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分封惹怒刘邦 为何他还会乖乖的去封地呢

项羽分封惹怒刘邦 为何他还会乖乖的去封地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78 更新时间:2024/3/19 8:47:26

刘邦气愤分封为何又乖乖去封地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这年的2月,项羽正式开始分封诸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齐国的现任当家人田荣,因为曾背弃项梁,又不肯领兵跟随楚军攻秦,所以不封。陈馀与老朋友张耳闹矛盾,抛弃将军的印信而去,不跟着入关,也不封。有个幕僚劝说项羽道:“张耳、陈馀一样都有功,如今既封张耳为王,陈馀也不可不封。”项羽不得已,听说陈馀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番君吴芮的部将功劳十分多,封他为十万户侯。

项羽分封诸侯王的本意是为了安定团结,可是他这个分封方案太自私,太草率,不仅没起到激励安抚的作用,反而激化了矛盾,把自己放在了火山口上。首先怒不可遏的是刘邦,他要调动军队攻打项羽,与项羽拼命。周勃灌婴、樊哙也都鼓动他打。萧何规劝说:“在汉中当王固然不好,但总比死了还强些吧?”刘邦说:“有这么严重吗?”萧何说:“现在我们的军队不如人家,百战百败,不死还能怎么样?不如到关中暂避一下,积蓄起力量,再做打算。”刘邦觉得有理,同意了萧何的意见。

在东方,齐国的田荣气炸了心肺,他发誓不承认项羽的分封。燕王韩广怒自己被改封到辽东,发誓继续留在燕国,坚决不走。陈馀知道张耳为王,自己只得了个候,大骂项羽不公平,决心与之为敌。刘邦把怒气深埋在心底,想尽快到汉中去,脱离项羽的控制。刘邦听说一件事,不久前他赠送给张良的一百镒(约两千两)黄金与两斗珍珠,张良又悉数转送给了项伯。他立即明白了张良的用意,张先生是怕项羽变卦食言,不放自己走,或者在半路袭击自己。为了消除这种可怕的危险,刘邦拨给张良一笔巨资,让他继续给项伯送礼,让项伯在项羽面前替自己说好话,请求项羽把汉中的土地都分封给自己,摆出一副贪心汉中土地的姿态。

项羽果然上当,暗笑刘邦,以为他就那点出息。与此同时,刘邦开始筹划组织他的汉国政府。一般情况下,一个成熟的政府组织离不开将与相两个角色,将是武装部队的首领,相是行政机构的首领,所谓一文一武。刘邦没有考虑大将的问题,因为他把身边的将领掂量了一圈,发现没有一个人具备统帅的素质;但宰相的人选他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他的老朋友萧何。萧何是个奇人,他具备行政管理天赋,早在沛县当官吏的时候,他就是个有名的模范干部。上级人事部门组织干部考核,萧何的成绩常为第一。为此,有关领导打算调他到中央政府工作,萧何百殷推辞,才得以继续留在地方。

刘邦起兵后,萧何追随左右。他为人低调,从来不肯自夸,在军中默默无闻地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丝毫不引人注意。但萧何毕竟是萧何,解放咸阳时,萧何的另类表现让刘邦刮目相看,他不得不重新评价这位老友,感叹说:“萧何确有异才!”当时,进城的各位将领都忙着去发财,萧何也很忙,不过他忙的事有些特别。进城后,萧何迅疾带人来到丞相府,将所有地理图册、文书、户籍、账簿等档案资料全部清查整理,登记造册,收藏起来。这些档案记载着全国的山川要塞情况,以及各郡县的资源、人口、赋税、军政、民事等信息,极具价值。秦朝的官吏工作效率高,而且很认真,很敬业,他们制作这些档案资料时态度严谨,基本上没有疏漏与虚假。

萧何掌握的这些信息,让刘邦眼界大开,他自此得以真正了解大秦帝国的底细,真正弄明白帝国政府具体管理运作的细节。就是这些珍贵的档案,为日后刘邦制定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些人有能力,他在某个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但如果给他换个高的职位,他就很吃力;如果给他换个更高的职位,他可能就完全不能胜任。萧何不是这样,他能屈能伸,放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发光。当年在小小的县吏职位上,他干得好,政绩常被评为第一,现今刘邦任命他为宰相,他依然不含糊。

