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晁错为什么会在人生巅峰时刻,一栽到底被腰斩东市呢?

晁错为什么会在人生巅峰时刻,一栽到底被腰斩东市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7 更新时间:2023/12/5 7:55:47

炙手可热的晁错,为何会在人生的巅峰一栽到底,被腰斩东市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盛世,用人才代代无穷已来形容这段时间是非常恰当的。在西汉盛世文景之治之时,就出现了两位经天纬地之才,一位是贾谊,一位就是本篇的主角——晁错。

晁错,汉族,颖川(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公元前200年出生,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法家学说,法家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晁错的人生与性格。汉文帝时期,任太常掌故,被朝廷派往济南学习伏生《尚书》,接受传承了儒家思想,但他并没有成为儒家提倡的正人君子。晁错的历史表明他是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学者。

学习《尚书》归来后,因其品学兼优,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升博士,后上书文帝《言太子宜知术数疏》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在于太子的朝夕相处之中,他依靠自己的才学成功博得太子的好感,成了太子刘的亲信,被誉为太子智囊。这为他汉景帝时期的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础。

同时,晁错是朝中坚持削蕃的一派,他上书汉文帝数十次,劝汉文帝削蕃,但都被汉文帝驳回。晁错的削蕃政见无疑和手刃吴王世子并对诸侯王十分厌恶的太子刘启不谋而合。这很有可能也是刘启喜欢晁错的一大原因。

晁错46岁左右就当上了御史大夫,即副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正值壮年的晁错可谓春风得意,直到七国之乱爆发,将踌躇满志的他,打入地狱。

在世人的想法中,一个人的结局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非同小可,结局不好,就算前期再成功,他也是一个失败者。晁错就是一个这样的失败者。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一栽到底,身为御史大夫,却身穿朝服,被腰斩东市。

而导致晁错惨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咱们就事论事,一起来细细的看看晁错的历史,你会明白:他注定惨死。刻薄的法学家,炙手可热的汉景帝宠臣,朝中处处树敌的孤家寡人。

法家学说在晁错身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在他的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儒家,而是法家。晁错其实是像一个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学家。

从晁错的性格就可见法家对其的影响。史料记载,晁错性格“峭,直,刻,深。”也就是指晁错严厉,刚正,刻薄,狠毒。于众多的法学家如出一辙。而这种性格很容易得罪人。

事实的确如此。晁错一直都是朝廷中的独行者。在汉文帝时期,晁错是朝廷中的积极分子,无论是对匈奴方面还是对待诸侯王都提出与大流向左的观点。在主张无为而治的朝廷中独树一帜。他的积极有为的主张,为自己制造了很多的政敌。但汉文帝惜才,虽然很少采纳他的意见,但还是升他为中大夫。但他的主张却很对太子刘启的胃口。史料记载:“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这时候的晁错,渐渐走向了群臣的对立面了。

晁错在汉景帝登基后被任命为内史,但因为汉景帝对他的宠幸,他的地位已经超过了九卿,直逼三公。汉景帝多次与晁错密议国家大事,对他言听计从,很多法律都是经过晁错之手修改制定。一时之间,君臣无二,晁错就代表皇帝,大权在握。

晁错如此受宠,也引起了朝中元老的担忧与眼红,长此以往,就真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他们这些权臣迟早会提前迎来退休生活,去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可不想早早的放弃权力。

所以,这些人的代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两朝丞相申屠嘉就下定决心要好好整治一下晁错这个后辈。最好一次就将晁错弄死。

很快,申屠嘉就抓住了一个机会,晁错为了图出行方便,私自把太庙的墙给凿开了,开了一道门。申屠嘉便准备以此为契机,上报皇帝诛杀晁错。但晁错提前得到风声,当天晚上就去找汉景帝求助。汉景帝摆了摆手,表示:小意思,让晁错把心放在肚子里。

因为有皇帝做靠山,申屠嘉的计策没有成功,只得作罢,这让申屠嘉怒火中烧,直接就不上朝了,向皇帝表明他的极度不满。申屠嘉对长史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他非常后悔没有先斩后奏,让晁错捡回了小命。不久后,申屠嘉抑气得旧病复发,一命呜呼,而晁错因为他的衬托,在朝中的地位更加显贵,不久后,晁错成为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申屠嘉的死,也大大加重了晁错与朝中保守派的矛盾,两方已是势同水火,但这些老臣选择隐忍不发,暂避锋芒。申屠嘉死后,陶青接替了申屠嘉的丞相之位。

晁错之死,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他就是袁盎。七国之乱爆发后,是袁盎向汉景帝提出速斩晁错,以儆效尤,可平息祸乱的意见。直接导致了晁错之死。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呢?

