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名将魏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都有何种贡献?

秦国名将魏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一生都有何种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25 更新时间:2023/12/27 8:46:28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走向强大。特别是在秦惠文王这位君主在位时,秦国开始蚕食山东六国,为一统天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秦国不仅需要一支精锐之师,更需要才能卓越的名将。提到秦国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王翦

就白起来说,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就王翦来说,在战国末期的秦灭六国之战中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赵国、楚国等大国,就都是王翦率军消灭的。当然,对于秦国来说,名将远远不止白起、王翦这两位。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魏章,无疑是一位被人忽略的秦国名将。

首先,魏章本为魏国人,后投奔秦国,与张仪一同侍奉秦惠文王。在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是互相邻近的两个诸侯国。虽然魏国一开始压制了秦国,但是,后者在商鞅变法逐渐强大,反而后来居上,形成了对魏国的压制。更为关键的是,强大起来的秦国,还吸引不少魏国人才前来投奔,比如为秦昭襄王制定远交近攻策略的范雎,就出自魏国。当然,就魏章和张仪这两个人才,也来自于魏国。投奔秦国来说,张仪成为秦惠文王信任的谋士,而就魏章来说,则成为一位秦国武将。

秦惠文王十二年,楚怀王十五年(西元前313年),楚怀王派屈匄等三名大夫联合齐国夺取了秦国的曲沃(今河南省陕县西南),继而包围於中(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东南至河南浙川县西南丹江流域)。对此,秦国虽然强大,不过,因为当时楚国和齐国已经联合在一起了,秦国无法以一敌二。所以,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割让商於(今河南省淅川县西)之地六百里为诱饵,引诱楚怀王解除楚、齐联盟。

在此背景下,楚怀王果然中计,也即楚怀王贪图商於之地的富庶,不听陈轸等人的劝告,一面派使者与齐国解除盟约,一面派使者随张仪到秦国接收土地。当然,对于秦国来说,自然是不和真的将商於之地送给楚国。所以,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从车上掉下来受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不见楚国使者。楚怀王以为这是与齐国断交不彻底的原因,于是派勇士宋遗到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大怒转而与秦国缔结盟约。等到秦国和齐国结盟之后,张仪告诉楚国使者并非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而是自己的封地六里。

楚国使者回国后将此事转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得知被骗后大怒,所以发兵攻打秦国的於中,并且楚怀王任命柱国景翠为主将,包围秦国的盟国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省禹县东北)。对此,秦惠文王自然不敢大意,派遣魏章率军救援秦国的商於之地,还让樗里疾率领联合韩、魏两国反击楚国。到了公元前312年,樗里疾所率领的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魏章的部队会合。

同年,秦国大军与楚军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一带)交战,楚军大败,被斩首八万,楚国大将军屈匄及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屈匄被俘后遭处决,秦军乘胜夺取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在丹阳之战,或者说是汉中之战中,魏章、樗里疾、甘茂等人联合指挥秦军,成为秦国击败楚国,夺取汉中之地的功臣。对于汉中之地来说,非常靠近秦国的关中之地,甚至距离秦国的都城也没有多远的距离。

因此,如果汉中之地一直被楚国占据的话,必然会对秦国的腹地造成直接的威胁。现在,魏章等人夺取汉中之地后,不仅解决了这一威胁,而且,秦军还可以用汉中之地作为平台,以此沿着汉水进攻楚国的疆域,比如白起就在秦昭襄王时期发起了鄢郢之战,一举攻破了楚国都城。所以,魏章等人夺取汉中之地,自然是大功一件了。

最后,楚怀王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大怒,增调楚国的军队深入秦国境内,发起了蓝田之战。此战,秦、楚两国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虽然楚国大军一度攻入到秦国腹地,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楚军大败。在蓝田之战中,魏章、樗里疾等人全力抵抗前来进攻的楚国大军。在蓝田之战进行的时候,韩、魏两国也趁机出兵,直指楚国的南阳之地,迫使楚国撤军,楚怀王被迫割让两座城池与秦国议和。在秦惠文王时期,魏章是能够和樗里疾、甘茂相提并论的名将。不过,秦惠文王死后,其子秦武王嬴荡继位。对于秦武王来说,比较厌恶张仪,所以将张仪赶出了秦国。因为魏章是张仪举荐的武将,在张仪失宠之后,魏章也无法在秦国立足了,只能跟随张仪一起回到魏国。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战国时期,秦国有朝廷大臣推荐亲信将领在外统兵的传统,如张仪与魏章、范雎与郑安平就属于这种关系。执朝廷大臣与亲信将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张仪失势后魏章也被驱逐,郑安平投降赵国后范雎也辞职归乡。就魏章来说,回到魏国后的事迹没有详细的记载,也即其回到魏国,没能东山再起,毕竟当时的魏国,已经在秦国等诸侯国的重创下走向衰落了。因为参与的战役不是太多,加上结局不知所踪,所以魏章成为一位被人忽略的秦国名将。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魏章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万安有什么能耐?他为什么会被戏称为“万岁阁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万安,风云人物

