉中反攻关中的,唯有刘邦,因为他有韩信。几百年后诸葛亮心心念念反攻中原,穷一生智计也做不到。得了韩信的刘邦,终于可以跟项羽叫板了。

刘邦跟项羽相持不下的时候,有个叫武涉的人为项羽所托,去做韩信的工作。那时候的韩信已经贵为齐王,武涉却说,“足下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

“参分天下”就是三分天下,如果当时韩信听得进去武涉的话,也许“三国演义”的时代,要提前四百多年。只可惜,饶是韩信用兵有神,奈何野心不够。韩信也不是个老实人,攻下齐地之后,他主动向刘邦讨个王当。虽然不情不愿,刘邦还是把齐地封给他。无他,当时项羽未灭,他需要韩信。

以韩信的能力,足以列土分疆,跟项、刘两人平起平坐。韩信的野心,实在是少了点志气。或者说,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

这个毛病,项羽也犯了。他把三分关中,分封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三人都是秦的降将,项羽的用意是让以关中三王防备汉王刘邦。而他自己王九郡,都彭城。如果项羽听得进人劝,不是以彭城为都而是都咸阳,以关中阻山带河的地利之便,进可以横扫天下,进可以遏制刘邦,哪会落到乌江自刎的下场?

韩信也是一样,如果他不是满足于当齐王,以他的军事能力,足矣跟刘项两人三足鼎立。可他呢?满足于“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结果刘邦收拾了项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夺了他的兵权。再后来,韩信从齐王变楚王,又从楚王变淮阴侯。汉六年,刘邦在云梦把韩信拿下,理由是有人告他谋反,一路捆绑到洛阳。于是,韩信被剥夺了王爵,变成淮阴侯。最后,被吕后骗杀于长乐宫钟室。惨吗?还是挺惨的。

无论项羽还是韩信,个人军事能力都比刘邦强。输给刘邦的,是心志。刘邦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路遇秦始皇出行。皇帝威仪凛凛的仪仗,让刘邦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那时候的刘邦,还是个小小的亭长,嬴政还活得好好的,大秦帝国一点没有葛屁的征兆。刘邦只是羡慕,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同样路遇秦始皇,生出取而代之念头的,是项羽)。可是,刘邦从来都是觉得自己生而不凡的人,用现代人的观点,他是个超级有信念的人。

他的信念在于,老子天命不凡。这可不是瞎猜的,刘邦还是秦帝国底层小吏的时候,秦始皇常疑心“东南有天子气”,曾数次东游想以真龙天子之身,镇压这股“天子气”。这事情在民间传开后,刘邦自行对号入座,认为天子之气全因自己而起。他马上付诸行动,不是密谋造反,而是跑到芒山、砀山的山泽岩石之间,躲了起来。真是戏精本精了,那时候的刘邦,虽没有什么帝王之相,却隐隐有帝王之心。

刘邦乃一介平民出生,身上没有半分贵族血统,秦灭六国依仗的是六世先王之余烈。那时候社会,贵族遗存尚在,社会的精英人物多半是有贵族血统的。以刘邦的身份,敢肖想帝王之位,不啻于异想天开。可他还就是敢想!他躲进山里面,老婆吕雉难免会去找他,一般是一找一个准。刘邦觉得很奇怪,自己明明藏得很好,怎么会轻易被发现呢?吕雉告诉他,他躲在哪里,哪里就有云气出现,跟着云气走自然就找到他了。刘邦听了,心花怒放不已。这样神神怪怪的事情多了,沛县的子弟有不少都想拜刘邦做大哥的。

其实刘邦很早就入戏了,早在天下因始皇帝驾崩而分崩离析之前。他那些隐隐约约的野心,在陈胜吴广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高呼中,如野草春生般疯狂苏醒。因大雨失期释放骊山囚徒之后,他索性在砀山落草为寇。沛县要造反,萧何等人不愿意出头,他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一路以来,没有过人军事能力的刘邦,几度走到一败涂地的边缘。可是他的帝王之志,是镌刻在骨血之中的。

无论什么样的境遇,他都咬紧牙关不放松,该隐忍的时候舍得下脸皮,该心狠手辣的时候绝不手软。他从来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思路清晰,意志坚定。他早早就认定自己是能成大事的人,在他的字典里面从来就没有不自信三个字。而跟对手周旋的时候,他也发挥了戏精的最大优势,能装。

比如鸿门宴上,一上来就对项羽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其实此前,他确实有据关自守称王之意。但是项羽带着四十万军队驻扎鸿门,又让英布攻破函谷关之后,刘邦的态度转变相当快。当时他手上只有十万的军队,论军事能力,他是不敢单独跟项羽扳手腕的。

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之后,竟然秋毫无犯,真当是清新守志的君子。还是范增看得清楚,他告诉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欲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一个贪财好色的人,居然能克制自身的欲望,所图谋者大也。只可惜,项羽既没有范增的政治经验,也没有刘邦的狠辣,关键时刻放了刘邦一马。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刘邦心中是有计较的。