后来的事实证明,萧何确实是块当宰相的好料。如果对历代的宰相进行考核,萧何的政绩大概也能排在前列。刘邦在创业路上遇到这样的好搭档,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萧何被刘邦任命为汉国的丞相后,一边忙于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一边开始自觉地为刘邦物色大将的人选。后来,他还真给刘邦找到了一位。其实这就是刘邦为什么乖乖去了封地的原因,他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为以后做铺垫。

标签: 刘邦项羽

更多文章

  •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为什么说我们可能被司马迁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项羽,司马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破釜沉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再看历史的时候,是否有时候会发现很多记载是矛盾的情况,这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都是后世给前朝编辑的史书,就算是这个朝代比较短暂,也是要有着很长时间的间隔了,想想后人在300多年之后才开始修史书,这个可靠性自

  • 秦国军队横扫六国的时候那么强 为何在项羽刘邦面前那么弱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项羽

    秦国军队为何在项羽刘邦面前那么弱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春秋战国那个时期,秦国无疑是佼佼者,经历了几代的国君,运用了近200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天下的大一统。其中也有大大小小几千几百场战役。六国的军队总共加起来150多万,可依然抵挡不住秦国的

  • 如果当初项羽重用韩信的话 刘邦获胜的几率有多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项羽,韩信

    还不知道:如果项羽重用韩信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不世英雄,但人无完人,上天赐予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却没有赐给他尊贤纳谏的胸怀。项羽以力服人,以力取天下,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缺点。项羽心比天高,认

  •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原来原因跟项羽不杀刘邦是一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晋朝,石勒

    石勒为什么不杀石虎?原来原因跟项羽不杀刘邦是一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读史有什么用?只能看故事,学学读史能够学习深度思考,不要光看历史故事,看看石勒用人的背后原因现如今会有很多人问:曹操为何不早点杀刘备?项羽为何不早点杀刘邦?这一次我就以后赵的石勒为何不杀石虎,来分析下是为什么。有

  • 曹操发明了“摸金校尉”,项羽发明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是官方权威一个变成了江湖草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发明了“摸金校尉”,项羽发明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是官方权威一个变成了江湖草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因为曹操曾亲率领人马,公然盗梁孝王墓。据《三国志》载: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

  •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的比项羽还厉害?陈庆之生平经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晋,陈庆之

    白袍将军陈庆之真的比项羽还厉害?陈庆之生平经历介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名将非常多,而其中,项羽、白起这种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更是非常有名,他们的战绩也不用多说了,不过历史上却还有一个人,堪称比项羽还要厉害的,那就是著名的白袍将军陈庆之。有人认为陈庆之就是梅长苏的历史原

  • 刘邦把项羽都灭了,为何会被冒顿困在白登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刘邦

    刘邦把项羽都灭了,为何会被冒顿困在白登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七年,负责守边的韩王信叛国投敌,转身成了匈奴人的带路党,带着匈奴人大肆掠夺大汉臣民的妻女、财物、牲畜和粮食。当时的大汉天子是刚刚击败项羽不到两年的刘邦,刘邦虽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但最美不过夕阳红,大器晚成的刘邦正处于人生最

  • 项羽为何败在刘邦手下?光是哭的本事就不及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刘邦

    项羽为何败在刘邦手下?光是哭的本事就不及刘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可是一位奇人,他能够从市井混混成长为一代帝王,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从前被父亲斥责不爱劳动,被邻里认为胸无大志,但在起义过程中,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与普通的劳动人们有着显著的不同,他有

  •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代”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逼得乌江自刎,一代霸王就此陨落,他的尸首也被刘邦的手下大卸八块被拿去邀功,那么项羽死后他的家人又是怎样的结局呢?刘邦有没有将此赶尽杀绝呢?史书上记载,项羽的后人,刘邦并没有将他们全部杀掉,而是善

  • 大泽乡起义失败,项羽和刘邦是如何从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羽,刘邦,春秋战国

    大泽乡起义失败,项羽和刘邦是如何从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的?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王扫六合,奋六世之余烈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业。然而秦始皇所创立的帝国从一开始就面临六国贵族和周朝守旧势力的反扑。始皇帝死后,二世胡亥昏聩荒诞、贪图享乐。秦帝国的朝堂此时已经成为赵高指鹿为马的舞台。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