    万安,字循吉,眉州人,他是明宪宗的宠臣,官至明朝内阁首辅,后为明孝宗朱祐樘罢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岁阁老”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一点玄乎,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外号。万安这个人纵观古代两千多年,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人了。那他特别在什么地方呢?又怎么会被人取这样一个外号呢?从当官的

  • 容貌俊美的兰陵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兰陵王,南北朝,风云人物

    对于我们国家古代的四大美女,众人皆知,就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但对于古代四大美男一直是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认为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还有人认为没有宋玉而是将嵇康取来代之,但是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今天所要讲述的主人公兰陵王高长恭却与其他三位却不相同,除兰陵王外,其余四人皆是文学、音乐方面修

  • 郭圣通带10万大军做嫁妆嫁给刘秀,最后却被废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圣通,汉朝,风云人物

    阴丽华和郭圣通,是刘秀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给了她爱情,另一个则给了他事业。郭圣通嫁给刘秀时,带给了刘秀十万大军的嫁妆,并帮助刘秀一步步打下天下,建立了西汉。刘秀为报答郭圣通,将她封为了皇后。郭圣通嫁给刘秀后,为刘秀生了五男一女,分别是皇长子东海恭王刘强、皇次子沛献王刘辅、皇五子济南安王刘康、

  • 太平公主曾权势滔天,最后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平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从小就受到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有许多的事情都会与太平公主讨论,太平公主从小受到武则天的熏陶,对权力也特别的向往,所以太平公主也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太平公主也想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成为一位女皇,可是最后太平公主没有成功。我们先来说一说太平公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最初武

  • 岳飞之后南宋最后的脊梁,三千宋军只为精忠报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风云人物

    宋朝的经济水平,其实已经处在了世界第一的地位。但随着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朝,宋朝也变得愈发重文轻武。宋军多年来,之所以在面对金军进攻时,显得那般羸弱不堪,还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宋军凭借着城池抵御敌人的进攻,也就意味着,让自己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在战争中有一个千古不变的定律,孤城难守。那宋军在多

  • 名妓赛金花救了慈禧一命,慈禧为什么还要恩将仇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赛金花,清朝,风云人物

    说起古代名妓,野史上到是有不少,不过大多加了一些夸张、传奇的色彩,将很多妓女描述成身世凄苦,但却有情有义,还能懂得大是大非的女子,还往往做了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赛金花本名赵彩云就是其中被人们传的有板有眼的一位。当年慈禧逃难的时候,赛金花曾经于她有恩。赛金花不但说服了列强放弃以慈禧抵命的条件,还促进

  • 纣王是怎么变得荒淫无道的?纣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纣王,风云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场战役:1.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3. 1840年鸦片战争在某种程度上说,牧野之战才是标志着中国古典文明的开始。在牧野之战中,西周部落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这场战争如此重要,参战的周军却少得可怜,周武王投入战斗的主力军就是:三百辆战车

  • 赵构为什么会在北宋亡国多人称王称帝的情况下取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构,宋朝,风云人物

    据《四朝闻见录》记载。赵仲湜逃过抓捕之后,留在汴京的将领都拥戴赵仲湜称帝。可赵仲湜“仗剑以却黄袍”,坚决不当皇帝。为什么呢?赵仲湜的理由是“自有真主”。天下虽然大乱,可自然有真命天子出世。不过,此人不是我。赵仲湜是个明白人,他虽是大宋皇族,却是神宗的堂弟、钦宗的叔祖。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叔祖继承子孙的

  • 李存勖为什么要杀死刘皇后?刘皇后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五代十国,李存勖,风云人物

    皇后乃一国之母,按理说天下都是她家的,还有什么可贪的呢?然而就有这么一位皇后,她贪财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她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氏。刘氏出身乡野,身世凄惨,自小死了母亲,跟着以算命为生的老爹艰难过活。当时适逢天下大乱,在一次战争中,只有五六岁的刘氏被还身为晋王的李存勖的将领袁建丰虏获,送往晋王

  • 康熙的庙号为什么能称“祖”?皇太极都只能是叫“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太极,康熙,风云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专门为一些值得永远祭奠的君王设立庙号。随着武王伐纣,周朝取代商朝后,一度废止庙号制度,直到汉朝,庙号制度才得以恢复。不过,在唐朝之前,拥有庙号的,只有极少数有大功于社稷的君王。因此传统史书提及唐朝之前的君王,往往提及这些君王的谥号(比如汉武帝、隋文帝等等)。庙号