《史记》里面还有一个细节,读罢觉得刘邦这戏精有时候还挺可爱的。其实,上马砍人下马骂娘的作派或许更符合他的本性,奈何是要当大哥的人,时刻要注意演技。

那是韩信斩了龙且降了齐地之后,刘邦正在荥阳被项羽围得满头包。韩信派使者前来讨个王当当,理由很充分,“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因为齐国狡诈多变,韩信愿意当个名义上的假王,帮刘邦镇守齐地。刘邦当即大怒,破口大骂:“老子被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发兵来助,没想到你不想着怎么救主也就罢了,居然还想着自立为王!(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张良和陈平几乎同时踩了一下刘邦的脚,低声耳语:“现在形势对汉不利,韩信要称王岂是我们能阻止的?不如顺水推舟应了他,让他安心守着齐地。不然,恐生变化。”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当着使者的面又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就是真正王者,还用得着当假王?”瞧瞧这一秒转换的演技,嬉笑怒骂自成一格,换到现在影帝都当得。刘邦不含糊,说到做到,马上派张良去封韩信为齐王,条件是征调他的人马来打楚军。

当时的情形是天下谁赢,全看韩信投刘、项哪一家。如果刘邦没有及时稳住韩信,他转投项羽阵营或者佣兵自立,那么后来的历史都会改写。刘邦肯定没这能耐在垓下灭了项羽,若是他提前露出了抑制韩信的意思,韩信和项羽联手,估计他会输得很惨很惨。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韩信为什么要投奔刘邦?项羽不重用韩信的两大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朝,项羽,刘邦

    韩信为什么要投奔刘邦?项羽不重用韩信的两大原因!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可以说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我们都知道项羽的勇猛,也知道韩信的用兵如神,可是当初为何韩信在项羽手下的时候,却未得到重用呢?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大将,是刘邦手下的三大能人之一。项羽是西楚霸王,秦末汉初的第

  • 如果项羽肯过江东,最后的结果会不会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项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如果项羽肯过江东,东山再起后,楚汉相争结果会如何?项羽不愿过江东,真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还是另有隐情?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写于靖康之难后。李

  • 章邯被困废丘城,项羽为何不救?项羽跑去打齐国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项羽

    章邯被困废丘城,项羽为何不救?项羽跑去打齐国是为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章邯被困项羽为何不救呢?这是目前很多小伙伴们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了。刘邦这个人大家心里都有数了,他在田荣叛乱之后才开始攻打三秦的。缕一缕这个世间就会发现,别说让项羽去救援章邯了,项羽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状态,谈

  • 同样都是举过鼎的男人 为何秦武王和项羽的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秦武王

    秦武王举鼎为何不出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中国的史料中,记载了两个力能举鼎的王:一是秦武王赵荡(后人误为嬴荡);一是西楚霸王项羽。不过两个王举鼎的结果不同:秦武王在洛阳王室,举雍州鼎而亡;项羽“扛鼎”则天下闻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1、秦

  • 项羽的实力这么的强 刘邦是怎么和他单挑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楚汉,刘邦

    还不知道:刘邦是怎么单挑项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刘邦出身平民,虽好游侠但武艺稀松,因为酒后胆壮,杀了一条大蟒蛇,这才拉起了一支队伍;项羽贵族出身,力能扛鼎且所向无敌,属下兵多将广,对他无不又敬又畏。二人都抓住了机会,成了反抗暴秦的

  • 项羽强于刘邦却败为何给了他?这两点早就注定了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项羽,刘邦

    项羽强于刘邦却败为何给了他?这两点早就注定了结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项羽和刘邦的争霸不仅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决斗,而且他们俩的争斗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质的。看历史,并非只是了解历史事情那么简单,而是要从历史中感悟道理,融合于今天的所思所想,贯穿古今,即以古论今。项羽,西

  • 项羽战无不胜,为何面对刘邦却越来越被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项羽

    项羽战无不胜,为何面对刘邦却越来越被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当了西楚霸王后没几天,齐地的田荣就反了。西楚霸王项羽(剧照)原因是田荣和项羽的叔父项梁不和,所以项羽也看不上他,封王的时候就没封他。田荣是齐地反秦武装的核心人物,齐地又是反秦武装中很有影响力的一支,田荣受不得这个不公。就这样,田

  • 鸿门宴的项羽有多幼稚?幼稚到堪称愚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项羽

    鸿门宴的项羽有多幼稚?幼稚到堪称愚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鸿门宴是中国历史非常出名的一出,鸿门宴除了凶险的意味,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大概给后人最深的印象就是项羽在席间的幼稚表现了。项羽(剧照)甚至,这种幼稚看上去更像是愚蠢。实际上,项羽的这些表现,只是因为自己太强大

  • 项羽分封惹怒刘邦 为何他还会乖乖的去封地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项羽

    刘邦气愤分封为何又乖乖去封地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这年的2月,项羽正式开始分封诸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齐国的现任当家人田荣,因为曾背弃项梁,又不肯领兵跟随楚军攻秦,所以不封。陈馀与老朋友张耳闹矛盾,抛弃将军的印信而去,不跟着入关,也不封。有个

  •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为什么说我们可能被司马迁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项羽,司马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破釜沉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再看历史的时候,是否有时候会发现很多记载是矛盾的情况,这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都是后世给前朝编辑的史书,就算是这个朝代比较短暂,也是要有着很长时间的间隔了,想想后人在300多年之后才开始修史书,这个可靠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