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允为什么要杀蔡邕?原因是什么

王允为什么要杀蔡邕?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1/15 2:46:38

王允为什么非要迫不及待地杀蔡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初平三年,在无数人付出血泪、牺牲之后,靠着貂蝉美眉的超水平发挥,靠着吕布帅哥的反戈一击,董卓反革命统治终于被推翻。司徒王允横空出世,掌握了朝政。大家都在等着王司徒拿出新的救国救民的大招。

王允很快出手了,令人咤异的是,他出手的第一个对象既不是董卓遗孽如郭汜、李催之类,也不是地方军阀如袁绍、袁术之流,更不是早就不成气候的大小太监、外戚近臣,而是本应属于同一集团的天下名士蔡邕!

侍中蔡邕与司徒王允是同一个阵营的。按照当时势力划分,十常待属于太监这一派的,何进、何太后还有后面的董承等属于外戚这一派的,蔡邕、王允、张温皇甫嵩等等,都应该属于百官派的,而且是文官派的。

亲不亲,阶级分,打倒了董卓,正是百官特别是文官们排排队、分果果的时候,怎么能就把刀割到自己人身上了呢?

蔡邕与王允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演义中,最早出来反对太监的人就是蔡邕,王允年轻时也出来反对过,他们都因此丢了官;董卓手下最得力的文臣是王允,他最看重的文人则是蔡邕,他们都在董卓手下作事。

按照一起扛过枪、一起坐过监的新四大铁标准,他们俩应该是很铁很铁的哥们关系,事实上两人也经常在一起喝酒吃饭、聊天吹牛,甚至王允研究怎么对付董卓,也没有背着蔡邕。

蔡邕的错误根本微不足道。演义中说的是蔡邕伏董卓之尸大哭。三国志等史书写的是,蔡邕听说董卓死了,叹息了一声。

无论是伏尸大哭还是闻言叹息,都属于个人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既不是作恶,也没有作怅,再怎么说也算不上该死的大罪啊。更何况人家已经说自己错了,还有那么多人帮他求情,完全可以下个台阶,也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啊。

董卓刚死,天下未定。朝中有不少董卓余党还没有肃清,关中有董卓带来的数十万凉州兵等着安抚,关东诸侯已陷入大乱,西凉马腾、幽州公孙瓒、青州管亥等等动乱频起,王允有无数比对付蔡邕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么,同为名士、同为文人的王允,为什么要在倒董刚刚成功,就迫不及待、不顾一切地杀蔡邕呢?

1.他要借此树立自己的权威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放到群雄争霸的背景来讲,那就是有了权力基础,才有可能保有权力。王允上台的道义基础是倒董之功,力量基础是文臣名士和并州军团。

倒董成功的功臣很多,甚至应该认为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是士孙瑞黄琬等人的非暴力不合作,司空赵温甚至还因为与袁术等人私通而被董卓所杀。

其次是袁绍、袁术和关东诸侯的联盟反击,虽然没有直接干掉董卓,但至少把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让董卓知道了大家的厉害,袁隗全家还因此被董卓杀害。

再次是吕布、李肃等人的弃暗投明,最致命的危险来自内部,最要害的一枪来自吕布,没有他们,王允的谋划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

王允的倒董大功,实际上是把这三批人的功劳都捞到自己头上来了。而这些,蔡邕一样都能捞过来,而且因为他救过不少文臣、外臣,拥有不少学生、拥趸,完全可以取代王允。

并州军团支持王允,是因为吕布与王允同谋反董,他们没有选择,可吕布毕竟杀掉了自己的义父,王允毕竟杀掉了自己的上级,董卓对凉、并军团还是有很多恩情的。

蔡邕不仅官职仅比王允差一点点,而且形象比王允更好,与凉州军团也没有血仇,可能不少人还有这样那样的私下关系,只要有人高呼一下,蔡邕代替王允几乎是分分钟的事情。

王允要成为唯一的核心、唯一的权威、唯一的选择,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蔡邕,不把蔡邕干掉,他做什么事都不会安心的。

对于朝廷和国家而言,杀不杀蔡邕无关紧要。对于王允而言,不杀蔡邕,何以掌权?2.他想彻底断绝附董过去

说文人相轻,就象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一样,自然是有很多人不服气了。因为我们有很多不相轻的人在。比如荀彧、程昱、郭嘉、刘晔满宠等人相互推荐,比如杜甫对李白一往情深的敬仰,还比如郑板桥、齐白石居然争做“青藤门下走狗”,可见相中的文人也是很多的。

文人相轻的实质,往往不过是“文人相妒”,因为比不上,所以特别恨。比如隋炀帝以心念高颖的名义监死诗人薛道衡,念念不忘的居然是:你现在还能写出“空梁落燕泥”这样的句子来吗?

王允杀蔡邕,与蔡邕文采比他强也许有关,但关系更大的应该是做人。所谓“珠玉在前,瓦石难当”,与蔡邕相比,王允实在太无地自容。

王允帮董卓做了不少坏事,比如,废立皇帝的时候帮董卓说话,逼走袁绍后让董卓成事,主要理由是要不然董卓会杀人。蔡邕却始终不与董卓同流合污,经常劝董卓多做好事、少做坏事。董卓没有对蔡邕动手,可见王允的助纣为虐并非情非得已,王允完败。

王允打破了不少名士底线,比如,他居然劝董卓自立为帝,并因此被提拔为司徒,成为文官第一心腹,主要理由是非如此董卓会更坏。蔡邕则始终心向大汉,经常挽救仁人志士。董卓同样很崇敬他,哭着喊着给他升官,可见王允的应对之术绝非迫不得已,王允又完败。

王允做出了不少丑事,比如,经常低三下四地奉承董卓,厚颜无耻地把自己的干女儿送给董卓固宠,主要理由是不这样争取不到信任。董邕则始终保持名士气节,从来不在董卓面前溜须拍马。董卓不仅始终很信任他,西凉人马也对蔡邕十分尊重,可见王允的卑躬屈膝主要是骨气和能力问题,王允还是完败。

董卓死了之后,王允抬起头来才发现,自己跪在地上、臭不要脸才得到的东西,人家蔡邕轻轻松松、站着就拿了。他与蔡邕同朝为官,该是多么的尴尬!