前面提到,袁盎在汉文帝时期就对非常讨厌晁错了。而袁盎还是申屠嘉的座上宾,与丞相申屠嘉的关系非常好。而申屠嘉的死进一步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新仇旧恨,两人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袁盎是个宅心仁厚之人,德行要远远超过晁错。

史料记载:“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

晁错是个政治家,对于袁盎这个定时炸弹,自然是欲杀之而后快。所以在自己成为御史大夫后,就派手下去严查袁盎收受吴王贿赂的事。证据确凿,要将袁盎下狱治罪。要不是汉景帝念旧情,赦免了袁盎,贬他为平民。如果汉景帝不救,袁盎性命堪忧。

七国之乱爆发后,晁错仍未死心,对手下说:“袁盎收受吴王贿赂,为他掩盖罪行,希望治袁盎的罪过。”但他的属下婉拒了他,这让晁错一时没有下定决心。

但很快,袁盎就听到了风声,连夜去见窦婴,窦婴也是晁错的政敌,还是窦太后的亲戚,晁错主张削蕃,只有他一个人敢跳出来反对,他也因此和晁错结下了梁子。

袁盎对窦婴说明吴王造反的原因,还愿意和皇帝对质,在见到皇帝后,袁盎让皇帝屏退左右提出了这个意见“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他把错误都归咎于晁错。这即让晁错为皇帝背了锅,又给了晁错致命一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袁盎上策十几天后,群臣闻风而动,纷纷落井下石。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建议汉景帝将晁错株连三族。满朝文武都想致晁错与死地。汉景帝明白,晁错之死已成定局。终于他同意了。

汉景帝下令,诱骗晁错去东市,在此腰斩晁错,晁错死得时候,还穿着朝服。

标签: 晁错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书法家蔡邕在音乐方面有什么建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邕

    三国时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名叫蔡邕。在三国时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在三国时期贡献中,蔡邕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在音乐著作方面,还是书法方面,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蔡邕的作品。对于三国时期的蔡邕,他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大家自己翻阅史书,就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三国蔡邕当时所处的政治地位是

  • 揭秘东汉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邕

    蔡文姬是中国古达四大才女之一,她的才女之称没有异议,那么蔡文姬的出身是怎么样的?她为何有出人的才华,她的父亲是谁呢?蔡文姬的生平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流传的作品也就《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而她的故事却广为流传,蔡文姬求情就是其中之一,那蔡文姬为谁求情呢?蔡文姬的父亲是谁蔡文姬是古代东汉时期有名的才

  • 学富五车的大学士蔡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邕

    蔡邕是当时的名士,是当时有名的大学者,在文人学子圈子里有着很高的声望,他在儒家经典的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主持重新修著儒家经典,并且将之刻在石碑上。蔡邕虽然算不上一个面对恶势力誓死不屈的大英雄,但是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大学士,他在为人处世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原则的,能够公私分明。蔡邕听琴蔡邕是东汉末年

  • 博学多才、通晓经史,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蔡邕

    蔡邕东汉后期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 蔡邕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他的才能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蔡邕

    蔡邕,字伯喈,人称“蔡中郎”,是大才女蔡文姬的父亲,也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擅长音律。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缺才子,蔡邕被人们视作东汉的一枚旷世奇才,那他的才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蔡邕涉猎广泛,在文学、数术、天文、音乐方面都有建树,因此朝廷才几次三番的征召他。汉桓帝时期的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听说了蔡邕

  • 王允为什么要杀蔡邕?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允,汉朝

    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蔡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初平三年,在无数人付出血泪、牺牲之后,靠着貂蝉美眉的超水平发挥,靠着吕布帅哥的反戈一击,董卓反革命统治终于被推翻。司徒王允横空出世,掌握了朝政。大家都在等着王司徒拿出新的救国救民的大招。王允很快出手了,令人咤异的是,他出

  • 揭秘:为什么窦太后宠爱刘武 梁王刘武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窦太后,皇后,刘武

    为什么窦太后宠爱刘武梁王刘武是刘恒和窦漪房的小儿子,也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胞兄弟。窦太后偏爱刘武,甚至想让刘启传位与刘武,这种违反祖制的事情,聪明绝顶的她为什么执意这么做呢?她会为了个人喜好来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么?其实不是,刘启和窦太后的争夺,其实就是黄老之术和儒家的争夺。当时刘启曾经在宴席上亲口说要

  • 东汉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宦官竟杀窦武形成专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宦官竟杀窦武形成专权

    "五侯"合谋,诛灭梁冀,一时大快人心,有人甚至称他们有伊尹、霍光的功劳,张良、陈平的谋划。但事实并非如此。宦官垄断政权以后,骄横跋扈,狐假虎威,贪鄙惨毒,无法无天,比梁冀时更甚。他们也学习梁冀的榜样,动用国库为自己兴建豪华的住宅。本来他们受过腐刑,已经丧失了生殖能力,却偏偏搜罗天下的美女,以为姬妾,

  • 窦武和何进都是将军 他们为什么斗不过官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宦官

    东汉将军为什么斗不过宦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窦武是汉桓帝的老丈人,也是汉灵帝的外公,同时兼任着大汉朝大将军的职务。这个职务比较特殊,一直以来都是由汉朝皇帝的外戚亲属来担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将军手握天下权柄,是除了皇帝以外的

  • 窦武、何进和宦官之间的争斗!窦武、何进为何斗不过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窦武,何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窦武、何进和宦官之间的争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窦武是汉桓帝的老丈人,也是汉灵帝的外公,同时兼任着大汉朝大将军的职务。这个职务比较特殊,一直以来都是由汉朝皇帝的外戚亲属来担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将军手握天下权柄,是除了皇帝以外的帝国第二人。可是窦武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