王允大权在手迫不及待杀掉蔡邕的故事告诉我们:一是世事变幻无常,岂能一往情深,对你下手最狠的,很多时候往往是原来的同伙。二是芝兰当道,不得不锄。怎么办呢,当芝兰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时,就不要当道;不得不当道时,那就当个杂草,杂乱无序又默默无闻地疯长。三是有些时候,别人恨你,并不是因为你可恨,而是因为你的存在显得他很可恨!

标签: 王允汉朝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窦太后宠爱刘武 梁王刘武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窦太后,皇后,刘武

    为什么窦太后宠爱刘武梁王刘武是刘恒和窦漪房的小儿子,也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胞兄弟。窦太后偏爱刘武,甚至想让刘启传位与刘武,这种违反祖制的事情,聪明绝顶的她为什么执意这么做呢?她会为了个人喜好来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么?其实不是,刘启和窦太后的争夺,其实就是黄老之术和儒家的争夺。当时刘启曾经在宴席上亲口说要

  • 东汉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宦官竟杀窦武形成专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宦官竟杀窦武形成专权

    "五侯"合谋,诛灭梁冀,一时大快人心,有人甚至称他们有伊尹、霍光的功劳,张良、陈平的谋划。但事实并非如此。宦官垄断政权以后,骄横跋扈,狐假虎威,贪鄙惨毒,无法无天,比梁冀时更甚。他们也学习梁冀的榜样,动用国库为自己兴建豪华的住宅。本来他们受过腐刑,已经丧失了生殖能力,却偏偏搜罗天下的美女,以为姬妾,

  • 窦武和何进都是将军 他们为什么斗不过官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宦官

    东汉将军为什么斗不过宦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窦武是汉桓帝的老丈人,也是汉灵帝的外公,同时兼任着大汉朝大将军的职务。这个职务比较特殊,一直以来都是由汉朝皇帝的外戚亲属来担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将军手握天下权柄,是除了皇帝以外的

  • 窦武、何进和宦官之间的争斗!窦武、何进为何斗不过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窦武,何进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窦武、何进和宦官之间的争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窦武是汉桓帝的老丈人,也是汉灵帝的外公,同时兼任着大汉朝大将军的职务。这个职务比较特殊,一直以来都是由汉朝皇帝的外戚亲属来担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将军手握天下权柄,是除了皇帝以外的帝国第二人。可是窦武却在

  • 窦武好歹也是东汉外戚,为何斗不过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窦武,东汉

    对窦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窦武是汉桓帝的老丈人,也是汉灵帝的外公,同时兼任着大汉朝大将军的职务。这个职务比较特殊,一直以来都是由汉朝皇帝的外戚亲属来担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将军手握天下权柄,是除了皇帝以外的帝国第二人。可是窦武却在诛杀宦官这件

  • 窦太后要让刘武接替皇位为什么会失败?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窦太后,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窦太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个有趣且奇怪的情况,就是王朝鼎盛时,会出现不止一个有能力、有实力接班的皇子,上演夺嫡的政治斗争。而王朝衰落时,却是一群矬子里都很难找出半个将军。汉文帝就有两个相当能干的儿子,只是这一文一武的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却

  • 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汉,杜延年

    杜延年(?—公元前52年),字幼公,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人,御史大夫杜周少子,西汉官员,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延年通晓法律,初任补军司空。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平定益州蛮夷叛乱,回朝后任谏大夫。上官桀等人谋乱时,杜延年知其谋报告汉昭帝

  •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杜延年,他一生都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杜延年,西汉

    在古代有为了纪念功臣而建立的麒麟阁,里面都是为了当时的朝廷而建功立业的大人物,大功臣。杜幼公,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杜幼公出身于官僚世家,他的父亲曾经位列三公,地位非常的崇高。而他的两个兄长也外放地方担任太守,行事比较残暴狠毒,据说家财万贯。杜幼公行事风格和两个哥哥完全的不

  • 西汉大臣常惠曾和苏武一起被留匈奴十余年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常惠曾和苏武一起被留匈奴十余年吗

    常惠,西汉时期人士,家乡位于太原郡。他是历史上有名的西汉朝廷大臣,出了名的外交家,他曾活跃于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任西汉皇帝在位期间。早年,常惠曾跟随苏武出使匈奴,却被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直到汉昭帝时期才得以被放还回国,回国后被封为光禄大夫。在职期间,常惠为西汉的外交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常惠常惠年

  • 揭秘二朝元老“壮武侯”常惠抗击匈奴的传奇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常惠

    常惠是太原人,少时家贫,主动要求应募,跟随苏武出使匈奴,一起被拘留十余年,汉昭帝时才得以归还。汉朝嘉奖他的功劳,拜为光禄大夫。这时乌孙公主上疏,说匈奴勾结车师军队,一起侵犯乌孙,请求天子派军救援。汉朝正要派军攻击匈奴,恰好汉昭帝去世,朝延立、废昌邑王刘贺,又尊立汉宣帝,无暇顾及。到本始二年(前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